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QQ比心接力」說起,再談技術價值觀

自從2015年9月9日第一個全民公益日以來,9月就成了騰訊的公益月。

和2014年的冰桶挑戰類似,這個叫「QQ比心接力」的活動需要用戶完成一個比心、錄製視頻的指定動作,再將活動傳遞到社交網路上。

每一個用戶完成接力,騰訊公益就會向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救助基金「愛佑童心」捐助1塊錢,總配捐額度為299萬。

曾幾何時,踐行公益就是金錢和物資的籌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這種傳統公益的桎梏被打破,科技將公益演化為一種生活方式,一次點擊、一步行走就可以匯聚更多的公益力量,幫助更多的人,公益變成一種沒有門檻、隨時加入、零壓力的行為。

技術中立,但是技術背後的團隊是有價值觀的

這次公益活動里「比心」動作的識別,背後是由騰訊音視頻實驗室提供手勢識別技術支持。演算法、技術在互聯網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演算法、技術有價值觀嗎?這個問題困擾眾多互聯網公司CEO很長時間。

其實,技術本身是中立的,沒有價值觀,但是科技的發展卻存在著自我邏輯、速度和方向,這套科技發展生態的主導者是技術背後的團隊,團隊的價值觀決定了技術的價值觀。

快手CEO宿華曾表示,演算法背後一定蘊含著團隊的價值觀。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國籍,這是很相似的。

一個非常能夠體現技術背後團隊價值觀的案例就是科技公益。

得益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過去十年,網路將互聯網公司、NGO、大型公募機構和企業連接起來,實現信息、公眾、企業之間線上線下的結合,助力公益在全社會範圍內推廣,加強公益行為與社會的連接。

目前國內建立了越來越多的公益應用平台,利用技術幫助公益組織提升力量。比如,國內有一個從事流動人口信息管理的公司為了幫助留守兒童和父母團聚,將計算機改製成為操作簡單的視頻通話機器,每台機器都可以幫助上百個家庭在網路中團聚。捐款這種方式對於像留守兒童這樣龐大的群體來說效果甚微,反而是技術手段更能夠解決留守兒童和父母的首要需求。

公益不是簡簡單單的捐款捐物,解決社會問題,更多的是要從社會效率的角度去思考,直達痛處。

傳統的公益捐助活動,很多項目將視角落於「賣慘」,甚至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綁架」公眾捐款,而互聯網時代的公益組織形式打開了全新的公益思維,行走捐贈、聲音捐贈等更多的是提現捐贈者的價值觀,公眾是在為自己的價值觀買單,「小朋友畫廊」更是將捐贈變為一種購買行為。

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背後體現的是技術團隊價值觀的轉變,後人道主義告訴我們,在救助者和「孤單無助」的求助者之間建立新的不平等,施捨色彩濃重,這樣的公益狀態會逐漸失去市場,公眾對於這種苦難敘事也會產生疲態。反而是提倡正能量、平等的主旋律對於求助者和救助者之間關係的建立更有利。

結合社會需要做出的產品,是技術體現責任感的載體

公益通過網路觸達用戶,在項目選擇時需要踐行互聯網思維,集合社會需要和本產品的屬性,在取信於公眾的同時還能夠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優秀的企業不應僅僅關注商業盈利,還應關注企業如何回饋社會,即踐行社會責任感,社會越浮躁,社會責任感越發重要,無論是國際公司還是企業,社會責任感都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文化建設的基石。

目前接入公益行為的多為一些全民量級的應用,產品自帶的用戶流量為活動的推廣提供背書,加之公益項目本身對公眾情緒的契合,很容易引起用戶關注。

  • IBM是IT界難得的百年老字號,它開創了一條主打科技的公益道路。

    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發時,IBM與夥伴合作開發SMS/免費熱線通訊渠道,採集和分享用戶信息,同時設立埃博拉資料庫,為政府、救援機構和研究者提供全球埃博拉疾病相關數據。此外,IBM還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幫助美國警方開發Incident Aware,將事故地點的情況傳輸給警方。

  • 滴滴出行2016年11月16日起接入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團圓」系統,成為權威發布渠道之一。

    滴滴出行的用戶規模超3億,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每一個滴滴用戶都變成了移動的信息點和救助站,信息以發出地為中心向外擴散,達到傳播效率的最大化。

  • 比這更早的2015年,QQ上線了「全城助力」平台,也是旨在尋找走失人口。

    今年「全城助力」引入人臉識別技術,靠一張拍攝於十多年前的照片在平頂山救助站找到了一個走丟三年的兒童。

人臉識別技術助力公益尋人、大數據幫助警察實現事故發生地詳細定位、AI/VR技術給予公益知識傳播以更鮮活的方式、鷹眼和麒麟系統接入大數據、識別詐騙電話、偽基站等幫助用戶遠離金融詐騙……越來越多的產品將公益融入產品設計之中,將公益理念發展成為產品自覺,在實現社會責任感的同時建立與用戶之間的情感溝通。

技術本身雖然沒有什麼立場,但是,拿它做什麼事情,平台還是可以做出自己的取捨的。

科技帶來的不一定是幸福,可能是擁擠的交通、可能是電子設備使用時間過長引起的身體不適等,但換一個角度,我們同樣可以利用這種技術解決社會問題,幫助更多人得到幸福。

科技很快,人心很慢。

碼農在研發出新的科學技術同時,也催生著公益形態的改變,技術雖然是中立的,但技術背後的產品設計團隊、平台方、用戶卻是擁有個體價值觀的有機體,他們體現的是這種互聯網思維邏輯下對公益的全新解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