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創業大街到矽谷車庫,什麼才是孵化企業的正確姿勢?

編者按:本文轉發自微信公眾號「穀倉產品家」(gucangchanpinjia),作者:洪華,穀倉學院和穀倉孵化器創始人;36氪經授權轉發。

導讀:本文作者洪華博士為穀倉學院和穀倉孵化器創始人。三年來,洪博士零距離體察著創業和孵化這件事: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冷暖、矽谷車庫的奧妙、各種創業方法論的嘗試、小米生態鏈孵化的剖析、穀倉消費升級孵化的實驗……文章濃縮了作者一路走來的思考,有志創業、做孵化器、做VC的同道不妨一讀。

故事從中關村創業大街開始。

「車庫咖啡」的本質不是咖啡,而是車庫

2015年初,我還在盛景創新研究院,接到一項任務:把海淀圖書城昊海樓五層改造成孵化器。

當時我對孵化器完全沒有概念。第一次去現場勘察,熟悉的圖書城牌坊還在,但牌坊的另一面赫然寫著「中關村創業大街」——據說這裡就是創業者的「延安」。半年多時間,我混跡在這條幾百米的街道上,眼看著大巴車拉來一車又一車,來自各地形形色色的「朝聖者」:政府官員、創業者、投資人、老外、觀光客。人們跟著導遊在大牌坊下合影,在各個創業咖啡館門口探望。彷彿走完短短几百米、喝杯總理同款咖啡、呼吸了霧霾中迷散的創業荷爾蒙,就如同受了洗一般,從此成了一個地道、虔誠、滿血的創業者。

各種創業咖啡館中,車庫咖啡人氣最旺,但我始終不信咖啡館里的各種創業傳說,也就有了創業孵化器的本質不是咖啡館的論斷。既然不是咖啡,那就只剩下車庫了——車庫也的確是矽谷眾多牛叉公司的龍興之地,比如惠普和蘋果。所以我決定去矽谷看個究竟,只是坐了十來個小時的飛機,才發現這些著名車庫早就成了歷史遺迹,根本不讓進,我只能在惠普公司創業時的車庫門口照了張「到此一游」。

(喬布斯的車庫,來自網路)

沒有機會看,但我的思考沒有停:為什麼車庫能催生偉大的公司?我觀察到:在美國車庫家家有,不用花錢,但又不用像在家裡那麼小心翼翼,磕了碰了弄壞東西,家長也不至於太責怪——它本來就是修東西的地方;此外,還有各種修車、修補房子的工具,想怎麼折騰都行。年青人在這麼個地方,才能低成本地讓想法變成現實。也就是說:低成本、允許試錯的環境、伸手可即的工具、動手乾的文化,這些要素對於創業來說至關重要。

那一次我順道參觀了斯坦福大學,發現整個斯坦福D-school大樓就是一個大號的加強版車庫:裡邊有隨處可畫的白板、各種製作原型的工具、各種輔助思路的思維導圖、五顏六色的即時貼、耐髒的水泥地面、倒掛在橫樑上的工作檯燈,一切彷彿都在對人說:DO IT !干吧!

北京房子貴,車庫是別想了,所以我決定學習D-school的路子,最後孵化器的裝修可以說是像素級地學習——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中關村創業大街昊海樓五層參觀下,下了電梯四周全是積木的便是。

等到我們夜以繼日地弄好,已經是2015年9月底。北京的秋天透出絲絲涼意,大街上人潮日漸稀疏,朋友圈裡「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涼了」之類的文章冒了出來,資本寒冬來了。但我們的孵化器既然裝修好了,還是要硬著頭皮往下干。

弄好孵化器這個「硬體」,我們開始思考「軟體」——創業的方法論;好比有了教堂,還要有教義和聖經。於是我們開始尋找、測試市面上流行的各種「創業聖經「。

我們找的第一本「聖經」是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關於設計思維的書籍——包括原版的,買來堆了滿滿一屋,然後閉關閱讀。我們甚至不惜血本兩度邀請101設計法的作者、伊利諾伊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庫瑪教授,來華面對面交流。不同學者總結的設計思維略有出入,但大體上步驟一致:先調研,再形成洞察,理解用戶的痛點和需求,然後進行概念發想,把概念視覺化呈現出來,接著做出原型去測試,測試之後再迭代完善。

