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家暴男的特質:拳頭越硬,膝蓋越軟

作者: 小樓老師

01

最近幾天被「劉洲成家暴事件」刷屏了,好多朋友和我討論施暴者心理,也和我討論受害者心理,突然想起幾年前和一個律師朋友聊到過的案子。

朋友曾有個客戶,忍受了3、4年家暴,先後嘗試過3次離婚都失敗了。

這個客戶我們叫她小媛吧。

小媛其實是個伶牙俐齒的女性,外表看起來不像家暴受害者。

她婚後有次和老公吵架,很快說得老公語塞。

老公被說得惱羞成怒,抓起身旁一個杯子砸在她腳邊,濺起來的玻璃渣劃破了她的小腿。

她被突如其來的情況嚇傻了。

老公還不罷休,衝到她面前揪住她頭髮,想往牆上撞,被她兩手撐住了。

但她老公還不解氣,又在她肚子上給了她一拳,她疼得彎下腰的時候,被老公踹了一腳。

她哭著跑回了娘家。

不久老公就來找她,又是痛哭下跪,又是寫保證書。

她婆婆也來了,握著她手哭了半天,勸她回去。

婆婆說,兒子性格比較悶,逼急了才會打人。

何況「怎樣都是自己老婆,捨不得下手太重的。」

她老公也給岳父母保證,要是再敢動手打她,一定離婚,而且凈身出戶。

小媛又被勸了回去。

一直到她生完孩子,老公真的沒有再對她動手。

當然,她也心有餘悸,不太敢和老公衝突得太厲害。

小媛生了對雙胞胎,為了更好照顧孩子,她辭職當了全職媽媽。

老公收入也不低,沒什麼經濟上的擔憂。

剛生完孩子的時候,小媛老公還控制得還比較好。

發脾氣的時候只是摔打一些東西,沒對小媛動手。

直到有一天,小媛和婆婆爭吵了幾句。

爭吵的時候小媛老公在卧室里聽著,沒出聲。

晚上小媛喂完孩子,正在打瞌睡。

她老公突然把她從沙發上抓起來,什麼話也沒說,就把她往地上摔。

小媛嚇壞了,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老公一腳踢在她肩膀上,疼得她眼淚都流了下來。

老公又把小媛抓起來,吼道:你**給我媽道歉!

小媛一邊掙扎一邊哭喊,她感覺婆婆就在隔壁房間,而且聽見了老公打罵她。

看她掙扎,老公又給了她兩耳光,打得她不敢叫,只能抽泣。

這時婆婆走進房間,一臉輕鬆地對他們說:好了好了,算了算了,別吵到孩子。

之後幾年裡,老公對小媛基本是軟硬兼施。

打了她以後會對她特別好一段時間。

她只要提離婚,老公就會痛哭流涕,給她下跪,自己扇耳光,說自己不是人。

婆婆有時也告訴她,公公年輕時也打人,比兒子下手狠多了,現在他們老兩口也挺好的。

還對小媛說:他現在打了你,你不和他離婚,他以後會對你更好。

因為「男人會真正心疼那些自己打不跑的老婆。」

每次被打,小媛想著孩子,想著自己必須靠著老公生活,想著老公只要不打人,對她很好,就放棄了離婚的想法。

所以她嘗試過幾次離婚,都失敗了。

02

網上看到一句話: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這句話很正確。

通常家暴中的施暴者很難改掉自己的暴力行為,因為施暴行為背後的心理本質是「控制」。

人類控制別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施暴」。

越無能的人,越容易用暴力控制別人。

施暴者心裡一般有兩種恐懼:

第一, 恐懼控制不了伴侶;

第二, 恐懼伴侶離開自己。

越無力,越恐懼;越恐懼,越控制。

當施暴者感覺自己被伴侶攻擊,被羞辱,被威脅,或者被挑釁的時候,他們內心往往會出現一種「自我批判」的聲音。

比如:

她想控制你,別讓她覺得你好惹。

她在嘲笑你,別讓她看不起你。

她還敢威脅你?

她不在乎你了。

她覺得你好欺負。

.......

這種聲音會持續批判他們和自己的伴侶,讓他們感覺自己快失去對伴侶的控制了,這種失控感會讓他們變得怒不可遏。

這種感覺有些類似父母打孩子時的感覺——

當發現孩子「不聽話」(也就是「失控」的時候),很多父母會採用暴力手段控制孩子。

但暴力並不總能控制住伴侶,還極有可能使伴侶離開。

所有很多施暴者發現伴侶真可能要離開自己的時候,往往會立即轉變態度和行為,比如苦苦哀求伴侶留下,痛下決心改變,不惜下跪,寫保證書…….

所有這些行為並非真是出於「後悔」,而是換一種方式控制伴侶。

雖然施暴前後的行為看上去完全相反,但實際目的一樣——

控制你,不讓你離開我。

很多施暴者還會控制伴侶的經濟收入,限制他們的人際交往,當伴侶想離開自己的時候會很被動。

有些還會在精神上控制伴侶,讓伴侶覺得自己很差勁,不靠著他什麼也做不了,除了他沒人願意和她在一起。

如果伴侶執意離開,施暴者可能採取更加極端的行為——

威脅殺掉伴侶,傷害伴侶家人,甚至殺掉他們的孩子。

有的施暴者會對伴侶辯解自己的行為是「愛」,因為愛才會做出這些極端舉動。

但是,非常非常悲哀的真相是,他們心中的「愛」很少。

施暴者在這段感情中體驗最多的情緒就是恐懼導致的憤怒,最大的渴望是控制。

施暴者本人可能也是有著童年創傷的人。

他們在童年時可能常被父母毆打,也可能目睹父親毆打母親(或母親毆打父親)。

他們對伴侶的施暴行為,往往是對父母行為的模仿。

所以家庭暴力的心理治療,不能只包括受害者,還需要包括施暴者。

03

如何擺脫施暴的伴侶?

經濟獨立最重要

  • 很多受害者離不開施暴者,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們缺少經濟來源,或者離開施暴者以後她們的經濟狀況會一落千丈。

    這樣的後顧之憂會讓她們不敢離開施暴者。

  • 建立支持性的朋友圈

    施暴者往往會一點點破壞伴侶的朋友圈,讓她們的世界變成「孤島」。

    當伴侶遭遇家暴的時候,她們找不到人求助,或者羞於向別人啟齒自己的遭遇。

    她們最終的求助者很可能是那些勸她們繼續留在婚姻中的人。

  • 承認施暴者在施暴時,沒有「愛」的存在

    如果受害者為施暴者的行為找到「愛」這個理由,她們永遠也無法離開。

  • 不要「為了孩子」

    「家暴」這種行為是可以通過觀察傳給孩子的。

    孩子在童年見到爸爸毆打媽媽,若他是男孩子,進入婚姻以後可能會模仿爸爸的行為,毆打妻子;

    如果她是女孩子,進入婚姻以後,被丈夫毆打,她會更容易接受——因為我爸就這麼對我媽,我老公這麼對我也正常。

  • 如果施暴者的威脅升級,一定要迅速離開。盡量不要單獨和施暴者見面,尋求法律幫助。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