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最混亂,也是備受爭議的時期 南北朝書法是否一樣的亂

自西晉滅亡之後,的北方出現五胡十六國的混戰局面,拓跋氏統一北方,建立魏國,後來分裂而為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這是所謂北朝。北魏開國之初相當長一段時間,對漢文化的接受並不太重視,直到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才大力提倡漢文化和崇信佛教,自漢代傳入的佛教漸趨興盛,造塔和造像之風盛行。同時,碑刻作為墓葬的組成部分,得以重興;墓誌也開始大量出現。這些變化,為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晉室南遷至滅亡,從公元317年至420年,歷104年,後為宋、齊、梁、陳四朝所代。這是所謂南朝。南朝繼承東晉的風氣,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書法。但「南朝禁碑,至齊未馳」,因此碑版寥落稀少,書法作品傳世的,多以尺牘、書札等墨跡為主。

南北朝時代對峙分裂的局面,造成政治、經濟、文化、地域、習俗等方面發展的不同,書法也不例外。南北書風的差異,表現在許多方面。其一,書家群體的不同。南朝書家多是上層貴族人士,而北朝書家則多為無名人物,這一點,通過唐朝竇臮《述書賦》中所集雙方人物數量就可以看出:南朝共82人,北朝則只有1人(劉珉),雖然現在發現的書跡中又出現了一些重要人物如鄭道昭等,在數量上還是南朝佔優。當然,應當說明,竇氏所依據的主要是墨跡,而北朝書家在這一方面的活動相對不那麼突出。其二,書跡形式的不同。南朝以尺牘為典型,北朝則以石刻為大宗。前者是東晉流風的延續,後者則遙接漢代傳統。這兩點,共同反映出南北雙方對於書法的功能、意義、價值的認識是有區別的:前者重視其對主體精神的展現功能,後者則重視其現實的應用性和美化作用。這種區別,也可以從顏之推《顏氏家訓》的有關論述中看出來。第三,主要應用字體的差別。南朝繼承東晉傳統,行草是書寫時的主要字體,而北朝則主要使用正在不斷演變形質的隸楷錯變的字體。

這三方面綜合起來,形成了南北書風的整體差異:一風流妍妙,一質樸厚重;一溫婉嫵媚,一豪健雄放;都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當然,我們這樣分析,並非將南北截然對峙起來。實際上,在北朝仍然有許多喜愛行草書法的人物,只是書跡至今沒有發現罷了;在南朝,民間或邊地的石刻的書寫風格、與北朝的也存在相當多的相同點。這表明,一定的分野固然存在,但當外部條件類似時,這種分界可能就不那麼清晰了。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朝的晚期,南北之間的書風差異隨著社會的逐漸融合,也逐漸開始彌合,這一趨勢至隋代演為主流,從而使書法藝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一、南朝名家

南朝書法的主體與東晉相似,以貴族階層為核心,其書風也主要繼承東晉流風,愛妍薄質,尤其推崇王獻之書風,南梁時貶低獻之、褒舉鍾繇,情況才發生變化。代表性書家有:

羊欣(370~442),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東費縣)人。官至中散大夫。幼學書,得舅氏王獻之之法,兼善隸、行、草書,見重於當時,為獻之之後書名最重的書家。時諺有雲「買王得羊,不失所望」,相傳獻之書中風神較弱者,往往為羊欣所書。袁昂《古今書評》曰:「羊欣書如大家婢作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著有《采古來能書人名》。傳世有《筆精帖》。

王僧虔(426~485),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羲之四代孫,王珣孫。宋時官至尚書令,入齊,轉侍中。少時即善書,宋文帝以為勝獻之。梁武帝嘗評其書「如王、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種風流氣骨」。齊高帝蕭道成曾與僧虔賭書,問:「誰為第一?對曰:「臣書臣中第一,陛下書帝中第一。」存世《太子舍人王琰帖》,四行,32字。體勢方扁厚朴,用筆沉穩工緻,韻意蒼勁老到,恭謹而端麗。著作有《論書》、《筆意贊》等。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王僧虔之子王慈、王志,書名雖不高,但卻有墨跡傳世。王慈(451~491),字伯寶,琅琊人,官至冠軍將軍,東海太守。書跡有《尊體安和帖》、《汝比帖》、《柏酒帖》,皆存於唐摹《萬歲通天帖》中。書風洒脫飄逸,較小王更為放縱,值得重視。王志字次道,累官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書作有《一日無申帖》,筆勢險峻,結體嚴謹。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蕭子云(489~549),字景喬,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仕至國子祭酒,人稱「蕭祭酒」。工草、隸,又創小篆飛白,為世楷法,「潤色鍾門」(《述書賦》),善效鐘王而微變字體。其書深為梁武帝所重,以為能與鍾繇爭先。 智永(生卒年不詳),俗姓王,名法極,王羲之七代孫。相傳曾居永欣寺專意臨書三十年,寫真草千文八百餘本。所退筆頭,埋為「筆冢」。請書者如市,門限為穿,以鐵葉裹之,號「鐵門限」。其書精熟過人,兼善諸體,以楷書草書為最佳,是「二王」書法承上啟下的人物,對於傳播二王書風功不可沒。明陶宗儀《書史會要》評智永書:「筆力縱橫,真草兼備,綽有祖風,為一時推重。」其真草《千字文》流傳廣遠,對後世影響極大。今存真跡一本,藏於日本。筆法精嚴而不拘謹,結構端莊而不板滯,章法雖字字獨立而氣息統一,整體風格於平淡中蘊深意,典雅含蓄、自然生趣。蘇軾曾評論他的書法說:「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一,乃識其奇趣。」可謂獨具隻眼。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些書家,雖然開創性比東晉書家稍遜,但他們的存在和努力,深化了東晉以來的書法觀念,使東晉書法成為一種傳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