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017年北京高考語文試題逐題解析

2017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北京卷)

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24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8題。

材料一

首都博物館正在舉辦兩個精品展,一個是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一個是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覽甫一開始,便引來熱切關注,預約名額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問津」,只為少數專家學者所識,如今竟備受大眾青睞。這反映了大眾對文物價值的渴求,也提醒我們,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發掘其文化內涵,讓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來,發揮它們在公眾知史愛國、鑒物審美,以及技藝傳承、文化養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類觸摸歷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故事的講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個個考古故事,足以讓每個觀展者沉浸在千年歷史之中——無論是拿著放大鏡對著一枚玉器細細觀察的老人,還是那些被罕見金餅「亮瞎眼」的年輕人。很難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將一塊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態可掬的對尾鸚鵡。那一套套大氣而不失華麗的西漢編鐘,雖靜默無聲,卻彷彿讓我們聽到了古老的宮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館的熱切步伐,讓我們看到了經濟快速發展後現代人對「精品文化」消費的需求,更看到了現代人對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歷史追問。

精美的文物凝聚著工匠們的心血和智慧,不僅代表了當時高超的技藝水平,而且有助於現代技術發展。古代不少青銅器都是用失蠟法製造的。20世紀初,德國人曾用失蠟法鑄造工業用齒輪;1929年,又對失蠟法進行改造,以硅酸乙酯為耐火塗料,用熔點達1500℃的鉻鎢鈷合金製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人奧斯汀在雲南保山見到用失蠟法鑄成的青銅器,大受啟發,鑄成了噴氣發動機葉片和渦輪盤。之後,失蠟法技藝發展成為現代精密鑄造技術。

(取材於楊雪梅、黃洋等的相關文章)

1。下列對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前因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覽觀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發掘其內涵,發揮其作用

C。文物熱反應大眾對「精品文化」消費的需求

D。奧斯汀從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中得到了啟發

[答案]A

[解析]A選項中「以前精品少,所以文物觀覽者寥寥」,但是文章第一段說的是「反映了人們對於文化的渴求」,所以不能說以前精品少,而是人的主觀意識增強了,對於傳統文化更加渴求。

2。下列加點字詞的讀音和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甫一開始: 「甫」讀作pǔ 意思是「剛剛」

B。告罄: 「罄」讀作qìng 意思是「盡」

C。乏人問津: 「津」讀作jīn 意思是「路」

D。憨態可掬: 「掬」讀作jū 意思是「令人喜愛」

[答案]B

[解析]A選項「甫」的讀音為「fǔ」;C選項「津」為「渡口」之意;D選項「掬」為「雙手捧取」之意;故ACD錯誤。

材料二

文物與大眾親密接觸才能實現其價值,可是與海量文物庫藏相比,目前展現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於展出空間有限、擔心損毀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閨人未識」。感謝數字技術,打破了層層壁壘,盤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線上「活」起來。大眾足不出戶,便可欣賞到以前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在尊重歷史文化遺產的基礎上,數字技術不斷將今人的創造融入傳統文物,使之獲得了新生。文物不再僅僅是擺在展櫃里的靜態展品,而以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方式走近大眾,真正「活」了起來。

動漫技術在文物的文化創意中越來越受重視。三星堆博物館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數字動漫《神樹的傳說》,以新近發掘的海昏侯墓為素材的動畫作品《海昏魔鏡》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藉助動漫,專業的學術介紹變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噠」的漫畫,「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變得活潑起來,實現了學術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其實,早在1981年,已有讓文物「活」起來的動畫作品——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根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的故事創作了《九色鹿》。無數人通過這部動畫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畫。

