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產品經理與運營的書單很多,這幾本很少有人談到

搜集了網路上各種關於產品經理&產品運營的閱讀書單,發現這幾本書很少有人談到。

一、我們該如何理解用戶的心理?

技術平台在不斷變化,更本質的還是要關注大眾社會心理。

《群氓之族: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的作者從部落偶像、身體、名字、語言、宗教、民族等多種角度探究族群的本質,討論認同問題對個人心理的巨大衝擊。

在現實空間中,個人的身份相對穩定,所聞所見大抵真實可信。但在網路空間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一種「身體不在場」的交流。身體的隱匿給了人們很好的契機去創造個人身份,所以才有了一句玩笑話:你永遠不知道網路的對面是一個人還是一條狗!

會員是一種身份、大V是一種身份、快手的主播是一種身份,同一個豆瓣小組的成員也是一個身份。並且,伴隨著互聯網深刻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傳播系統愈加普及,身份將變得更加垂直與碎片。

但是,當多重身份大行其道,卻又帶來新的難題:由於身份不再是單一確定的,而是建構出來的虛幻,進而身份的認同與異化變得尖銳:

人類離其他的行星越來越近,對自己這顆行星上的同類卻越來越不能容忍;活在分裂之中,人類越來越得不到尊嚴,卻越來越趨於分裂。面對世界資源與權力的前所未有的激烈爭奪,人類社會正把自己撕裂,撕裂成越來越小的碎片。

所以,我們更加沉迷社交、樂於組建興趣部落、樂於圍觀公共事件並隨之站隊。因為身份的多元,我們又渴求聚合。去中心后的再中心化,正是因為現代人對歸屬感、身份認同感的需要變得空前迫切,焦慮感與孤獨感成為心頭的夢魘,揮之不去。

《狂熱分子》這本書主要探討群眾運動的一些共有特徵,重點是陷入狂熱的烏合之眾的人格。

我們越來越發現,今天的情人節,除了情侶,一幫單身狗的自嘲也成為各大活動策劃與運營的主題;今天的六一兒童節,除了小孩,大學狗也在朋友圈、微博慶祝狂歡。

如果一項活動的目標群體,可以超出其本身的用戶自然屬性限制,可能正是因為:

一個群眾運動會吸引到一群追隨者,不在於它可以滿足人們追求自我改善的渴望,而在於可以滿足他們自我否定的熱望。

注意,是自我否定的熱望。

自我否定是修飾,熱望才是用戶的中心。

因為:

對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業的本質,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

3. 想象力與《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

這本書大家都比較熟悉,本不屬於這個書單。但是恰好此書與前兩本共同構成了群體心理研究的三部曲,所以,一併提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該書中的一句話相當經典:

掌握了影響群眾想象力的藝術,也就掌握了統治他們的藝術。

在文化領域,並非需求創造供給,而是供給影響需求。

那麼對高階產品經理&運營而言,是否也同樣適用?

二、我們該如何理解信息的傳播?

互聯網的價值在於實現人、渠道、信息的高度聚合,這一過程大抵就是傳播過程中的信息致效。那麼,了解關於傳播的技術史與思想史就顯得尤為必要,這是樹立對互聯網整體思維與整體認識的關鍵。

《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

此書是新聞傳播系列經典翻譯教材,涵蓋控制者研究、媒介研究、內容分析、受眾研究、傳播效果研究5個範疇,基本上所有關於信息傳播的理論、概念都有所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其實整個大眾傳播理論出現了理論失靈的情況。因為這些理論是在「一」對「多」的大眾傳播語境中產生的,而目前我們則處於人際傳播的語境。與過往單一、線性的「自上而下」傳播流相比,我們正處在一個以「人」為中心,以「關係經營」為核心的時代。因此,基於傳統渠道的失靈,用過往的理論拿來解決、分析現有的傳播現象,就很難看得通透。

然而,就理論的整合性而言,此書還是有較強的參考性。比如,如果媒介是人的延伸,那麼以VR虛擬現實為代表的新技術將如何重塑身體?

三、我們該如何理解媒介文化?

