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在價值萬億的AI市場,中國能吊打美國,在2030年成為全球霸主嗎?

【獵雲網()】8月9日報道 (編譯:小白)

1957年10月,前蘇聯發射了全球全球首顆人造衛星——Sputnik 1,這顆衛星不過沙灘球般大小,卻讓美國瘋狂地投資研究太空領域,最終將人類送上月球。60年後的今天,第二個「Sputnik時刻」或許已經到來。但是這次,主角不是美國,而是猛然驚醒的,目標也不是探索太空,而是開發人工智慧。

這第二次Sputnik則是披著阿爾法狗(AlphaGo)的外衣而來。阿爾法狗是谷歌旗下DeepMind開發的AI系統。在2016年,阿爾法狗在圍棋比賽中擊敗了韓國選手李世石。今年5月,阿爾法狗又戰勝了世界冠軍柯潔。兩名政府在AI政策上的顧問教授在《紐約時報》的採訪中表示,這些比賽促使政治家決定大力投資AI技術。並且,這份上月發布的報道亦表明了在AI領域的野心:目標於2030年之前成為全球AI領導者。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目標,」分析公司Gartner的研究主管Anthony Mullen說,「眼下,AI競爭主要在和美國之間進行。」擁有成為優勝者的所有必需條件,包括政府資金,大量人口,活躍的研究團體,以及隨時準備接受技術變革的社會。所有這一切都帶來一個價值萬億美元的問題:在即將到來的AI競賽中,能否真的打敗美國?

人多力量大

要構建強大的AI,你首先需要數據,而人類是生產數據的最好媒介。這意味著龐大的14億人口(包括約7.3億互聯網用戶)或將是其最大的優勢。這些公民可製造大量有用信息,為的技術巨頭所開採使用,而且的用戶「隱私」方面也是相當的寬鬆。在構建AI這方面,的寬鬆隱私政策相比歐洲國家及其「以公民為中心的立法」更有優勢。而諸如蘋果和谷歌這些公司則不得不為避開隱私問題另尋方法,但無論如何也比惹上隱私問題要簡單得多。

這還意味著在被允許的AI部署方式,在西方國家也許根本不可能。比如,面部識別技術被用於識別一切事物,從亂穿馬路者到分配廁紙等等。這些應用似乎微不足道,但是任何一個研究人員都會這樣告訴你,在現實世界中部署技術進行開發測試這種方式無可替代。「我不認為在AI發展領域,會遇到和西方世界相似的存在危機。」

微軟的聊天室在和美國的經歷是個很好的例子。在,微軟的可下載應用式聊天機器人「小冰」擁有超過4000萬用戶,他們經常在晚上跟小冰聊天。它甚至還出版了一本託名詩集,引發了全國上下關於人造創造力的辯論。相比之下,美國版的聊天機器人「Tay」在幾天後就被迫下線,因為有Twitter用戶唆使Tay發表種族主義言論。

北京機器視覺創業公司碼隆科技的首席技術官Matt Scott認為,對最新技術的態度以冒險支持為主。「對於AI,你必須處於最前沿,」他說,「如果你用的技術還是一年前的,那你就遠遠落後了。但是我在發現,至少在我在的社群,他們非常擅長承擔這些風險。」

合作文化

從某種程度上講,的AI研究團體的輸出比較容易衡量。白宮2016年10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現在發布的有關深度學習的期刊文章多於美國,而近年來研究人員提交的與AI有關的專利申請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的AI研究團體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可以從下面這件事中略知一二:人造智能發展協會重新安排了其年會日期:改為農曆的大年初一。

但是,比較討巧的是這些數據究竟是如何轉化成科學研究成果的。新美國安全中心智囊團研究員Paul Scharre對統計數據持懷疑態度。「論文數量很好統計,但我認為這個指標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因為論文數量並不能夠代表質量,」他說,「當前,真正尖端的研究仍掌握在Google Brain、OpenAI和DeepMind這些機構手中。」

但是在,這類公司與大學和政府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從長期來看,無疑是相當有益的。Scott的碼隆科技與清華大學聯合運營著一個研究實驗室,還有更多更大型的合作,比如「國家深度學習實驗室」等,由百度和政府的發改局共同運營。