移動應用程序(APP)以新鮮時尚的方式提供給觀眾審美與求知、娛樂與鑒賞的多元文化體驗。過去,由於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韓熙載夜宴圖》能夠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機會十分有限。故宮博物館推出的《韓熙載夜宴圖》APP彌補了這一缺憾,讓觀眾隨時隨地可以欣賞這幅傳世經典的精妙之處,在鮮活的文化體驗中感受古代繪畫作品的非凡魅力。此APP獨創了三層立體賞析模式——總覽層、鑒賞層和體驗層,使這幅「數字畫卷」可遠觀、可近賞,全方位向觀眾解讀畫作中的每個細節。點開APP,琵琶聲起,撥動江南寂靜的月色,觀眾彷彿隨著畫家顧閎中一起,走進韓府。畫卷中的墨痕筆意、人物的衣紋表情都纖毫畢現。輕輕觸動屏幕,指尖所至之處,似有燭光追隨;移動「燭光」,人物、用品的名稱、典故一一呈現,如同「秉燭夜讀」,在靜夜裡與千古佳作「對話」……忽然之間,畫中人「活」了起來,樂伎輕掃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畫與真實的界限瞬間模糊起來,觀眾沉浸在畫卷創造的藝術氛圍之中。

虛擬現實技術(VR)藉助計算機圖形系統、感測器技術等生成三維環境,創造出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狀態,通過調動用戶的多種感官,帶來沉浸感覺。以前,遊客只能在兵馬俑坑外觀看,有了VR技術,戴上特製的眼鏡,你會發現自己置身坑內,變身成了一個兵馬俑,低頭就能看到自己的身體——殘破卻依然威嚴。抬起頭來,你會發現博物館的穹頂慢慢向兩邊散開,建築逐漸退去,轉化成荒野,風沙瀰漫,你的身體同時下沉,身處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圍是千軍萬馬……

(取材於胡克非、張英等的相關文章)

3。根據材料二,下列對數字技術作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讓大眾了解到更多文物

B。增強了文物的學術性價值

C。增強文物觀賞的趣味性

D。幫助大眾更好地理解文物

[答案]B

[解析]數字技術作用只是連接觀賞者和文物的紐帶,實現了學術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但數字技術本身並不能「增強文物的學術性價值」,文物本身就具有學術價值。

4。根據材料二,下列成語中最能準確表達VR技術帶給人的體驗的一項是(3分)

A。身不由己 B。感同身受

C。設身處地 D。身臨其境

[答案]D

[解析]本題在考查考生對於文章內容以及詞語的理解。VR技術出現在「材料二」中最後一個自然段,文段所表達的是VR技術讓遊客擁有一種強烈的真實感。A選項「身不由己」的意思是,身體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為不能由自己支配。B選項「感同深受」的意思是,心裡很感激,就像自己親身領受到一樣。現在多比喻雖未親身經歷,卻如同親身經歷過一般。C選項「設身處地」的意思是,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境地。指站在別人的處境替別人著想。D選項「身臨其境」的意思是,身體不在那個地方,卻彷彿親自到了那個地方。並且在文中有提到「帶上特製的眼鏡,你會發現自己置身坑內……」綜上所述,選D更為合適。

5。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來只為少數專家學者所識,現在卻走近了大眾。如果用詩句來描述這一現象,下列最合適的一項是(2分)

A。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B。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D。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答案]D

[解析]D選項」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選自劉禹錫的《烏衣巷》,字面意思為當年豪門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裡。在本題中把文物比作燕子,如今可以被普通大眾所欣賞,符合題干條件要求。

材料三

有的博物館認為保護好文物不出事情是頭等大事,將文物封閉在庫房,秘不示人,覺得這樣才可以確保萬無一失。其實不然,「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些文物同樣如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館利用館藏的「彩鳳鳴岐」和「來凰」,舉辦了唐代雷琴演奏會。古琴屬於漆器,很難保存。這兩把古琴之所以能歷經千年保存下來還能使用,是因為歷朝歷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裝上琴弦以後,才能保持力學上的平衡,不至於散架。

數字技術使文物在線上「活」起來,更是對文物的一種保護。敦煌石窟集珍貴性、脆弱性於一身,歷經千年的莫高窟藝術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遊客的參觀成為莫高窟最大的隱患。2003年,莫高窟全年遊客接待量為30多萬人次,2014年已增長到81萬人次。根據測算,莫高窟一天的遊客接待量極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黃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過2萬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負。實驗監測數據顯示,40個人進入洞窟參觀半小時,洞窟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氣相對濕度上升10%,空氣溫度升高4℃,這都有可能侵蝕壁畫,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畫正在緩慢退化,千百年後人們何以領略莫高窟的神韻?

