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太愛孩子,會把他寵壞么?

前段時間,《媽媽是超人》完美收官,胡可的兩個兒子——安吉和小魚兒上演了一出二胎活廣告。兩個兄弟聰明可愛,打打鬧鬧、相愛相殺,又發自內心的愛對方,一家四口的畫面和諧友愛。

看完了節目,網友大呼胡可要出一本育兒經,她本人也多次在節目中表示,要理解和愛孩子。

圖片來自《媽媽是超人2》

今天下午,在一個家長群中,有一個 4 歲孩子的媽媽提出了她的困擾:都說要讓孩子感受到愛,但是我怕太愛孩子,會把她寵壞?

愛與溺愛不同

有一些家長會有一些類似的想法:

  • 不要太尊重孩子的意見,他會目無尊長

  • 不要什麼都讓孩子做主,孩子會變得自私

  • 我是對孩子挺好,可是家人都說因為我太愛孩子了,所以他不聽我的話

而事實恰恰相反: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愛、被尊重,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才會變得更有同情心和責任感。

美國心理學家Laurence Steinberg指出,「孩子的心理健康、適應能力、快樂、幸福等方面最準確也是最一致的指標,就是父母親參與他們生活的程度。」所以,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愛要注意表達方式

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是家長溺愛的結果,絕非因為家長給了孩子太多的愛。家長之所以有這樣的錯誤認知,主要是將「是否向孩子表達感情」與「如何表達感情」混為一談。毫無疑問,家長應當常常對孩子表達關愛和讚美。但是,在表達感情的方式上,有很多注意的地方:

圖片來自Pexels圖片庫

愛是無條件的

許多家長給孩子口頭表揚、買禮物、遊玩旅行、請吃大餐時,都會給孩子強加幾個外在條件,例如考試考到前幾名、鋼琴考到幾級、評上三好生等等。當孩子感到為了換取父母的愛要付出超越自己能力的努力時,他們會產生巨大的挫折感和無力感,對親子關係感到困惑、懷疑甚至抗拒。

家長可以適度地用玩具、食物、禮物來表達情感,但它們不應背負上其他誘導性、企圖性的價值。

愛與堅持立場不衝突

有些家長對孩子表達愛方式是縱容孩子的錯誤。例如,孩子玩玩具后不收拾,家長嘴上念叨著要懲罰,卻因孩子的哭鬧而心軟。孩子看到父母沒有採取實際行動,就會不聽從大人的意見,久而久之家長的管教就不起作用了。

哈佛醫學院心理學家Richard Bromfield在研究中指出,事實上孩子希望父母能具備父母該有的作風,設立規矩並引導他們正常成長。

圖片來自Pexels圖片庫

愛不是打點一切

孩子上學會忘帶作業本,或是忘記自己的東西放在哪裡,需要你為他奔波提醒嗎? 當家長習慣為孩子考慮周全、打點好一切時,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獨立的機會。

奧地利心理學家Alfred Adler針對行為學派強調的懲罰式教育,提出「自然後果」的教育模式。自然後果教育即父母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干預,讓孩子們自己去面對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直接後果。

比如,電視看太久,功課便做不完、前一晚沒檢查書包,第二天就可能忘帶作業,這是自然合理的結果。

家長適當地放手,讓孩子承擔自己偏差行為造成的後果,有助於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培養責任感。

要成為完美的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個人都會犯錯,包括父母在內。

但父母唯一不會做錯的事就是他們希望孩子得到「好的教育」。父母的愛,是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的基礎。唯有懂得愛和如何愛的家長,才能培養出有愛的孩子。

作者簡介:小葡萄,北師大教育學碩士,專註於家庭教育、智慧教育領域研究。

參考文獻:

1.Mueller, C. M., & Dweck, C. S. (1998). Praise for intelligence can undermine children's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1), 33-52.

2.Mackenzie Dawson,Your child is an untapped gold mine,NewYork Post,February 2, 2017

3.丹尼爾•西格爾, 蒂娜•佩妮•布賴森,去情緒化管教,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9-1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