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特色小鎮建設興起 與房地產間關係需冷靜思考

「應該潑一潑冷水,讓大家清醒地看到特色小鎮的發展規律」

——訪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

「現在提特色小鎮,不應該大範圍鼓吹、宣傳,而應該潑一潑冷水,讓大家清醒地看到特色小鎮的發展規律。冷靜思考政府該怎麼做,市場該怎麼做,如何平衡小鎮和房地產之間的關係,如何給小鎮更多的權力。」

特色小鎮的建設熱潮興起后,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一直在努力地「吹冷風」。他在多個公開場合提到,特色小鎮要剎車、要降溫。並提出當前發展特色小鎮,要注意三種傾向:防止房地產熱、防止產業園區模式的簡單複製、防止一窩蜂。

李鐵認為,特色小鎮是解決城市病的重要手段,但政府對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有容忍度,要下放許可權,尊重規律,給予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的基本權力。「我們應重新反思城市發展政策,給更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放權,進行一系列改革」。

「特色小鎮的提出,是對

三十年城市化道路的一種總結」

新聞周刊:提出發展特色小鎮的原因是什麼?

李鐵:提出發展特色小鎮,是對當今城市發展路徑的一種新選擇。由於大城市發展過快,城市病特別嚴重,交通擁堵、房價飆升、霧霾頻見以及基礎設施供給滯后,這些問題使得我們對大城市的管理力不從心。

隨之而來的人口問題也越發嚴重,不只是居民產生不滿,城市管理者也開始質疑:是不是還要繼續走這種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發展路徑?畢竟現在有6個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城市,還有20多個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這些城市發展規模雖然大,但也普遍存在較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特色小鎮的提出,是對三十年城市化道路的一種總結:我們或許可以通過合理的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分佈,推進小城鎮的發展,來更好地帶動實體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市場本身也在做出選擇。城市發展過快、城市發展成本過高,導致城市承載人口面臨的壓力越來越重,房價上漲趨勢也越來越明顯,真正的實體經濟需要尋求成本窪地。這也是城市化發展的一種規律。我們知道,在全世界城市化發展的規律中,首先要有市場,然後是工業開始發展,最後是第三產業替代工業,工業則開始遠離城市。實體經濟向城外走,出現了逆城市化的進程,這正是一種產業在尋求成本窪地的現象。

在特色小鎮的空間里,推動所需創業成本較低的實體經濟發展,從而尋求一種新型的城鎮化道路,這個意義是很重大的。

目前,國內特色小鎮建設這麼火,已建成的真正的特色小鎮有哪些特點?

李鐵:現有的特色小鎮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絕大多數特色小鎮都是低成本的,包括土地、勞動力、消費、管理、公共服務、信息獲取等成本低廉,而產業會自動流向成本低的地方,這也符合市場規律和發展趨勢。

第二,特色小鎮的發展是按市場規律進行的空間選擇,即產業聚集到這個空間帶動人口聚集,或人口聚集帶動產業聚集。而只有成本低的地方,才能形成人口的聚集效應。

此外,絕大部分特色小鎮都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小鎮,包括人的聚集、成本的聚集,最終形成聚集效應、形成產業,這個過程需要十年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特色小鎮一定要和實體經濟、產業經濟結合起來嗎?

李鐵:不完全是。在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周邊,也可以有一些旅遊小鎮,以服務業為主的小鎮。比如,北京的古北水鎮、崇禮的滑雪小鎮,它們都形成一定的規模。這說明,隨著整個城市的產業轉型、服務業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文化、體育、旅遊等方面的熱情越發高漲,逆城市化及遠離中心城市的現象已經出現了。

人們需要去尋求一些空間消費點,所以,有一定旅遊設施的古鎮,有度假休閑和觀光功能的小鎮,就成為特大城市周邊非常好的發展點。特色小鎮在這裡,有它新的含義。雖然浙江特色小鎮里以實體經濟為主導,但是一些特大城市周邊,也有一些適合旅遊、休閑、度假的小鎮應運而生。

況且,特大城市房價高漲,人們也需要去尋求較低價格的住房,這樣的選擇在特大城市主城區肯定是無法實現的,離中心區越近,房價越高,這是不可改變的市場規律。去周邊較遠的地方,給那些買不起昂貴房子的人提供新的居住空間,這也是現實中的一種剛性需求,特色小鎮恰恰迎合了這種需求。

「眼下打著特色小鎮旗號的項目中,

絕大部分正是產業園區模式簡單地

向特色小鎮轉移」

新聞周刊:有人指出,現在特色小鎮過熱了,小鎮建設的房地產化傾向嚴重。對此,你怎麼看?