面對日益增多的遊客,如何化解保護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數字化工程,猶如一縷明媚的科技之光,照進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數字化展示中心,遊覽模式發生了變化,藝術體驗搬到洞窟外面,遊客先通過數字化體驗藝術「做足功課」,再進個別洞窟實際體驗。這種模式既能滿足遊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時又減少了在洞窟內的停留時間,減少了對莫高窟的破壞。中心建成后,遊客停留時間由2小時縮短至70分鐘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遊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取材於黃洋、祝越、周龍等的相關文章)

6。根據材料三,下列關於文物保護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文物「深藏閨中」不是最好的保護方法

B。實際上有些文物使用起來反而有利於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會加速壁畫的老化

D。彩塑和壁畫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項中在材料三第一段第一句話提到「秘不示人才能保萬無一失,其實不然」;B項中在古琴那一段提出,正是使用過後才得以保存;C項中提到進洞的人多會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使得壁畫老化,故而推斷二氧化碳降低不會加速壁畫的老化,所以C錯;D項在原文中說到「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畫正在緩慢退化」,說明有自然因素的作用,所以D項正確。

7。根據材料三,下列對敦煌「數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減少了莫高窟的遊客接待量

B。改變了洞窟的遊覽模式

C。縮短了遊客在洞窟內的停留時間

D。減少了遊覽對莫高窟的破壞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三最後一段「莫高窟最高日接待遊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可知,A選項「減少了莫高窟遊客接待量」錯誤。

8。請結合上述三則材料,簡述讓文物「活」起來的含義與作用。(6分)

[答案]

含義:利用博物館、各種現代技術讓參觀者近距離感悟文物的魅力。

作用:發揮它們在公眾知史愛國、鑒物審美,以及技藝傳承、文化養心的作用。

實現學術、趣味性統一; 以新鮮時尚的方式提供給觀眾審美與求知、娛樂與鑒賞的多元文化體驗; 藉助計算機等生成三維環境,調動多感官,帶來沉浸感; 使用現代技術使得文物呈現方式靈活,讓更多的人喜歡上古文化,更好地實現文物走近大眾的作用。

解決了展出空間有限、文物損毀等問題,起到更好地保護文物的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信息提取能力,首先活起來的含義在材料一與材料二中,在材料中找到需要解詞的原文區間;作用分散在三則材料中,分別從對文化,技藝傳承,展出方式及文物保護方面作答。

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題。

秦廢封建

秦初並天下,丞相綰等言:「燕、齊、荊地遠,不置王無以鎮之,請立諸子。」始皇下其議,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

蘇子曰:聖人不能為時,亦不失時。時非聖人之所能為也,能不失時而已。三代之興,諸侯無罪不可奪削,因而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謂不能為時者也。周衰,諸侯相併,齊、晉、秦、楚皆千餘里,其勢足以建侯樹屏。至於七國皆稱王,行天子之事,然終不封諸侯。久矣,世之畏諸侯之禍也,非獨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並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當然,如冬裘夏葛,時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獨見也,所謂不失時者,而學士大夫多非之。漢高帝欲立六國后,張子房以為不可,李斯之論與子房無異。高帝聞子房之言,知諸侯之不可復,明矣。然卒王韓信、彭越、英布、盧綰,豈獨高帝所為,子房亦與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

昔之論封建者甚眾,宗元之論出,而諸子之論廢矣,雖聖人復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說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氣必爭,爭必以利,利莫大於封建。封建者,爭之端而亂之始也。自書契[1]以來,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父子兄弟相賊殺,有不出於襲封而爭位者乎?自三代聖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終不能已篡弒之禍。至漢以來,君臣父子相賊虐者,皆諸侯王子孫,其餘卿大夫不世襲者,蓋未嘗有也。近世無復封建,則此禍幾絕。仁人君子,忍復開之歟?故吾以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論,當為萬世法也。

(取材於宋·蘇軾《東坡志林》)

註釋:[1]書契:指有文字記載。

9。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然後屬疏遠 屬:親屬

B。諸侯更相誅伐 更:交替

C。子房亦與焉 與:參與

D。不能易也 易:交換

[答案]D

[解析]「易」在這的意思為「改變」。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A。以有侯王 爭必以利

