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高鐵盒飯是怎麼做出來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見人手記(ID:jianrenshouji)

與過去對「后廚」的印象不同,高鐵盒飯的生產不在廚房,在車間。這兒的梅菜crow、魚香rose們不出自「廚師」而是「工人」之手,一切都是標準化生產,100斤牛肉配多少斤土豆,放多少斤水、燉多長時間……一切都不是廚師說的算。甚至調料包,都是事先配好的,炒菜的人並不知道調料包是什麼。這裡沒有主廚、也沒有靠「靈感」放鹽的經驗之談。

要參觀高鐵后廚,先得全副武裝。專用的白大褂、一次性帽子、鞋套和口罩包裹起來還不夠,得進「風淋房」體驗一下被風孔吹拂360度,保證祛除了身上的浮塵、毛髮、雜物后,才能進入車間。

而對於在高鐵后廚工作的工人來說,每天要進入車間,所需要的消毒程序遠比這複雜得多,每位工人進入車間前還必須洗澡。「風淋房是每一位工人上班的必經之地。從這裡進門以後,他們還要在消毒池內站上30秒,把雙手放入消毒盒中消毒,經過重重清潔消毒程序,才能進入食品生產區工作。」北京京鐵列車服務公司生產副總監詹冰介紹說。上圖為生產車間技術副主任孫軼在風淋房內。

為了確保食品安全,生產車間劃分為低潔凈區、准潔凈區和潔凈區3個區域。這3個區域實行隔離作業。也就是說,不同區域的工人們上班互相是見不著面的,防止交叉感染細菌。每個區域工人制服胸前色塊的顏色都不一樣,詹冰介紹說,這7種顏色用來區分工種和職責,負責蔬菜分揀的管理人員胸前色塊是紅色,蔬菜處理人員是綠色,面點師是橙色,出廠檢驗車間品控人員的制服胸前則為黃色……在准潔凈區,首先進入感官的是一大鍋熱氣騰騰的土豆燉牛肉,工人正用碩大無比的漏勺把它舀出來,盛放它的盆子放在秤上。詹冰介紹說,「我們有18個進口蒸汽鍋、4台萬能蒸烤箱、1條燒烤生產線、1條油炸生產線、2條米飯生產線、6台速降溫設備,大都是從日本、德國、瑞典等國家引進的,全部都是數字化控制。」目前,高鐵配餐基地有7000多台食品生產加工設備,日最大生產能力可達到10萬份盒飯,可以稱得上是國內最大的「盒飯廚房」。從早晨五六點,採購人員已經把這一天需要的食材採購回來。從原料的選擇清洗到餐具的消毒清潔,從洗、切、配、焯、蒸、煮、燉,到打冷降溫、包裝、封膜、檢測、打碼(每一盒盒飯都打上了條碼,標註了出廠日期、具體時間和批號)……成品盒飯陸續裝箱進入冷庫。23時到次日2時,冷藏車把盒飯送到北京三大火車站的高鐵配餐分撥中心,由配送員分別送上北京始發的各次高鐵列車。「好吃的秘密,主要是原料、配方和溫度控制。」生產車間副主任孫軼主要負責高鐵盒飯的配方研發。每一件原料都是來自知名廠家的信得過的食品,食品原材料還要進入專業品控化驗中心,進行農殘、葯殘、新鮮度、水分等理化指標的快速檢測。而調料配製專有一個部門負責,「現在我們研發了20多個菜品,每個菜品都有專門的調料配方,其中有粉末,也有液體,而且編了號碼:1號、2號、3號……」他們生產的餐品全部執行標準投料、標準配方、標準作業,保證食品的質量和味道。調製配料的關鍵環節只有核心技術人員掌握,甚至炒菜的工人都不知道他往鍋里放的調料里究竟是什麼。研發部有一個一直以來的難題,菜品經大鍋炒出來后要進行降溫冷藏處理,在旅客食用時再微波加熱,整個過程食物的口味、營養、色澤都會發生變化。他們試過市面上的幾乎所有食材,有一些無論如何進不了高鐵盒飯。比如冬瓜,百分之九十都是水,降溫再加熱之後,冬瓜已經蒸發得快消失了。一些綠葉菜,剛出鍋翠綠又美味,微波爐再一加熱,菜葉又黃有蔫……最近他們在琢磨讓獅子頭和排骨進入高鐵盒飯,想必應該很快就能面市啦。

