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最近的現場,最近的感動

今年8月8日夜,四川九寨溝突發7.0級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就是動員令,災情就是集結號。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部隊快速反應,第一時間火速趕赴災區,爭分奪秒,投入到搶險救援的戰鬥中。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抗震救災發生在軍隊改革調整期,是「脖子以下」改革啟動后我軍遂行的一場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

在救災的隊伍中,湧現出「不要管我,先救群眾」的張星、「最美逆行」的張國全、「終止休假主動歸隊請戰」的藏族戰士毛文成等典型人物。然而在他們身邊,還有更多讓人為之動容的故事……請看來自陸軍第77集團軍某旅官兵的一組救援日記——

急:快速響應

■排長 王維濤

時間:8月8日天氣:晴

地點:成都市北郊某部營區

「地震了!快下樓!」8日晚,正在編寫訓練教案的我突然感到整個房子劇烈晃動,便聽見四處傳來人員緊急轉移的聲音。當時我腦袋一片空白,順著人流跑向大操場。

「九寨溝突發地震,7.0級,立即做好出發準備。」當連長任闖向全連傳達情況通報時,我腦子裡只浮現出一個字——快。

快!災難到,任務就到。第一次經歷地震的我對「7.0級」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不管情況怎麼樣,災難在哪裡,人民子弟兵的任務就到哪裡。

快!任務到,行動就到。我帶著戰士把參加救援所需的帳篷、工兵器材、食物和飲用水一件件往車上裝,裝了一車又接著下一車,一口氣也不敢歇。

快!行動到,希望就到。收拾行李、裝載物資的過程中,我腦海中不停地浮現出災難來臨時,部隊前往一線救援的畫面。想著自己即將走上抗震一線,起伏的心情難以抑制,我堅信我們就是此時災區群眾的希望。

臨近午夜,人員就位,車輛發動。只待一聲令下,我們即刻出動!

難:星夜馳援

■駕駛員 曹 燚

時間:8月9日天氣:晴

地點:九寨溝縣漳扎鎮

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凌晨1時58分,前往救援的第一梯隊駛出營區大門,今夜註定無眠。

皓月當空,星辰遍布。雖然是凌晨時分,但一路上燈火通明,來往的車輛延綿不斷。連夜行軍四百餘公里,對所有駕駛員都是巨大的挑戰。

「打起精神,謹慎駕駛,跟緊隊伍!」對講機里不時傳來指揮員的叮囑,我也不斷提醒自己,「要快!更要安全!」

越往災區,路越難走,車隊也越長。進入山區后,彎多路險,很多地方一側是峭壁,一側是懸崖。從震區撤離的車流量明顯增大,我們的行軍速度也漸漸降了下來。不知不覺天已蒙蒙亮,近四個小時的急行軍並沒有給我帶來疲憊感。透過晨曦,從來來往往車輛中伸出的大拇指,點亮了震后的第一個清晨。

「感謝你們,解放軍加油!」忽然一聲呼喊從迎面駛過的車中傳來,我來不及回應,便與這個陌生的聲音擦肩而過。

下午2點,我們終於抵達九寨溝縣城,但是距離任務區域還有一段路程,先遣分隊通報前方道路損毀、擁堵嚴重,車隊無法繼續前行,大家必須徒步奔襲最後一段,直接投入救援。此時,作為駕駛員的我只能目送戰友出發,可我迫切希望參與到救災行動中的熱情早已隨戰友一同奔向震中。

險:挺進「孤島」

■參謀 劉靖堯

時間:8月10日天氣:晴

地點:九寨溝熊貓海景區

震后第三日,熊貓海救援令我終生難忘。

早飯後,我編入地面突擊先遣分隊率先向熊貓海「挺進」。一路上,被強震撕裂的道路旁隨處可見散落的大小石塊。伴著不時發生的餘震,從兩側山上跌落的碎石打在我們的車廂板上「鐺鐺」作響,我一邊叮囑駕駛員謹慎駕駛,一邊小心翼翼把頭貼在車窗玻璃上觀望,緊盯著崖壁上石頭滾落的情況。

