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2016到2017:美的、格力PK下半場

導語

美的要做到「全球領先」,僅有一個庫卡是不夠的,仍然要打磨產品,提升品牌含金量。格力要多元化,首先要理清和銀隆的關係,不明不白的輸血只會傷害股東利益,損害格力品牌。通往未來的路上,誰才是時間的朋友?「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PS:免費索取報告,請關注「行業研究報告」下方菜單欄「我要報告」項。IPO咨,請關注下方菜單欄「我要合作」項。

兩家最優秀的家電企業,誰將從優秀邁向卓越?

4月28日,美的和格力同時發布一季報,美的營收598億元+56%,歸母凈利潤44億元+11.4%。格力營收297億+20.5%,歸母凈利潤40億+27%。

美的並表庫卡后首次發布業績,最大亮點不是庫卡的58億營收佔比16%,而是剔除庫卡后原有業務營收503億元+31%,凈利潤51億+22%,均超出市場預期。

格力營收+20.5%低於市場預期的30%,凈利潤扣非后+15.3%,低於營收增速,也低於市場預期。考慮到Q1空調+30%熱銷,甚至有分析認為,格力增速未達預期是由於2016年Q1業績存在人為調節。

一季報發布后,美的股價從33元一路上漲到35.2,漲幅已達6%。格力則未能止住年報發布后的下跌,股價回到33元,市值失守2000億。

000333

5月2日當天,美的登上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十大凈流入股第二名,凈流入資金2.4億元。格力電器排名主力資金十大凈流出股第七位,凈流出1.85億元。

4月26日格力發布2016年報,營收1083億+10.8%,歸母凈利潤154億+23%,凈利率14%創歷史新高。格力以108億分紅超越美的的65億分紅,現金分紅率70%,創家電史上最壕分紅。

此後格力股價掉頭下行,從35元滑落至33元,與美的的差距從5毛回到2塊。

000651

過去一年,美的、格力股價漲幅60%,52周最高價衝上35元,市值突破2200億、2000億。雙寡頭以高ROE、高股息、低PE受到資本熱捧,深港通開通以來長期佔據凈買入TOP5,同時名列一季度公募基金前五大重倉股。

2017年一季報顯示,美的和格力前十大股東中,香港中央結算公司和高瓴資本同時上榜,兩家QFII合計持股美的3.9%,持股格力4.9%。

為什麼美的和格力才是家電圈的流量擔當?

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像空調這樣,由兩家企業佔據60%市場份額。雙寡頭深度受益,並將長期受益於高度集中的競爭格局,這是美的和格力笑傲江湖的最大理由。

2012年,方洪接班何享健出任美的集團董事長,董明珠接替朱江洪坐上格力集團董事長。

2013年,方洪波啟動大刀闊斧的美的轉型,當年營收增速放緩到17%,凈利潤卻增長了97%。同一年董明珠喊出「五年做到2000億」,此後格力營收每年+200億,直到2015年庫存爆倉,跌破千億。

2017年,美的將率先實現2000億營收,海外營收首次達到50%。2016年格力營收1083億元,外銷佔比15%,2000億目標依然遙遠。

美的併購庫卡打開250億增長空間,成為製造的戰略棋子。格力併購銀隆受挫,小家電、手機、智能裝備多點開花,但空調依然是業績主力。

人口紅利、低成本紅利、低環保政策,過去20年支撐家電業高速發展的紅利逐漸退潮,只剩下調控風險下的樓市紅(pao)利(mo)。

大規模製造、大規模分銷,舊的商業模式能否支撐2000億之上的美的和格力?

50歲的方洪波和63歲的董明珠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格力依然是,可能也僅僅是一家優秀的空調企業。美的已成為最大的機器人製造商,擁有庫卡、東芝、高創、Clivet多個國際品牌。