上圖:工人在洗雪菜。為了保證雪菜質量,都是蔬菜前處理的部門自己腌制。它比市面上見到的雪菜顏色更綠,洗完的雪菜整齊地碼著,十分好看。因為這裡的雪菜採取低溫發酵工藝,整個發酵過程都在冷庫里進行,才能保證它的色澤和味道。

下圖:梅菜扣肉是45元檔的高鐵盒飯中比較受歡迎的。市場上買來的梅菜是初級加工的農產品,裡面偶爾有混入的毛髮、草桿,所以要經過4個人的8次挑選,將毛髮、草桿等一根根剔除掉。詹冰說,為更高效地處理梅菜,也嘗試過許多辦法,但還是沒轍,這過程只有手工才信得過。

這是經過煮、炸、切片、蘸醬而成的五花肉,將用於製作梅菜扣肉。要想更酥爛,上鍋還得再蒸半個小時。

上圖:大多蔬菜在這裡都是用全自動洗菜機清洗,水從幾邊持續沖刷,即便是葉菜的死角也能洗乾淨。而這一台機器專門清洗土豆、胡蘿蔔、青紅椒之類的蔬菜,它們「體型「接近。土豆和胡蘿蔔一邊清洗一邊就去了皮。而青紅椒一邊清洗還得一邊人工扒拉,因為它自重輕,不會在機器里轉圈兒。

下圖: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工人在切胡蘿蔔。切菜的環節也屬於蔬菜的前處理,這天的胡蘿蔔要求切成菱形塊兒,而也許做別的菜則需要切成方丁。

在另一個區域,工人在對肉進行分割,切成絲、條、片、塊、丁。一進屋就感到很冷——因為肉類容易變質,這個區域的溫度全年保持15度。雞胸肉切丁可以用機器,而雞腿肉結構複雜,機器切出來容易碎,必須人工剁成丁。

上圖:調料加工區域,所有菜品的調料都事先由這個區域定量配製好,按規格投放,以確保產品風味的一致和穩定。調料加工區是技術核心,這裡自主研發了各種標準配方。孫軼說,「炒菜的人不知道菜里加的是什麼、加多少量,給到他們的都是調料包,他們只管放進鍋里。」

下圖:採購而來的大米、白面、油鹽醬醋等都存放在這些貨架上,從這些貨架繞了一圈,都是超市見過的品牌。每一格都標註著生產日期、採購時間。

上圖:工人在炒宮保雞丁。跟飯店的廚師不同,這裡的炒菜也是標準化作業,調料、配發、操作流程和操作時間都是固定的。炒完的菜要通過快速冷卻箱或者真空冷卻設備迅速降溫到10度以下。

下圖:這一大鍋燉牛肉巨香。這一鍋里有200斤牛肉。入鍋到煸炒到出鍋,多長時間、加多少公斤水,都有具體細節要求。出鍋多少斤,都會過秤,一定不會多不會少。由於牛肉是批量進貨,一批十幾噸,因此一個批次的牛肉相對是比較穩定的,不會出現今天容易燉爛,明天又燉不爛了的情況。不過下一批牛肉進來,還要進行同樣的測試,才知道燉爛它的時間。牛肉出來,湯汁還要繼續燉土豆,最後土豆、牛肉、湯汁一起裝進餐盒,一點也不浪費。

做米飯的這台機器是從日本進口的,一小時可以生產一千五百公斤米飯。自動洗米、浸泡,投米……都在管道里運行。裡面是明火,不是蒸出來的,像農村柴鍋做的飯。燃氣的溫度高,做出的米飯好吃,是其他方式沒法替代的。做好的米飯還要經過刨松機,刨松后裝進藍色箱子進行真空快速降溫,八九十度的米飯快速降到10度以下。

面點區工人們在包包子,每個包子每一個都要在稱上量,保證大小、餡料的均勻。這些個兒大的包子在往東北地區的列車上配送得多。

工人往傳送帶上已裝滿米飯的盒子里填菜,緊接著它們將被包裝好,進行再次冷卻,維持在0—4度。

製作好的盒飯還要經過儀器檢測,以確認沒有異物。盒飯打碼、裝箱后,冷藏運輸車上的溫度也得控制在0~10℃。盒飯由車間到餐車,全程不超過12個小時。

攝影by 張成龍

當劉濤式「攻」好尷尬,「女生版老公」真不是穿帥點就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