李鐵:特色小鎮熱,因為人們希望它促進經濟發展,在降低城市發展成本的過程中帶動實體經濟和創業。但事實上,我們還將還面臨另一種格局:現在房地產發展在各類城市都遇到嚴峻挑戰。由於特大城市控制人口、控制土地出讓,導致房價過高。而在大中城市,房屋空置率越來越高,過去那種房地產過度擴張的形式已開始出現嚴重危機,房地產要升級,必須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現在,特色小鎮為房地產開發找到了一個新的由頭,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拿地成本遠遠低於大中城市。其二,房子在大中城市賣不出去,房地產商就在所謂特色上下功夫,試圖尋找一批新的購房者,特色小鎮既有創意空間,又有大量人口,必然為房地產商帶來新的機遇或可能。其三,特色小鎮大都選擇在城市郊區。過去,城市郊區、小鎮或村莊的發展有太多限制。現在打著特色小鎮旗號,在城市的邊緣地區佔領一塊空間,也會給買房者提供一種新的選擇,可能催生新的房地產熱。其四,所謂特色,實際上也是指小鎮可能避免城市霧霾、交通擁堵等問題,這也使部分富人樂於去特色小鎮長期置業,等於給房地產商帶來了機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房地產商進駐特色小鎮,實體經濟和創意經濟的特色就很難實現了。例如,過去小鎮創業只需要從農民手裡租房即可,一旦被房地產商介入,就要通過買房來創業,那就會大大提高創業成本。

歷史也證明,沒有一個以實體經濟為代表的特色小鎮是通過房地產商的進入帶動起來的。河北崇禮滑雪場就是很好的案例:企業家進入以後,西灣子鎮培育了大概10年才形成現在的滑雪產業規模,再加上申辦冬奧,當地房價才明顯改善,從而帶動了房地產。這說明實體經濟是不可能通過房地產發展起來的,因為房地產發展意味著住房成本、土地成本大幅增加。

因此,在特色小鎮建設初期,應該儘可能地堅持產業引導,而不是房地產商介入。舉例來說,微軟、蘋果都是在車庫裡成長起來的。松下公司在剛剛起步時只是一個小作坊。試想,如果那裡以房地產為主導建了特色小鎮的話,他們還能在那兒做創業夢嗎?

新聞周刊:很多地方政府是按照產業園區的模式在打造特色小鎮,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李鐵:的確要警惕產業園區模式的轉移。過去的城市發展大概都是按照這樣一種模式:政府招商,低價供地,同時投入基礎設施,來吸引各類產業的進入。政府通過土地出讓金來彌補招商引資形成的虧損,這是產業園區的一般發展模式。然而,現在,這種發展模式在大中城市已經難以為繼了,房子賣不出去,該擴展的空間也擴展完了,土地成本也上升了,招商引資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需要尋找新的模式。

但是,打著特色小鎮的旗號,按照過去產業園區的模式,把大中小城市、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模式轉移到特色小鎮上,無疑只是把高成本的發展模式複製到小鎮,最後產業發展還是會遇到瓶頸或危機。

實際上,眼下打著特色小鎮旗號的項目中,除了文化、旅遊、體育特色之外,絕大部分正是產業園區模式簡單地向特色小鎮轉移。這打破了浙江特色小鎮發展的模式,實際上已經毫無特色可言。如果在這種小鎮創業,面臨的問題依舊是在大城市、三線城市面臨的高成本問題,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

此外,從全世界特色小鎮的發展經驗來看,幾乎沒有一個特色小鎮是政府主導的,幾乎都是通過市場來集聚產業。在市場實現集聚效應的時候,政府應該提供服務。

還以崇禮的滑雪場為例,實際上是幾個企業家喜歡滑雪,就將相當一部分資產投入到滑雪場的建設中,政府則做好了各種服務,包括修路、拿地、談判、協調與農民的糾紛,這樣才形成了現在崇禮申辦冬奧會的滑雪勝地。

反過來,如果由地方政府主導,他們其實並不清楚哪個產業可以發展,沒有盈利動機,也不清楚企業會選擇什麼地方進行特色產業的集聚。地方政府常常盲目地搞政績工程,只是為了在任期內完成政績,就很難形成特色小鎮。

「政府通過選點的方式尋找

特色小鎮存在很大的問題」

新聞周刊:現在提出2020年全國要建設1000個特色小鎮,這樣做是否有悖於小鎮建設的規律?