B。三代之興 知諸侯之不可復

C。而學士大夫多非之 而諸子之論廢矣

D。襲封而爭位者 君臣父子相賊虐者

[答案]A

[解析]A項第一個「以」是連詞,表示因為;第二個「以」作介詞

B項兩個「之」都為取消句子獨立性

C項兩個「而」都作連詞,錶轉折

D項兩個「者」都作「……的人」

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請立諸子

請立各位皇子為諸侯王

B。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

諸皇子和功臣們皆封侯並用國家的賦稅重賞他們

C。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廢除封侯的制度設置郡守,能行得通嗎

D。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

分封諸侯的制度不是聖人的本意,而是時勢使然

[答案]B

[解析]原文中沒有「皆封侯」之意,應該翻譯為:諸位皇子和功臣們用公有的賦稅重賞他們。

12。將下列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6分)

①時非聖人之所能為也,能不失時而已。

②自三代聖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終不能已篡弒之禍。

[答案]①時勢不是聖人所能創造的,(他們只是)能不失掉時機罷了。

②從三代聖人以來,用禮樂教化天下,以至於刑罰廢棄不用,然而終究不能制止篡位弒君的禍端。

13。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題「秦廢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廢除了三代以來分封諸侯的國家制度。

B。始皇不急於說出己見,而讓群臣議論丞相的諫言,群臣多贊成丞相的意見。

C。廷尉李斯深諳時移世變,以史為鑒,力排眾議,反對恢復分封諸侯的制度。

D。蘇東坡學養深厚,縱論古今,鞭辟入裡,指出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各有優劣。

[答案]D

[解析]根據原文可知,蘇軾一直在論述的是分封制的缺點,沒有提及其優點。

14。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話做出的判斷。請用自己的話具體說明作者做出這個判斷的直接依據。(5分)

[答案]時代不是聖人所能夠創造的,他們能做到的僅僅是不失去時機而已。三代興盛的時候,諸侯沒有獲罪就不能被廢除,即使君主想要廢除封建也不能做到。

秦朝的情勢允許建立郡縣制,秦始皇和丞相李斯準確把握態勢,實行郡縣制。漢朝時恰恰相反,根據時勢,不適合完全建立郡縣制,即使漢高祖和張良都不同意分封制,但最終還是封了韓信等諸王。因此,蘇軾說,分封諸侯不是聖人的意思,而是情勢造成的。

[解析]先點出作者的觀點,然後根據原文1、2、3段翻譯概括即可。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5-18題。

曉行巴峽

王維

際曉投巴峽,餘春憶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眾雞鳴。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1]行。

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

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註釋:[1]樹杪:樹梢。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巴峽鄉邑旭日東升,眾雞鳴唱,晴朗的江邊一個女子在浣洗。

B。水國鄉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橋,行人走在橋上,如在樹顛。

C。詩人登高遠眺,萬畝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過,分外澄明。

D。詩人在暮春之際來到巴峽,山水之趣寬解著詩人的離愁別緒。

[答案]C

[解析]「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萬井」是指千泉萬涓,而非「萬畝良田井然有序」。

16。「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一聯中,鳥雀之聲傳遞了作者的思鄉之情。下列詩句採用這一寫作手法的一項是(3分)

A。欲暮黃鸝囀,傷心玉鏡台。(王昌齡《古意》)

B。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晁補之《吳松道中》

C。蒼鳩鳴竹間,兩兩自相語。(張耒《感春》)

D。殷勤報春去,恰恰一鶯啼。(楊萬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答案]B

[解析]原文中藉助鳥雀傳遞思鄉之情。B選項中,藉助大雁,表達自己在遙遠旅途中產生的思鄉之情。

17。 同樣是描繪山峽,《曉行巴峽》與下列詩句相比,在運用意象、抒發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 《水經注》)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杜甫《秋興八首》)

[答案](1)運用意象:

王維的詩歌中,運用「浣女」「雞鳴」「水國舟市」「山橋行人」等意象,描寫了巴峽自然景物和風土人情,呈現出一派安寧祥和的山鄉之景。

酈詩運用「猿鳴」,杜詩運用「玉露」和「楓樹」的意象,通過描寫凄婉的猿鳴、秋天的霜露以及草木,烘托出凄涼蕭森的氛圍。

(2)抒發情感:

