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非遺 | 端午節被收入非遺名錄的真相

UNESCO對「端午節」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官方說明: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長江中下游地區乃至世界各地許多民族的人們在同一天慶祝端午節(龍舟節)。端午節的慶祝活動因地區而異,但它們有共同的特點:舉行為當地英雄獻祭的紀念儀式,以及龍舟比賽和射柳比賽;舉辦一場配著硫磺酒的粽子宴;豐富多彩的包括戲曲、民樂和獨角獸舞蹈在內的民間娛樂活動等。

端午賽龍舟

不同地區的人們在端午節當天紀念不同的英雄,湖北和湖南的人們紀念浪漫詩人屈原,而華南地區的人們則紀念伍子胥。在節日里,人們用花香水洗澡,穿著五色絲綢,把艾灸和菖蒲等植物掛在門上,並在窗戶上貼上剪紙。龍舟節加強了家庭的紐帶,建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端午節鼓勵表達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助於建立生動的文化認同感。

端午節的來源

端午節在由來已久,可上溯至春秋時代。關於華人過端午節的起源,較為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屈原或伍子胥,但不少習俗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而端午節的習俗中又有惡日禁忌、龍圖騰等相關內容,因此歷代流傳的端午習俗可能是多種起源互相融合而成。

端午節不少習俗都有禳毒驅疫的意義,是始於對「惡日」的禁忌。傳統上認為時值仲夏、疫厲流行的五月是「惡月」,人們在五月為了預防疫病,自上古即有不少清潔禳毒的措施。最遲於春秋時代成書的《夏小正》記載,上古之時人們於五月已有儲存蘭草作沐浴之用以及采穀物煮豆湯消暑的習俗。而這期間的活動也以安息靜養為主,《禮記·月令》就記載當時提倡在五月齋戒節慾。而「惡月」禁忌也特別多,如漢代應劭所著的《風俗通》就記載當時一些俗諺如「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反映了當時的禁忌。而據南朝蕭梁時期宗懍所著、介紹古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文集《荊楚歲時記》所載,五月在當時俗稱「惡日」,禁忌繁多,忌曬晾床、草席等用品和忌蓋屋。而五月五日更是惡日之最,是一年中最不吉利的日子,因此要避邪。

除了驅瘟去疫之外,端午節不少習俗都與龍有關。聞一多《神話與詩》的《端午考》指出這些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並認為端午節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人的節日。隋代杜台卿《玉燭寶典》中提到端午習俗,就指出競渡源自南方,又引吳地樂府詩《五月歌》描述五月吃粽子是吳地習俗,認為端午源於南方,後來才流傳至其他地區。而一些主要習俗如划龍舟和吃粽子也與龍圖騰信仰有關。相傳古代吳越人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在竹筒中,投到江里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而傳統上五方都有各自代表的龍,也對應五行,所以「五」這個數字也是代表龍,端午常見的五色絲也是代表五方的龍。

至於華人於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書中記載屈原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楚人哀悼,就以竹筒貯米投進水中祭屈原,唐代的《襄陽風俗記》也指以竹和五色絲包粽子是為了避免祭屈原的食物被龍吃掉,但《史記》中並沒有記載屈原的忌日,而與吳均同時的宗懍所著之《荊楚歲時記》第卅節卻記載東吳地區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23]。而《蘇州府志》也指端午的粽子是為了供奉伍子胥,而非屈原。除紀念屈原及伍子胥外,也有說法指端午節與其他歷史人物如越王勾踐、介子推等相關,當中屈原、伍子胥、勾踐都是南方人,聞一多以此推斷端午節俗源於南方。

至於「端午」一名最早見於晉代周處的《風土記》,「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

端午節習俗

划龍舟

划龍舟根據傳說,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也有說源於春秋時代越王勾踐曾端午以競渡方式操練水軍。後來又歸結為先是勾踐以競渡練兵,後來人們用來找屈原的屍體。而根據近人考證,其實古代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如姑蘇就以龍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習俗。龍舟競渡原是越族的祭神活動,漢魏時才與屈原連上關係。

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了。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已很講究:船身窄而長,還有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競渡時鑼鼓喧鬧、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極為壯觀。可見龍舟競渡其實也是驅瘟避邪的一種行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濃於悼念忠忱的愛國者。也有些地方的划龍舟並非競渡,而是遊船。但不論是何種形式的划龍舟,都包含祭祀的意義。

