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明瓷器款識你都知道嗎?

洪武:洪武是年號名,共使用三次。洪武的含義是:洪大的武功。指政治軍事上雄才大略的功績。

止目前,尚末見到署洪武官窯年款的瓷器,但卻有具本朝紀年的民窯器,如前述刻有「洪武七年七月二十七日造此」紀年款的青白釉罐。明代正德、嘉靖和清代康熙、道光年間,均有仿洪武年款的的仿品。至於洪武官窯中究竟有無署款的器物?這個待考的問題,有待發現實物,始可釋疑。

建文時期,也末見到署官窯年款的瓷器

示例圖 洪武官窯款

永樂:明清兩代,在瓷器上書寫帝王年號作為款識,始於永樂。款式僅見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一種,未見有楷書款。上海博物館收藏一方明永樂時翰林學士沈度的端視,硯底刻「永樂乙未秋翰林沈度識」十字篆文,經仔細比較,與瓷器上永樂款識字體相似。因此,永樂官款可能由當時的翰林學士沈度書寫后,再交工匠臨摹寫在瓷器上。永樂官器署款者不多,僅見有青花、白釉、青釉及紅釉等瓷器上。青花器物中寫帝王年號款的只見於壓手杯上;此外,早年流失日本的一對永樂青花蓋瓶,器身書「內府」二字,顯系宮內用器。單色釉器,有刻款和印款兩種體式。民窯青花器上有書寫「福」、「祿」、「壽」等字的。

示例圖 永樂官窯款


示例圖 永樂官窯款

示例圖 永樂官窯款

示例圖 永樂民窯款

示例圖 天啟仿永樂款

大明宣德年制 款式供參考 款識描述: 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官窯瓷器年號款。以青花楷書「大明宣德年制」為常見,其次為青花「宣德年制」楷書款。宣德官窯楷書款,好似出自一人之手,清秀端莊,渾厚遒勁。「德」字沿襲漢碑中的古體,字的右半邊「心」上沒有一橫,而成「德」字。而且雙人旁的兩撇,斜度較大。字體風格深受明初書法家沈度的影響。款識料色濃淡不勻,剛朴肅穆,富有永樂官窯四字篆體款的遺韻。

示例圖 宣德官窯款

宣德款,落款位置變化多,或底足,或器內心,或口沿,或肩部,正如孫瀛洲先生所說:「宣德款識遍器身」。多為雙行豎排,外圍雙圈。雙圈是用毛筆藉助旋轉陶車在圈足上寫就,顯得工整規矩,但圈線的色料濃淡不一,圈線的粗細也不一致。如果落款位置在器壁上,則多採用單行橫排,外面不加圈欄。 楷書「宣德年制」款有的為雙行豎排,外圍雙圈;有的單行橫排,無圈欄。篆書款極為少見,但景德鎮明代御器廠故址出土了兩件雙圈篆書「宣德年制」四字青花款殘器。 宣德官窯款,一般用進口的蘇泥勃青料,或在進口料中適當摻入一些國產青料寫就。呈色多為濃重的純藍,深邃處有鐵的結晶斑,但款銘色澤濃淡不一,並同覆蓋款銘的透明白釉緊密結合,使得筆劃的四周,好像蒙上了一層白霧。用八倍以上的放大鏡在強光下審視,款色多霧暗而下沉,器身和口內、足內釉薄處,閃有明顯的牙黃色;濃釉處微閃淡青色。宣德宮窯器載款的器底釉面,白中閃青,晶瑩滋潤,並有橘皮紋。

德官窯瓷以四字或六字楷書款為主,其中又以四字居多。字體一般較弘治款略大,結構比弘治款鬆散。青花色澤分濃深淺淡兩種,淺淡者呈色灰暗,與青花紋飾色調一致。亦有阿拉伯文、八思巴文和紅彩梵文書寫的款識。