王詩中表達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情緒,幸得巴峽山水之美,離愁別緒得以寬慰。全詩哀而不傷,並不消沉。

酈詩和杜詩渲染出凄清悲涼的氛圍 ,表達了愁苦悲傷的情感。

[解析](1)王詩描寫了巴峽周圍的自然風物和風俗民情,通過描寫詩人沿途所見所聞:江邊浣衣的女子、雞群相鳴、水國舟市、山橋上的行人及登高遠眺看到的千泉萬涓。儘管這裡一片生活祥和之景,但並不能讓詩人歡快起來,尤其是在聽到人們說著異鄉方言,鶯啼還是故鄉聲音的時候。詩人最後說,幸得山水有許多的意趣,才能稍稍緩解他的離別之情、思鄉之苦,以至這種情緒並不消沉。

(2)酈詩所選取的意象是猿鳴,凄涼哀婉,行經巫峽此處,令人聞之心生鄉愁悲戚之感,渲染出了一幅凄清悲涼的畫面,表達了愁苦悲傷的情感。杜詩選取了秋天的楓林和霜露作為詩歌意象,營造出了秋日巫峽蕭瑟清冷的氛圍,詩人觸景傷情,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哀傷愁苦、漂泊凄涼之情。

王詩整體選取的意象都偏向明亮向上的格調,情感也並不消沉,哀而不傷;酈詩和杜詩選取的意象都偏向消極暗沉,情感比較低落哀傷。

18。 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6分)

①本詩描繪的是巴峽風俗,而陶淵明《歸園田居》描繪的則是田園風光,其詩云:「 ,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②本詩寫到了登高望遠,王勃《滕王閣序》中也有登高望遠的語句:「披秀闥,俯雕甍, , 。」

③本詩與辛棄疾《菩薩蠻》用為記游之作,辛詞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 。」

[答案]

①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②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③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四、本大題共6小題,共25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題。

根河之戀

根河是鄂溫克人[1]的母親河。

春天,根河從厚厚的冰層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發開來,它推去堅冰,歡快地伸展腰肢,向遠方而去。這破冰時節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純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這條源自大興安嶺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個個春天的日子裡,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後再一次次豐滿成熟,將涓涓乳汁流送給兩岸的萬千生物。

傳統的鄂溫克人跟森林河流貼得最近。他們與馴鹿為伴,生活起居、狩獵勞動,都離不開看上去「四不像」的馴鹿。眼下,這些溫順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溫克人結束了最後的狩獵,放下了獵槍。他們離開森林,進入城市或遠走他鄉,但敖魯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長輩94歲的瑪麗亞·索一步也不想離開她的馴鹿。

一踏進根河,我就聽說了她美麗的名字。先前見到過作家烏熱爾圖為這位老奶奶拍的一張照片。白樺林里,老人穿著長袍,扎著頭巾,側身站在一頭七叉犄角的馴鹿前,她微微佝僂著身子,皺巴巴的手輕撫著鹿柔細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兒一定有著母親的氣息。她神色沉靜而堅毅,嘴角兩旁的皺紋宛如樺樹皮上的紋路,彷彿她的臉上就印刻著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許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滿了母性的慈祥,又有著豐富的傳奇。年輕時她漂亮能幹,是大興安嶺遠近聞名的女獵手,與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獵物無論多遠,總是她領著馴鹿運回部落。這位偉大的母親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實我很想去為瑪麗亞·索拍一張照片。這些年,涌到瑪麗亞·索獵民點參觀遊覽的人絡繹不絕,但我想,我這樣匆匆來去,怎能配得上她的豐厚?怎能有烏熱爾圖探望她時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為烏熱爾圖是根河的兒子。當年,這位從小生活在大興安嶺的鄂溫克青年捧著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壇,剎時讓人眼前一亮。人們從他的小說里,認識了這個寂寞又熱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烏熱爾圖後來辭去京官重返故鄉。時隔多年,當我行走在呼倫貝爾草原上,那些將天邊畫出蜿蜒起伏線條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獨自開放的鮮花,那些低頭吃草或昂頭沉思的馬群,還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終默默流淌的河,都讓人忍不住心潮起伏。這位鄂溫克作家返鄉的理由還需要問嗎?就是這草原這河流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體里的血脈在涌動啊!