五年前,沒人相信家電企業能衝上2000億市值。五年後什麼樣?今天同樣無法想象。

2000億之上沒有天花板,做好現在,未來的一切交給時間去檢驗。

穩定、增長、可持續,三個維度解讀財報,看美的與格力的差距變化。

最近五年,美的集團營收從1026億增長到1600億,年均增長9%;同期格力營收橫盤千億,年均增長1.7%。2016年格力營收重回千億,但仍低於2013年的水平。

2014年起,美的以17.4%的營收增速反超格力,2016年美的、格力營收分別+14.8%、10.8%,美的營收增速領先格力4個百分點。

2017年第一季度,不考慮庫卡和東芝,美的內生性營收503億元+31%,格力營收297億元+20.5%,美的已領先格力近10個百分點。 2017年,美的將實現2000億營收,格力2018年的2000億目標看來難度巨大。

最近五年,美的歸母凈利潤從33億增長到147億,年均增長34.8%;同期格力歸母凈利潤從74億增長至154億,年均增長15.8%

2016年,美的、格力歸母凈利潤分別+15.6%、2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美的歸母凈利潤+13.8%,格力+15.3%,相差不到2個點。

最近三年,美的經營性現金流保持穩定,格力現金流則坐上過山車。2016年格力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大跌66%,從2015年的444億滑落到149億,與凈利潤的比值從3.6跌到0.97,低於2016年凈利潤。同期美的現金流與凈利潤比值為1.8。

2016年格力經營性現金流149億,投資性現金流-192億,籌資性現金流-57億,全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60億2015年這一數字為339億,同比跌118%。

減少的280億現金去哪了?

2016年,格力銷售商品和勞務收到的現金從2015年的1110億大幅減少到699億,應收賬款從29億增長到39億,應收票據從149億翻倍到300億,預付款項從8.5億增長到18億

以格力的回款能力和江湖地位,營收增長11%,為何現金收入反而大滑坡?應收票據增長150億的原因何在?

另一個疑問是,2016年格力和銀隆的50億關聯交易實際到賬了多少?

格力年報顯示,空調之外營收佔比超過10%的只有「其他業務」,151億營收比2015年的98億增長54%。

按照格力之前披露,2016年公司和銀隆的交易額為49.8億,也就是說53億增長中有50億由銀隆貢獻。去掉這50億后,其他業務增速為3%。

上市公司公告顯示,2017年4月格力旗下的智能裝備公司和先導智能簽訂了兩項總額為11億元的採購訂單,先導智能主要業務為鋰電池、光伏和電容器,為新能源汽車電池供應商之一。

最近三年,先導智能與格力的訂單金額合計1662萬元,2017年訂單暴漲到11億。同一時期,江蘇長虹也宣布和格力簽下1.2億智能裝備採購訂單,後者主要從事汽車工廠規劃設計。

按照格力官方說法,格力智能裝備的所有核心部件均為自主研發,為什麼要採購別人的設備?

兩筆總計超過12億元的訂單方向都和銀隆有關,為什麼由格力出面採購?2017年格力與銀隆的190億關聯交易中,還有多少這類墊資合同?

聯想到之前亮相廣州的新能源大巴上赫然出現的「格力銀隆」,這是否意味著銀隆將成為格力汽車的OEM製造商?

雖然併購未成,銀隆依然是格力發展路上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02

2016年格力凈利率14%,美的凈利率10%,雙雙創歷史新高,格力依然領先美的4個百分點。多年來專註空調的規模效應讓格力一家獨大,供應鏈掌控力、回款能力、溢價能力都是業內最高。

2017年第一季度,受庫卡並表影響美的毛利率為25%,凈利率7.2%,格力毛利率則上漲至34%,凈利率13.4%。寡頭企業有足夠的實力抵禦原材料漲價的成本壓力。

2016年,受併購影響,美的加權ROE從29%下滑至27%,低于格力的30%,依然在業內名列前茅。2016年,青島海爾加權ROE 20%,小天鵝16%,海信電器14%,TCL 7%。

美的走貨快,格力回款快。2016年,美的總資產周轉率略有下滑為0.9,高于格力的0.6,,存貨周轉率8.9,格力為7.9。格力應收賬款周轉率37,高於美的的13。

2017年第一季度,美的貨幣資金352億元,應收賬款180億元,分別占流動資產24%和12%,格力貨幣資金達到驚人的1092億元,應收賬款61億,占流動資產71%和3.9%。

美的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穩定在10%左右,2016年上升到11%,而格力為15.2%。格力強勢的市場地位與居高不下的銷售費用率之間並不匹配。這是否和格力銷售公司的強勢地位有關?

