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古代的跨海橋是怎樣建造的?

不同於現代架橋,沒有高新技術的支持,古代的橋全靠人力,跨海大橋的建造更是難以想象的艱難。然而我們的先輩用超於常人的智慧和努力,搭起了一座座「不可能」的橋樑。

福建泉州洛陽江入海口處有一座氣勢宏偉的大橋,它就是洛陽橋。這是一座千年古橋。是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1400

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據史料記載,初建時橋長360丈,寬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兩旁。現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

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

早在北宋,我們的先民就以驚人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創造了一種直到現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型基礎。

造橋者們在水底鋪設了一道石基,沿著橋的縱線拋下許多石塊,築成寬20多米、長達1千米的水下石頭長堤。單塊的石頭容易被海潮沖走,構成石基后,就不易被海潮沖走了。

這種建造方式對乃至世界造橋科學都是一個偉大的貢獻。

為了鞏固橋基,造橋者又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巧妙地利用牡額外殼附著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的先例。

當時沒有現代的起重設備,就採用「浮運架梁法」,利用海朝漲落的高低位置,架設橋面大石板,顯示了我們先民建橋的非凡才智。船形橋墩也頗具特色,它有利於分水。洛陽橋成功地建成了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是古代橋樑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說:「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洛陽潮聲」,歷來是泉州的十景之一。遊客佇立橋上,在松蔭下看「潮來 直涌千尋雪,日落斜橫百丈虹」,另有一番情趣。

解放后,洛陽橋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為了保護舊橋,60年代於舊橋西面又 架了一座新橋,供機動車輛行駛以減少舊橋的壓力。近年,政府又撥巨資重修洛陽 橋,氣派非凡。如今新舊橋並駕江上,連同新建的鐵路橋,如三虹卧波,連峰齊美 ,十分壯觀。

洛陽橋建成100多年後,古代的建橋者又在福建晉江海灣建造了一座更長、更雄偉的跨海大橋——安平橋。安平橋比洛陽橋長得多,橋長是後者的4倍,橋墩達300多個。這個巨大的海上造橋工程,也應用了生物物質來建造橋墩。

自1053年洛陽橋建成以來,近千年過去了,洛陽橋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海水腐蝕著它,海潮沖刷著它,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橫跨海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