楷書款中,除青花款外,也有紅彩書寫有「正德年制」款。紅彩色澤深者黑紅、淺者考慮艷麗。花盆、爐、洗等三彩器多用刻款,四字橫列於器口沿下。字體排列款式,除四字、六字雙排外,還見有六字橫列一行的青花筆架、四字一行橫寫於頸部的帶座瓶與雙環耳瓶、正德四字款橫寫於座托正中的插屏。民窯中常見有「大明年造」。「正德年造」或六字雙行楷款,並不規整。彩器上有「天下太平」款與四橫「年」字的寫法,也是在此時出現的。

歷代仿宣德款 自明嘉靖至民國,歷代都有仿宣德款的窯器,但仿款的字體風格與宣德款,特別是宣德官窯款有明顯的差異,筆法走勢不是過硬,就是太軟,或者過於工整,或者草率行事。仿款色澤,渙散、淺淡又浮於上面。 (1)明嘉靖仿宣德官窯款 嘉靖仿宣德官窯款為楷書,敦重而缺乏宣德官窯款那種剛勁渾厚的神韻。「年」字寫法又與宣德款截然不同,而與「正德」款中的「年」字相近。有的學者把它視為「正德」仿宣德款的作品,但從仿款的呈色上分析,青中泛灰藍,屬嘉靖時回青與石子青混合使用的色相。另外,載負款字的器底釉面,白中略泛灰黃,釉 薄而平滑,無橘皮紋,也富於嘉靖器物的特徵,加之瓷畫的構圖、色相無不閃爍嘉靖瓷器的風采。

示例圖 嘉靖仿宣德款(2)明萬曆仿宣德款 萬曆仿宣德款識的器件較多,仿款一般為楷書,但屬信手寫來,與宣德本款相去甚遠。

(3)清康熙仿宣德款 多為楷書,字體結構有的富有宣德款的遺韻,但款字書寫偏瘦。有的康熙仿款,「德」字與宣德款迥異,其右半邊「心」上有一橫。有的康熙仿款,採用行書而與宣德款迥然有別。

示例圖 康熙仿宣德款(4)清雍正仿宣德款 楷書,多採用豎排三行構圖方式,有的徑直寫「大明宣德」,規矩有餘,活潑不足;敦重有餘,渾厚不足。

示例圖 雍正仿宣德款

(5)清乾隆仿宣德款 格調不一,有的過於渾厚而顯得臃腫,有的單薄,缺少陽剛之氣,與宣德官窯款相去甚遠。

嘉靖時,款識字體的筆畫較粗,蒼勁中藏秀逸,頗能剛柔相濟。有青花、紅彩、刻字塗金等幾種款識,均為楷書體,末見篆書。 青花楷書款,其色澤濃艷,或淺淡,也有較灰暗的.寫款的位置,於器口邊書寫六字橫款者少見,一般多見於底足書寫六字雙行款,或帶有雙圈.雙圈的圈欄有的也很開闊,己近足邊.有的砂底器足僅於寫款處覆釉,其餘不上釉.而鬥彩盤不及小杯之類,卻為方框六字雙行豎寫款,頗具仿成化的效果;有的框外邊圍以花朵形。還見有書於器底部如錢幣格式的十字形款和環行六字款。另有寫「金錄大蘸壇制」款的器物,僅當時的道場用器。大器中,大盤於口邊扁框內橫書「大明嘉靖年制」款;大魚缸於口沿處橫書嘉靖年款而無框;梅瓶有的則於肩部寫成或刻出環形款識。常見有瓶、罐、爐、碗類中,也兼有刻款。

嘉靖款識中的字體,運筆多運勁粗放,但也有字體較柔和的。「制」字刀部,時有缺寫一豎的。過去所見嘉靖魚藻盤,類似仿成化特點的,往往有人以款字柔和為疑點,而誤判作仿品。明末清初皆喜仿嘉靖年款,其間清代康熙所仿嘉靖款識,青花色調灰藍,字體頗像,但結合器型,胎釉等風格仔細觀察之後,款識仍易區分

