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影單隻收錄反映哲學主題的故事片,不包括哲學家傳記片、採訪哲學家的紀錄片和理論教學片。按照電影所能呈現的哲學類型,我將其分為以下23種:
1.人生的意義;2.本體論;3.科學哲學;4.身與心(心靈哲學);5.人格同一性;6.自由意志和決定論;7.倫理學;8.克隆;9.性道德;10.墮胎;11.新聞職業道德;12.商業倫理學;13.貧窮;14.死刑;15.環境倫理學;16.種族主義;17.大屠殺;18.戰爭;19.集體主義和極權主義;20.槍支和暴力;21.美學;22.佛教;23.基督教,等等。
文末有狗剩爹主講的《電影與哲學》系列微課,挑選7部電影做深度哲學解析,感興趣的可以拉到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微課一次報名可重複收聽,還可以進微信群與狗剩爹互動討論提問。
(今天先分享前兩個種類的哲學電影)
1.人生(生命)的意義(虛無主義/存在主義)
人生(生命)的意義(the meaning of life),是哲學當中最重要的話題之一。但是,古往今來的大哲學家通常並不喜歡使用「人生的意義」這種說法。比如,亞里士多德會用「幸福」或「德性」這兩個詞;康德則喜歡用「至善」這個詞。這些概念和「人生的意義」具有某種相似性,也就是說,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幸福,而幸福的來源正是「德性」(即美德)的養成。
人生的意義,倘若用話來翻譯,就是指人生能用來幹什麼?人應該追求什麼?人應該怎樣度過此生?這樣一翻譯,想必大家都能懂。有意義,英文是meaningful,指沒有荒廢或浪費。要使人生有意義,就不能白忙活一場,你得追求某種目標。比如獻身某個偉大的理想,或者追求某種世俗的快樂。
普通人是怎麼看待人生的意義?通常有這麼幾類:
(1)傳宗接代(孩子);
(2)賺錢和享受;
(3)人生就是一場遊戲;
(4)人生的意義在於上帝或來生;
(5)人生沒有意義。
那麼,歷史上的哲學家對人生的意義有哪些看法呢?大致來說可以總結為四種:
(1)達成某種成就;
(2)培養道德品質;
(3)獲得某些體驗;
(4)維護某種關係(比如和上帝的關係,和家人伴侶的關係等等)。
從現代哲學的視野看,歐陸哲學當中的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這樣兩股思潮對於「人生的意義」討論得最多,當然並非以直接的方式。而英美分析哲學只在最近30多年來才有了對這個話題比較深入的探討。
有哪些優秀的影片反映了這個主題呢?
(1)《搏擊俱樂部》(Fight Club)1999年上映;一個年輕的白領通過無政府主義和暴力來追求人生的意義。
(2)《天堂之門》(Gates of Heaven)紀錄片,1978年上映;著名紀錄片導演埃羅爾·莫里斯(Errol Morris)的作品,探索寵物墓地搬遷之後的影響。
(3)《幽靈世界》(Ghost World)2001年上映,約翰遜·斯嘉麗主演;一個憤世嫉俗的小女孩在尋求生命意義的道路上傷害了所有擋在路上的人。
(4)《離開拉斯維加斯》(Leaving Las Vegas)1995年上映,尼古拉斯·凱奇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酒鬼和一個妓女用慢性自殺的方式成全了彼此,感人至深。
(5)《幸運兒》(O Lucky Man)1973年上映;一名見習推銷員跑到英國試圖尋求人生意義的故事。
(6)《潛行者》(Stalker)1979年上映;前蘇聯著名導演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一個后啟示錄風格的科幻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個作家和一個科學家,在一個嚮導的帶領下去尋找一個隕石墜落而形成的神秘「區域」,據說裡面有個「房間」能實現人的所有願望。
(7)《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2007年上映;一個憤世嫉俗的青年人,通過荒野生存的方式追問人生的意義。
(8)《浮生錄》(The Swimmer)1968年上映;一個男人突發奇想,決定通過每個家庭緊挨著的游泳池「游泳回家」,這個過程反映出他的自欺。
2.本體論(表象/實在;虛構/真實)
本體論(Ontology)探究世界的本質或本源。換句話說,本體論探究這個世界上哪些東西(物體、元素)是真實存在的。比如,桌子存在嗎?龍存在嗎?原子存在嗎?
