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金融》|黃洪:推動商業養老保險改革發展

作者|黃洪「保監會副主席」文章|《金融》2017年第17期

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對於緩解基本養老保險和財政壓力,完善養老保障體系,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商業養老保險積極發揮在精算技術、服務網路、長期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積极參与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但總體來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仍相對滯后,產品結構較為單一、服務供給不足、覆蓋面有限,養老保障能力不強,難以有效滿足人民群眾通過商業保險提升養老保障水平的客觀需求。

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養老保障體系發展。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印發。《意見》科學準確地界定了商業養老保險範疇,並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對商業養老保險改革發展做出系統謀划,要求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立足保障、重在穩健,必將極大推動商業養老保險在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支持實體經濟建設方面發揮出更大作用。

深刻認識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重要意義

商業養老保險是商業保險機構提供的,以養老風險保障、養老財富管理為主要內容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是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滿足企事業單位、個人和家庭的多層次、差異化養老需求,為基本養老保險提供有效補充。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對於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保障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對養老保障體系形成重要補充。已初步搭建起「三支柱」養老保障制度框架,但發展還不均衡,與「多層次」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基本養老保險承擔了絕大部分養老責任,但總體保障水平有限;企業年金覆蓋面較小,職業年金制度雖已建立,但尚未正式運行。發展商業養老保險,能夠有效提升養老保障積累水平,彌補第一支柱保障水平缺口,以及第二支柱覆蓋面窄的制度短板。同時,社會養老保障水平提升,有利於形成「有閑有錢」的老年生活氛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減輕在職人員壓力。

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有利於適應就業形態新變化,對培育經濟新動能提供有力保障。發展分享經濟,化解過剩產能,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經濟形態變化,帶動了就業形態轉變,也會要求養老保障方式隨之調整。當前,社會新增就業已較大比重轉向靈活就業、彈性就業,養老保障體系也要隨之提升靈活性,以有效解決公眾參與分享經濟的後顧之憂。商業養老保險是個人完全積累制養老金融產品,可攜帶性很強,不受就業形式、行業、區域、時限等限制,增強了公眾擇業的靈活性和自由度,適應了基於分享經濟的新就業形態,也有利於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向更廣範圍和更高層次。

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有利於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對實體經濟建設形成有效支撐。金融是實體經濟血脈,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和宗旨。發展商業養老保險能夠積聚經濟發展所需的大量長期資金,並通過保險機構股權計劃、債權計劃等方式,投資於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的重大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及民生工程建設,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

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有利於優化資本市場結構,是完善金融體系的重要手段。保險機構是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商業養老保險資金是資本市場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對於加快發展直接融資、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健康具有積極作用。金融市場體系結構失衡,銀行業總資產佔比約為85%,處於絕對主導地位。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壯大保險業資產實力,有利於各類金融機構發揮專長,改善金融市場結構。

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有利於增加資金和保障供給,為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優勢,是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優質資金來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建設養老社區以及相關養老養生設施與機構,有效增加養老服務供給。保險機構具備風險管理專業技術優勢,通過發展適應各類養老養生機構經營管理風險要求的責任保險,可以提升養老機構運營效率和穩健性。

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有利於保險業回歸本源,是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式。商業養老保險具有收益保證、長期鎖定、終身領取、互助共濟等獨特優勢,能夠幫助投保人有效抵禦投資風險、長壽風險,安全性高、保障性強,是典型的風險保障型產品。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契合了行業回歸、保障本源的要求,也有利於強化第三支柱個人商業養老的風險保障屬性,幫助參保民眾在基本養老保險之上積累長期、安全、穩定的養老資金,實現老有所養,防止老年致貧。

全面把握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現狀

近年來,保險業順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系列文件精神,積极參与養老保障體系改革發展,不斷創新產品服務,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