成化時開始仿寫宣德朝的款識,體式有四字與六字雙行豎寫款,字體排列不及宣德時的舒展,筆力柔弱,雙圈收攏。其本朝瓷器款識,以青花楷書雙行六字為主要體式,多寫在器底,色澤濃重;有些小件器物款由於覆釉厚,呈色輕淡而不易看清;但所書款字不論濃重或淺淡,色澤都很深沉,無漂浮感。無論官窯還是民窯,其外圍圓圈或框線都緊束款字;所畫方框多不及清代雍正時的四方規整,線條粗細和色澤均不一。除此之外,也有一行橫、豎寫圍以長方框者,另有藍釉為地,凸堆起白釉的款識。

成化款識,以圓潤的中鋒運筆,蒼勁有力,起落筆處無虛尖。這種獨具特色的款識,似一人所寫,為歷代仿寫所不及。僅管明代萬曆時仿寫得頗為形似,但仔細審度,卻顯筆劃粗重,排列稀疏,圈欄過人,仍有破綻可尋。

寫款部位,於器口邊的,有黃釉青花盤;於器足襄邊沿上,有高足把杯;最常見的。多是寫在器物底足裡面。有些官窯罐類,多在底足寫有「天」字,製作非常精細。所見天字罐,有畫海馬的,也有畫纏枝蓮、蟠螭纏枝瓜圖案的。這種天字罐,後代歷的仿造,但器型常是非大即小,並且所書款字也不相同。

民窯款識,或寫「大明成化年制」,或寫「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成化年造」。結構較為緊湊。所見畫雙圈寫「年造」的成化民窯瓷片,其製作精細與官窯不相上下。大件器物款字特別濃重有力,小器則淡雅深沉。色澤極淡者,有磨款或改款為「大明隆慶年造」的現象。

萬曆一朝歷時較長,官窯寫款亦多,字體書法頗似顏體,端莊工整,敦厚剛勁。格式多六字雙行,少用四字雙行。同時青花盤底上,還有中心署四字篆書「德化長春」,圍以方框,框外再以淺終形式,環以「萬曆年造」四字篆書的款識。萬曆早、中、晚期款式有所不同:早期青花款識與隆慶時期相似,色調濃艷,字體挺拔有力;中、晚期除部分濃重外,大部分出現淺淡或灰暗的色調,且有敗筆現象。 一般器物,青花款識多寫在足底,也有寫於口邊或肩部的。底足所寫款識多寫六字雙行,帶圈或無圈欄;還有的六字款呈旋轉環形。有的款識,寫於底面中心凹臍處。寫於口沿的,有五彩瓶,六字橫寫,有框或無框圈。寫於肩部有,所見有定陵萬曆**青花梅瓶,變為六字一行橫寫。除多用青花寫款外,還有刻款。三彩與五彩器有青花款、紫色款、刻款。清代康熙仿萬曆三彩盤,所書款識皆用紫色。

特別要在意區分后仿的萬曆款識。日本仿萬曆器物可以亂真,書體、色調及釉面等部分與真萬曆器幾乎一樣,但形似的款識卻於日本書道風頭,青花色澤過於濃艷與鮮亮。其次,對於清代康熙時仿的萬曆款識,也應審慎鑒別。

萬曆官窯款如下:

天順時期款識特徵

僅見兩件青花阿拉伯文三足筒爐,其中一署款「天順七年大同馬氏書」,另一僅書「天順年」三字款識。字體中鋒用筆,蒼勁有力;其後的成化官窯款識用筆之十分相似。

弘治時期款識特徵

款識格式沿用舊制,但字體卻清秀,筆劃纖細柔和,一改成化時渾厚剛健風格。以楷書為主,字體小而規整,亦用中鋒寫出。青花款色調淡雅泛灰而穩定,有四或六字兩行豎寫款,並帶有雙圈。而篆書款者,僅見黃地綠彩高足碗,為四字篆書,刻於器里。除刻款、青花款外,常見有以紅彩寫「上用」及「弘治年制」款的御用器。

民窯器物有以青花寫乾支款或紀年銘文的,如「千子年制」(弘治五年,即1492年)款的器物,殘片和弘治九年(1496年)紀事銘大瓶。

總之,弘治款識書寫俊秀飄逸。

正德時期款識特徵正德官窯瓷以四字或六字楷書款為主,其中又以四字居多。字體一般較弘治款略大,結構比弘治款鬆散。青花色澤分濃深淺淡兩種,淺淡者呈色灰暗,與青花紋飾色調一致。亦有阿拉伯文、八思巴文和紅彩梵文書寫的款識。

