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劉瑞明:警惕國有企業績效指標的逆轉

劉瑞明

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在長達三十八年的經濟改革進程中,國有企業改革一直處於經濟改革的核心位置。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的國有企業經歷了擴大自主權、兩步利改稅、撥改貸、承包經營責任制、股份制改造、現代企業制度構建、戰略性重組、國資委監管等一系列改革,國有企業的績效在總體上已經有了明顯的起色,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隨著國有企業的迅速擴張,國有企業的一系列績效指標又有所回落。在「新常態」下,國有企業績效指標的回落對於當前宏觀經濟產生了一些重要影響,因此,有必要重新認知國有企業的最新動向,以便更好地推進改革。

1、國有企業數量先降后升,08年經濟危機后逆勢增長

從《財政統計年鑒》披露的數據來看,國有企業自進入新世紀以來,首先呈現出總體下降的趨勢,從2002年的15.9萬戶下降到2008年的11萬戶,但是在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下,國有企業開始出現逆勢增長,迅速增長到2015年的16.7萬戶。從管理主體來看,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呈現出分異化的趨勢。中央直管企業和中央部門管理的國有企業從2002年的1.8萬戶上升到了2015年的5.6萬戶,地方國有企業在進入新世紀后首先呈現出下降態勢,從2002年的14.1萬戶下降到了2008年的8.8萬戶。中央國有企業2008年之前的擴張速度較為緩慢,從2002至2008的6年之間僅增長了0.4萬戶,但是在2008年之後,中央國有企業的擴張速度迅速加大,從2008至2015的8年時間增長了3.4萬戶。地方國有企業則在2009年的低谷8.6萬戶以後,也扭轉了之前的下降趨勢,呈現出迅速上升的態勢,在隨後的6年時間裡增長了3.5萬戶。這一趨勢與2008年蔓延全球的經濟危機緊密相關。這說明,在當前,國有企業是國家應對經濟危機、執行刺激政策的主要經濟調節工具之一。

2、國有企業的資產數額持續上升,08年金融危機后加速上升

從國有企業的資產狀況來看,也是呈現出不斷的上升的趨勢。根據《財政統計年鑒》的數據,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額從2002年的180218.9億元上升到了2015年1406831.5億元,短短14年間,約7.8倍。國有企業的凈資產總額從2002年的66543.1億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482414.4億元,約7.3倍。國有企業中的國有資產總額從2002年的65476.7億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378101.7億元,約為5.8倍。從時間節點來看,國有企業的資產狀況在2008年之前並未受到數量減少的影響,呈現出持續上升的態勢。2008年全國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額、凈資產總額和國有資產總額分別是2002的2.3、2.5和2.1倍,但是在2008年之後,全國國有企業的資產額度加速上升,2015年間全國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額、凈資產總額和國有資產總額分別是2008年各指標的3.38、2.9和2.8倍。這也進一步說明,國有企業在經濟危機中扮演了國家刺激政策的主要工具,在數量擴張的同時,也加速了資產數額的擴張。

3、國有企業的盈利情況呈現出兩極分化,08年後極化效應更趨嚴重

從總體情況來看,全國國有企業的盈利狀況在進入新世紀之後呈現持續向好的局面,全國國有企業的利潤總額由2002年的3786.3億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24970.4億元,2015年的全國國有企業利潤總額為2002年的6.6倍。但是,如果從國有企業的虧損和盈利狀況來看,則呈現出兩極分化、喜憂參半的局面。一方面,盈利企業的盈利額在持續上升,盈利企業的盈利額從2002年的5588.8億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42281.7億元,2015年的盈利額度達到了2002年的約7.6倍。但是,虧損企業的虧損額也是在持續上升,由2002的1802.5億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17311.3億元,2015年的虧損額度達到了2002年的9.6倍。盈利企業盈利額和虧損企業虧損額的「喇叭口」在不斷擴大,並在2010年之後不斷加劇。

