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原創音樂人到搖滾巨星再到創業先鋒 看歲月里的汪峰

(冬粉投稿)

從小提琴手到原創音樂人,從酒吧live到唱響鳥巢,從無人問津到搖滾巨星夢想導師,從歌手再到互聯網創業先鋒,自組建的鮑家街43號樂隊1997年發行第一張專輯開始,認識汪峰到今年為止已經二十年。

汪峰的音樂,大氣而有張力,充滿著生命的力量。他的歌詞樸素而富有思辨,深邃又不故作深沉,詮釋了人生的美好和脆弱。

他這二十年的創作,記錄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心路歷程,更掐准了時代的脈搏,折射了當下國人在社會轉型期下真實的心理狀態,表達了他們的矛盾,憂慮,慾望和夢想,如同一道炫目的光芒點亮了搖滾界。

汪峰無疑是一個用音樂揮灑思想的名副其實的歌者。

搖滾樂每一階段的進步都浸潤了許多搖滾音樂人的心血和汗水。

可以說,汪峰把搖滾樂普及到主流社會,為之探索更為成熟的商業模式,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喜愛搖滾樂,是身體力行做出了貢獻的。他走到今天,如同搖滾樂的發展一般,並不順利。雖然每一步都很踏實,但也在各種觀念的夾擊中充滿了爭議。

1996年汪峰從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辭職做搖滾時,並非身處一個好時代。在某樂評人的描述中,當時的搖滾正處於「轟動的尾聲」,開始進入漫長的「失語期」,「搖滾音樂人再也說不出震動整個社會的話語,當搖滾音樂人試圖揭露新時代的新現實,大眾卻已經失去了響應能力。」

可也在那時,汪峰寫出了「晚安,北京,晚安,所有孤獨的未眠的人們」這樣優美傷感又飽含大愛的歌詞。儘管如此,在發行兩張專輯之後,他依然一貧如洗,交不起房租,和樂隊成員之間發生藝術理念上的分歧……凡此種種,一個失意的年輕人該經受的不幸和磨難,那時他都一一體驗過了。這種情況一直到他簽約華納唱片公司后,才得以改善。

在汪峰的2001年專輯《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里有首《再見二十世紀》,一度是我最喜歡的歌。15年前站在世紀之交的夜晚,對過去迷惑,對未來迷惘而在歌里自詡為上帝罪人的大男孩,作為他的冬粉,讓我有點自私的懷念那個當年沒有被貼太多標籤的他……

他也曾寫出很好的作品卻無人應和,像一顆孤獨的恆星,陷入「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懷才不遇的悲涼中,經過艱難困苦的掙扎和一些機遇,才逐漸成功。所以對於依然還處在和他當年相似境遇的音樂人懷有惺惺相惜的深厚感情。

這就是如今雖然他的個人音樂事業已到達一個高峰,當擁有一定能力和資本的時候,卻沒有選擇過安逸的生活,相反踏上一條更為艱辛的創業之路的真正原因。

汪峰創辦互聯網音樂內容平台----碎樂,最初的想法就是改變國內音樂人的艱難生存現狀,讓創作獲得真正的收益,讓更多有音樂夢想和才華的人可以願意去堅持把這條路走下去。

所以,我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rocker。

相較於那些只會在網上人云亦云,將一些莫須有的事說的煞有介事,並且以「正義」的衛道士來自居的鍵盤俠們。

真正的搖滾精神,並不是整天去嘶吼去憤怒一些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而是保持憤怒的同時,去做一些力所能及去改變這個操蛋的世界的事情。

汪峰不但用他的音樂影響著歌迷,他甚至用自己從藝這幾十年來積攢下來的財富、人脈、社會地位,用實際行動去幫助那些仍舊食不果腹的音樂人們。

事實是會說話的。

碎樂上線不久之後,這些加入碎樂的音樂人們,紛紛在微博、微信、博客等各個平台上,發出感慨。

音樂人鍾立風說,「早上起來,看到賬戶上230.6元進賬…從藝20年,頭一次收到此類款項…」

楊嘉松說,「碎樂上上傳一個小樣,這兩天給我賺的錢已經超過了我二十年全部網路版權收入的總和。」

著名DJ曾克作為碎樂的音樂總監,也是感慨萬千:在一個小型音樂會上,老曾見到音樂人冬子,冬子給了他一個擁抱,讓他轉達對碎樂和老汪的謝意。大家都明白,那不是掙了多少錢的喜悅,而是一個音樂人被認可和尊重的由衷感受。

不得不說,作為汪峰的歌迷,在那一瞬間,我有種「飯了這個人這麼多年,到底是飯對了。」的感覺。

他讓所有的歌迷感到驕傲。

除此之外,從2016年11月碎樂上線至今,除了產品內的版權收益機制,碎樂還出資支持了包括趙雷,木瑪,陳鴻宇,薩滿樂隊,鹿先森樂隊,房東的貓,劉昊霖,李夏等十多位音樂人的巡演,並且這樣的故事還在繼續著……

除了資金的支持,碎樂也讓無數歌迷看到了音樂創作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更深層次地看到了一首歌誕生的過程,甚至是不同形態的音樂:音樂人的即興、他們的demo、音樂愛好者們的翻唱等等這些或許都是比成片更為珍貴的音樂碎片。

汪峰從來都是行動派,想要改變世界,所以他站在塵世中,默默堅守。

最近碎樂又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邀請了包括老狼、陳鴻宇、陳楚生、譚維維、左小祖咒等等大半個音樂圈的人來開通訂閱頻道,面向音樂愛好者和冬粉,他也希望把更多精品的內容精準的push給大家。

2017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也因為碎樂的出色表現,讓汪峰以碎樂創始人的身份受邀出席,和各界政要探討文創產業應該具備的氣質。

上一次是2015年,也是博鰲,汪峰以文化界代表受邀出席,同一個盛會,兩個不同的身份。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汪峰在博鰲論壇的演講中,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就讓這段話成為這篇文字的結束語吧:

「我們所有的榜樣到底帶給這個社會和大眾是財富的力量,還是精神的力量?我相信財富可以讓我們不斷攀升,帶動慾望,帶動我們的原始動力。但是精神可以讓我們更接近善良,更接近信仰,讓我們變得更真摯。

我一直堅信,每個各行各業的榜樣,如果能真正傳遞給這個世界的是來自於心底精神的力量,那麼在時間的長河裡,無論是對於家人、朋友還是社會會更有益。因為財富有一天會消失,但是精神力量卻可以永存。

我也知道很多成功者、榜樣級的人物,他們在這條道路上歷盡了各種艱辛,也遭受了很多不公和質疑。但是我想說,讓我們繼續,繼續彰顯我們內心的力量!

其實我們的生命都會很短暫,當我們離開世界的那一天,這個世界絕對不會因為你帶走了什麼而將你留戀,而只會因為我們留下了什麼而將我們銘記。」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