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怎麼判斷一個吉他老師是否靠譜?

  • 不是會彈吉他就會教吉他!!~
  • 不要被三流老師唬爛啦

這幾年吉他社發展出一種模式,就是各大吉他社開始出現「教學長」。 幾年前吉他社在校園崛起,多半都會請指導老師,後來因為種種因素,現在趨勢已傾向不找老師,改由較厲害的學長姐授課。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現在學生越來越強了,環境在變,很多小鬼可能從國小、國中就開始狂練,到了高中已經可以詮釋有難度的歌曲,甚至實力不會輸給年輕老師…

另一種狀況是,現在「網路神人」很多,隨便搜尋一下,彈的跟鬼一樣強的人不在少數,然後你慕名去學琴,結果…沒錯,老師是很強,但你還是沒有變強,時間一久,就發現你只是付錢去看他 「表演 」 ,你依舊是個小白。

其實那位老師也不是不想教,更不是不用心,我想 ~ 真正的原因在於 「 「 教琴 」 是一種專業,不是你會彈就一定能教」 。

操作樂器當然是基本,但每個樂手專註的地方不同,如果很會彈吉他的人就一定會教,那隨便一個屌團的吉他手應該都可以靠教琴年收百萬,學生從天安門排到天通苑…如果會講英文就會教英文,那是不是隨便一個老外都可以是英文老師? 專註在教學 10 年以上的吉他手,跟一個台上 solo 很狂的吉他手比 」 教學專業 」 ,不太可能會輸,術! 業!有! 專!攻! 就是這麼簡單。

專業的吉他手基本上只要會 「彈 」 ,不要台上亂尻被笑,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專業的「吉他教學老師」更需要具備:

一、教學經驗
二、教學研究分析 ( 研究各種解決問題方法 )
三、教學技巧 ( 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教學 」 智慧 」)

這三件事其實是一體三面,我們來想想純樂手跟老師的差別,任何一個人學習樂器的過程都是以 「自己 」 為出發點,好比你今天弄懂了一段 Solo ,會彈就是會彈,你不會反覆去思考、分析你的 」 學習路徑 」 , [ 你為何可以彈這段 Solo?]

每個人學習樂器先天條件完全不同,一個節奏感好的人很難去理解,為何有人連拍子都對不準…有天,這個樂手出來教課,他發現原來當年自己一下就會的東西,一般人可能要花好幾樂個月 … 如果教學就單單定義成 : 「傳授自身經驗」,那教學這件事根本就不足以成為一項 「專業 」 。

任何一個老師在講解一段理論,一個技巧…都需要反覆研究,實驗,修改,驗證…才能肯定的傳授,不會老是用著 :[ 啊哀 ~ 我當年就是這樣練,你這樣練就對… ] 的觀念在教學,不是說經驗傳授不對,所有能成功的經驗都很棒,但任何人成功一件事不見得能完全套用任一人身上。 所以教學這件事,才需要並且值得被 」 研究 」 。

比如一個學生無法自彈自唱 ? 為何 ? 或許是拍子不好 ? 或許是左右手不協調 ? 或許是音準影響統合感官 ? 或許是不好的和弦聲音造成排斥 ? 或許是對字不對拍 ? 或許是歌詞會跟著切分走 ? 或許是肌肉還沒練成慣性 ? 或許是身體律動錯誤影響手部運作 ? 或許是用歌詞帶節奏,不是用節奏帶歌詞 ... 甚至是心理因素,不敢,不想,不願意,某種學習陰影…原因千奇百怪…

好 ~ 即便是「拍子不好」這麼單純的原因,又可以再深入分析…為何拍子不好 ? 真的是拍子不好嗎 ? 是反拍抓不到 ? 吉他 ? 還是歌詞 ? 反拍刷法會搶拍加速造成律動不對 ? 還是切分拍影響正拍旋律 ? 亦或反過來 ? 是知道拍子但手部跟不上 ? 還是手跟得上,但抓不到拍子的間距 ? 對著節拍器聲音還是對著閃燈 ? 有開 4 、 8 、 16 分音符拆點練習嗎 ? 有使用不同速度去檢核是拍子問題還是肌肉控制呢 ?...

以上這些,專業 / 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看的見,一個屌咖吉他手但教學經驗少的人可能無法理解,怎麼一個拍子可以產生出千百種狀況,然後很錯愕不知如何幫助學生 ..

認真教學的老師會想盡辦法解決學生問題…比如對拍子的問題,一般只知道狂對節拍器,但問題有這麼簡單嗎 ?

光是對節拍器訓練就有好幾種方式 / 觀念引導,可能用歌帶,用什麼歌去帶老師也要先大量做研究,有鼓的 ? 重拍在第幾拍 ? 怎麼引導學生從鼓對拍 ? 對反拍 ? 對切分 ? 要開 4 拍提醒拍嗎 ? 動作 / 重音位置會不會影響彈奏的律動 ? 有沒有辦法自己抓規律性 ? 還是要用人聲,有學生只對人聲敏感 ? 要開 8 分音符對嗎 ? 這樣是輔助幫助 ? 還是反而混淆他 ?

