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校園貸」被紅牌罰下,網貸平台未來將何去何從?

2009年,銀監會叫停大學生信用卡發放,大學生與信用卡之間從此隔了一條銀河。

日前,教育部正式放話:任何網貸機構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髮放貸款。

時隔8年,大學生金融貸款行業再遭滑鐵盧!

在經過了各種女大學生裸貸風波以及男大學生借貸跳樓事件之後,教育部終於憤然開口了,高聲叫停校園貸款,潛台詞大概是:請保護好我們祖國未來的花朵啊!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對大學生、對創業者乃至於對國家來講,到底是福還是禍的「校園貸」

細說校園貸

在大學生信用卡被叫停之後,伴隨著快速生長的互聯網電商購物,過度的消費需求使得大學生迫切地需要另外一種低門檻的信貸模式,「校園貸」便應運而生。

2014年,市場上出現了「校園分期」,他們先從iPhone等大學生鍾愛且有點「買不起」的商品切入,結合電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優勢,短平快地迅速在全國大學蔓延。

緊接著分期樂,趣分期,愛學貸,名校貸各類「校園貸」平台快速崛起,當時各大校園裡的借貸廣告傳單,大概可以圍著地球繞兩圈。

曾有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市面上共有108家校園貸平台,2016年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已突破800億元。

學生收入少,但對數碼產品、旅遊、娛樂方面的需求大,更容易接受信用消費、分期付款。「校園貸」平台抓住了大學生的這些需求,在校園內大力推廣。

2016年,網路借貸平台「借貸寶」的一份「裸條」8.75G壓縮包在網上流傳,其中包含了167名女大學生的裸照及視頻,瞬間把非法「校園貸」等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一時間輿論一片嘩然。

由於許多大學生不具備財務管理經驗,對信用消費的風險缺乏了解,大量非法機構與個人以低門檻貸款或者虛假宣傳誘導學生,使之陷入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多頭借款的困境。

同時,「利滾利」等高利貸償還方式將償付鏈條延伸到學生的關係和家庭之中,讓學生迫於暴力催收產生的負面影響而買單。

存在即便合理

為什麼那麼多的大學生要去貸款呢?

他們真的很缺錢嗎?不!

大學生離開家,來到陌生的城市,和周圍的同齡人一起學習生活,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很容易受到改變。

一個普通大學生,一個月能拿到的生活費撐死也就2000塊錢,2000塊錢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裡,也只夠填飽肚子,除了吃飯,總得干點別的,比如聚會、逛街、旅遊。

同齡人集中的大學和光怪陸離的城市生活對於大學生來說,是一種很難逃脫的誘惑。

既然不好意思跟父母再開口,便轉而尋找金融機構獲得資金滿足消費的慾望,這也就催生出大批校園金融的出現。

如果說校園貸款平台是由需求催生的,那麼種種大學生不良借貸事件的發生便是必然的,這個世界上,有真心想為大學生提供資金渠道的創業者,自然也就有打著幫助的名義幹壞事的壞人。

畢竟借錢這件事,總是處於一個灰色地帶,這其中夾雜的不僅是利益,還有人性,慾望這個東西是無窮無盡的,大學生年紀尚輕,社會閱歷不足,自然有一部分人抵擋不住金錢與權勢的誘惑。以往我們總是過高的來評估人性,就好比如大學生過高的評估自己的自控能力。

站在社會這個角度上來講,大學生借錢,就已經先一步踏進了社會,自然不像在象牙塔里那樣,可以處處被忍讓,而既然進入了社會,社會就有社會的規則。

因而對於裸貸事件,我們也不必過於放大化,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壞人。

其實,校園貸本身沒有危害,當校園貸利率過高或大學生無法正常還款遭遇暴力催收時,才會帶來危害。創業型消費金融機構利率定價水平高,加重了還款負擔,變相提高了不良率,加上非法催收,使得整個校園貸行業面臨很大的問題和風險。

政策的監管

2016年校園貸惡性事件頻發,裸條事件、欠貸自殺的新聞頻頻曝出,引發監管關注,一系列監管措施雷霆出擊。

2016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針對不良校園網貸建立日常檢測、實時預警、應對處置等機制。

2016年8月,「移、整、教、引」五字整改方針出台。

2016年10月,銀監會、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與工商總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相關部門提供有關網貸機構的登記、公示、監管信息。

2017年4月,銀監會再度出台《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禁止向未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

2017年6月,銀監會聯合教育部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一方面責令網貸機構一律退出校園貸業務,並制定時間表,另一方面允許商業銀行和各政策性銀行嘗試正規、陽光的校園貸服務。

隨後,銀行和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分別推出「中銀E貸·校園貸」和「金蜜蜂校園快貸」,以低息為特徵的新校園貸業務滿足了六部委風險可控的要求。

至此,各網貸平台與校園貸業務基本絕緣,行業大洗牌時代徹底到來。

被下紅牌,校貸平台何去何從?

其實,在封殺令發出之前,大量校園貸已悄悄退市。

截至6月底,全國共有59家校園貸平台選擇退出校園貸市場,其中37家平台選擇關閉業務,佔總數的63%。

現在市面上多數剩下來的校貸平台,都很正規,並且經過了多年的積累,不僅積累了大批的用戶,有的甚至完成了好幾輪的融資,比如4月份拿到B輪融資的名校貸。

退出市場對它們來說,很虧,於是便紛紛選擇了轉型。

以分期樂為例,我們來談談,校貸平台在政策監管之下,該如何轉型?

2013年8月成立的分期樂,是分期購物商城模式的開創者,如今已發展成為與趣分期分庭抗禮的互金獨角獸。

分期樂的校園貸產品主要是分期樂信用錢包,可用於分期購物、話費一卡通等充值服務、取現服務、O2O商戶交易服務(例如通過「餓了么」外賣平台訂餐)。2016年4月,分期樂平台增加了能凸顯生活品質的輕奢品牌,意在吸引白領等互聯網消費群體,深耕年輕人消費金融市場。

在遇政策監管之後,分期樂開始進行轉型升級,非但沒有放棄校園業務,反而以銀行為切口重新切入校園貸款業務。

據媒體報道,分期樂與工商銀行聯合開發了名為「工銀分期樂聯名卡」的校園信用卡,於2017年6月6日在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九所高校啟動線下試點。該聯名卡在有效期內可免除全部年費,並且疊加業內最長的56天免息期限。

日前,教育部在叫停校園貸款的同時,鼓勵正規商業銀行發放小額信貸。

實際上,大學生之所以會去校貸平台借錢,看重的就是其低門檻,免擔保,但在校大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也缺少可以抵押的資產,僅僅在資格審核環節,銀行風控部門就不一定能通過,因而單靠銀行給大學生髮放貸款,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

單靠銀行不太行,校貸業務又被叫停,那麼兩者結合,可能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因而在未來,面向大學生的「銀行+互聯網分期電商」的合作模式可能會大範圍的蔓延開來,畢竟我有流量而你有政府政策的鼓勵,兩者相得益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