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用好綠水青山 陝西走出一條特色脫貧路

原標題:用好綠水青山 陝西走出一條特色脫貧路

中新網北京9月4日電(孫秋霞)面積為20.58萬平方公里的陝西,3772萬人主要居住在北部黃土高原、中部關中平原和南部秦巴山區。

由於地理環境限制和歷史因素,陝西面臨貧困面大、發生率高的難題。11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就包括陝西的秦巴山、六盤山、呂梁山3個片區,覆蓋43個縣。

其中,位於秦巴山區的商洛市,深度貧困縣就有5個,包括山陽縣和鎮安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奇峰俊秀、碧水蜿蜒的商洛,在脫貧之路上,找到了致富的良方。

因地制宜養中蜂

在山陽縣高壩店鎮雙寨村,有89戶村民成為了職業養蜂人。而在早期,嘗試養蜂的只有6人。

為何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高壩店鎮黨委書記楊浩告訴中新網記者:「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養蜂怎麼樣,也沒人敢養,因為老百姓看不到直接的收益。於是我們讓幹部和黨員帶頭,每人養了20箱。」

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當村民們看到養殖蜜蜂竟然可以帶來戶均4萬元人民幣的年收入時,也開始紛紛加入。

在楊浩看來,將養殖蜜蜂作為支柱產業,是雙寨村實現脫貧的關鍵一步。他說:「以前我們也嘗試過其他產業,但是發現方向不對,沒有什麼成效。深入調研后,我們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以中華蜂養殖作為主導產業。」

之所以選擇養殖蜜蜂,主要因為雙寨村擁有一個天然的「蜜園」,園子里有棗樹、油菜花、板栗樹以及野菊花等,極大方便了蜜蜂采蜜。不過,要想提取高質量的蜂蜜,還得依靠過硬的技術。

「我們選派了3名養蜂技術員長期駐村,手把手地開展技術幫扶。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現已培育出12名本土養蜂技術人才,不僅帶動49戶貧困戶掌握了養蜂技術,同時還能走出雙寨外出教學,將技術轉化為資本。」楊浩說。

隨著養蜂人逐漸增多,蜂蜜產量也越來越大,如何將其銷售到村外成為全村人又面臨的一道難題。

楊浩介紹,為了解決銷售問題,雙寨村註冊了「鶻嶺」商標。「我們給每個養蜂戶都做了一個檔案,蜂蜜收回來之前用檢測設備檢測,統一了產品的質量。」

如今的雙寨村,已經成為山陽縣養蜂專業村、產業扶貧示範村,也是商洛市通過養蜂產業實現群眾脫貧的發源地。

打造美麗「鄉村童話」

從鎮安縣城南行16公里,就到了位於磨石溝境內的豐收村。豐收村依託塔雲山景區,打造了以「童話磨石溝」為主題的鄉村親子游。

每逢周末,徐振蘭幾乎都忙不過來。從今年「五一」開始,她就在家辦起了農家樂,客人多的時候,往往需要請鄰居幫忙。

「以前我們在山上種的蔬菜,養的豬和雞,自己都吃掉了。現在開了農家樂,就派上了用場,還能賣出去。」徐振蘭笑著說,從農家樂開辦到現在,已經掙到了1萬多元錢。

徐振蘭一家是豐收村的建檔立卡戶,以前家裡都靠丈夫在外打工,一年最多能幹7個月的活兒。如今,丈夫平時在家附近打臨工,兼顧干點家裡的活兒,也能負擔得起兒子和女兒的學費。

在豐收村,像徐振蘭一家的還有很多。豐收村黨支部書記吳相琴說,豐收村村民起初大多住在山上,移民搬遷時,她和5戶村民帶頭從山頂搬到山下。後來,越來越多的山民也慢慢搬了下來。

「以前住在山上太可憐了,在山上種的莊稼要搬到山下,在山上要用的東西也得從山下搬上去,日子太不好過了!」吳相琴感慨道。

搬到山下后,豐收村又在如何增加村民收入上動起了腦筋。因豐收村生態環境優美,吳相琴帶頭組織村民發展起了鄉村旅遊。

吳相琴介紹,他們將農戶的山林、土地、房屋等資源評估折價后入股到各小組合作社,合作社將資源入股到村上創辦的慶豐收農業公司,公司再將資源作為抵押,向鎮安縣農商行貸款。公司每季度將一部分收入分紅給農戶,一部分作為村集體經濟自留。

起初,並非所有的村民都願意辦農家樂。於是,吳相琴到村民家裡當起了「說客」,一次不行,再去兩次、三次……

目前,以村集體企業旅遊公司為依託,豐收村發展農家樂達到57家,帶動300餘人居家就業。2016年,豐收村實現了68戶172人脫貧。(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