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詩詞大會》 《朗讀者》《見字如面》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新思考

文丨孫林林 來源丨收視(ID:shoushizhongguo)

文化類電視節目展示了文化綜藝節目的原創能力,從創作源頭上就重視節目的內容,保證了節目最終的質感,重視節目內容,這是原創節目最大的創新共同之處。

電視文化類節目創新舉措

重視內容原創

這幾檔成功的電視節目展示了文化綜藝節目的原創能力,從創作源頭上就重視節目的內容,保證了節目最終的質感,重視節目內容,是這幾檔原創節目最大的創新共同之處。

《詩詞大會》出題總體思路是「帶領全民重溫那些學過的古詩詞」,選取的詩詞時間跨度悠久,從古代詩歌的開端《詩經》到當代政治領袖毛澤東所做《沁園春·雪》《七律·長征》,幾乎每道題都是觀眾親切熟悉的詩詞,即使模稜兩可的,在公布答案之後,觀眾也會有恍然大悟之感,這無疑增加了節目的趣味性;題目的主題都緊緊圍繞詩詞的本體,包括詩句、語義、韻律、作者生平、典故甚至當時的社會背景等,這保證了作為文化類競賽節目的專業性;詩歌類別豐富,包含邊塞詩、山水田園詩、詠史詩、詠懷詩等各個派別,詩詞主題既有「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又有「忠、孝、廉、恥、勇」的高貴品格,既保證了節目的文學性,又弘揚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朗讀者》節目中所選的讀本基本都是文學經典,文學形式涵蓋了散文、詩歌、小說、劇本以及書信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與嘉賓故事裡的國、家、個人情懷相互映襯,產生了疊加效應,整個節目都充滿感染力。比如蔣雯麗在訪談中分享了她擔任艾滋病宣傳大使十五年的感悟,言語中滿是對艾滋感染孩子們的愛護之情,願他們如同山谷中的百合勇敢地盛放自己,當時她朗讀了林清玄的《百合花開》;前女排冠軍趙蕊蕊回憶冠軍之路上的坎坷、傷痛,但始終不忘隊友之間的友誼、不忘祖國的榮譽,當時她朗讀了畢淑敏的名篇《握緊你的右手》;徐靜蕾分享奶奶疼她愛她的平凡故事之後,朗讀了史鐵生《奶奶的星星》……嘉賓分享的故事、董卿或深或淺的訪談以及專家的簡短解析,使節目呈現出生命之美、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節目體現出的熠熠生輝的人性價值讓觀眾產生了很大的共鳴。

《見字如面》更是內容為王的典範,節目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所以內容定位精準。節目梳理了無數書信,從中選取最真實、有意義、觀眾耳聞過的故事。明星嘉賓的演繹,讓這些書信內容以一種類似舞台劇的形式,釋放文字的魅力從而打動觀眾。黃永玉寫給曹禺的信「你是我極尊敬的前輩,所以我對你要嚴!我不喜歡你解放后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心不在戲里,你失去偉大的靈通寶玉,你為勢位所誤!」、「你知道,我愛祖國,所以愛你。你是我那一時代現實極了的高山,我不對你說老實話,就不配你給與我的友誼。」語句精簡但言辭犀利地批評曹禺,但曹禺的回信里「你像個火山,正在突突噴出白熱的火岩。我在你身邊,是不會變冷的……我終將有所求於你的。你的長信已經一頁一頁端正地放在照相簿里。現在我可以隨時翻。在我疲乏時,在我偶爾失去信心時,我將在你的信里看見了火辣辣的詞句,它將促我拿起筆再寫下去。在我想入歪道,又進入魔道,『為勢位所誤』時,我將清醒再寫下去!」豁達地接受批評還當下表態要改正,兩人表現出赤誠的人性和友誼讓人動容。

蕭紅寫給弟弟的信《有你們是不會亡的》,對過往兩人共同生活的點滴回憶,流露出姐弟之愛,對弟弟的參軍有惦念,但更多的是欣慰和驕傲,愛家人與愛國家的感情雜糅在一起;《這場戰事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短短几百字,瑣碎地問家人安好、問家裡要錢、對戰爭的無奈和擔憂、囑咐媳婦孝順老人等,還不忘給鄰里問好,各種情感充斥其中,讓人百感交集……瑣碎真實的情感直擊讀者和觀眾內心。