2016年,格力財務費用中兌匯損益貢獻利潤37億,比2015年+25億,同時衍生品交易導致投資收益-25億,衍生品公允價值變動+10億。

三者綜合考慮,2016年格力因人民幣貶值6.7%+利潤22億,佔154億凈利潤的14.3%

2015年,格力財務費用+19億,投資收益+0.97億,公允價值變動-10億,合計+10億元。如剔除這部分收益,2016年格力凈利潤比2015年+17億,同比+14.8%

2017年第一季度,格力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合計增加4.8億,但財務費用同比增加10個億,三者相加,匯率變損失5.2億。

格力在匯率交易上的激進似乎一改往日的保守。 2016年同期美的兌匯收益為5.5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1億。美的外銷規模遠大于格力,而匯率收益低于格力,應該是和操作思路、敞口把握有關。

美的對庫卡的財務處理延續了穩健風格。美的並未按照國內通行做法,將溢價全部計入商譽,而是將292億併購價中超出公允價值部分進行攤銷。

2017年第一季度商譽+216億,攤銷費用6億,預計將在一到兩年內全部攤銷完畢。這意味著2018年美的凈利潤將增加約20億

溢價進入商譽的好處是不需攤銷、不影響利潤,2016年海爾併購GE后商譽增加了194億。風險則是每年需進行減值測試,一旦業績不達標將面臨資產減值損失。

在日元升值和下半年傳統旺季推動下,東芝2016年實現盈利,但2017年Q1虧損1.9億,全年目標依然是扭虧。庫卡2017年Q1凈利潤+27%,但凈利率僅為3%。

2008年美的併購小天鵝,此後花了五年整合,2013年小天鵝業績起飛,營收、利潤從兩位數負增長翻紅到+26%和22%。

東芝需要儘快扭虧,庫卡則不受利潤限制,這類核心技術需要前瞻性投入,短期內很難見效。美的中央空調多聯機、冰壓都是提前投入,虧損幾年才逐步走向正軌。

何老闆和波哥在庫卡

買庫卡不只為增加幾個億利潤,更重要的是布局智能製造。在目前製造2025的大背景下,庫卡具有戰略意義。如果說空調是格力的現在,那庫卡就是美的的未來。

03

2016年,美的空調營收+3.6%,格力空調營收+5.22%,比2015年的斷崖式下跌有所恢復,但還沒回到2014年的水平。

2016年,美的空調占營收比例從一半下降到42%,而空調在格力營收中仍佔到81%,這是格力營收規模、增速被美的超越的主要原因。

2016年美的空調營收僅增長3.6%,洗衣機+34%、小家電+22%,拉動集團全年營收+14.8%。2017年美的廚電喊出業績倍增,目標營收400億,僅次於家用空調事業部。

2017年5月美的與伊萊克斯成立合資公司,引入高端廚電品牌AEG,從高端、中端兩頭夾擊老闆方太。

2017年Q1庫卡營收58億+26%,盈利2億+27%。一季度庫卡在的訂單數量是16年全年的兩倍, 2017年庫卡在上海有兩家新工廠奠基,產能不足有望得到緩解。預計庫卡全年營收+250億,推動集團營收超過2000億。

2017年第一季度,格力營收297億元,創單季營收歷史新高,增長20.5%,美的內生性營收+31%,顯示出空調清庫存已經完成,V形曲線正在形成。

地產紅利滯后釋放、原材料漲價預期、經銷商主動備貨多重推動下,2017年空調將重回兩位數增長,但回到20%以上難度很大。

產業在線數據提示,2017年3月空調渠道庫存已達4000萬台,風險係數正在增大。

2017年第一季度,格力存貨134億元,比期初+49%,應收賬款61億+106%,發放貸款及墊款80億+70%,顯示格力渠道蓄水再創新高。

不過從銷售端的數據看,一季度美的、格力安裝卡增長與營收基本匹配,在30%左右。由於T+3,美的安裝卡增長略高於銷量增長。

空調行業的銷售模式是工廠出貨量大於渠道到終端的銷量,渠道到終端的銷量又大於安裝卡銷量。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一旦市場不好,就會出現2015年那樣的庫存爆倉。