烏熱爾圖在回到草原以後的日子裡,完成了《呼倫貝爾筆記》等一系列著作和攝影作品,那是他數十載的文化尋根,是他作為一個鄂溫克的兒子,對母親的深情眷念與報答。

我們山外的人遠道來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卻搬下了山。

人類到了21世紀,越來越意識到人與自然必須平等相處。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數鄂溫克人戀戀不捨地告別了山林,將更多的空間留給了無邊的草木以及馴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離城市不遠的一個地方,新建了童話般的家園,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們去到那裡時,從山林里搬出的鄂溫克人正三三兩兩地在自家門前干著一些零碎的活兒。男人穿著時尚的T恤和牛仔褲;女人們燙了發,有的還挑染成了黃的深紅的,她們的裙子仍然長長的,跟老去的瑪麗亞·索一樣,但卻是城市裡流行的花色。

這裡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資興建的,咖啡色外牆,小尖頂,搬進來的一家家鄂溫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裝扮屋子,盤算著未來。鄂溫克人與外族人通婚是常見的事情,近些年更為普遍,他們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溫克名字,成為這新部落的新一代。這裡曾有過多年的繁忙,大興安嶺的木材源源不斷地從根河運往大江南北。眼下,過往的一切留在了畫冊里。伐木工變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學習新技能,謀求新職業,他們在努力與以往告別,與未來接軌。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對面的廣場上已經有許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這個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著音樂蕩漾,我忍不住踱過根河橋,進入了舞者的歡樂。用不著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這樣笑著來又笑著去的。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著她們舉手投足,扭動腰肢,想象著生活在此的種種愉悅。那是我度過的最為愉快的時刻。

陽光將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雖然來過了,但卻遠遠抵達不了這河的深奧,我只能記住這些人和這些讓人眷戀的時光。

(取材於葉梅的同名散文)

註釋:[1]鄂溫克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東北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

19。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恬然:自然放鬆,沉靜從容

B。袒露:毫不遮掩、毫無保留地展現

C。盤算:精打細算

D。曼妙:舞姿輕盈而美麗

[答案]C

[解析]C項「盤算」本義為對事情的過程或結果進行仔細而從容地考慮,文中應為憧憬未來即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嚮往,而非選項中「精打細算」。

2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傳統的鄂溫克人生活在山裡,以打獵為生,馴鹿是他們生活、勞動的重要幫手。

B。烏熱爾圖為瑪利亞·索拍攝的照片,生動地表現了她歷經的滄桑與母性的慈祥。

C。第六段中作者運用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展現了呼倫貝爾草原的美麗風光。

D。搬出山林的鄂溫克女子穿上了城市裡流行的裙子,過上了快樂時尚的新生活。

[答案]D

[解析]D項「搬出山林的鄂溫克女子穿上了城市裡流行的裙子」有誤,原文為「她們的裙子仍然長長的,跟老去的瑪利亞·索一樣,但卻是城市裡流行的花色」。由此可知,裙子長度依然保守,只是裙子花色為現代流行,而非選項中「城市裡流行的裙子」。

21。第二段寫出了根河的哪些特點?有什麼象徵意義?(5分)

[答案]特點:有生命力,歡快奔騰;純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豐滿成熟,哺育兩岸萬千生物。

象徵意義:鄂溫克人在艱難環境中迸發出的頑強生命力,以及鄂溫克人樂觀向上的性格;鄂溫克人淳樸的性格,純凈的文化;河流象徵孕育鄂溫克人的母親。

[解析]河流含義包括本意和象徵意,此處僅答象徵意。由「春天河的巨大生命力迸發開來」得出象徵鄂溫克人在艱難環境中迸發出的頑強生命力;由「純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得出象徵鄂溫克人淳樸的性格,純凈的文化;由「將涓涓乳汁送給兩岸的萬千生物」得出河流象徵孕育鄂溫克人的母親,哺育兩岸萬千生物。

22。作者在結尾說「我知道了我雖然來過了,但卻遠遠抵達不了這河的深奧。」請根據文意,說明「這河的深奧」的含義,「抵達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託的情感。(6分)

