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脫貧攻堅要常問「時間都去哪了」

原標題:脫貧攻堅要常問「時間都去哪了」

扶貧幹部的時間,絕不應該是在文山會海里。扶貧切不可淪為「精緻的形式主義」,光擼袖子不幹實事,光有「假把式」而不下「真功夫」。

前些年,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唱響,唱進億萬人心坎里。事實上,這句歌詞除了兒女感嘆親情疏遠、時光易逝,它還能拷問現實種種:比如沉溺於文山會海不作為的黨員幹部該問問「時間去哪兒了」。

發出此般感慨,是因為日前有人民日報記者蹲點發現,有些扶貧幹部對文山會海應接不暇,有基層幹部一年竟然開了280個會。對此現象,有些扶貧幹部也表示感同身受,直呼扶貧路上被文山會海糾纏「傷不起」。 事實上,文山會海不僅讓扶貧幹部「傷不起」,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全局而言更是「耗不起」。要知道,脫貧攻堅是場只能打贏且輸不起的戰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而對錶「實現到2020年讓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既定目標」就會發現,脫貧攻堅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相當繁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都已經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如果在這個時候,某些黨員幹部還在文山會海里神遊,耽誤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拖累了莊嚴承諾的兌現,豈不是誤國誤民,辜負了偉大的歷史使命?

充分的緊迫感和強烈的使命感,是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所必備的品格和意志。鬆鬆垮垮、拖泥帶水,浮躁散漫之風盛行,必定拖慢脫貧攻堅的節奏,拖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後腿。這其中,文山會海就是典型的惡習之一。填不完的表、補不完的資料,「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精準扶貧變成了「材料扶貧」「會議脫貧」,精力花在採集、統計、上報各種材料上,力氣花在討論、研究、部署的各種會議上,身心俱疲,哪有時間去走訪、調研。光唱調子、喊號子,卻沒法子、沒路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又該從何談起、從何做起?

扶貧幹部的時間,絕不應該是在文山會海里。材料不是不要做,會不是不要開,而是要把握好時度效,切不可淪為「精緻的形式主義」——光擼袖子不幹實事,光有「假把式」而不下「真功夫」。當下,儘管文山會海這種形式主義頑疾經過「反四風」的矯正已有所好轉,但從基層扶貧幹部反饋的情況來看,還是應該警惕文山會海的反彈回潮,成為扶貧幹部不必要的負擔,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

為了回答好「時間去哪了」的問題,為了讓扶貧幹部免於被文山會海糾纏的煩惱,有些地方正在向形式主義宣戰,正在對文件資料會議做減法。比如,貴州今年初曾實施為期15天的「無會期」,讓領導幹部集中精力利用好這段時間,去聚焦脫貧攻堅;四川日前則鋪開了脫貧攻堅資料「瘦身行動」,要求對脫貧攻堅資料做到不重複、不累贅、簡潔實用,讓基層幹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脫貧攻堅成效和質量中;我市城口縣從今年7月開始實行「無會周」制度,即每月選取一個星期不開會,讓基層幹部節約了到縣城開會來回奔波的時間,騰出更多時間「沉」到基層,做好脫貧攻堅等系列工作……這些舉措,實實在在給扶貧幹部找回了時間,也為脫貧攻堅找回了最重要的資源。

「時間去哪了」,扶貧實效就是最好的印證。扶貧幹部要像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生前所倡導的那樣,「能到現場去,就不待在會場。」要把心沉下來,把腳邁下去,走村串戶,走入田間地頭,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倒排工期,抓好落實。這樣,時間才能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才能轉化成百姓更多的獲得感。

(作者系本報評論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