有些方法對學生是幫助,有些方法是讓他走上錯誤的學習路徑 …

老師若真的用心在幫學生解決問題,自然會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提升教學技巧 / 技能,增強分析學生問題的功力…專業的教學老師幫學生解決問題口帶里有幾 10 種武器,看你癥結點在哪,對症下藥,一個非專業的教學老師,會過於用自身單一經驗傳授,可能無法解決問題,觀念也不夠全面。

還有不只教學本身,懂教學的老師還必須具備更多 」 教育觀點 」 ,比如 」 視野 」 ,老師因為走的路多,視野較寬闊,在學習上比較能給你一個長遠正確的道路,熱音社的學長姐常常都是「上台導向」式的教學 ( 為了滿足成果發表 ) ,學長教一首歌通常就是硬尻完,然後學弟回家狂練,硬練了一堆似是而非,最慘的就是觀念錯誤,造就日後進步阻礙,不會運用,不會思考,也不會舉一反三…好老師知道一首歌的重點 / 內涵在哪,會去蕪存菁幫妳分析,教你觀念,活用,什麼技巧可以延伸再變化,讓你「 學一首歌並不只是一首歌 」。

在挑選練習曲也不會都以成就感,很潮,讓你自我滿足,可以吸引異性 … 為導向,會更專註在 」 教學價值 」 上,說白一點,就是「老師會幫你挑選值得練習的歌曲 / 句子」。
「 人格特質 」 也是好老師很重要的技能,比如耐心,幽默,穩重,智慧,引導你,在乎你 ( 不是會幫你抓歌 XD) …,若常常觀察一些學樂器的孩子,會發現很多學生持續學下去的動力,真的就是老師好相處,個性棒,有時像嚴父、有時像朋友,能適時給予鼓勵,也能當頭棒喝…這些特質是需要教學經驗,人生閱歷,時間 … 來淬鏈的,通常你的神人朋友或只大一兩歲的學長姊們,或經驗不足的年輕老師,就算很會彈,但這些實需要 」 培養 」 的東西,可能就尚嫌不足。

OK~ 文章至此,你或許會覺得我是那種 " 會教比較重要 " 那派,那你就錯了, 我文章標題打「不是會彈琴就會教琴」那是上聯,下聯是「但不會彈琴,通常不會教琴」

理論是依據實務發展的,尤其以樂器來說,最重要的還是 " 呈現 」 ,對多數人而言,它不是一門學術研究,它需要被拿來展現,需要站上舞台 " 走秀 " 。 就好像健身,滿嘴飲食 / 運動理論,講的天花亂墜,衣服一脫,根本是個胖子 … 就算理論再完美,消費者也會認為 WTF 。 唯有「把理論實作化」的人,才會知道那些教學觀念、理論、方法 … 有沒有意義,是否值得花時間練習。

有一次朋友們在討論 」 指板迷宮 」 這件事,討論的很起勁,發現了很多相對位置的音程關係… 於是條列出一堆公式好像自覺發現了什麼驚天動地的秘密,但如果你有常常碰吉他的人就知道,當真正在 Jam 在即興的時候 … 其實腦袋很難去反射那些複雜的位置 ( 公式 ) ,等你想起來那個公式都已經過兩小節了,除了依靠長期訓練的肌肉記憶,耳朵聽力實務上有用多了,所以訓練的方嚮應該是要更重視對旋律、和聲的品味,而不是像背公式那樣死背位置 … 這就是理論與實務的落差。

所謂 」 現代化科學系統訓練法 」 聽起來很潮沒錯,但你試著把世界上所有的音階 *12 個調全部背下來,你就會發現那其實一點都不科學 XD 。

樂理更是,很多玩家是樂理狂魔,研究樂理沒啥不對,聽那些天方夜譚的數學編曲雖然很爽,但那就像讀武俠小說練武功一樣,在真正理解那些 」 高級數學編曲 」 以前,其實律動感,把每個音紮實的做清楚,把 tone 好好調整,好好練習每個技巧的 touch… 那些更值得你花時間去學習 ( 當然除非你對研究理論特別有興趣或有特殊需求 ) 。

所以我說不會彈的樂手很難是個好老師,他可能讀了很多 」 書 」 ,上網查了很多資料,但並沒有太多實戰經驗,相對就無法做到我上述的 」 去蕪存菁 」 給予學生合適的教材,因為他自己都很難辨別什麼是「菁」。

在這邊也分享一下自己選老師的觀點,現在音樂教室/工作室林立,廣告招生鋪天蓋地,要選擇一個真正好的老師,"實戰"很重要,不然很有可能就遇到我說的「滿嘴健身理論的胖子」。 比如你想當錄音室樂手,你就要找有常常在錄音的老師,因為他才知道錄音室要什麼聲音,你想學習編曲/作曲,那你要去查查老師的作品,不要老師連個作品都沒有在那邊大談樂理圈圈叉叉、寫歌叉叉圈圈…若你要學噁心變態的速度/技巧,那就要看看老師有沒拍一些神技影片,自己都彈不出來,那不叫神技,叫神棍。

其實今天會寫這篇文章,是帶點感慨的心態…因為現代音樂沒有像古典圈般有一些標準的認證可參考,教學產業展發也很年輕,

所以市場一片混亂,一個學生要能分辨老師是不是三流亂教,通常已經過了1.2年(實力到了),也就是說已經被騙N年學費了,所以出一張嘴唬爛的老師真的不少。 而近年高手/神團林立,也紛紛跑來搞教學,這些強者名氣雖大,但要跟每天努力研究教學幾十年功的老師相比…經驗真的有落差。 甚至很多高手其實對」教學」是沒有熱情/工作態度的,那幹嘛來教?其實就是賺點錢謀生,"吉他老師"四個字只是在(希望)成為五月天以前的"過渡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