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讀書再多,沒有教養有毛用!有教養的人都有兩種能力:好好說話和情緒穩定

白岩松有一天開車,前面一個人突然橫向開過三個車道,從前面出口上了輔路,導致後面一片急剎車,情形甚是危險。

一會兒開到了紅燈前,白岩松恰好和他並排,便搖下車窗,批評他危險開車。這哥們兒把白岩松拉下車理論,並對周圍的圍觀者高喊:

「快來看啊,十佳青年當眾吵架!」

弄得白岩松像無理取鬧一樣,只能落荒而逃。

上周,和上海交大中文系一名教授聊天。他做人質樸,做學問嚴謹,有民國讀書人的風骨。可是在他課堂上,每當他講課講得入神,卻總是有學生大搖大擺,旁若無人走進來。

這學期,他講美國文學課,順便講了幾句美國國家制度,有學生站起來指著鼻子罵他:

美狗。

他被罵懵了,然後看著那個學生頭也不回,扭著屁股,揚長而去。只剩下他呆在講台上,像一個犯了錯、被罰站的中年學生。

生活里,我們常常聽老人說:這人沒教養。我看來,那個和白岩松吵架,還有那個罵自己老師是「美狗」的研究所,就是很沒教養。

大學問家陳寅恪一向對政治干預學術深惡痛絕,當郭沫若提出要用馬列主義立場研究歷史時,陳寅恪對此嗤之以鼻,打心眼裡看不起郭沫若,而郭沫若一心想讓陳先生到北京中科院上任。

郭沫若一籌莫展時,自稱是陳寅恪的得意學生汪篯立功心切,說:「我願前往!」

1953年12月1日,他帶著郭沫若親筆信來到陳家,用「教訓開導」的口氣說陳寅恪不識時務。

陳寅恪勃然大怒,回了句:「你不是我的學生,你給我滾出去。」

汪篯是當代歷史學家、北大教授,是大知識分子,可極不尊重恩師立場,用「教訓開導」侮辱恩師尊嚴,就是沒教養。

1938年,陳寅恪在西南聯大教書,住在傅斯年樓上。

傅斯年被稱為「傅大炮」,連見蔣介石都傲慢地翹著二郎腿,不爽時,甚至對蔣介石破口大罵,可見了陳寅恪卻畢恭畢敬。

每當日軍空襲,傅斯年就拖著肥胖的身體,小心翼翼將眼睛不好的陳寅恪攙扶下來,送進防空洞。

對有學問的人尊敬便是教養。

陳寅恪晚年眼睛雙目失明,學生蔣天樞夫妻從上海到廣州看望陳先生,由於陳先生看不見,忘記了請他落座。蔣天樞就一直站在陳先生身旁,聽陳先生講話,恭恭敬敬站了幾個小時。

蔣天樞在晚年放棄自己全部研究,著手編輯恩師陳寅恪的著作,只為敬重二字。

如此修為,便是教養!

新文化運動后,因政見不同,魯迅和胡適分道揚鑣。魯迅在報刊寫文章多次挖苦、諷刺胡適。甚至罵胡適「蒙著公正的皮」、「醜態讓人作嘔」。魯迅刻薄,天下皆知。

面對魯迅痛罵,胡適卻從不應戰。相反,只要魯迅有好文章,胡適就全力推薦。1936年,魯迅去世,許廣平懷著忐忑不安心情給胡適寫信,請他「鼎力設法」幫忙出版《魯迅全集》。