美的T+3反其道而行之,安裝卡銷量大於渠道銷量,渠道銷量大於工廠出貨數量。理想狀態下渠道要實現零庫存,甚至從工廠直接發貨到終端。

2016年美的嚴控發貨,2017年一季度庫存水平僅相當於2016年同期的30%,為歷史最低水平。

不只是以銷定產,而是以用戶為核心,改變價值鏈運行模式,這是美的強推T+3的意義。格力則強調主動引領市場,預判銷量、主推機型,開機激活打擊竄貨。

旺季已經開始,每月350萬張安裝卡背後如何實現零庫存?T+3對產能、物流、庫存管理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如果處置失當,就是丟失了份額、犧牲了利潤。一季度美的空調已經出現缺貨,就像2016年的洗衣機一樣。

強推T+3前提下,2017年Q1美的主營業務增長31%,凈利潤增長22%,超出市場預期。T+3將在剩下的9個月內繼續得到驗證。

「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一切行為都在向網路轉移,家電企業不跟上就會被淘汰,電商只是第一步。

2016年,美的電商銷售230億元,佔比20%,預計2017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25%。美的正在推動核心業務在線化、商業決策智能化,用數據指導企業經營。

2016年,格力年報首次披露電商營收額為45.8億元,同比增長91%,佔總營收4.2%。格力渠道勢力強大,十大核心銷售公司組成的京海擔保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電商要另起爐灶,難度巨大

04

2016年格力多元化大提速,連續推出大松電飯煲、格力二代手機、凈靜洗衣機和格力廚電,在武漢和珠海成立兩家精密模具子公司,在珠海設立兩家新材料和環境技術子公司,試圖併購銀隆切入新能源領域。

2017年4月,格力為此變更了工商登記經營範圍,將通訊終端、廚電、建築機電、新風和除霾設備等一批新業務納入經營範圍。

小家電和晶弘格力苦心經營多年,市場反響平平,格力手機難度巨大。與家電相關度最高,最有可能成功的是智能裝備。但格力堅持自主研發有可能損失時間窗口,畢竟美的已經買到了庫卡和高創。

從銷售、建廠到跨國併購,全球化資產配置時代,把現金換成優質資產比美元更靠譜,比土地更能增值。

企業出海十年的經歷證明,僅僅依靠自己打品牌難度巨大,這是2016年白電巨頭開啟全球掃貨的原因。

2016年,海爾以53億美元收購GE家電,美的接連併購東芝白電、義大利Clivet中央空調、德國庫卡、以色列高創、伊萊克斯旗下的Eureka,全球品牌布局基本形成。

格力作為空調第一品牌,在全球市場一直進攻乏力。2016年外銷+22%,占營收15%,同期美的外銷+30%,佔比43%。

格力外銷毛利17%,比內銷低24個點,可見格力品牌在海外溢價困難。美的出口毛利率25%,費用控制和經營效率一直是美的長項。

海外優質資產一個個被買走,格力手握千億現金卻毫無作為,非要用低價增發的方式收購銀隆。以至於被股東大會否決,醞釀多年的員工持股也泡湯了。

05

2016年,格力全員加薪1000元刷爆了家電圈,美的則推出三層股權激勵,向1600名員工授予股權1.3億股,佔總股本2%,市值44億。

格力在人均薪酬上落後於美的,這是大姐全員加薪的重要背景。

2016年報顯示,美的集團員工總數 9.6萬人,大學大學部及以上員工1.8萬人,佔比18.4%。員工薪酬合計116億元,人均12萬,其中生產人員人均6.5萬。

格力員工總數7.2萬,大學部及以上員工9814人,佔比13.7%。薪酬合計57.6億元,人均8萬元,生產人員人均4.3萬元,落後美的50%

大鍋飯式的全員加薪和面向核心員工的股權激勵,哪個更符合現代企業的運行規律?

除了格力,國內大部分家電企業都已推出不只一期股權激勵,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的員工理應分享更多,這也符合二八法則。

與其說全員加薪1000元是激勵員工,不如說是又一場事件營銷,就像2016年為安裝工加100元一樣。打擊競爭對手,搶佔輿論高地,一貫是大姐拿手好戲。

不只是加薪,格力手機碰瓷華為,力捧銀隆、炮轟美的,大姐頻繁刷屏讓格力品牌得到了最大曝光,但這對格力來說究竟是推廣還是傷害?