[答案]「這河的深奧」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根河的生命力以及養育兩岸萬千生物的偉大。

(2)以瑪利亞·索為代表的鄂溫克人停止傳統的打獵、伐木活動,轉為守護馴鹿和看護森林,與森林河流和諧共處。

(3)鄂溫克人搬下山,將更多的空間留給草木以及馴鹿等動物,努力與以往告別,與未來接軌。

「抵達不了」的原因是我們是山外的人,匆匆來去,無法深刻體會鄂溫克人貼近森林河流生活的豐厚經歷和思索。

表達了作者對森林河流的敬畏和對鄂溫克人轉變傳統生活方式、保護自然的敬意。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信息提取能力以及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對於原因的分析,需要縱觀全文,從龐雜的信息中細緻地檢索出原因。而對於情感,概括歸納出幾個論點即可。

23。文章敘寫了瑪麗亞·索、烏熱爾圖和走出山林的人們。請分別概括他們各自「根河之戀」的表現。作者這樣構思體現了怎樣的匠心?(6分)

[答案]

烏熱爾圖的「根河之戀」表現在通過文學講述根河和鄂溫克人的文化。後來辭去京官回到故鄉親近身體里的文化血脈,並完成《呼倫貝爾筆記》等作品,表達對故鄉的眷念和報答。

走出山林的人們意識到人與自然必須平等相處,把更多的空間留給森林河流和馴鹿等,努力與以往生活方式告別,並以歡樂的態度與未來接軌。

這樣構思讓文章結構清晰,不同的鄂溫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愛著故鄉、與森林河流和諧共處,一起呼應了文章主旨和題目「根河之戀」。

[解析]先確定每個人物故事在文中的範圍,概括時注意使用文中出現的關鍵詞句。

24。鄂溫克人與根河有著密切的聯繫。下列對經典作品中環境與人物的聯繫,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觀園是《紅樓夢》中人物活動的一個主要場所。正是這個眾姐妹詩意生活著的「世外桃源」,造就了賈寶玉力求擺脫世俗的叛逆性格。

B。《邊城》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湘西小鎮茶峒。山明水凈的湘西風光,映襯了翠翠、爺爺、儺送等人物心靈的澄澈純凈與人性的善良美好。

C。《紅岩》講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裡共產黨員在監獄中艱苦卓絕的鬥爭。牢房的陰暗、劊子手的兇殘,突顯了革命者信念的堅定、意志的堅強。

D。《阿Q正傳》寫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時期的未庄為主要場景。趙太爺、假洋鬼子為代表的統治階級對阿Q的壓迫和欺凌,是阿Q「精神勝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答案]A

[解析]本題是對於必考名著《紅樓夢》《邊城》《紅岩》《阿Q正傳》的考查,更側重這四部作品背景和細節性知識,對於考生來講,難度係數不大。A答案太絕對,賈寶玉在進入大觀園之前已經厭惡世俗,大觀園只不過給了他寄放心靈的場所,而不是造就這一性格的原因。

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

25。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根河之戀》里,鄂溫克人從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類似的故事。請你從中選取一個例子,敘述情節,並作簡要點評。要求:符合原著內容,條理清楚。

②請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香菱之中選擇一人,用一種花來比喻她,並簡要陳述這樣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據原著,自圓其說。

③如果請你從《邊城》里的翠翠、《紅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車夫、《老人與海》里的桑提亞哥之中,選擇一個人物,依據某個特定情境,為他(她)設計一尊雕像,你將怎樣設計呢?要求:描述雕像的體態、外貌、神情等特徵,並依據原著說明設計的意圖。

[解析]今年三篇微寫作都與名著聯繫,充分說明了名著的重要性,想要逃脫名著或者只讀梗概就能混過聯考,已經成為夢幻泡影。

①這篇微寫作是少見的敘事類,寫《平凡的世界》中從原有生活走向新生活的故事。這部名著考試之前已經重點講解,孫少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敘述完故事後稍加一兩句議論式點評做升華即可。

②第二篇考查的是《紅樓夢》的相關內容,難度也不大,用一種花來比喻一個人,並說明理由。這道題目屬於議論類。選取的都是相當典型的人物,林黛玉可以和芙蓉,薛寶釵可以和牡丹搭配。《紅樓夢》里有占花名這個情節可以參考。

③屬於描述類。要求抓住六部名著中一個人的性格特徵,用描述的手法表現出來。重點要求用側面(間接)的方法,通過各種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來體現人物特徵。寫白了就沒有意味了。

26。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紐帶是能夠起聯繫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彙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等都需要紐帶。

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展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將選擇怎樣的畫面?