熟練運用新媒體

新媒體迅速發展,之前互聯網等新媒體崛起之迅猛讓很多人唱衰電視行業,但是迄今看來,電視行業並沒有因此迅速衰落,相反,電視媒介學會了與新媒體和諧相處互相帶動。在節目播出前,運用新媒體進行預熱,節目播出過程中與觀眾互動,播出后推出各種未播花絮、人物訪談等,已經為媒介人員所熟練運用。這幾檔節目也不例外,《詩詞大會》播出過程中使用全媒體互動策略,充分調動電視機前觀眾參與同步答題。充分利用多媒體、移動客戶端,實現實時多屏傳播。節目播出同時,電視觀眾可以通過手機與場上選手同步答題,增加觀眾對節目的參與感。《見字如面》在黑龍江衛視正式播出之前,曾在騰訊視頻播出單曲形式的節目,在新媒體的口碑上搶佔先機,這種創新也是基於對自己節目的信心。這些良性互動也體現了當下融媒體環境的和諧共存。

凸顯個性化

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除了著重於文化賣點,更在側重自己獨特的文化點,《詩詞大會》側重詩詞文化,所以適合比賽競技;《朗讀者》側重文學經典,所以契合朗讀;《見字如面》更是精準到側重個體化交流的略帶口語的書信,所以也更適合話劇類演繹;在創作的道路上,這些節目團隊都各自摸索出一些個性化創新點。

《詩詞大會》第二季創新賽制模式,選手多元,舞美獨具元素

《詩詞大會》導演在央視內部分享創作過程和心得的時候講到,本季節目有2328道真題、創作了12版賽制方案、歷經10餘輪篩選、設計了15版舞美製作,最後才呈現出觀眾觀看到的樣子。本季節目的創新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賽制模式上尋求創新,除了連詩句、書寫關鍵詞、搶答等較為傳統的環節,又增設「以一敵百」、「飛花令」等創新環節。百人團與參賽選手同步答題,場上選手與百人團是競技關係,擊敗多少人得多少分;百人團里答題正確率最高和答題最快的選手有機會上場與選手一爭高下;其中的「飛花令」環節,引用了古人的詩詞之趣遊戲並加以創新,增強了比賽的競技性和觀賞性。

第二,節目中人物元素豐滿又靈活。競賽類節目中,主持人通常是出題官定位,選手答題。本節目大膽突破,主持人董卿集美貌與才華於一體,詩詞修養與節目整體風格融為一體。節目邀請的點評嘉賓康震、王立群、酈波和蒙曼老師都是高校文學院教授,都在古代文學方面造詣頗高。他們對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談起古代文人騷客如數家珍,興緻高時能當場吟詩賦詞,這極大地提高了節目的趣味性和文學性,緩解了競賽節目本身的緊張感。再就是百人團成員多樣化,年齡跨度大,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學齡孩童。根據《詩詞大會》導演介紹,節目選手特性囊括了故事型、幽默型、學霸型、職業型、國際型、奇葩型、天才型等,年齡跨度也非常大,從國小生到耄耋老人,但他們都有一顆深愛詩詞的心。

第三,發揮電視媒體優勢,創新舞美設計。電視媒體作為傳播媒介突出的優勢在於聲音、燈光、布景、服裝、妝容等的多維度舞美設計,節目中的水舞台,超大屏幕,古典音樂,各種山水、荷花、月亮、松竹、牡丹等風元素,配合以藍綠灰白的主色調,營造出濃濃的風意境之美,讓觀眾身臨其境,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以一敵百」環節百人團答題時,大屏幕呈現萬箭齊發的視覺效果,讓觀眾隔著屏幕都替選手感到緊張。這些都體現齣電視節目製作方面的專業性。

節目創新了一種新的文化類節目模式——「訪談+朗讀+輕解析」模式。訪談作為《朗讀者》的一部分,篇幅大概佔到三分之一左右,有些訪談更像董卿與好友的談笑風生,有的訪談會在被訪者熱淚盈眶、情緒激動時適可而止,這些都離不開董卿作為資深媒體人對節目的把控,所以,雖然嘉賓訪談時間不短,但是更多的是對嘉賓故事的傾聽、對嘉賓感情的點到為止,這樣嘉賓更多的情緒會在朗讀文學作品時釋放出來,讓朗讀環節情感飽滿。而文學專家的「輕解析」則是對文學作品的客觀補充,有利於不熟悉這些文學作品的觀眾對作品的作者、創作背景有初步了解。

節目的嘉賓大多是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名人,這無疑是收視率的最大保證因素。但同時節目也邀請了一些有故事的普通人上節目朗讀,丁一舟和賴敏堅貞的愛情,同桌媽媽陶艷波的母愛等,都讓觀眾在普通人身上看到了偉大的情感,引發共鳴,真正做到把文本和人物結合為一體,這些才是節目最大的創新之處。