我們把這些方法分享給大批企業家,一起測試是否管用。企業家反映,調研收集了幾百條用戶痛點,不知咋處理;還有說調研和自己了解的情況一模一樣,感覺白做了。於是我們和企業家一起去跑現場,比如為了調查瓦楞紙箱的創新機會,考察了溫州低壓電器生產車間;為了研究高溫爐管,穿著防護服膽戰心驚地考察石油煉化車間;甚至還去山東小城調查民間足球聯賽和俱樂部。雖然辛苦,但每次和企業家們去現場,都會發現一些新商機,這裡暫且不表。

由此我們也發現了設計思維的局限。設計思維關於調研和洞察的部分,對於和最終用戶缺少接觸的企業家,確實很有幫助。問題出在後半段,洞察出問題后,往往會得出迥異於現有產品的解決方案,有時甚至要求企業從產品轉向服務,而企業既有的團隊能力不支持這種轉型,所以解決方案也就難以執行。

我們轉向第二本「聖經」叫Lean Startup精益創業。精益創業的核心是不斷地驗證、驗證、再驗證,通過最小可行產品不斷測試用戶反饋並快速迭代;先從小部分用戶開始,然後不斷擴大用戶數量。精益創業有多種版本,鼻祖是《四步創業法》,最主流是《精益創業》,我個人認為最接地氣的是《精益創業實戰》(Ash Maurya著)。精益創業的思想源自軟體行業敏捷開發的路子,所以對於軟體、互聯網來說更有參考價值,硬體創業就不能死搬硬套。

後來我們又找了第三本、第四本、第五本、第N本「聖經」,如商業模式畫布、創新十型、網上流傳的YC創業手抄本、MIT的二十四步創業法,等等。方法自然都有可取之處,但實操起來總會有各種問題。就像小時候雜誌上刊載的「少林絕命腿」,圖文步驟俱全,但小夥伴們從來練不會,更談不上「絕命」了。比如商業模式畫布有一個詞叫價值主張,雲山霧罩,完全不是人話,二十四步創業法則過於複雜,實戰過就知道:凡過於複雜的道理,往往難以實施。

找了一大圈,最後結論是:沒有所謂的「創業聖經」。雖然沒找到創業聖經,我卻出來創業了,有了穀倉學院——現在想想,可能還是傳染了中關村的創業荷爾蒙,也可能看多了創業書籍受了熏陶,正應了庫克說的:

人生不可以規劃,但可以準備。

總之,我在盛景創新研究院告一段落,籌建一所新式學院,還是老本行:培訓。

火紅的雙創,九死一生的殘酷

剛開始,我幾乎把孵化這事給忘了,直到有一次受邀參訪江蘇一處國家級創業園。那個時候,「雙創」方興未艾,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視,不惜血本扶植創業這件事,我也來了興趣,這些創業園到底啥樣?

當我踏進創業園一座大樓的大門時,就被震驚了。拋光的大理石地面能映出人影,跟星級酒店的大堂似的;跟著上了二樓,發現是三面無敵湖景房;各種設施當然是一應俱全,然而才下午五點,大廈里已經幾乎沒有人了。這哪是創業者待的地方,分明可以養老了。創業氣氛濃,政策也給力,卻好像使錯了勁兒,問題出在哪?那一刻我重新琢磨起創業和孵化的事情。

回頭一查,發現已經是孵化器最多的國家了。截至2015年底各種孵化器、眾創空間已有4800多家(標準排名研究院《2016創新創業報告》)。再去查孵化成功率,有說5%以下,有說3%以下的,甚至有說1%都不到,總之,九死一生都沒有;九死一生,還有10%呢。就連大名鼎鼎的YC孵化器,按照公開數據推算,似乎連1%也不到,當然,YC對於成功的標準也比較高,年銷售額過4000萬美元才算成功。