請展開想象,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敘述,有描寫。可以寫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解析]作文題議論文考查的是「說紐帶」,涉及的話題範圍非常廣泛,考生容易找到切入點。從基本的立意方面,要抓住紐帶這一形象所代表的「聯繫」的含義,可以寫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個人與社會的聯繫,也可以寫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繫,還可以是當下與歷史的聯繫。主題可大可小,考生可以自由選擇。但要注意作為一篇700字左右的作文,不可能包含太多的側面,考生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而是應該選擇一個自己熟悉擅長的方向寫深寫透。作文寫作要體現清晰的邏輯,考生可以分層次整理自己的論述過程,按照分論點逐一展開,從時間或空間線索上安排文章設計。也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子,對有聯繫和沒有聯繫兩方面進行論述,最終歸結到自己的結論上來。整篇文章要注意邏輯的連貫性,觀點明確,論證過程清晰,並且能夠注意到首尾呼應,紐帶的話題天然給考生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線索,考生要善加利用。考生要注意將作文的最後落腳點上升到文化、歷史和哲學的高度,不要就「事」論「事」,要始終把「人」作為中心。文學的本質是人學,關注的核心問題是與人有關的問題。比如有考生想到「一帶一路」的話題,我們在作文寫作中要重點談到的是「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中「民心相通」的部分。作文最終的落腳點還是要放在「人」,而不是「事」,要有情感的溫度和人性的關懷,而不只是乾巴巴地擺事實講道理。這一作文題體現了「聯繫」的觀點,考生可以在哲學上有深層次的解讀,體現文學的終極關懷。歷史上與「帶」字有關的詩句也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如謝脁寫「澄江靜如練」,將詩人「澄懷觀道,靜照忘求」的精神意趣與平靜澄澈,如白練一般的大江聯繫在一起,給人以極致的審美體驗和深邃的哲學思考。杜甫的「春星帶草堂」的「帶」,則是將天地兩個並無交集的世界用一個「帶」字巧妙連接起來,其實這一「帶」是現實中不存在的,作者虛構出這一連接,是猶如「輔助線」一般的神來之筆,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之妙。考生從這些經典詩句出發,能夠在邏輯論述之外,進一步體現出文章的美學價值和文化涵養。

記敘文要求考生寫「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實際上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講好故事」的類型,也就是我們在近年聯考作文中一直強調的傳統文化和革命歷史文化的主題。最近在北京的捷運電視中滾動播放《畫說黨史》,為我們梳理了很多共和國歷史上的經典畫面,考生如果留心,類似的話題素材很多,考生應該在考前有比較充分的積累。此話題可寫的範圍很大,但考生要注意讀懂題目要求,注意按照題目要求是「選擇怎樣的畫面」。在敘事中,要體現邏輯性和藝術性的結合。一方面,要圍繞主題確立自己的敘事邏輯,要體現共和國哪方面的成就?應當從怎樣的畫面切入最能體現這一成就?如果選擇多幅畫面,要注意它們之間的邏輯連接,服務於中心主旨,表現出對共和國的真摯熱愛,同「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相聯繫。另一方面,考生還要關注作文的藝術設計,用語言呈現「畫面」,對考生的敘述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經典的古詩詞、古文名篇,對於畫面描寫的技巧,都可以為我們借用。如梁啟超先生在《作文法》中提到的鳥瞰法、類括法、步移法、凸聚法、臠嘗法等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作為聯考要求的記敘文,敘事不能過於簡單粗糙,需要有一定的文學性設計,比如情節起伏的安排,對時間和空間軸線的設計,情感線的埋設。同時也不要將文章寫得過於曲折,要照顧到讀者的感受,不能將作文變成自己的內心獨白。整篇文章要注意講述感的把握,能夠吸引讀者、感染讀者,不流於形式,不要只是空洞地說空話、大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