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韓國是這麼搞新農村建設滴!

文 | 何霞等

韓國的「新村運動」不是一場政治運動,而是在農業萎縮、農村衰退背景下,農民得到政府、學界和城市居民有組織的支持和呼應而發起的自助、致富活動,是城鄉經濟均衡發展的成功嘗試和具體實踐。

(1)韓國的「新村運動」

1970年韓國政府提出了建設新農村運動,簡稱「新村運動」。主要是通政府援助,使農民通過自助、協作等方式提高自身收入,整頓生產基礎,改善生活環境,提高農民意識,從而全面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的地區開發運動。新村運動至今已開展30年,取得超出預期的效果。

「新村運動」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一是基礎建設階段(1971——1973年)。主要是改善農民居住條件,如改善廚房、屋頂、廁所,公路、公用洗衣場,改良作物品種等;

二是擴散階段(1974——1976年)。新村運動迅速向城鎮擴大,成為全國性現代化建設活動;

三是充實和提高階段(1977——1980年)。政府推進重點放在鼓勵發展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和特色農業,推動農村保險業的發展;

四是轉變為國民自發運動階段(1981——1988年)。政府大幅度調整新村運動的政策與措施,建立和完善全國性新村運動民間組織,培訓和信息、宣傳工作改由民間組織承擔;

五是自我發展階段(1988年以後)。進入20 世紀90 年代, 韓國政府把新農村運動作為實現新型國家福利文明的具體措施。在這個階段,在運動初期建立的政府機構、活動內容和形式逐步弱化,而自發形成,有助於農村經濟與文化發展的機構、活動和形式仍然保留。

可以說,「新村運動」是以政府為主導,農民為主體,提倡村民自覺與政府支持相結合,全社會廣泛參與的農村運動。「新村運動」對農村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各種問題。

(2)韓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

韓國的城市化進程,奉行「工業為主、大企業為主、大城市為主」的政策,依託工業化優先發展大城市,依託既有城市集中布局工業,使得人口和產業向少數大城市高度集聚。導致韓國城市人口的60%集中在8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特別是以首爾為核心的首都圈,國土面積僅佔全國的12%,一度卻集中了韓國近一半的人口、近六成的製造業和七成的國內生產總值。隨著大城市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其後出現的「逆城市化」現象,如凸顯的「城市病」使人們感到城市化不一定讓生活更美好,產生城市人往農村跑的現象。而韓國「慢城」的出現正好呈現出了與城市生活不同的一面,休閑恬靜,使人們逐步認可「慢城」的發展理念,並享受「慢城」帶來的生活方式。

轉發需新三農授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