除了方洪波持股2.12%為第三大股東,美的前高管黃健和袁利群進入前十大股東,持股1.36%和1.24%分別名列第六和第八位,均有部分股權質押。



格力高管中只有大姐一人進入前十大股東。2017年第一季度,全國社保基金101組合上榜,大姐上升一位名列第九大股東,持股仍為0.74%,未顯示質押。

2016年8月,格力在股價僅為19元時定增收購銀隆,計劃以15.57元低價增發,包括管理層在內的員工持股計劃以同樣的價格認購1.53億股。

其中高管認購44%,大姐個人出資9.7億元認購6015萬股,持股比例將上升到1.3%,為第四大股東。

目前格力股價32元,如果當初併購通過,銀隆原股東和參與增發的所有人收益將直接翻倍。攤薄股東權益、併購被否后,2017年格力推出108億史上最壕分紅,大姐身為第九大股東個人分紅7980萬元(稅前)。

06

目前美的PE15倍,格力13倍,而國際資本市場給伊萊克斯和大金的估值是17和20倍,仍有增長空間。

2016年美的歸母凈利潤154億,格力147億。除了2015年,過去五年美的、格力每年凈利潤增速都超過10%。按10%計算,2018年美的、格力的利潤總額將超過360億,按照15倍PE計算,市值總和5500億。

2000億之後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包括美的在內,家電企業距離多元化產業集團還很遙遠。GE橫跨N個業務領域,三星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我們和別人的差距是人民幣和美元的數量級。

2016年,美的研發投入從2015年的52億增加到60億元,占營收比例仍為3.8%。格力還是不披露數字,只說「不設上限」。

2016年,華為的研發投入746億元,占營收比例14.6%。距離創新型企業10%以上的研發投入,美的和格力都還有很大距離。

有增長就有時間,有利潤就有空間。從優秀到卓越的邁進不可能一蹴而就,戰略清晰、方向明確是前提,執行力和糾錯力是關鍵。

美的和格力的雙人舞進入下半場,空調將不再是主戰場,格力在空調上的護城河有可能成為馬奇諾防線。

美的要做到「全球領先」,僅有一個庫卡是不夠的,仍然要打磨產品,提升品牌含金量。格力要多元化,首先要理清和銀隆的關係,不明不白的輸血只會傷害股東利益,損害格力品牌。

通往未來的路上,誰才是時間的朋友?

「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END——

在東南亞有句諺語叫「有財富百萬,不如有間燕屋」。說的就是燕屋的投資,一旦引燕成功,一間燕屋的盈利不僅穩健,而且年年看漲。

行研君的課程

北京大學雄厚的PPP專家資源,聯合財政部、發改委、交通部、住建部、等領導;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銀行、中信(香港)投資公司、摩根盛通等投資機構高管打造精品課程。

北清智庫PE課程

由北京大學專家系統設計,為您全面解析資本市場,揭露資本的本質,讓資本不再神秘,讓資本變得簡單,讓資本不再成為斂財的工具,解除資本騙局的亂像;

上任4年遭遇27次已知的暗殺,不得不說的一位高官!

對於腐敗份子:寧遇閻王,莫遇老王;對於人民:寧遇老王,不要天堂。

真正的高手都是悄無聲息的擺渡人

真正的高手思維與常人不同,他們能夠跳出一己私利的小圈子,通過成就他人,幫別人擺渡,最終惠及所有人。

川普稅改,美國將成避稅天堂,跟進不跟進:沒增值稅、沒遺產稅、所得稅僅15%

這麼大規模的減稅,美國之外的國家能夠承受得了嗎?比如,減稅跟不跟進,不跟進,可能意味著大規模的資本外流,可能意味著本國企業競爭力大幅下降,從長遠看,不跟進,還意味著外匯儲備存在雪崩的風險。

一個好的管理者:場上暴君,場下朋友;工作魔鬼,生活好人

胡林翼曾送給晚年的曾國藩一副壽聯:「以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曾國藩閱后百感交集、熱淚盈眶。委屈誤解是人生的必修課,雙重人格是領袖的鐵布衫。送給每一位管理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