胡適二話沒說,立即出馬推薦商務印書館,並擔任魯迅紀念委員會委員,為《魯迅全集》出版拼盡全力。

從新文化運動開始,魯迅罵胡適是「標榜仁義」的「幫忙文人」,甚至還說胡適陰險,只會說客套話。可至始至終,胡適並沒反擊,還稱讚「魯迅小說,為上等之作!」

君子交絕,不出惡聲,這就是修為,這就是教養。

青幫大佬杜月笙一向尊重讀書人,外號「章瘋子」的章太炎晚年住在蘇州講學,章太炎是大學問家,是連袁世凱、蔣介石都敢罵的大文人,對杜月笙這樣的流氓非常看不起。

杜月笙並不計較,親自登門拜訪。看見章太炎生活拮据,臨走之前,偷偷將2000塊大洋的票子疊成小方塊塞在茶碗底下,只為顧全讀書人的面子。

連章太炎都驚嘆:世界上,原來還有這麼有教養的流氓。從此訂交一生。

教養不是客套的禮貌,而是顧全別人面子的尊重。

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80歲那年講一堂公開遙感課程。這節課,大約兩個小時,李德仁院士為了講好那一節課,一直站著,水杯就在手邊,卻不曾喝過一口。

距離下課還有半個小時,李德仁院士實在堅持不住了。他突然說:對不起各位同學,我頭有些暈,實在堅持不住了,可能不能講了,對不起,對不起。

連續說了兩句對不起后,就半躺在椅子上一直大口喘氣。按理說,正常下課就可以了。可他卻堅持讓學生把課件放完,他就一直坐著,充滿期待地看著下面的青年學生們。

他喘氣越來越厲害,眼看都快不行了。所有在場的老師都急了,趕緊撥打了120把李德仁院士接走。

為人師表,站好最後一節課。李德仁教授用生命去講課,要的不是回報而是心安理得。

我上高三時,語文老師因為感冒,嗓子嚴重發炎,嚴重到完全說不出話。

最後一節課,她來到教室,用板書寫了「由於今天嗓子不適,重點會寫板書,放幻燈片,希望大家諒解。」然後我們大家都唰唰唰認真記著筆記,語文老師就一直站著。

下課鈴響了,只見語文老師拿起黑板檫把黑板擦得乾乾淨淨,然後赫然寫下:對不起,由於我的身體原因,耽誤了大家寶貴的時間,讓大家受委屈了。

然後,她做了一個讓我此生難忘的動作,她將腰深深地彎下去成90度,給大家鞠了一躬。

我至今依然記得這一幕,一個小縣城的教書匠,在自己生病的時候,心裡念著的依然是自己耽誤了大家的時間。

教養,就是在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上,處處想著別人,設身處地的幫別人考慮。

大學時,我給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做家教。電話和她母親溝通,試講課程不收錢,如果覺得我講得可以,下一次再付費。我坐公車到了她家,試講結束后,她媽媽送我下樓。

在樓下,她拿了一個信封,說:「孩子說喜歡聽這個哥哥講課,這是您的講課費。」以後每一次,她都把錢放在信封里,一直送我下樓后,才遞給我。

後來,我才明白,她是為了尊重我。也是為了不讓孩子過早地沾上銅臭味,讓孩子懂得我是他們家庭專門請來的老師,應該以禮相待。

我和這個家庭一直保持聯繫,這個孩子後來考上了復旦大學。

前幾天,在網上聊天。孩子媽媽說:最近她感到非常驕傲,因為在一節課上,老師找一個學生朗讀一篇課文。

第一個女生,聲音很小,帶有明顯的方言。老師不滿意,又找了第二個女生朗讀,第二個女生讀得很通順,卻沒有把感情色彩讀出來。

老師就讓你妹妹朗讀,你妹妹讀得非常棒,全班學生都鼓掌了。

老師找其他學生點評,大家都說很完美,等於是享受。可是她臉紅了,小聲說:「老師,我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就受過專業老師輔導,這樣對比,對她倆實在太不公平了!」

孩子媽媽跟我說起這事時,我能感到她很開心。讓她驕傲的不是女兒的學習,而是女兒懂得尊重別人,她為女兒的教養感到驕傲!