《見字如面》推出單曲和合集兩個版本,先網後台播出

《見字如面》在成品形式上大膽創新,製作成單曲版本和合集版本兩種格式創新推出。合集版不只是單曲的簡單組合,還請出兩位重量級文化嘉賓開闢第二現場坐鎮交代書信背景、帶來信件內外的精彩故事。單曲形式更適合移動客戶端用戶收看,精短的節目和移動媒體用戶的碎片化時間相契合,可以提升受眾的觀看體驗,從而實現節目播出效果的最大化。除此之外,節目還在官方微信和新浪微博等,用文字把每封信的原文及其背後故事等進行完整呈現。

播出順序上也有創新,一般電視台節目都是先在電視台播出,然後在網路上可以收看,但是《見字如面》是2016年12月5日先在騰訊視頻播出第一集單曲,12月31日才播齣電視版本,這也是適應融媒體環境,對於台網聯動的一種靈活運用。

文化類節目中興的原因思考

當前電視仍是主導媒介,電視文化產業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節目內容所傳播、引導的文化、意識形態等會無形中對觀眾產生巨大的影響。尼爾·波茲曼在著名的《娛樂至死》中指出,把文化變成一場娛樂至死的舞台會讓文化精神枯萎。隨著經濟迅猛發展,當下社會有一種消費享樂主義思想、娛樂放鬆至上的論調,一些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盲目地迎合觀眾,這無疑是與提高全民文化素養是相悖的,這種過度娛樂化體現出部分電視人社會責任的淡化。而正是在這種嚴峻的背景下,《朗讀者》等文化類節目的興起別具一番社會意義。

節目弘揚愛國主義傳遞正能量

《詩詞大會》從傳統文化精華中汲取創意和靈感,康震說,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愛國主義,《詩詞大會》中詩詞的主基調正是愛國、愛家的愛國主義。毛澤東詩詞中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愛國情懷,深受節目選手和嘉賓喜愛,其中《七律·長征》《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雪》等在節目題目中多次出現;杜甫、辛棄疾、岳飛等的入選詩詞也充分詮釋了愛國主義、民族氣節、心懷天下、歌頌親情友情愛情等傳統文化內涵;《朗讀者》中的楊利偉和女排名將趙蕊蕊、《見字如面》中蕭紅的信函等也都透出濃濃的愛國熱情。

這幾檔節目都在傳達積極的正能量,他們的主導思想、傳遞的價值導向都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正因如此,人民網、新華社、人民日報等眾多官微、官博都給予節目高度評價,各路官媒的熱捧無疑會拉動節目在電視、互聯網、手機移動端等的關注量,與電視形成良性的互動,進一步擴大傳播效應。

高質量的文化類電視節目讓觀眾不再只把電視節目當做茶餘飯後的消遣,甚至帶有了一些精神文化追求的意味,它們所傳達的家國責任、家庭溫情都符合人的傳統價值,而《朗讀者》節目中嘉賓個人經歷的分享讓觀眾從生命個體角度切實地感同身受,這既滿足了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弱化了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社會教化功能,所以節目中未見說教的成分。嘉賓分享人生經歷、情感故事,讓觀眾感動於他們的親情、友情、愛情,文學作品一經朗讀,無聲的文字便在個人故事的背景中釋放出強大的生命力。

提高電視節目深度但又需要電視人冷靜思考

近兩年詩詞、傳統文學等類別的電視文化節目日漸增多,原創之外,更多的是模仿乃至抄襲之作居多。毫無疑問,表面看來這些節目越多越好,畢竟它們開闊了電視節目製作的廣度以及深度,但是文化類節目的文化內涵是制勝關鍵,如果流於粗製濫造,結果會適得其反。另一方面,針對這些節目的批評聲音也一直存在,比如有批評學者就指出《朗讀者》在根本上不是以文學打動觀眾,而是靠煽情,朗讀者的故事喧賓奪主,催人淚下是賣點,文學作品成為點綴。

但筆者個人認為,文學之所以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就是因為文字本身承載了創作者和讀者的個人情感,文學之美本身就是人性之美,所以不能僅僅為了發出標新立異的聲音而批評一檔高品質的節目。當然,這幾檔節目的火熱,並不代表觀眾的電視欣賞水平已經提高到某種水準,觀眾的品味仍然是挑剔的、多樣的,只有立於原創、立於內容,才能成以口碑,才能製作出更多的零差評電視節目。

版權申明:內容來源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END-

免費關注傳媒頭條微信公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