  • 助力基本養老保障制度改革

一是積極嘗試基本養老保險經辦管理。近年來,保險業在部分地區通過承接新農保經辦服務,積极參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開創了「政府主導、管辦分離、市場運作、專業服務」的新型運營模式。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保險業承接了江蘇、四川、浙江部分地市的新農保經辦服務工作,為參保農民提供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手續辦理、個人賬戶管理、養老待遇結算和發放等工作,服務人數超過130萬。二是積极參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2016年12月,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作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受託管理機構,確定6家保險機構首批獲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人資格。

  • 促進補充養老保險改革發展

一是保險機構成為企業年金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保險業發揮在方案諮詢與設計、服務、穩健投資等方面的優勢,在核心的法人受託管理和投資管理市場中佔據領先位置。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保險業累計為5萬家企業提供受託管理服務,覆蓋1147萬人,受託管理資產5647億元,占企業年金法人受託業務的74.8%;投資管理資產餘額6275億元,占企業年金基金實際投資運作金額的54%;管理企業賬戶1.6萬個,個人賬戶291萬個。二是積极參与職業年金制度建設和運營管理。保監會鼓勵支持保險機構積极參与職業年金運營管理,併發揮各地保監局的作用,要求其加強與地方政府、財政、人社部門的溝通聯繫,支持保險機構在當地參與職業年金市場。

  • 推動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發展

一是商業養老保險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年金保險原保費收入8226億元,同比增長57%,有效保單10773萬件,期末有效人次1.4億,積累了2.75萬億元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其中,與基本養老保險屬性相似,均為退休後分期領取的養老年金保險原保費收入437億元,積累了1792億元的保險責任準備金。二是創新產品形式,拓寬老年人養老資金來源。2014年7月,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正式啟動,該業務探索出一條養老融資新路,滿足了老年人「居家養老」「增加養老收入」和「終身分期領取養老金」等核心訴求。目前,試點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南京、蘇州、大連、中山共8個城市。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已有69戶家庭96位老人參與試點,並完成投保手續;參保老人平均71.2歲,平均每戶月領養老金10594元,最高一戶月領養老金近3萬元。

  • 多方位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

保險業通過提供資金支持、風險保障等方式積极參与並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一是投資建設養老社區。發揮商業保險資金期限長、規模大、穩定性高等優勢,通過投資建設養老機構,有效增加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醫療、養老和保險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拓展養老產業鏈,為老年人提供全面保障服務。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末,保險業共有8家保險公司已投資或計劃投資29個保險養老社區項目,計劃投資金額672.4億元,設計床位約為4.4萬個。二是推動養老機構責任險發展,逐步構建養老服務業風險分擔機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約三分之一地區開展養老機構責任保險,養老機構總投保床位約為總床位的10%。

總體來看,保險業多方位參與並推動商業養老保險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但與養老保障改革發展要求、人民群眾差異化多層次養老需求、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要求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搶抓機遇,迎接挑戰,推動商業養老保險加快發展

《意見》發布實施,首次明確了商業養老保險內涵和功能,提出了發展目標,拓展了商業養老保險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參與領域,豐富了服務內容,推動行業實現了從「我要發展」向「要我發展」的重大轉變,有利於進一步發揮保險業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為商業養老保險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當前,商業養老保險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關鍵時點,但在自身能力建設、市場氛圍等方面,保險業還面臨著諸多挑戰。保險業要牢牢把握風險保障和安全穩健兩個著力點,主動作為,加快推進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大局。

  • 商業養老保險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在養老保障制度方面,一是人口老齡化態勢將對養老保障體系和財政形成持續壓力,對制度可持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制度方向已十分明確,發展第三支柱具備一定製度空間,亟待商業養老保險等金融產品填補空白;三是對於運用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社會參與,加快養老金積累,完善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已基本形成社會共識。

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一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居民收入、財富已形成一定積累,為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二是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建設,國家目前正在進行諸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棚戶區改造、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項目和民生工程,亟須長期穩定的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參與;三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正在建設完善中,需要商業保險機構作為長期投資者的積极參与。