「路不通,只能走進去!」二話沒說,我們徒步進山。所有人避開山體前進,時刻警惕周圍掉落的石塊。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沿途的境況還是讓人提心弔膽。巨大的山體滑坡,從山頂貫穿谷底;需要三四個人合抱的大樹,被攔腰折斷;房子大小的石塊,在山澗滾出一條深溝;一段沿山腰修建的道路,徹底垮塌,只留下路面的殘渣。路上,被壓扁的汽車、散落的樹榦、起伏破裂的路面,無不描述著地震的恐怖力量。

我們一行人,沿著原有棧道隱隱約約的痕迹摸索前行,跨過散亂的樹榦石塊,通過橫跨谷底的獨木橋,穿過飛石不斷的滑坡帶。

「小心!」話音未落,跟隨我們一同進山的戰友不慎踩空往山下滑去。說時遲那時快,緊跟其後的民兵一把拽住他的胳膊,這才幫助他安全獲救。

13時左右,歷經5個多小時我們順利抵達熊貓海,開始全力搜救被困群眾。

重:9小時60噸物資

■班代 邢 猛

時間:8月11日天氣:晴轉陰

地點:九寨溝縣漳扎鎮國小救災物資領取點

落日餘暉灑在回營的路上,泛起層層金色的光芒,震后的九寨溝依舊處處是美景。

「快看!」當我回頭望向車內時,發現大家早已睡得東倒西歪。也難怪,連續9個小時持續搬運60多噸救災物資,對於任何人都是體力和毅力的巨大考驗。

救災帳篷、飲用水、食物和禦寒棉被是我們今天搬運的主要物資。當一台台大卡車不斷駛進卸載點時,我們意識到搬運的任務似乎並不如預料得那麼輕鬆。

為了提高效率,我們把人分成多個組,搬運不同類型的物資。有的組卸車、轉移、存放,分工細緻、井然有序;有的組排起長長的隊伍接力傳遞;還有的就近堆放,快速騰空車輛,縮短搬運周期。5車、10車、15車……我們也不知道搬運了多少物資,可濕透的衣服完全沒有要乾的意思。

「班代別擔心,我感覺自己有用不完的勁兒!」中午輪到我們組吃飯時,班裡體能最弱的盧雲輝對我說,只要想著快點把東西搬下來,災區群眾就能儘早感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溫暖,這樣就不會累了。

九寨溝的陽光比我想象中要兇狠,長時間暴晒,讓大家臉上、胳膊上都烙下黑里透紅的印記。最後統計完搬運的物資后,我擼起袖子指著手臂上黑白「分界線」說:「今天的『軍功章』到手了!」

情:雨後見彩虹

■列兵 黃建國

時間:8月12日天氣:晴轉陣雨

地點:九寨溝縣南坪中學宿營點

驟雨初霽,九寨上空又見彩虹。

返回宿營點的路上,我低頭看著手中餘溫尚存的土豆,眼睛再一次濕潤。

今天在轉移受災群眾時,一位藏族老阿媽把煮好的半袋土豆硬塞到我懷裡,讓我分給大家吃,完全不給我機會拒絕。

老阿媽家裡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地震時只有老老小小在家中。見到我們來幫助她轉移家裡的物資財產,老阿媽激動得熱淚盈眶、難以言表。幫她轉移完物資我才發現,老阿媽的家裡只剩下一袋米、一箱礦泉水和已經送到我們手中的那半袋土豆。那一刻我鼻子一酸,淚水瞬間在眼眶裡打轉。

「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後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回想起老阿媽塞給我土豆的一幕,這首戰爭年代廣為傳唱的民謠,久久縈繞在我心頭。

離開前,我和戰友不約而同地把隨身帶的食物和飲用水都悄悄留在了老阿媽住的帳篷里。

文字整理:張艾琦、孫啟龍

攝影:陳 劍、張曉峰、孫利波、李佳豪、王維爽、陶 磊

題圖製作、版式設計:劉 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