四個大坑面前,方法論顯得蒼白無力

雙創很紅火,但現實卻很殘酷,成功率驚人的低。道理其實不複雜:市場是殘酷的,創業團隊通常是不完善甚至稚嫩的,稚嫩的小苗經不起市場暴風驟雨的摧殘。通過研究相對熟悉的硬體和消費升級類創業,我們發現了最常見的四個大坑,每個都足以讓創業夭折。

  • 第一個,方向性錯誤。

幾乎所有我們接觸的團隊,多少都有這個問題。大方向的選擇決定了一家公司未來的最大可能性,要做大公司,必然要選擇一個風口上的好方向;小方向的選擇則決定創業公司能否吃到第一口飯。兩者都不容易,大方向上,既要站得高望得遠,又要找到切實可行的路徑;小方向,比如做好產品定義,貌似具體,其實包含了對世界、對人生、對生活的體悟。

方向性錯誤對硬體創業者尤為致命。和軟體、互聯網創業不太一樣,硬體模具投入,研發成本、時間成本都非常大,很難照搬互聯網項目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 第二個,搞不定供應鏈。

不少創業者是初次進入某個行業,往往需要代工企業幫忙完善,以符合生產和品質要求,但將來能有多少訂單,是個未知數。既要出力氣幫忙,訂單卻又無法保證,代工企業當然不願意接單。消費升級類項目就更難了,消費升級產品講究的是「從有到優」,不僅會挑戰代工企業的能力極限,甚至需要他們提高工藝水平、改進生產流程,只有找到志同道合的代工企業,才能做到這些事——這類代工廠鳳毛麟角。

  • 第三個,賣不掉產品。

好不容易產品做出來,找不到渠道賣。電商流量成本居高不下,線下渠道成本也不低,怎麼賣貨是困擾很多創業團隊的問題,尤其是對研發和設計背景的團隊。即便是銷售能力比較強的團隊,可能能賣個一兩億,但保持可持續增長,做到10億、20億也是個難事。

  • 第四個,融資困難。

真到融資的時候,你才會發現所謂的風險投資,其實是不投資風險的,即便他們看中了你,也往往會提出對賭條款,要求講清楚未來幾年的銷售收入預期。在創業早期,其實很難預測未來的銷售額,硬湊出些數據也沒有任何意義。消費升級類項目,其增長曲線是平緩的,需要有個爬坡的過程,不像商業模式創新類項目,如共享腳踏車,突然爆發,所以融資很不容易。按照雷軍先生的建議,創業團隊至少要保證賬上有18個月的固定成本,這一條估計大部分創業團隊都很難做到。

這四個大坑,每個都會淘汰很多創業團隊,最後能夠活下來的是極少數的幸運兒。在這幾個大坑面前,任何舶來品的方法論都是蒼白無力的;只有解決了這四個大坑,才有方法論發揮的餘地和空間。

小米生態鏈的打法,無招中的有招

創業成功率一片哀鴻,小米生態鏈的崛起,無疑是雙創大潮中的一抹亮色。我有幸得以近距離觀察和研究小米生態鏈,一來小米是穀倉的股東,二來穀倉承擔了小米生態鏈的各種培訓工作。

頭一回到小米,是冬天。進了辦公室后發現燥熱,我很不解,就問德哥(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為什麼不把暖氣調低一些,德哥說,哪是暖氣熱,分明是人太多了。後來又領略到的小米的「邊桌文化」,來個新人,沒有位置,只能在走道邊橫一桌子,就算是正式的工位了。

之前看過雷總的發布會,大體上是穿帶領子的襯衫的; 但小米內部很少有人這麼穿,體恤衫加牛仔褲或是短裝褲,輕鬆而隨意。入鄉隨俗,我的一堆白襯衫和西裝全部雪藏,這些是我從事管理培訓和諮詢時的標準行頭,如果繼續穿,有被小米同學當成房屋中介的風險。

擁擠的辦公環境、隨意的著裝,貌似平淡無奇。但只要參加一次項目討論會,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主講人按部就班地從頭開始講數據、講市場,就會有人不耐煩地提醒他加快一點,恨不得直接翻到結論頁;提意見的時候,更是簡單、明了,直指結論,通常的表述方式是,這個產品應該這麼干,然後一二三四,講完拉倒,分頭執行。雖然這麼做有時候讓我覺得沒道理,但最終的結論精準而犀利,又讓我不能不佩服,完全是無招勝有招。這有點像華山劍法中的「氣宗」,由於內力深厚,輕易不出招,出招即制勝;而我原先研究的各種創業方法論,更近乎「劍宗」,強調一招一式不含糊。