在保險業發展與監管方面,一是商業養老保險是保險業發揮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的有效載體;二是經過多年努力,商業保險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較為適合國情的業務與資金運用監管的制度體系,能夠切實維護投保人權益,確保商業養老保險安全穩健運營;三是保險業具有較強的資本實力,能夠有效承擔風險吸收損失,且已建立較為科學審慎的償付能力監管制度。

  • 商業養老保險加快發展存在的挑戰

儘管商業養老保險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但從行業自身和市場環境來看,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仍面臨一定挑戰。

從行業內部看,一是技術短板。精算技術是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核心技術。商業養老保險存續期長達數十年,涵蓋投保人整個生命周期,保險公司經營既要考慮長壽風險,又要考慮匯率、利率、國債收益率等經濟因素影響,精算技術的優劣,對於合理設計產品,有效管控風險具有重大影響。與發達國家相比,精算技術還有一定差距。二是人才短板。當前行業整體人才儲備不足,商業養老保險專業性強,需要精算、投資、風險管控等方面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三是規制短板。在監管政策方面,針對長期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長期風險管控等法規制度仍有待健全和完善;在管理制度方面,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風險管控等方面的制度建設還有待加強。總體來看,商業養老保險創新不足,產品同質化現象還比較嚴重,無法有效滿足群眾對商業養老保險不同層次的需求。

從行業外部看,一是社會商業保險意識還不夠高。社會公眾往往認為養老安排還是比較遙遠的事情,缺少主動投保並管理養老風險的意識。二是政策支持力度還不夠大。從國際經驗看,稅收優惠是撬動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但目前相關政策尚未落地。三是購買力還不夠強。雖然人均GDP已超過8000美元,但低收入人口還佔有一定比例。從整體看,社會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能力還不夠強。

  • 凝心聚力,推進商業養老保險加快發展

《意見》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運營安全穩健、產品形態多樣、服務領域較廣、專業能力較強、持續適度盈利、經營誠信規範的商業養老保險體系,商業養老保險要成為個人和家庭商業養老保障計劃的主要承擔者、企業發起的商業養老保障計劃的重要提供者、社會養老保障市場化運作的積极參与者、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促進者、金融安全和經濟增長的穩定支持者。要如期實現上述目標,需要我們凝心聚力,主動作為,不斷推進商業養老保險加快發展,重點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面向普通大眾,積極發展具有安全性高、保障性強、滿足長期或終身領取要求等特點的商業養老年金保險。這種養老保險產品約定退休后領取養老金,按月(或季、年)分期領取直至終身,長期養老功能明確,能夠與基本養老保險形成有效補充。未來在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中,也將重點推出此類產品。

二是面向獨生子女家庭、無子女家庭、「空巢」家庭等特殊群體養老保障需求,探索發展涵蓋多種保險產品和服務的綜合養老保障計劃。商業保險雖然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但不能僅針對普通大眾,還應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針對特殊群體、特殊家庭需求,開發設計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使更多的人能夠通過商業保險獲得更高的養老保障。

三是面向創新創業就業群體保障需求,積極發展多樣化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目前,每年新增1500萬就業人口,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自主就業、靈活就業人群,這部分人沒有固定單位,或者就職於創業階段小微企業,難以參與企業年金計劃等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商業保險具有門檻低、靈活度高、針對性強等優勢,可以通過產品創新,有效滿足創新創業群體保障需求。

四是面向老年群體保障需求,積極發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長期護理保險、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等適老性強的商業保險。在產品設計中,要特別針對老年人的保障需求、消費觀念,堅持保障適度、保費合理、保單通俗的設計原則。

五是守住風險底線,確保安全穩健運營,逐步建立適合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經營和資金運營的監管制度。強化經營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的保險機構資質要求。加強養老保險資金投資運作監管,逐步制定一套適合商業養老保險資金特點和監管要求的規章制度。堅持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重在安全穩健,完善商業養老保險資金投資的支持政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