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張圖看清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的關係

幽門螺桿菌病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桿菌病的不良預后是胃癌。

胃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每年大約有16萬人死於胃癌。 胃酸(gastric acid)指胃液中的分泌鹽酸。人胃是持續分泌胃酸的,其基礎的排出率約為最大排出率的10%,且呈晝夜變化,入睡後幾小時達高峰,清晨醒來之前最低;胃酸,在這裡有兩種意義,一是胃液中的胃酸;二是胃酸過多的癥狀,即胃泛酸;胃液中的胃酸(0.2%~0.4%的鹽酸),殺死食物里的細菌,確保胃和腸道的安全,同時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幫助消化。胃液對消化食物起著重要作用,正常胃液呈酸性,空腹時為20~100ml,超過100ml提示胃酸分泌增多。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過多,就會出現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現象,如發現有這些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確保身體健康。

為了在強酸性的胃部中茁壯成長和建立慢性感染,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利用一種特定的蛋白(即後文提及的BabA)附著到保護性的pH值中性的胃粘膜上。一項新的研究展示了粘附素蛋白BabA如何具有一種pH值反應性機制,從而允許幽門螺旋桿菌在承受胃酸的衝擊之前快速地從脫落的胃細胞上釋放下來。這種釋放機制讓這些細菌返回到pH中性的胃粘膜中,進行循環感染。 由於胃部疾病發展或者長期服用導致胃液pH值水平發生變化的酸抑制性藥物,胃部環境變化促進幽門螺旋桿菌發生突變而更加快速地適應。

如果您是醫生、醫學科研工作者,請點上方隨手關注我們!如果您需要SCI醫學論文服務、醫學科研課題設計、醫學科研基金申請或插圖服務,請加我們微信公眾號(sciinet),絕對乾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