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日課 | 《論語·八佾》16

子曰:「射不主皮⑴,為⑵力不同科⑶,古之道也。」

楊伯峻《論語譯註》:

【譯文】孔子說:「比箭,不一定要穿破箭靶子,因為各人的氣力大小不一樣,這是古時的規矩。」

【註釋】⑴射不主皮——「皮」代表箭靶子。古代箭靶叫「侯」,有用布做的,也有用皮做的。當中畫著各種猛獸或者別的東西,最中心的又叫做「正」或者「鵠」。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射應該是演習禮樂的射,而不是軍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為主,不以穿破皮侯與否為主。《儀禮?鄉射禮》雲,「禮射不主皮」,蓋本此。⑵為——去聲,wèi,因為。⑶同科——同等。

朱熹《論語集注》:

為,去聲。射不主皮,鄉射禮文。為力不同科,孔子解禮之意如此也。皮,革也,布侯而棲革於其中以為的,所謂鵠也。科,等也。古者射以觀德,但主於中,而不主於貫革,蓋以人之力有強弱,不同等也。記曰:「武王克商,散軍郊射,而貫革之射息。」正謂此也。周衰,禮廢,列國兵爭,復尚貫革,故孔子嘆之。楊氏曰:「中可以學而能,力不可以強而至。聖人言古之道,所以正今之失。」

郭美華

(原文)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的最初起源是狩獵、戰爭的需要,逐漸演變為禮儀的一種。但射禮的具體規定,則較為繁複,各家說法歧義較多。舊說,射禮有大射、賓射、燕射、鄉射之類不同。據《儀禮》,「射不主皮」上有「禮」字:「禮,射不主皮」。舊祝認為這裡是指鄉射禮。

主皮的意思,是射箭的內容和目的。射箭的時候,有一個靶子,是用不同的獸皮來做的(根據天子、諸侯、大夫、庶民等等地位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動物皮來做,比如天子用熊皮,諸侯用麋皮,大夫以及一般的士,只能用布來代替,大夫畫上虎豹、士畫上鹿和豕);靶子上有一個中心位置,周圍也根據不同的權力地位,以不同顏色形成不同的圈層。射箭,主要就是要射中靶子的中心。如果是訓練有素的士兵,最好的表現就是要用箭貫穿靶子中心。對於一般選擇有力者作為士兵儲備,也重視能不能射中靶心,雖然不一定能射穿。強調射穿,是貫;強調射中,就是主皮。主皮和貫不同。孔子從禮的角度來看待射,當然就不主張注重力氣的貫和主皮了。孔子說是「古之道也」,表示當時射禮的舉行,已經喪失了「射不主皮」的要義,而也崇尚任力中的了。

孔子這裡引用「射不主皮」,其根據是「力不同科」,這個力不同科的意思是什麼呢?這個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釋:

(1)射作為禮儀,具有道德教化的意義,在道德教化意義中,最為重要的不是依據力氣而射中鵠的。我們可以參照孟子的說法來理解。孟子認為,射有一個力氣和技巧的區別:「射於百步之外,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萬章上》)不同的人有不同氣力,百步穿楊並不是每一個人的氣力都達得到的。而在力所能及的距離內,射中靶心,則是一個經過練習可以獲得的技巧。而且,孟子認為,(a)作為禮儀,射內涵著一種教化意義,可以比喻為仁之道:「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公孫丑上》)同時,(b)射具有其自身內在的規矩,君子習禮成性也是遵循規則而行為的過程:「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盡心上》)尤其重要的是,(c)射還需要以人的德性作為基礎。在《離婁下》,孟子舉了一個故事就很有意思地突出了學射者的德性之端: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思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仆曰:「追我者誰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仆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矣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後反。

(2)作為禮儀的鄉射禮,有好幾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看一個射者的氣象、氣質、容貌、射姿等等;第二個環節才是看射箭能否中鵠的;第三個環節是看射箭的動作能否與音樂、舞蹈之節奏相合。作為第二個環節的「主皮」,並不是最重要的。

(3)鄉射禮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為軍隊選擇具有作戰能力的射者。但是,射者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從事不同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兵役的擔負,需根據其家庭所耕之地及其產出的多寡不同而相區別。所謂「力不同科」,就是不同家庭可以擔負兵役之類力役之事的不同層次區別(比如,地力財力強,人口多的家庭,可以多出人服役;地力財力弱,人口少的家庭,則少出服役之人;而同樣的家庭,遇到豐、欠的年歲不同,也區別其服役的時間長短,豐年長一點,欠收年份短一點等等)。

袁青

這段話講的是射禮,主要爭議在於「射不主皮」的解釋。

何晏《集解》引馬融之說:「天子有三侯,以熊虎豹皮為之,言射者不但以中皮為善,亦兼取之和容也。」「射不主皮」也就是說射者僅僅射穿箭靶是不夠的。

朱熹注曰:「皮,革也。……古者射以觀德,但主於中而不主於貫革。」程樹德認為朱熹說勝於馬融之說,但「主皮」當訓「中」,非訓貫革。我認為程樹德之說可能更好,孔子是說,射禮,射中不射中並不重要,因為各人的力量有差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