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上科大物質學院創始院長楊培東:年輕科學家應該做有辨識度的科研

▲楊培東在主持論壇(攝:牛牧原)

一場別開生面的學術報告會日前在上海科技大學舉行:大多數論壇習慣於將學術大腕的報告集中推出,而在「2017年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前沿論壇」上,整整兩天的報告,大牌知名學者與年輕學者始終交替出現。

讓年輕教授與世界頂尖教授同台交流,這一別出心裁的安排,源於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終身教授、上科大物質學院創始院長楊培東的特別考慮。他希望能為培育更多有原創能力的科研新星,「當每個人被國際同行提及的時候,人家都會在5秒內想起他標誌性的科研成果。年輕科學家應該做有辨識度的科研。」

習慣了漸進式科研,就不會願意去啃硬骨頭

楊培東認為,做科研有三個層次:最高境界是推開了一扇從未推開過的科學大門,成為該領域的創始人,這樣的成就可遇不可求;其次境界是在已有領域中,解決一個基礎性的重大科學問題,這是大多數優秀科學家所追求的;再等而下之,則是做漸進式研究,也就是跟在別人後面,做些修補和提高。

楊培東說,無論是學生,還是年輕科學家,抑或一個學術機構,千萬要從一開始就遠離漸進式研究,因為一旦習慣了,就會養成一種惰性,再也不願意去啃原始創新的「硬骨頭」。

最近兩三年,楊培東在人工光合作用領域有了不少突破性進展——天然綠葉的光合作用效率只有0.5%,而在實驗室中的人工光合作用效率可以達到10%。「早在15年前,我的課題組就開始為此做準備。」他說,如果只求安逸混日子,不可能有今天的進展。

作為上科大物質學院創始院長,楊培東對招聘課題組長特別重視,「我們和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學校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由這些學校的教授組成委員會,幫我們挑選應聘的年輕科學家。」

要做有辨識度的科研,讓自己「星光」閃亮

要做有辨識度的科研,是楊培東一貫堅持的想法。一所大學、一個學院,乃至一個課題組、一位科學家,甚至一名博士生,都應該做「獨特的原創性工作」,讓別人一提起,就立刻想到某個領域的某項工作。

這次論壇所邀請到的學術大牛,個個都有很高的辨識度:邁克·格萊才爾是「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父」;提到金屬有機架構化合物,就一定會想到奧馬爾·亞吉;讓·馬里耶·塔拉斯孔則是塑料鋰電池的發明者……

楊培東說,他不在乎年輕科學家有沒有「百人」「青千」或是其他人才計劃的標籤,而是看他們是否真正接受了過硬的科研訓練,有沒有做原創科研的潛質。儘管,現在的科研更強調合作,但即使在合作的論文成果中,也應該非常清晰地分辨出,這就是某人、某機構的工作——因為只有他能做出來。

頂尖科學家總在想那些「未解的重要難題」

那麼,頂尖科學家都在想什麼?楊培東說,他們總在思考領域中那些「未解的重要難題」。他們總是不輕言放棄,在解決重大難題時,90%以上的實驗失敗率幾乎是常態。

最近,楊培東剛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經費資助,他將嘗試利用人工光合作用,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和氮氣,製造出可供人類呼吸的氧氣。

當別人羨慕楊培東的時候,卻不曾想到,他十多年一直在思考一個很根本的問題——材料研究,今後應該怎樣做下去?

過去,材料研究基本都是單打獨鬥,今後材料會相互聯合成系統發展。科學家必須去理解這背後的平台和界面。

楊培東認為,人工光合作用就是這樣一個界面。自然界中,葉片細胞中有吸光材料葉綠素,也有各種酶作為催化劑,同時還存在電子運輸、能量運輸等環節。一天,在聽一位分子生物系教授的講座時,他想到了用細菌作為光催化劑的點子。「一開始,很多人拿這個想法當笑話,但現在大家都認可了。」他說,他的實驗室還在努力尋找化學催化劑,因為這更適合漫長的星際旅行。

他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科學家致力於將科學做深做透,再過十年,科學的原創性很可能與歐美國家達到同一水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