(小米生態鏈企業產品大全)

我們來盤點下這種「無招勝有招」的打法帶來的豐碩成果。從2013年底到2016年底,小米生態鏈共孵化77家公司,已發布產品的有31家,16家年銷售額破億,3家破十億,4家估值超過十億美元成為了獨角獸公司。也就是說,小米生態鏈是一個不叫孵化器的孵化器,其孵化成功率有望取得革命性地突破。

如此短的時間內孵化出這麼多優秀的公司,貌似「無招」,其實還是 「有招」的,我也試圖總結一下:

  • 首先,聚集了一群眼光獨到、判斷力強、對產品有追求的人。德哥自不必說,生態鏈的產品經理都是個頂個的高手,當然,還有小米生態鏈企業的CEO們也很有個性,為了做好產品,往往改改改,改到吐為止,我經常形容他們是「戀物癖」。

  • 第二,小米紅利。小米在電商渠道、用戶積累、供應鏈、資本、品牌熱度等方面的積累,使初創期的生態鏈企業都能沾上光——當然,生態鏈企業成功了,又和小米互為放大器。小米新零售體系日益成型,線上有小米網、小米商城、有品,線下有小米之家和小米小店,還有海外的市場拓展。手機積累的海量用戶,攤薄了各種費用,使得整個系統的效率更高。這就是很多小米生態鏈產品上市后的年銷售能輕鬆破億的重要原因。

  • 第三,一起做好產品。小米生態鏈團隊會協助生態鏈企業完成第一款產品定義。研發能力、設計能力好理解,產品能力往往難以理解,但卻是不少初創團隊相對薄弱的,產品定義上生態鏈團隊給予生態鏈企業的幫助很大。小米生態鏈對於產品的要求高,這種要求既有品質上的、還有成本控制上的、設計上的,這種高要求是生態鏈企業能夠取得開門紅、打下基本盤的重要原因。

當然,小生態鏈企業孵化成功率之所以很高,還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入資不控股的機制、矩陣式的投后服務、選的苗子本來就比較好等等。

反向孵化,破解創業四大坑

結合創業四個大坑的分析,以及小米生態鏈的成功經驗,我試著總結下如何革命性地提高孵化成功率:其核心訣竅在於四個「反向孵化」:

  • 第一個:先有方向,再有團隊。在組隊之前,就要把方向想清楚,精準地定義出第一款產品。方向不清楚,你都不知道到底要找什麼樣的人。所以要花時間想方向,把行業研究透,該走訪的業內大佬要走訪,先拜碼頭,避免干出一些特別外行的低級錯誤產品。

  • 第二個:先有供應鏈,再有方案。要一邊做產品定義一邊走訪供應鏈,有了對供應鏈的認知,尤其是要摸清核心部件和核心材料,再來修正定義、做技術與設計方案,才靠譜。否則,將面臨方案無法生產、或成本居高不下。

  • 第三個:先有渠道,再有產品。產品很重要,渠道也很重要,再好的產品也需要賣掉,才有收益。所以要提前想清楚產品在哪些渠道上賣,最好在做產品之前就和渠道有所接觸。

  • 第四個:先有資金,再有項目。願意投硬體的基金其實不太多,消費升級類項目往往增長平緩,很難一夜爆紅,所以只能尋找戰略性投資者,而戰略性投資者,往往覺得項目太小不值得投。要孵化硬體和消費升級類項目,需要準備好早期種子輪、天使輪資金,這些資金可以幫助項目渡過最早的危險期,穀倉就在加快這方面的準備。

小米的彪悍團隊、7年來積累的資源、獨特的產品文化,是很難學的;所以我們要知其所以然,學會根上的東西——這四個「反向」,就是根上的東西。

這種反向孵化到底管不管用呢?還得通過實驗來證明。

穀倉的實驗,牛刀小試

知行合一,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做起來卻不容易。反向孵化的路子,道理是通的,但到底能不能實施,我心裡其實沒有底。於是我們決定開展實驗。

