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薦書 | 伍聰:第四次金融浪潮開闢世界強國之路

在大國更替的歷史長焦鏡頭中,得創新者得天下,但得金融者方能得創新。這便是金融變革、技術創新與強國爭霸之間的制度性聯繫。

300年前英國工業革命依靠商業銀行聚集資本,100年前美國電氣化革命不可抹去投資銀行的身影,20年前美國新經濟繁榮的背後則是風險投資方興未艾。一次次重大的創新改變了世界,一次次金融浪潮又締造了創新。金融與創新層巒相映,唯有金融浪潮之尖的國家才會有超然於全球的國運。究其根本,弄潮金融必須有新的信息攫取方式改變融資者風險偏好,如此方能接受創新之高風險。

之崛起恰逢第四次金融浪潮之際。互聯網金融正當其時,碎片化資金風險偏好顯凸,可以在最大範圍動員資金、在最大限度上承擔風險。這就是互聯網金融的全新經濟學邏輯,以此圖功,何功不克。國運大光之時,今日之域中,便是中華之天下!

伍聰,國發院副院長,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互聯網金融、國際貨幣理論與政策,曾任學校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副主任。出版專著《負利率效應下的經濟》、《人民幣崛起》、《英美金融模式衰落的歷史經驗與啟示》、《最昂貴的博弈:匯率戰爭與大國布局》、《第四次金融浪潮:互聯網金融與國運》等;在《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 Trade》、《Emerging Markets Review》、《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要刊物發表論文及文章10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多項課題和項目。

以下為精彩書評:

在歷史的長焦鏡頭中,大國崛起總是與技術革命同步。與此同時,無論是工業革命、電氣化革命還是後來的信息革命,都伴隨著金融制度創新。金融制度的變革,為技術革命提供了資本動能和市場基礎。一定程度上,沒有金融革命,就難以發生技術革命;有了金融的支撐,才可能發生技術革命;有了技術革命才能造就世界強國,這便是金融變革、技術創新與強國更替之間的制度性聯繫。在這個交替循環的過程中,金融與創新相伴相生。

第一次金融浪潮是17世紀末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體系的出現,世界上首家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的建立開啟了全球第一代金融革命,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共同構建的銀行融資體系,為工業革命源源不斷輸送資本燃料和動力,在資金與技術雙重推動下英國成為19世紀全球頭號強國。

第二次金融浪潮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投資銀行的興盛,在此之前的金融業認為離開創業者的股權是沒有價值的。以投資銀行為主體的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具有天然的資本運營能力,實現了資本的市場化流動及股權的有效配置,並藉此主導五次併購浪潮,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經濟結構優化。以規模經濟為主體的電氣化革命在美國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讓美國成為20世紀的強國。

第三次金融浪潮表現為20世紀末風險投資的方興未艾,風險緩釋手段從實體抵質押變換為預期產業前景,18個月內就可以完成一代信息技術更新換代,金融業與技術開發者共享其中的收益。風險投資體系支撐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奠定了信息產業基礎,培育其迅速成長為美國新經濟的支柱。因此,風險投資體系及其創新對於美國的持續發展具有巨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一種技術創新從出現到普及必然有對應的金融邏輯,沒有資金的支撐和保障,技術無法獨自存活。任何重大的創新都是在偶然中尋找必然,金融的使命不僅在於輸送了多少資金,還在於能容忍多少試錯、承擔多少風險。每一次金融浪潮不僅是創造新型金融機構,更重要的是金融機構對待風險的態度發生了改變。

當前,由互聯網金融推動的第四次金融浪潮,是又一次嶄新的金融形態,是一場新的金融革命,「風險—收益」邏輯已與傳統金融業迥異。傳統金融業追求「風險—收益」配比,認為世界上資金都懼怕風險。但在另一個維度,如果資金量足夠小,邊際效用小到忽略不計,這種資金就會完全忽略風險,目標是以極小的資金博取極大的收益。互聯網金融的核心要義正在於此,其融資來源是「碎片化」的資金,碎片化資金的特點是小,進而可以在最大範圍動員資金、在最大限度上承擔風險。碎片化資金自古有之,但之前無論對所有者還是融資者都不重視,金融技術和信息技術也不支持碎片化資金的收集。從第四次金融浪潮開始,互聯網金融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工具,整合了碎片化資金,風險可能被金融業忽略,所以這是金融業的一次革命。

當前的金融改革正逢第四次金融浪潮,某種程度上表現為互聯網金融衝擊下的漸進性金融制度變遷。可以預見,金融制度和金融體系的重構,既包括「互聯網金融」,即新興的諸如P2P、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新業態,也包含了「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即互聯網對傳統金融進一步改造和升級。最終,將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有機結合,實現同源共生、相互補充、合作共贏的新型金融體系,體現了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金融發展的新形態和新演進。

300年前英國的商業銀行體系,100年前美國的投資銀行體系,20年前的風險投資體系,都是通過金融創新推動了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第四次金融浪潮中,互聯網和金融是邁向一個現代國家的兩大重要動力,兩者的融合將會產生博大的能量,也將為我們贏得發展的新機遇。因此,運用正確的方法論推動金融的改革,完善金融體系,這將是走向世界強國的重要路徑。

伍聰著作第四次金融浪潮》(經濟出版社2017年 5月版)有意購買者請點擊底部鏈接「閱讀原文」。

為了增進與冬粉們的互動,IMI財經觀察將建立微信交流群,歡迎大家參與。

關於我們

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成立於2009年12月20日,是專註於貨幣金融理論、政策與戰略研究的非營利性學術研究機構和新型專業智庫。研究所聘請了來自國內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門或金融機構的80餘位著名專家學者擔任顧問委員、學術委員和國際委員,70餘位中青年專家擔任研究員。

研究所長期聚焦國際金融、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金融科技、財富管理、金融監管、金融國際化、地方金融等領域,定期舉辦高層次系列論壇或講座,形成了《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金融機構國際化報告》、《財富管理報告》、《金融科技二十講》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學術和政策影響力的產品。

研究所發起設立了跨境金融50人論壇、資產證券化百人會論壇以及金融科技50人論壇三個智庫平台。2016年,研究所入圍《智庫大數據報告》影響力榜單列高校智庫第4位,並在「經濟類研究機構市場價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國際貨幣網:www.imi.org.cn

只分享最有價值的財經視點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