楷書款中,除青花款外,也有紅彩書寫有「正德年制」款。紅彩色澤深者黑紅、淺者考慮艷麗。花盆、爐、洗等三彩器多用刻款,四字橫列於器口沿下。字體排列款式,除四字、六字雙排外,還見有六字橫列一行的青花筆架、四字一行橫寫於頸部的帶座瓶與雙環耳瓶、正德四字款橫寫於座托正中的插屏。民窯中常見有「大明年造」。「正德年造」或六字雙行楷款,並不規整。彩器上有「天下太平」款與四橫「年」字的寫法,也是在此時出現的。

隆慶時期款識特徵

隆慶時瓷器實物較少,所見乾隆器物款識,多寫「大明隆慶年造」六字雙行款;亦有個別四字雙行,用「制」代「造」或將「隆」寫成「降」字的,款外圍以雙圈或方框,或一行無框。

隆慶款識,青花色澤濃重鮮艷,美如青金石。字體筆劃粗重挺拔,頓挫有力,結構莊重而嚴謹。除青花款外,還有紅彩款,多用於彩器上,亦寫「大明隆慶年造」六字雙行楷書,筆劃同樣蒼勁有力。

一般瓶、罐、壺、洗、盤書款於底足,大魚缸,則書款於器里口沿下。民窯款也與官窯一樣,書寫「年造」,字體結構嚴謹,密集靠攏,不見筆鋒,似用禿筆或竹筆寫成。

天啟時期款識特徵

明代天啟器物較少。款識青花色調不一,或很明快,或淺淡,或濃深,還有的顯黑褐或灰暗色。字體於剛勁中透出柔媚,筆道粗重濃深的大都寫得很有功力,淺淡的則清晰雅宜。款字一般寫於器底,個別的則寫在底面中心凹臍處。未見天啟有彩款。

官窯的格式一般為「大明天啟年制」,青花色調純正,帶有淺藍雙圈,如青花花籃紋折沿盆和花鳥小杯。還有書「天啟元年」、「天啟年制」、「天啟三年唐氏制」、「天啟八年」、「天啟御造」等青花款識的各種器皿,其款識色調呈黑赭色或顯得艷麗。有淺淡青花款識的天啟器物,見有故宮博物院所藏青花小魚缸和「天啟年米石隱制」的青花花觚;還有刻出「大明天啟元年孟夏月造」的龍紐青花十八羅漢紋瓷鍾。民窯器也多繪圖記款,如玉兔、靈芝等。

崇禎時期款識特徵 崇禎一朝為明末清初過渡的時期,不僅在器物上兼具明、清兩代的特點,而且在款識上出帶有兩代的習慣和風格。崇禎時期,署官窯款的器物很少見,所知有廣東省博物館所收藏的「大明崇禎年制」款的青花達摩爐,南京博物館收集的「大明崇禎年制」款的青花碗殘片和紀年款」崇禎丁丑」(崇禎十年,即1637年)青花雲龍紋筒爐;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崇禎八年(1635年)紀事款的青花龍紋筒爐,青花色淡,有暈散現象;香港出版的《明末清初瓷器》圖錄上,有一件「大明崇禎元年」(1628年)款識的青花龍紋盤,具有叫末清初特點;香港蘇富比分司出版的《太倉仇氏抗希齋曾藏珍品圖錄》第一輯上,有一件青花地白纏枝蓮花紋圓盒,所寫青花「大明崇禎年制」楷書,字體工整,兼具清代順治、康熙款識的風格,應為崇禎官窯的典型製品。歷史博物館藏崇禎十二年(1639年)隸書紀年款的青花凈水碗,及故宮博物院藏的崇禎七年(1634年)「甲戊春孟趙府制用「款五彩雲龍盤,均兼具明、清兩代款識的特點。由此可見,鑒定崇禎瓷器時,還可將款識特點作為一種旁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