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生病 看醫生還是問百度

當下,互聯網正無所不包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人們利用網路購物、訂票和娛樂已經相當普遍,真正可以足不出戶解決很多問題。人食五穀雜糧,就有可能會生病,網路發展到今天,是否也能解決患者看病難的問題呢?向百度問診是一項靠譜的自查手段嗎?

據一項針對網友的調查,42.53%的人每次生病都會利用網路搜集信息,53.64%的人視病情而定,僅3.84%的人從不這麼做。那麼患者是否能夠從網路信息中獲得正確的診斷呢?下面讓我們看看患者王先生的故事。

王先生在一年前出現聲音嘶啞的癥狀后,向某健康網站問診,得知自己聲音嘶啞很可能是聲帶息肉、聲帶小結等原因造成的,問題不大,就一直沒有去醫院。直到最近出現吞咽困難、頸部淋巴結腫大,到醫院診斷為喉癌。此時腫塊已經很大了,而且出現遠端轉移,錯過了最佳治療干預腫瘤的時機。

不靠譜的網路問診除了單純造成病情延誤的嚴重後果,還可能使患者疑神疑鬼,甚至不相信醫生做出的正確診斷,而危及生命。

患者胡女士3個月前在市中心醫院確診自己懷孕了,醫生提醒她懷孕40至50天要做一次B超,排除宮外孕。但她對醫生的話將信將疑,回家後上網查到有人說懷孕早期最好不要進行放射線檢查為,以免對胎兒造成影響,畢竟宮外孕只是小概率事件。胡女士聽信了網友的建議沒有做檢查,直到宮外孕大出血被救護車緊急送醫才追悔莫及。

儘管種種案例表明自己在網上檢索信息自我診斷的方式並不科學,但是仍有相當多的患者傾向於這種方式。針對長沙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周定剛醫生一天的門診調查顯示,當天接診的107位患者中,超過四成患者坦承自己事先已在網上問診,其中約10%的患者拿網路問診的情況質疑醫生的診斷。

如從網上查詢過的胡先生,一進診室就直截了當地說,他10歲的兒子需要開點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葯。周定剛問,孩子在哪呢?胡先生說,孩子上英語培訓班去了。這讓周定剛哭笑不得:「病人都沒來,怎麼判斷是分泌性中耳炎?怎麼開藥?」胡先生說,孩子原來得過這個病,這次的癥狀和以前一樣,他還和網上對照了,肯定沒錯。周定剛不得不向他做了一大堆解釋。

無獨有偶,剛生完孩子不久的左女士,發現寶寶出了一點黃疸,她在趕往醫院兒科的路上,用手機查詢后高度懷疑孩子得了大病。副主任醫師說,寶寶未足月出生,黃疸稍微超出一點不要緊,可以回家觀察。但左女士半信半疑,執意要求住院治療。最近,寶寶有點咳嗽、發燒,左女士在網上對照病情,一會兒懷疑是肺炎,一會兒懷疑是腦膜炎,不信醫生說的只是普通感冒,自己嚇自己,導致沒有辦法正常生活。

如此存在種種漏洞的問診方式,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願意用呢?歸其原因主要是:一、網路可以隨時隨地問診,不僅方便,而且能儘可能了解得詳細,節約去醫院排隊等號的時間,反正醫院醫生問診的時間能有五六分鐘就不錯了;二、目前的優質醫療都集中在大城市,網路問診確實能給一些住在小城市和農村的患者帶來方便。

很多醫生認為,網路問診絕不能代替醫生面對面的視觸叩聽,但也不乏正面的意義。在一些專業可信的健康網站,或大型醫療機構的官網查找一些疾病常識,有利於患者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醫生在有限的時間難以向患者解釋清楚某些醫療名詞時,也會提醒患者上網查一查。

相信無所不在的網路未來能夠成為解決患者看病難的強大助力,例如發展中的遠程醫療系統,將來可使患者足不出戶得到名醫的「面對面」診斷,多地區醫生實現網路會診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