美圖秀秀僅僅是一個美顏工具么?雙十一僅僅是一場購物狂歡么?微信紅包僅僅是一個革新方式么?理解媒介文化,將會幫助我們透過用戶行為,深刻體會這些優秀互聯網產品及活動的本質。

1.《文化研究導論》

此書系統而概括地介紹了正在擴展的文化研究領域中的概念、理論與最新進展,分別詳細考察了文化研究的不同的維度,包括空間、事件、政治、身體及視覺文化等重要主題。

依託該書的理論重新審視周遭的傳媒現象,我們可以發現:

(1)美圖秀秀與新身體革命

對外表的刻意關注和雕飾是一個永恆的交往命題,美圖秀秀則把這種美圖文化與交往推向了頂峰。當經過美化后的自拍出現在社交圈時,其收穫的點贊、評論作為一種社交報酬繼續激發著用戶的美化訴求。

相比傳統的臉部整容手術,它沒有風險、不動刀子;相比ps的專業操作,它沒有學習成本,一鍵美顏;相比現實生活中面貌的平凡普通乃至瑕疵,它建立了一套「誤同」機制。

美圖秀秀里,所有的美是被量化、標準化的美,所有的美學概念被參數、濾鏡所主導。這與消費文化語境中,身體進入一種標準化的生產系統息息相關。

立足於身體的快感,探索修飾身體的方式,美圖秀秀儼然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身體革命。

(2)微信設計中的儀式共享

所謂儀式,即一種程式化的富於象徵性的行為。作為人類文化的普遍形式之一,儀式實現了現實世界與象徵世界的連接與轉換。

運用傳播的儀式觀來看微信,我們似乎不是在獲取和發送信息,而像是參加了一次彌撒儀式:

雖然人們沒有獲得什麼重要的知識,沒接觸到什麼新的東西,但是特定的世界觀得到了描述和強化。我們不是在獲取信息,而是在描述世界。

儀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儀式感。如果微信是一個擬劇舞台,我們就是一個個的主角。通過翻看朋友圈,我們與朋友構建一種新的良性發展態勢;通過閱讀各種訂閱號,我們了解五彩繽紛的世界。

微信呈現給我們的不是一個個的信息,而是一個個的現實,它為我們提供了整體的形式、秩序和調子,令我們有所依傍、處理窘境與喚醒情感。這正是儀式所指向的時間感、存在感、去差異化的群體心態。

但是,正如我們所經歷的,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改寫了日常生活的程式與結構,傳統的儀式正在走向衰落,比如家訪、祭祀、拜年…而伴隨儀式感的消失,與之相應的公共生活和情感關係趨向消失,直接的文化後果則是傳統美學體驗的消逝。

微信紅包所完成的,正是對日常生活的再儀式化。在這個體驗和參與缺乏的社會,微信活動的參與性、體驗性增加了對傳統生活的儀式再造。微信群聊、搶紅包、過年紅包都再造了一種意義情景,並迸發出新的可能性。原本過年需要磕頭儀式拿到紅包的我們,今天卻可以給長輩、同輩、晚輩一鍵發紅包,它激發了個體在參與活動中的情感能量,並不斷創造新的群體符號,一種有別於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推辭文化與磕頭符號。

2. 《傳媒、現代性和科技:新的地理學》

此書從地理和歷史兩個維度試圖理解「現代性」以及手機等新媒體科技對於公共和私人領域的文化意義,內容頗具創見性與辨證智慧。

當電視機已經從家庭中走出來,被運用到各種公共空間時,個人化媒體比如手機則開始挪移人們的「家庭感受」,手機不僅入侵了客廳這一公共空間,還入侵到我們的卧室、廚房乃至衛生間,這是電視媒體不曾做到的事情,因而也改變了私人和公共領域之間的關係。

今天,我們越來越多的探討手機、卧室與被窩裡的經濟學,閱讀此書,我們大抵上可以獲知碎片化空間與微文本的來龍去脈。

作者:宋欣政,(ID feiji-zoule)。現實世界是複色的,觀念世界是單色的。

本文由 @宋欣政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