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眾媒介與階級的四大視角(二):對話視角和知溝研究

大眾媒介與階級的四大視角3對話的視角

大眾傳媒被認為應該是社會(各階層)公眾平等參與、理性溝通的場域。這以尤爾根·哈貝馬斯對公共領域的討論為代表。哈氏所指認的公共領域 「首先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領域, 在這個領域中, 像公共意見這樣的事物能夠形成。公共領域原則上向所有公民開放。」大眾傳媒是公共領域的重要機制之一。

當然, 公共領域雖然是一個平等參與的理想類型,但不論是從其產生來看,還是從現實世界中公共話語空間的構成而言,它都是一個以階層差異為基本特徵的不平等場域。根據哈貝馬斯對於18世紀和19世紀初英國、法國、德國公共領域演進 的分析來看,它是白種男性資產階級人士用於公開討論社會公共事務的一個話語空間,女性、有色人種、勞工階層等下層人士這樣的社會構成是被排除在外的。也正因此,哈貝馬斯對於公共領域的分析不斷遭遇質疑, 後來哈貝馬斯本人也認識到, 以工人、青年或其他社會群體為主體的「亞公共領域」也有其存在的現實性與合理性,而現代民主社會的合理制度之一正在於這些不同社會構成在公共話語空間中的理性溝通和平等協商。

隨著政治和經濟勢力對公共領域的入侵,出現了公共領域的再封建化,這一場域的不平等性進一步加深,而顯然,政治、經濟勢力的背後也恰是擁有這些力量的強勢階層, 換言之,公共領域再封建化的表現正是社會強勢階層對於弱勢階層話語空間的擠壓和控制。由此可見,無論是公共領域的起源,還是其現實發展,都體現出其所具有的社會階層差異和不平等的內在特徵。

但是,作為一種理想類型,「公共領域」所訴求的,始終是平等參與、理性溝通與多元對話,這一主旨從未改變過。而大眾傳媒作為公共討論的話語平台,便天然地成為公共領域的重要機制之一,具有了實現不同社會階層平等協商和理性溝通的使命。

4「知溝」研究的視角

作為美國經驗學派的經典研究,「知溝」假說的提出也是始自於對社會階層差異所導致的信息接收和知識差距的認識。20世紀60年代是美國歷史上經濟高度繁榮同時也是各種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 貧富分化成為這一時期廣受關注的社會問題。社會階層地位不同所導致的信息差異問題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電視這一當時的新興媒體被寄予了縮小不同階層間知識差距的希望,

作為一種政策上的回應,有了20世紀60年代末面向所有兒童播出的知識性節目 《芝麻街》的問世,以期通過無差別的知識傳播來縮小不同社會階層兒童的知識差距。孰料,菲利普·蒂奇諾(Phillip J.Tichenon)及其研究小組的實證分析卻表明, 電視無差別的節目播出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擴大了這一鴻溝。隨即有了知溝理論的經典表述:隨著社會信息總量的增加,不同社會階層人群的知識差距會被拉大。知溝假說作為傳播學經典理論之一,後續成果蔚為大觀。之後出現的大量探討不同社會階層媒介使用差異的研究,實際上是對這一傳統詢延續。雖然不像傳播批判學 派那樣在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對立框架下來看待由大眾傳媒所引起的信息差距,

但知溝理論實質上同樣是以社會階層差異為研究的基本出發點的。上述四大路徑為分析大眾傳媒與社會階層結構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基礎性框架,也體現了看待大眾傳媒社會功能的不同視角。衝突的視角強調大眾傳媒作為階級對立、衝突、控制與剝削的場域功能, 建構的視角更強調其形成階級意識和階級身份的功能, 對話的視角則突出其協商、溝通的功能, 知溝理論的視角呈現了大眾傳媒對社會不平等的再造功能。同時,雖然衝突視角與知溝理論都與社會不平等這一主題有關,但由於二者背後的哲學思想和社會理想不同, 二者的差異也是明顯的: 作為批判理論的衝突視角是以對現有媒介制度和政治制度安排的批判與否定為旨歸的, 而顯然,立足於功能理論的知溝假說鮮明地體現了美國經驗學派的行政研究取向, 即雖著眼於解決與媒介使用相關的社會不平等問題, 但無意於觸碰現有的制度安排。

(節選自《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年第1期)

瓦叔點評:

同異同異,求同存異。大眾媒介與階層,昨天我們講的是兩個重異的,複習一下,兩個視角,一個衝突視角,一個建構視角,一個是明著的衝突。一個是暗地裡塑造內部認同,說穿了還是強調分歧差異。有點階級鬥爭一抓就靈,但天下大亂,如何是好?今天我們的兩個視角就是講出現差異了怎麼辦,大眾媒體的正面作用。

現在是兩個視角:一是促進交流,形成社會共識。看上去很美。但前提是,公共領域得讓所有人能入場,而且階層之間話語權要平等——不能有人是功放,有人大喇叭,有人用肉嗓子——問題是這就做不到。所以哈貝馬斯提出的終究是「資產階級公共領域」(而且就連資產階級公共領域都已經封建化的)。二是弄教育,加強底層階層的文化知識。

這裡要說明一點,有同學可能覺得,知溝也是說不平等。社會衝突也是不平等。有什麼差別呢?這個問題讓我想到大四時候有同學問我「選擇性理解和霍爾的三種解碼模式有什麼差別?」今天我可以告訴你,這就是技術或者經驗學派的巧妙之處,它承認不平等,卻否認了不平等的社會根源和意識形態壓迫。換句話說,如果你階層低下,是因為你沒有知識;如果你做出批判理解,是因為你經歷使然,或者你個性生性偏激。你們覺得這種想法,對嗎?

瓦叔傳播學暑期班8月9號開講

課程詳情可戳

瓦叔又要送你6小時的課程,告訴你這個暑假哪些傳播學重點是你必須掌握的!

更多考研資訊

可移步瓦叔的新浪微博

per aspera ad astra 盡吾之力 以達天際

媒介融合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喧囂之後,我們現在該如何看待百度?

永不抵達的列車 | 這篇應該是很多同學新聞理想的起點

分析羅X笑這事,為什麼最不重要的就是倫理道德

你所有的做不好論述題大概都是因為踩到了這七個坑

還在擔心答不好媒介融合?其實中宣部部長劉奇葆早就送過標準答案啦

18必讀|除了開群,瓦叔還送你線上課程和新傳考研神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