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杭州的吃貨太多,還是杭州人活的更精緻。總之,杭州新開的餐廳是真多啊:有「你看起來很好吃」的小龍蝦、失戀女和女文青慎入的「壹派」、引發旗袍拍照熱潮的「蔴將」……各種各樣,應有盡有,杭州一下子成為了吃貨的天堂。
如今,這個天堂似乎更美了,因為又有「新人」加入了:在優雅的武林路、最大的梧桐樹下,一家地道的法國餐廳「TON」悄悄開業。在法語里,TON是「你的」的意思:就像是老闆在訴說:只要進入這裡,這裡的一切就是你的,精緻的環境、精緻的菜品……讓人差點兒以為走在了巴黎的街頭。
TON的環境似乎沒有什麼可質疑的地方:門前的光影沾染著巴黎的味道,進入餐廳,就像走進了一個精緻的藝術畫廊。純白的牆面,墨綠色的窗帘、墨綠色的天鵝絨椅子,就像是奧黛麗赫本電影原畫面的重現,滿滿的藝術氣息中,又夾雜著滿滿的少女心。
門前的花壇都是特意用歐洲常用的棕櫚木來製作,保濕透氣性都很好,還能給窗邊的客人降溫。而在門口的地板上還寫著一句話:We Only Say Tre』s Bien Here。在法語里,Tre』s Bien的意思是「很棒」,希望每個店員、每位客人都能擁有很棒的體驗。而這也成為了很多人的自拍聖地。
在TON的菜單上,也沒有大家常吃的意麵披薩,有的只是純正的法國南部傳統料理,比如法國人大愛的油封鴨腿、香煎牛蛙腿、惠靈頓牛排……與很多歐洲餐館一樣,TON中午只供應早午餐,晚上才是正式的法式料理。完全的法式作風,給客人身處法國的感受,細節滿分。
總之,不管是從環境還是菜品來看,TON似乎都無可挑剔。而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於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精緻的西餐似乎也符合如此的發展需求。而根據TON的老闆在杭州衛視美食欄目實習的經驗來看,杭州的西餐廳很多,但專註法餐的卻很少,如此一來,TON的競爭壓力似乎沒那麼大了。
但在這裡,我們還是得說一個在餐飲行業里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本地化。更具體的講,也就是口味的本地化。大家都知道,中外飲食習慣存在很大的差異,TON專註做地道的法國美食,杭州的用戶是否會接受法國的飲食習慣,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其次,法國菜很精緻,每一道菜都是現做,因此上菜的速度非常慢。而人似乎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長時間的等待。而這兩方面的矛盾又該如何調和?
總之,對於TON而言,是該放棄迎合用戶,堅持做最傳統的法國菜;還是違背初心,為迎合用戶做本地化改變,是個很難的選擇。
(餐飲新商機為「首席媒體官」旗下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