當然本體論還探討這些問題:哪些東西只是表面上存在,但實際上不存在?哪些東西可以還原為另一種東西?怎麼確定我不是生活在夢(遊戲、幻覺)中?等等。
電影作為一種媒介非常適合造夢,因而也非常適合探討虛構和真實、表象和實在的問題。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些涉及本體論問題的哲學電影。
(1)《異次元駭客》(The 13th Floor)1999年上映;這是發生在虛擬世界當中的一場神秘謀殺案,但問題是生活在這個虛擬世界之中的人們並不知道自己只是虛擬的數據。
(2)《移魂都市》(Dark City)1998年上映;影片講述了主角約翰在一次偶然發現自己生活的城市實際上被外星人所控制后儘力追查真相的故事。
(3)《感官遊戲》(Existenz),1999年上映;該片講述了遊戲設計者愛麗拉和一位警衛為了躲避追殺進入遊戲世界,在虛擬現實中經歷的一場冒險。
(4)《黑客帝國》(The Matrix),1999年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名年輕的網路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尼奧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的征途的故事。
(5)《睜開你的雙眼》(Open your Eyes),1997年上映;一部非常能激發人們反思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科幻倫理電影。本片的科幻懸念構思精妙,把觀眾完全帶入了一個虛幻的現實世界,讓觀眾不由得對自己所生存和成長的城市感到同樣的真假難分。2001年,卡梅倫·克羅將此片翻拍為《香草的天空》,由湯姆·克魯斯、佩內洛普·克魯茲和卡梅隆·迪亞茨主演。
(6)《全面回憶》(Total Recall),1990年上映;施瓦辛格主演;一位21世紀的特務人員奎德,在參加虛擬實景的旅行中記憶遭人刪改,經常出現關於火星的噩夢。為了找尋自己的真正身份,他參加火星探險之旅,經歷了一連串的挫折和挑戰,最後發現了出人意料的內幕真相。2012年被倫·懷斯曼翻拍。
(7)《半夢半醒的人生》(Waking Life),動畫片,2001年上映;由《愛在黎明前》三部曲的兩位主演朱莉·德爾佩和伊桑·霍克配音。影片描述了一個年輕人無法從一系列相關聯的夢中醒來。在夢裡有許多人物向中心人物暗示了生活和死亡的真諦。
(8)《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1998年上映;金·凱瑞主演;影片講述了楚門是一檔熱門肥皂劇的主人公,他身邊的所有事情都是虛假的,他的親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員,但他本人對此一無所知。最終楚門不惜一切代價走出了這個虛擬的世界。
《電影與哲學》微課信息
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具有引人入勝的劇情、巧妙的布局等,還應該激發人們思考,用別人的經歷反觀自身和這個社會。2017年哲思學意的第一期微課堂,有幸邀請到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王鵬為我們講述電影與哲學的關係。
講座選取了7部比較經典的「哲學電影」,通過14次課的時間講述7部電影裡面7種不同類型的哲學:虛無主義、存在主義、記憶的哲學、愛情現象學、精神分析、詩化哲學和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
第一課:用搏擊對抗虛無?——《搏擊俱樂部》與虛無主義
第二課:一個孤獨的朝聖者——《荒野生存》與存在主義
第三課:記憶破碎處何物存在?——《記憶碎片》和記憶的哲學
第四課:愛要如何對她說?——《對她說》與愛情現象學
第五課:給我一杯忘情水——《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與精神分析
第六課:如何詩意地棲居在這個操蛋的世界上?——《細細的紅線》與詩化哲學
第七課:哲學只是語言的自慰?——《無理之人》與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
公號後台回復「電影」可獲取7部電影的下載地址。
講座宗旨
第一,藉助電影探討和普及哲學,讓哲學不再晦澀難解;
第二,藉助哲學解讀電影,讓電影的深層主題得到透徹的表述。
本次講座採取學術閑扯的風格,在嚴謹的基礎上追求通俗易懂。希望通過這次講座,告訴大家哲學並不僅僅是紙上的理論,更是引導生命走向光明的活的智慧。
主講簡介
王鵬,網名狗剩爹,1984年生人,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做過圖書編輯、網站編輯、英語教師等職,目前為自由撰稿人。2012年開始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主要寫隨筆、評論、小說和編劇。
課程說明
此次系列講座分14次,每部電影2次課,每次課時間90分鐘,可重複收聽;
報名課程的同時,請務必添加哲思君微信「jinzhe1104」聯繫後續聽課事宜;
報名請點擊左下「閱讀原文」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