李鐵:現在一些地方政府就是在「找特色小鎮」,是為了證明他們支持特色小鎮的發展。他們希望通過申報特色小鎮,來獲得項目支持以及一些土地指標。至於小鎮具體的特色在哪裡,他們並不是很清楚。有些申報者,比如,當地有一個學校,他們覺得學校就是特色;那裡有農業的,農業就是個特色。這種就是牽強附會的特色,沒有任何價值。這種情況在特色小鎮的申報中佔有一定比例。

政府通過選點的方式尋找特色小鎮存在很大的問題。發展特色小鎮是市場自動選擇的行為。任何人的創業和發展,一定會考慮合適的成本、合適的空間、合適的地點和人群,自動形成一種效應。比如,大城市成本高,企業家不願意來,但大城市又是市場,他就會選在離城市不遠的地方。這是隨機的,這些產業的發展都不是政府規劃出來的。

在一些不發達省份,有的會選出幾十個特色小鎮,實際上它們到底具備不具備這種特色,有很多不同意見。有的其實就是一些傳統的小鎮,地方一報,政府一選、一批,就說「我有特色小鎮了」,實際上它根本不具有特色。

新聞周刊:各地對特色小鎮都設定了一定的指標,如何看待這種行為?

李鐵: 我也發現,很多地方政府會針對特色小鎮設定各種指標,要求生態、可持續等,然後圍繞指標的完成提出各項要求,這本身就是反市場的。特色小鎮一旦變成一種政績,就是違背市場規律的,事實證明也將是失敗的。特色小鎮不能當作政府的一種政績。

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新農村建設就是一個教訓。2005年,《關於「十一五」規劃綱要的建議》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然而,很多地方搞政績,把新農村建設都搞成新村、新居建設了。農民被趕上樓,新居變成了給領導參觀的地方,領導看完就走了。其結果非常不好,不僅在建設上欠了很多債,也不符合農村實際和農民的生產生活需要。

事實證明,只要通過政府意志來主導,一定會搞砸的。這種教訓很深刻,特色小鎮建設不能再複製那樣的歷史了。

新聞周刊:政府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真正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李鐵:政府不能主導,也沒有能力主導。一個省規劃幾百個特色小鎮,怎麼可能規劃出來?建設特色小鎮需要時間,有的需要三五年,有的需要十幾年,但是「官兒」總在換,怎麼能做到特色小鎮的培育?

我覺得,政府要想發揮空間疏解作用,就要改變既有的城市管理體制,更多地給小鎮放權。如果政府要求加強規劃管理、形態管理、景觀管理,就等於提高了管理成本,就會增加更多的約束和限制。其實,特色小鎮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臟、亂、差,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理想。只有形成集聚效應,政府有了稅收以後,才有能力逐步改善環境。如果一開始就對規劃要求太高,又提出不同特色的需求,還會有人到這裡來嗎?

因此,要尊重國際上的城市發展規律、尊重特色小鎮的規律,不能在全國大搞特色小鎮,提出每個省搞多少個特色小鎮這種要求。而是更多地通過政策疏解,下放權力,讓地方政府根據當地形勢,以服務來支持創業者,而不該提出硬性要求。

地方政府首先應該把服務做好,市場會自動地把一些要素帶過去,是否形成特色先不說,但至少它會形成一定的產業聚集。其次,要有一定的寬容度,允許實踐和探索。像北京宋庄畫家村之所以形成有特色的小鎮,是因為一批畫家在那裡聚集,按照土地政策是不合法的,但是當地政府並沒有禁止或取消,還實施了一定的扶植政策,才形成這麼一個文化的創意小鎮。

現在提特色小鎮,不應該大範圍鼓吹、宣傳,而應該潑一潑冷水,讓大家清醒地看到特色小鎮的發展規律。冷靜思考政府該怎麼做,市場該怎麼做,如何平衡小鎮和房地產之間的關係,如何給小鎮更多的權力。我們要尋求更好的經驗來借鑒,而不是一窩蜂地打著特色小鎮旗號去搞新一輪產業園區、房地產、政績工程。

總的來說,就是上級政府要放權,基層政府要服務。現在,政府的行為存在兩種方式——過度有為或過度無為。無為就什麼都不幹,那肯定不會有特色小鎮的出現。但是如果過度有為了,什麼都想去干,那肯定幹不了。各級政府就是要在特色小鎮的發展中把握好這個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