其他研究方面或許有影響力但卻難以估量。十年前就開始在微軟進行機器學習研究的Scott認為,的AI研究社團十分開發。「我覺得,[個人]關係更受關注,」他補充說,指出普遍流行的消息應用微信是一個極其豐富的資源,其中有不少聊天群組以大學和公司分享和討論最新研究為中心。「AI社區非常活躍,」他說,「要我說,微信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效率非常高。」

Scharre最擔憂的是美國政府目前之退出基礎科學的計劃。川普政府的擬議預算將減少用於科學研究的資金,將大量資金從那些或可涉及AI研究的機構中撤出。「顯然,[華盛頓]並沒有任何戰略計劃來充實美國在科技方面的投資,」Scharre說,「我現在非常擔心川普政府擬計劃的資金削減方案涉及範圍。我認為這一做法只會適得其反。」

上屆政府已然意識到人工智慧的危險與潛力。歐巴馬政府去年末發布的兩份報告都表示要大力投資AI,同時也談到了監管和勞動力市場等問題。「AI具有極大潛力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主要推動力,」報告中指出,「公有和私有領域對AI基礎和應用研發方面的投資已經開始獲得實質性收益。」

在某種程度上,於七月份針對AI發布的政策文件也反映了上述觀點,但並沒有經歷類似於美國這種將會影響之前政策發展的政府換屆動蕩。這份的政策文件表示,到2020年,將追趕上其他AI發展國家;到2025年,AI將成為工業的主要推動力;到2030年,將「佔領AI技術的領先地位」。根據《經濟學人》最近的一份報告,高起點將獲成功,並且諮詢公司普華永道預測,到2030年,AI相關增長將使全球經濟增加16萬億美元——其中半數增長來自。

未來路在哪裡?

Scharre最近撰寫了一篇關於AI對國家安全威脅的報道,他認為,美國政府仍在夢中尚未清醒。「很多人都把美國有著全球最先進的技術視為理所應當,但在我看來,這種想當然非常危險,」他說,警鐘已經敲響,已經為AI競爭做好了準備,但是美國呢?

其他人則質疑Scharre觀點的必要性。Mullen認為,儘管眼下成為全球AI領導者的勢頭正盛,但得益於矽谷的成就,是美國依然略微領先。Scharre對此表示認同,並表示政府的資助或許不是大問題,美國科技巨頭可以將少部分廣告收益投資到AI研究中。「從DARPA這些機構獲得的資金與谷歌或Facebook的收益相比,不過九牛一毛。」

這些公司也提出了對立的觀點,儘管的大量人口確實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一個國家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無疑是好事,但卻比不過在全球範圍擁有相當數量的用戶。Facebook和谷歌的主要平台上均擁有超過20億用戶,其他服務也擁有10多億用戶。可以說,更大範圍的數據更有用,因為其提供的數據既豐富又具備多樣性。的科技公司也許十分強大,但缺乏國際影響力。

Scharre認為這一點確實是關鍵。因為在衡量人工智慧進度時,實際應用遠不研究更有價值。他說,重要的是「國家和組織有效實施人工智慧技術的能力。比如在醫療診斷領域應用AI,在自動駕駛汽車中應用AI,在金融行業使用AI等等。在研究方面落後一些時間,比如落後12個月等等,影響不大,只要你依然可以掌握技術並有效地使用它。」

在這個意義上,AI競爭未必一定是一方獲勝一方慘敗的結局。目前,尖端研究均在秘密進行中,但是公開的研究結果卻是全球共享的。在中美倆國AI領域均有工作經驗的Scott認為,這些國家之間的相似性遠比人們想象地要多得多。「人們都在擔心某些地下實驗室發生的可怕事情,但其實是不可能的,」他說,「AI中前沿的技術已經出版,各國都在積極合作。單打獨鬥贏不了AI,你需要合作。」

在某種程度上,這與1957年的太空競爭情況略顯相似。當Sputnik升空的消息傳開時,儘管美蘇之間存在地緣政治競爭,但在科學領域卻依然是互相尊重。當時的報道說,美國的頂級科學家「對蘇聯工程師率先進軍太空並沒有顯露出嫉妒與怨恨,相反,其中一位大方地表示『衛星發射成功,我們都很高興。』」

整個六七十年代,美國和俄羅斯一直在太空競爭中追逐著「第一」。但是最終,這場競爭帶來的好處——新的科學知識,技術和文化——並不獨歸優勝者所有。這些好處惠及各方。因此,Sputnik時刻不必一定得是警鐘,它也可以是構建更美好AI的一場良性競爭,而最終受益的當然是全人類。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48034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