真正的高貴,從來不是高人一等,而是真正讓人親切的教養。

非常贊同一句話:所有禮貌和教養的不只是乾癟單薄的客套,而是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這考驗的不止是情商,還有你的善良。

生活里,我們常常遇到那些只管自己爽,不管別人感受的人。

在長途汽車上,自己想聽音樂了,就把手機外音打開,聒噪的「網紅」歌曲把鄰座虐到吐血。

餐館里,自己腳熱了,就脫掉鞋子,把對面桌上吃飯的人熏得要死。當面甜言蜜語,背後惡語傷人。

幫助別人一次,恨不得讓對方感恩自己一輩子。自己不爽就罵人,自己爽了就忘形。

前兩天,一哥們給我哭訴他的經歷,說夜裡三點,他的朋友給他打電話說:別說話我給你唱首歌,然後電話那頭就傳來歇斯底里的《死了都要愛》:

死了都要愛,不哭到微笑不痛快!

我哥們當場欲哭無淚,那天夜裡,他可是在給姥姥守靈。

很多人都覺得教養是孩子們的事,讓孩子知道懂得禮貌,尊重別人,言語得體。只讓孩子講道德、講品質,自己卻怎麼自私怎麼來。

擁有了知識,卻沒擁有教養,讀書再多,沒有教養有毛用。

如今看來,教養絕不只是孩子們的事,更像是形形色色的大人們的必修課。

昨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夫妻吵架情緒失控,媽媽將半歲大孩子拋下樓后自殺。

妻子沒留神,5個月大的孩子不慎從床上摔下來。

丈夫指責:「你不上班,在家連孩子都看不好。」

兩人大吵一架后,丈夫見孩子沒事,又悠然地去參加別人的婚禮。

也許是看到丈夫深夜才回來,妻子怒從心頭起,兩人又開始激烈爭吵,互相推搡動手。

爭吵間,妻子爬上窗檯,先把孩子拋下5樓,隨後自己也跳了下去。

所幸母子二人保全了性命,但最終,妻子多處骨折,孩子也顱腦重傷。

你好好說話可以嗎?

看完這則新聞,我的第一反應是:不好好說話是不是真的會死啊!

人與人相處,兵戎相見的時候並不多,那些經常存在於我們周邊的小摩擦,很多時候就是由於話語造成的。

一句話,就可能引發爭論,導致一場家庭鬥爭。

孩子不慎掉床,媽媽一定是最自責的那個。這時丈夫開始肆意宣洩自己的不滿,道出了那句在我看來非常殘忍的指責:

「你不上班,在家連孩子都看不好。」

他似乎是忘了,妻子雖然是家庭主婦,卻日復一日地忙,甚至沒有假期,不分晝夜。

正是他有意無意的這句話,挫傷了妻子,引發了爭吵,也險些釀成悲劇。

人生氣時說的話,會像釘子一樣釘在對方心裡,不管之後說多少次對不起,傷口會永遠存在。

許多人意識不到,越親近的人,越渴望得到你的溫柔對待,因為在乎,所以ta對你的每句話都很在意。

之前一個讀者投稿,說自己在十八線城市生了個男孩,婆家眼裡卻只有孫子沒有媳婦。

有時她忙到深夜才想起兩天都沒洗臉了,第二天還得準時給一家人做飯,伺候老公上班。

兒子一歲那年,她的老公出軌了。

理由是自從有了兒子,她把他給忽略了。爭吵間還順便羞辱:「看看你現在發胖的身材,跟個鬼一樣。

這份抱怨里的自私,比他的出軌更讓人寒心。

愛的反面不是仇恨,是漠不關心

哺乳期的媽媽本就敏感,面對孩子的哭鬧和日常瑣碎,有10%-15%的可能性產後抑鬱。

許多網友在評論區現身說法,推斷這個新聞里的妻子就是其中一員:

「我當時每天有無數次自殺或帶著孩子一起死的念頭,隨便一句話都能讓我萬念俱灰。不管孩子發生什麼,都是我的錯,這種心理壓力讓人很難解脫。」

這些網友,她們都曾離絕望無限接近。可是,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靠自己走出陰影的。

新聞中的媽媽是否抑鬱還不得而知,但我們能夠知道的是:她的產後心情,沒人注意到,也沒有被關注。

事後,公公面對採訪時只說:「她沒有承認錯誤的想法,可能是心腸太硬了。」

婆婆呢?