端午划龍舟

吃粽子

粽子是各地華人於端午節所吃的食品,近世所見的粽子是古代北方的角黍和南方的筒粽互相影響、融合而成。晉朝初年開始有固定在端午節吃角黍的記載,當時民間食用的角黍是用蘆葉裹高粱米做成的,同時也是一種祭品,製成角狀,意義是祈求傳宗接代。後世的北方粽餡料常包括紅棗、栗子等,亦有傳宗接代的意義。南方的筒粽是把大米放入竹筒中炊煮而成的,除食用外也用於祭祀。南方稻作區常常祭祀水神,而傳統上龍被視為水神,故人們常用筒粽祭龍,其中一種方式是把筒粽以飼蛟龍,也是越人祭龍的古老活動。而這時角黍和筒粽已開始混同,統稱為粽。南朝梁時端午開始有了紀念屈原的意義,於是粽子也成為祭屈原的祭品,食粽也有了紀念屈原的意義,且演繹出蛟龍竊食筒粽,因蛟龍懼怕楝葉、彩絲,故祭祀屈原的筒粳要塞上楝葉,纏上五彩絲。

端午粽子

至唐代,粽子已經成為節日和市場上的美味食品了,也常用五色彩絲捆紮,稱為「百索粽子」。當時流行的粽子多種多樣,其中一種叫九子粽,用綵線將九個粽子扎在一起,常見於唐詩中。唐代以後,端午食粽子的民俗歷代傳承下來。歷經多朝後,粽子的風味和粽餡的種類更形多樣了,如明代有以艾葉浸米而成的「艾白粽」,清朝宮廷用乳酪浸米一夜后煮成的「奶子粽」和乾隆年間出現的「火腿粽子」。

直至現代,吃粽子已成為華人過端午節的標誌風俗,人們端午節常以粽子為禮物,粽子的品種、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狀、用料和餡類亦按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而有所不同,而粽諧音「中」,又有科舉高中的吉祥寓意。而粽子的主料糯米能補中益氣和治療脾胃虛寒,常見的粽子餡料紅棗能補脾益胃,而包粽子的葦葉、竹葉能清熱利濕,荷葉還能和胃寧神,因此吃粽子也有養生之目的。

角力

端午節的角力習俗源於隋代,最初是把人民健身、榮譽競爭、社群休閑娛樂結合國家練兵的做法。近世此俗仍見於廣東下番禺諸鄉。部分地區如江漢地區、遼寧馬鞍山地區、福建漳州及泉州一帶、台灣等地則演變為石戰,又稱斗石、擲石戲,互相擲石而戲,有著模擬陰陽相爭、祛疾避疫的深刻民俗意涵。

端午節的角力習俗

夏衣與端午扇

端午節時值酷熱的仲夏,人們全面換上以輕薄涼爽的夏裝,也會互贈衣物用品。自漢代以來皆有皇帝賜臣下衣物,除籠絡人心外,也反映出端午為換夏裝之時。而在部分地區贈送衣飾用品限於特定的對象,如新嫁女兒、姻親、老師、新婚夫婦等。不少地區的俗諺都有指端午節過後才算正式進入夏季的意思,如「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未食五月粽,襖袍唔入瓮。」、「食了端午粽,再將寒衣送。」、「未食五月節粽,棉襖唔好入瓮。」「未食五月粽,破裘不願放」、廣東俗諺有「未食五月粽,寒衣唔入櫳」,都是指端午之前氣候炎寒不定、氣溫多變,端午吃粽子后才正式將冬衣收起。而現代不少公司、機構皆會向員工發端午禮物。傳統上扇子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禮物之一,又稱「端午扇」、「避瘟扇」,有一般的紙扇,也有用菖蒲製作的蒲扇,還有些會繪上五毒圖案,稱為「五毒扇」。

端午五毒扇

立蛋

大陸南方部分地區及台灣在端午有立蛋或錢幣的習俗,每到該日正午,民眾會爭相把蛋或錢幣直立於地板,據說端午節陽氣最重,可使雞蛋直立,只要能立者,代表吸取了天地的陽氣,會得到一年的好運。近年除了蛋和錢幣,還會立其他物品,如橄欖球、瓜類等。

整理:高一然

審稿:宋燕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