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小兒推拿真人圖解版教程全集,家有寶寶寶爸寶媽認真學起來

小兒推拿是建立在傳統中醫學整體觀念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

小兒推拿的穴位有點狀穴、線狀穴、面狀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強調輕快柔和、平穩著實,注重補瀉手法和操作程序,對小兒泄瀉、嘔吐、食積、厭食、便秘、腹痛、脫肛、感冒、咳嗽、哮喘、發熱、遺尿、夜啼、肌性斜頸、落枕、驚風等疾病均有較好療效,對消化道病症療效尤佳。

1、龜尾

位置:在尾骨端。

操作: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稱揉龜尾。

功用:調理大腸,消炎,止瀉通便。

主治:泄瀉,便秘,脫肛,遺尿。

2、肺俞

位置:在第3胸椎棘突下緣(第3胸椎與第4胸椎間)旁開1.5寸,屬足太陽膀胱經。

操作:用兩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兩側肺俞,稱揉肺俞;用兩拇指分別自肩胛骨內緣從上向下推動100次,稱分推肺俞,或稱分推肩胛骨。

功用:益肺理氣,止咳化痰。

主治:發熱,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3、脊柱

位置:自大椎至長強呈一直線。

操作:自上而下作直推,稱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稱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將背脊皮提1下,稱為捏三提一法。

功用: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具有強健身體的功能。

主治:發熱、驚風、夜啼、疳積、腹瀉、嘔吐、腹痛、便秘等

4、天樞

位置:肚臍旁2寸(約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個。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別點按在兩側的天樞穴,輕輕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樞為大腸之募穴,能疏導大腸,理氣消滯。辣媽教室提醒您臨床上常用治療消化系統疾患。

主治:腹瀉、腹脹、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亂

5、腹陰陽

別名:腹。

位置:在中脘穴與兩脅下之軟肉處。

功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

主治:腹痛,腹脹,腸鳴等消化系統疾患。順時針摩腹可通便,逆時針摩腹可止瀉

6、膻中

位置:在胸骨上,兩乳頭連線之中央,屬任脈

操作:中指端揉稱揉膻中;兩拇指自穴中向兩旁分椎至乳頭名分推膻中

功用:膻中為氣之會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寬胸理氣,止咳化痰。

主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胸悶,嘔吐,氣逆,咳喘,痰鳴等症

7、退六腑

位置:在前臂尺側,自肘關節至腕橫紋呈一條直線。

操作: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稱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一切熱證。高熱,口渴,驚風,咽痛,鵝口瘡(口腔舌上滿布白色糜點,形如鵝口),腮腺炎,大便乾燥等

8、一窩風

別名:外一窩風。

位置:在手腕背側,腕橫紋中央。

操作:指端揉,稱揉一窩風。

功用:揉一窩風能溫中行氣,止痹痛,利關節。

主治:一切腹痛,傷風感冒,關節痹痛,急慢驚風

9、內勞宮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時中指、無名指所指處中間,即是勞宮穴。

操作:用中指揉,稱揉勞宮。揉100-200次。

功用:左揉發汗,右揉瀉心火,除煩躁。

主治:發熱、煩渴、目瘡、齒齦糜爛、虛煩內熱等

位置: 在中指甲根兩側赤白肉處,橈側稱左端正,尺側稱右端正。

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羅紋面揉稱掐、揉端正。

功用:掐右端正治嘔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於水瀉,痢疾等症。

主治:鼻出血,驚風,嘔吐,泄瀉,痢疾

10、老龍

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操作:拇指甲掐,稱掐老龍。

功用:開竅醒神,退熱。

主治:突然昏厥,虛脫氣閉,心火實熱,急驚風

11、小天心

別名:魚際交。

位置:在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

操作:用指端揉,稱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稱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間關節搗,稱搗小天心

功用:揉能清熱鎮驚,利尿,明目;掐搗能安神鎮驚。

主治:驚風,抽搐,煩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澀,目赤腫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12、手陰陽

位置:掌側腕橫紋。又稱大橫紋。橈側(拇指側)為陽池,尺側(小指側)為陰池。

操作:兩拇指自掌側腕橫紋中央(總筋穴)向兩旁分推,稱分推大橫紋,又稱分手陰陽、分陰陽。

功用: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行滯消食。

主治:寒熱往來,腹脹、腹瀉、嘔吐、食積、煩躁不安

13、板門

位置:手掌面大魚際平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板門稱為揉板門,順時針、逆時針都可以。從腕橫紋推向拇指根稱為橫紋推向板門,可以止吐。反之,稱為板門推向橫紋,可以止瀉。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導滯。治療乳食停滯,食欲不振。

主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曖氣等

14、五指節膻

位置:在手背,五指第1指間關節處。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稱掐五指節,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稱揉五指節,揉100~200次。