「她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也難溝通,她有沒有產後抑鬱,那誰知道呢?我不會原諒她的。」

我們總是習慣了,對天邊的事奉獻熱情,卻對身邊的人漠不關心,甚至貶低、冷戰,朝夕相處,卻又彼此傷害。

就如買了一雙新鞋,每次蹭了一點灰都會小心翼翼地拭去,後來時間稍微久了一點,就算被別人踩了一腳,連頭都懶得低了。

大抵人們對人對事都是如此吧,起初她皺一下眉頭你都會心疼,後來她哭你也無所謂了。

而哪怕得到了所有人的關心,在意的人不聞不問,人就會覺得像是被世界遺棄一樣孤獨。

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

請別放縱善變的情緒

在心理學家看來,人憤怒時容易出現「意識狹窄」現象,會死盯著負面信息不放,無限放大。

有時糾結的源頭,實在算不上多大的問題,如果雙方能有所克制,有話好好說,問題很好解決。

但總有人讓自己沉溺在或悲或怒的情緒里,失去理智,付出慘重代價。

就如這位媽媽,超載的憤怒像情緒炸彈般爆發出來,傷到了自己,也傷到了尚在襁褓的孩子,孩子顱腦重傷,直到現在也沒脫離危險。

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則是本事。

前天, #何炅發飆# 的話題佔據了熱搜第一,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起因是在節目錄製現場,由於對比賽結果的不滿,選手之間開始互懟,一位小鮮肉甚至一腳踢飛衣物。

何炅多次叫停無果后,撂下一句「我對你們很失望」,憤然離場。

事後他解釋:「我覺得他們在那裡吵吵鬧鬧的樣子很不體面,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以解決問題為前提,而不是以發泄作為自己唯一的選擇。」

沒有生氣不一定代表沒有負面情緒,而不把負面情緒轉移給無辜的人,才是涵養。

太情緒化的人

容易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情緒就是心魔,你不去控制它,它就吞噬你,還殃及旁人。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至今記憶猶新:妻子發現丈夫在微信上給別的女子發紅包,憤怒之下爭吵並跳河,丈夫跳水營救,不曾想,妻子獲救了,可丈夫卻再也沒能上來。

妻子跳河卻淹死了老公,以鬧劇開始,以悲劇收場。

一位網友評論:這場悲劇的發生無論是不是「小三兒」惹的禍,至少可以說明這位一言不合就跳河的妻子平時的強勢和唯我。

婚姻說白了就是過日子,都是在矛盾和問題中同生共融,彼此都是對方的依靠和責任。相互之間喪失了平等、坦誠和尊重,長此以往,婚姻的基礎被動搖。

情緒化到失控,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力量。

在情緒化的人心裡,你要麼服從我,要麼就誰都不爽,這與其說是耿直,不如說是沒腦子。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它就如同行李,需要我們不時去整理,如果總是放飛自我,風波遲早會來。

電影《教父》裡面,教父的大兒子桑尼做事衝動魯莽,最終被人射成了馬蜂窩。而小兒子卻憑藉著自己的判斷,甘願在離家萬里的西西里蟄伏多年,保護了父親,又讓兇手受到了懲罰。

一個只會咆哮只知抱怨的人並不厲害,讓人嘆服的是,他懂得剋制和隱忍,並想辦法走出困境。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三思而後行」

說話前需要三思,因為嘴連著心,語言可以是最冰冷的刀戟,戳傷別人。

做事前更需要三思,越激動,越需要剋制,否則事態的發展很可能超出預期,反噬自己。

有句話叫:「人要學會愛自己。」

許多人錯誤理解了這句話,把「愛自己」當成了自私的借口,造成傷害和損失后,又若無其事地走開。

其實,真正的自愛,在於每時每刻都能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因為它不僅會影響你,也會影響到別人。

---------END---------

匯說FTsay泛金融革命發起與引領者!

普及金融常識,掃除金融文盲!讓每個人更平等的參與金融市場是我們的使命!即使你生於貧困,也絕不能死於貧困!

我們堅信勵精修行,方可得道:投資是生活的藝術,交易是一生的修行!願與你以投資交易為生,共同奔向財富自由之路!

歡迎關注公號:!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