首先,要找合適的樣本。如果創業團隊相對齊整,即便成功,也無法分清是團隊能力所致,還是模式的成功。所以我們要找從零開始的團隊,而且要找不同類型的項目不同類型的CEO進行實驗。

按照反向孵化第一條,我們設定了三個不同的大方向,一個不帶電的,一個帶電不智能的,一個既帶電又智能的;又為這三個項目分別找了不同背景的領軍人才,一位是設計師背景、一位是職業經理人背景、還有一位是工程師背景。耗材類項目就是貝醫生牙刷,由奧運火炬設計者章駿領銜,其他兩個項目產品還在研發中,暫不方便透露。

定了方向和領軍人物,然後組團隊、找供應鏈。這三位領軍人物,本身都有人脈和團隊積累,因為有了明確的方向,所以組隊上沒有太大困難。難點在供應鏈,尤其是牙刷項目,我們跑到牙刷之都——揚州杭集鎮,全世界40%牙刷產自這裡,但考察發現,沒有廠能達到我們的要求。後來一位當過牙刷廠廠長的顧問,幫助推薦了一個台資企業,雙方一拍即合,迅速談成了合作。這事的最大啟發是,進入一個陌生行業,一定要多拜碼頭,多請教業內大咖。

對於牙刷,好刷絲是關鍵,我們想用日本某大牌廠家的刷絲,由於我們是創業小團隊,對方心裡沒譜,我們又是邀請對方來小米生態鏈參觀,又是專程飛到日本總部和對方談,才確立了合作關係。牙刷成品出來后,日方評價很高,認為完全可以進入日本市場。

這三個團隊都很努力,也很幸運,僅僅完成了前兩個「反向」,就都順利通過了小米生態鏈的立項審核,成了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的渠道是現成的,還有小米和順為基金的投資,四個反向就都齊備了。這三個團隊未來能做多大,既要靠團隊自身的造化,也要仰仗小米生態鏈的後續悉心輔導。對於穀倉來說,幫助團隊實現最艱難的從0到0.5步,已經圓滿完成了早期孵化任務。

實驗是成功的,反向孵化的邏輯,可以說牛刀小試了一把。

每個消費品細分領域,都有機會

幸運兒總是少數,小米生態鏈的要求其實很高,所以我開始思考:能不能把孵化的對象再擴大一些,讓更多的創業者都有機會抓住消費升級的大風口,然後幹得好的團隊還能加入小米生態鏈。

大部分消費品,在該領域都缺少iPhone級的產品,這就是機會所在,甚至可以說是處處是機會,專待有心人。比如一把菜刀,你試著問一下親朋好友能記得啥品牌,估計要麼說雙立人,要麼想不起有啥品牌。中餐切菜手法有別於德國人、日本人,深入研究后你會發現德日的刀子未必適合,所以我們孵化了一支專門做菜刀的團隊,希望有一天能夠讓大家都能用刀做菜。很多行業看上去很成熟,其實只是靠著慣性往前走,沒有人對現有產品提出異議,廠家對消費者的痛點置若罔聞,消費者也將就著用,直到有一天出現了一條鯰魚,才能打破一潭死水的局面。每個消費品細分領域,都有可能出現新的王者,這是個巨大的機會。

於是我們開啟了另一個更大膽的實驗:穀倉消費升級加速營,一次性針對10-15支隊伍,然後通過三個月的強化訓練,找出方向、精準定義產品、搭建好團隊、確定好供應鏈,畢業時真刀真槍地面向投資人進行路演,用簡單粗暴地方式檢驗三個月的集訓成果。對於跑得快的團隊,我們鼓勵最好能做出功能原型機。

今年上半年,我們已經成功地舉辦了兩期加速營,挖掘了30支各行各業的隊伍。8月13日,我們挑選了22個項目進行集體路演,超過一半的項目拿出了樣機,各種後續投融資事項正有條不紊地展開。

我們的實驗才起步,希望有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一起把握消費升級大風口。沒有人知道未來,沒有人能預測未來,所以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便是創造它,當然,最好是我們一起創造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