功用:掐或揉五指節能鎮驚安神,祛風痰,通關竅,掐五指節主要用於煩躁不安。

主治:驚惕不安,驚風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15、四橫紋(四縫)膻

位置:手掌面,食、中、無名、小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操作:小兒四指併攏,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為推四橫紋。用拇指甲掐,為掐四橫紋。

功用:退熱除煩,散結行氣,和氣血。治療腹脹,疳積,不思飲食等症。

主治:腹脹、疳積、消化不良等。

16、小橫紋膻

位置:在掌麵食、中、環、小指掌指關節橫紋處。

操作:以拇指甲掐,稱掐小橫紋;拇指側推,稱推小橫紋。

功用:開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17、掌小橫紋膻

位置:掌面小指掌根下,尺側掌橫頭。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稱揉掌小橫紋。100~500次。

功用:清熱散結,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於痰熱喘咳,口舌生瘡,頓咳,流涎等症,為治療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對嬰兒流涎劇烈者,亦有良效。

18、腎頂膻

位置:在小指頂端。

操作: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稱揉腎頂。

功用:揉腎頂能收斂腎氣,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或盜汗(白天或夜間汗多),解顱(指囟門應合不合)等。

19、肩井膻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之中點,肩部筋肉處,屬足少陽膽經。

操作:用拇指與食中二指對稱用力提拉肩井,稱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稱按肩井,一般按兩分鐘。

功用:發汗解表,補益氣血。

主治:感冒,昏厥,上肢活動不利等。

20、天柱骨膻

位置:頸后髮際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稱推天柱;或用湯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降逆止吐,祛風散寒。

主治:嘔惡,項強,發熱,驚風,咽痛等症。

21、迎香膻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溝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稱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聞香臭時,按之可以通利鼻竅,使香臭得聞,所以命名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常用介質

推拿介質是指在推拿施術穴位的皮膚塗敷不同劑型的滑潤劑。介質能發揮推拿和藥物的綜合治療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也能滑潤、保護皮膚,使手法更加靈活自如。一般來說,病屬表證,多選用解表葯,如蔥汁、薑汁、薄荷汁等;屬血瘀,宜選用活血化瘀類藥物,如紅花雞油膏等;屬熱證,則選用寒涼藥物作介質,如薄荷汁、豬膽汁、淡竹葉浸液。

常用推拿手法

由於小兒肌膚嬌嫩、神氣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時,特別要注意手法,強調輕柔、滲透,要求輕快柔和,平穩著實。

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運法、捏法、擦法、搗法、捻法、刮法、搖法、拍法。除了基本手法外,醫家還總結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稱的操作方法,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種手法在一個穴位或幾個穴位上進行,故現稱「複式操作法」。

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推拿時,應按順序依次操作,以免遺漏。應先輕手法,如推、揉、運等,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先頭面,次上肢,再下肢,最後是胸腹腰背。

小兒推拿所使用的穴位,根據其手法操作可分為直線、旋轉及垂直方向,可根據操作方向來決定補瀉原則。

1、直線方向

主要是應用推、捏等法施於直線狀穴位。總的補瀉原則為:向心方向推為補法,離心方向推為瀉法,來回推為平補平瀉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經絡線上,它們共同的補瀉原則是:順經方向推為補,逆經方向推為瀉,來回推為平補平瀉。

2、旋轉方向

多用於揉、運、摩等手法,施於面、點狀穴位。總的補瀉原則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為補,逆時針方向旋轉為瀉,雙向旋轉為平補平瀉。如果是左右對稱的兩個穴位時,其補瀉原則為:向內旋轉為補,向外旋轉為瀉,雙向旋轉為平補平瀉。

3、垂直方向

多用於按、掐、拿等手法,施於點狀穴位。其補瀉原則以手法的輕重定補瀉,重手法為瀉法,輕手法為補法,不輕不重為平補平瀉。

此外,還有一些穴位的操作方向為特定的,不受以上補瀉原則約束,例如推三關、清天河水等。

禁忌證

小兒推拿療法治療範圍廣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況不適合使用,如下:

1、皮膚髮生燒傷、燙傷、擦傷、裂傷及生有疥瘡者,局部不宜推拿。

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窩織炎、骨結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3、各種惡性腫瘤、外傷、骨折、骨頭脫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4、某種急性傳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結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5、嚴重心臟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小兒疾病的病理特點決定了小兒發病容易、傳變迅速,治療不當或不及時會影響疾病的愈後轉歸,故推拿療法應由專業醫師執行,且必要時需配合內治法協同治療。

對小兒推拿、催乳、康復理療感興趣的,關於寶寶腹瀉咳嗽、便秘等的小兒推拿系列逐步上線,喜歡就關注一下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