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藝術如何挑戰科技?「我們之後」降臨在虛擬世界與現實邊緣

「我們之後」展覽現場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以網路為載體、以電子產品為工具的勞動、社交方式已全面滲透大眾的日常。這種代入,不斷擴充我們生命的界限,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著更多的可能性。人們不停切換自己的網路身份和現實身份,熱衷於塑造或關注不同空間中的數字人物。相較於西方社會,的現當代藝術的萌芽雖然不算太早,但發展速度極為迅猛。尤其是數字化工具的加速同化了中西藝術家的創作方式和思考方式,使得中外藝術家的差距也漸漸縮小。在此次的展覽中,藝術家們著眼於當下,以虛擬身份的文化與藝術意義作為切入點,審視、探討個人和文化自我定義的新問題。

「我們之後」展覽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新美術館首次在展覽的項目,也是主策展人康奈爾第一次來到辦展。康奈爾本身既是一位非常年輕的策展人,也是一名在數字藝術領域影響力非常深的藝術家。在她成為新美術館的數字藝術領軍角色之前,曾擔任創意平台根莖(Rhizome, New York)的執行主管並同時兼任新美術館的主力策展人,藝術與科技一直是她主導並擅長的專題。

此次之行,康奈爾聯合了策展人陳抱陽在「我們之後」上展現華人及國際藝術節如何運用人物(surrogates)、替身(proxies)及化身(avatars)去延伸數字化背景下的「人類」這一概念。這次展覽是康奈爾第一次在大陸主導的展覽,也是她策展歷史上最特別的一次。康奈爾直言:「這是我第一次在一個商場環境裡布展,我很喜歡這次的體驗,如果美國能有這種帶有藝術或者教育功能的商場就好了。」

此次展覽邀請的國內幾位藝術家有幾個共同點,除了為搭配此次展覽而考慮到的他們在當代藝術中的話語權,他們都來自十分年輕的藝術族群,的這幾位藝術家都是標準的80后。生於80年代,這幾位年輕藝術家對於國內的科技浪潮有著深切體會。他們見證著科技是怎樣在生活中從有到無;也正是受到科技所帶來的「新理念」,他們這一代與他們的父輩在觀念上有著明顯的衝突;無意識地被捆綁在現代科技所圍繞的生活中,他們同時也必須目睹自己的後輩是如何在一個人人都對科技精通熟稔的環境中成長。這種變局給他們帶來的衝擊,也是他們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

李燎,《僵局》,2017年

藝術家李燎的表演作品《僵局》,即是5位《英雄聯盟》遊戲的職業玩家。他們會在展期的一個月內每天在K11里像坐班一樣打卡開始玩遊戲、時間到了下班,甚至在旁邊的板子上記錄自己等勝率等等,這些表現形式都能讓人們有機會以觀摩者的角度窺探、了解這些人的生活形態,也讓更多年輕的觀者能夠產生共鳴。在接受《藝術新聞/中文版》專訪時,李燎說:「對於觀眾來說,這可能是件新奇的藝術品;對我而言,這是我基於生活的體驗和藝術慣性的很自然的一種流露。參與遊戲的女孩子,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戰隊。三年前我也是這款遊戲的玩家,也是我第一次開始創作這個項目;但是現在,我更多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審視,隨著時間的變化,這個項目的側重點也會有不同。」

塞西爾·B·埃文斯,《心之所向》,2016年,圖片來源:塞西爾·B·埃文斯

影像裝置作品《心之所向》(What the Heart Wants)是藝術家塞西爾·B·埃文斯(Cécile B Evans)帶來的首件作品,《心之所向》也凝結著塞西爾兩年的心血。當觀眾走入展廳,我們便會對這件作品的存在產生反應。整件作品圍繞著一個名叫擬人化的系統「HYPER」展開,「HYPER」既是操作系統又是中央用戶。還有很多其它的角色活躍在這個系統里,比如赫拉(Hela)的不死細胞, 一個蛋黃醬,一些耳朵,以及1972年以來漂浮的記憶。「系統」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人們對於新的體系的需求,這種體系也許是資本主義之後的新的統治方式,很有可能就以網路的形式出現。

陳軸,《模仿生活》,2016年,圖片來源:陳軸

在本次展覽中,陳軸的作品《模仿生活》是一部90分鐘的影像作品,作品素材大多來源於他在籌備長篇故事劇本的過程之中,他將日常的片段、遊戲、朋友的情感生活進行排列組合,通過這些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將他們重組再現,來表達當代年輕人的無助焦慮,或是孤獨困境。

林科帶來了他2017年的兩件新作《China Boat 漂流客 like waco》和《未命名 02》,這兩件作品是他對虛擬化身以及虛擬世界這兩種存在的思考。美籍華人鄭曦然(Ian Cheng)的參展作品《你的叉子使者》(Emissary Forks For You)承接了藝術家以往的理念,試圖啟用觀眾的「神經鍛煉」機制,所以觀者要跟著平板電腦上柴犬的指令,穿行在展覽空間之中。觀者無意識間與動物地位逆轉,也是藝術家為了鍛煉觀者對思維混淆、焦急和認識失調的感知的一種方式。

喬恩·拉夫曼,選自《新紀元》系列的6件雕塑作品

多拉·布多爾,《寄生蟲撤退1-2》,2014年

苗穎,《黃金配方,素材的邊緣》,2016年

斯圖爾特·烏,《生活如此多汁》,2011-2017年

普世之中刻意或無意接受科技和數字化影響的我們,其實也正是此次展題「我們之後」所描繪的「我們」。對於展覽中藝術家所想表達的困境抑或孤獨,或藝術家們所提及的虛幻與現實,參觀者或許多少也能夠感同身受。(採訪、撰文/李安然))

我們之後

上海chi K11美術館 | 展至5月31日

關注微信公眾平台請搜索:三品時尚國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