從邏輯上看,這主要是因為,在國家「抓大放小」的改革背景下,處於下游的產品市場基本實現了競爭,並且由於民營企業的強競爭力,下游市場的國有企業競爭力變弱,企業虧損嚴重,虧損額度逐漸加大。但是,在資本、金融、石油、電力、電信等一部分上游市場領域,國家依然維持了明顯的壟斷特徵,在這些領域,往往是以少數大中型國有企業為核心,維持壟斷或者寡頭壟斷。這種「非對稱的競爭」使得一部分大型國有企業在上游市場的維持了壟斷能力,部分大中型國有企業的利潤巨幅增長。

4、國有企業的績效指標呈現出逆轉趨勢,值得警惕

從國有企業盈利面、總資產回報率、凈資產回報率、銷售利潤率和已獲利息倍數等指標來看,國有企業的績效指標在進入新世紀后總體上升,但在近年來呈現出逆轉趨勢。

第一,從盈利面來看,呈現出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在2010年之前,盈利企業佔全國國有企業的比重在一直上升,從2002年的50.1%上升到2010年的60%,說明這段時間全國國有企業的盈利狀況在不斷改善,虧損企業不斷縮減。但是,從2010年開始,盈利面持續下滑,2015年,國有企業的盈利面下降到了57%,說明在刺激政策的作用下,雖然國有企業的數量和資產總額都得到了迅速的增長,但是由於2008年經濟危機的衝擊,在「四萬億」等一系列刺激計劃下,國有企業擴張太快,並且在一系列的體制機制沒有得到理順的情況下,國有企業的效率並沒有改善,反而呈現出一種惡化的態勢,這在最近的幾年裡表現的尤其明顯。

第二,從回報率和利潤率來看,也呈現出先上升後下降的態勢。全國國有企業的總資產回報率、凈資產回報率、銷售利潤率在進入新世紀后都呈現著顯著快速的上升態勢,分別從2002年的3.7%、5.7%、4.4%上升到2010年的4.6%、9.2%和7%,這說明,自上個世紀開始的抓大放小改革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國有企業的績效指標,國有企業的利潤改善,促進了國有企業在總資產回報率、凈資產回報率、銷售利潤率方面指標的進步。但是,由於金融危機之後,國有企業擴張太快,國有企業的回報率指標從2010年後開始迅速下滑,至2015年,總資產回報率、凈資產回報率、銷售利潤率這三項指標分別只有2.9%、5.2%、5.6%,其中總資產回報率已經接近「三年脫困」時期1999年的2.7%的數值。

第三,從「已獲利息倍數」這一指標來看,也呈現出逆轉的趨勢。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之比,又稱利息保障倍數,是衡量企業支付負債利息能力的指標。在進入新世紀后,全部國有企業的已獲利息倍數持續攀升,從2002年的2.2攀升到2010年的峰值4.8,這表明,2010年之前的國有企業盈利能力變好,償債能力變強。但是,在2010年之後,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2015年的相關數值為2.9,已經接近於2002年的情形。這也說明,相當部分的國有企業陷入債務高企、難以還債的「軟約束危機」之中,一部分成為了「殭屍企業」。

總體而言,基於新世紀以來的數據,可以發現,國有企業數量呈現先降后升的態勢,先是伴隨著國有企業的「抓大放小」和「戰略性重組」而不斷下降,但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后,出於執行國家刺激政策的需要,其數量開始逆勢增長。伴隨著國有企業數量的擴張,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量、凈資產總量和國有資產總量等指標也開始加速上升,截止到2015年,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量、凈資產總量和國有資產總量分別達到了1406832億元、482414.4億元和378101.7億元。在2008年之前,國有企業的微觀效率指標呈現出不斷改善的趨勢,但是,在2008年之後,隨著經濟危機的衝擊和國有企業的大規模擴張,也引發了國有企業盈利面、總資產回報率、凈資產回報率、銷售利潤率和已獲利息倍數等績效指標的下降。伴隨著國有企業績效指標的回落,勢必會影響到國有企業改革成果的守護和新常態下經濟的健康發展,值得高度警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