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玩命生天——越戰美軍單座攻擊機變身救援機,槍林彈雨中救回墜機飛行員

戰爭中作戰飛機被擊落是常有的事,救援倖存的飛行員就成為一項重要的軍事行動,這既是基於人道主義,也在於培養一名合格的飛行員實在不容易。這方面美軍可以說能力最強,有專業的搜救隊伍、專業的救援飛機和多兵種配合的搜救體系,歷經二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高強度救援,其經驗也最為豐富。可就在美軍中曾出現過一次令人不可思議的救援戰例,大膽的單座攻擊機飛行員玩票加玩命,火線變身救援機,成功救回一名墜機飛行員,堪稱奇迹。

美軍A-1「天襲者」攻擊機,機身設計帶有鮮明的二戰時期色彩,當初美軍也確實想將其用於攻克日本本土作戰,只是小日本迅速投降,讓「天襲者」一時英雄無用武之地。

費希爾少校的靈光一現,既救了戰友梅耶斯,也成就了自己

時光倒回1966年3月10日,越南戰爭正酣,美國空軍第1空中突擊中隊少校D·W·梅耶斯駕駛A-1型單座攻擊機由越南南方波來古空軍基地升空,到阿紹峽谷執行攻擊地面目標的任務。梅耶斯在超低空飛行中被南越游擊隊的地面火力擊中,梅耶斯開始還想把受傷飛機開回去,無奈飛機受損嚴重已經起火,更要命的是飛機高度太低已無法跳傘,梅耶斯猛然發現峽谷里有一塊相對平坦的場地,當機立斷選擇在此迫降。梅耶斯使出吃奶的勁,將座駕跌跌撞撞停在這布滿障礙物和彈坑的峽谷中。迫降成功后,梅耶斯立即用救生電台發出求救信號,並躲藏在峽谷中的樹林中。

美軍搜索救援中心接到梅耶斯的求救信號后,立即出動由數架直升飛機組成的救援隊趕往阿紹峽谷。可就算救援直升機以最高的速度飛行,預計途中也需要20分鐘。峽谷附近的南越游擊隊已發現梅耶斯的迫降飛機,也全速朝梅耶斯趕來,槍聲、吶喊聲越來越近,常規救援時間對於梅耶斯來說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地面上發生的這一切,被空中同是第1空中突擊中隊的伯爾尼·費希爾少校看在眼裡,他執行同樣的對地攻擊任務,駕駛的也是A-1型單座攻擊機。要說救援地面的飛行員根本 根本不是他的責任,可看著步步緊逼的南越游擊隊以及危在旦夕的梅耶斯,費希爾毅然做出一個決定,駕機降落下去救援戰友梅耶斯。

若干年後,當《越戰中的A-1「天襲者」》一書的作者向費希爾提問:當時你是如何將救援這一過程組織起來的?費希爾回答說:「我的腦海里當時有3件事情導致了這種想法,一是看見梅耶斯跳出了他起火的座機殘骸並鑽進了附近的樹林里,二是發現接下來救援直升機不會在20分鐘內趕到,三是在這裡還有別的A-1在攻擊。所有的這一切幫助我組織起了這次計劃,我做出決定后就把飛機降了下去……」

圍攏過來的南越游擊隊顯然也看出了費希爾的意圖,各種輕武器一起向費希爾的座駕打過來,費希爾不顧一切迎著槍林彈雨降落在峽谷中,在超短的距離內將飛機停下,所幸輕武器對皮實的A-1型攻擊機一時還奈何不得。費希爾駕機在梅耶斯隱藏處以最小的半徑掉了一個頭,心領神會的梅耶斯以最快的速度沖了出來,不等飛機停下就爬上了費希爾的飛機,一頭鑽進駕駛艙,費希爾迅速加大油門並關閉座艙蓋,迎著AK47噼里啪啦打過來的子彈,A-1型攻擊機高速滑行至一個大彈坑前面終於一飛衝天,在近在咫尺的越南人驚愕的眼神中越飛越遠。

費希爾玩命的救援過程乾淨利落,只用了大約七、八分鐘,兩人擠在座艙里並沒有太影響費希爾的駕駛動作,堅持了一段時間,他駕機回到了波來古空軍基地安全降落,下機一看,這架A-1的機身包括座艙蓋上已是彈痕累累。梅耶斯真是太幸遠了,越戰中美軍被俘飛行員的結局都挺悲慘,假如梅耶斯被俘獲,能活不能活都很難說,即使不死也要脫幾層皮,至少也要被關押7年以上,因為大部分越戰美軍戰俘直到1973年美越巴黎和談后才被釋放。

伯爾尼·費希爾少校(左)與D·W·梅耶斯少校

拋開意識形態和戰爭性質,作為職業軍人的費希爾,其勇敢無畏的精神和與戰友生死與共的情誼都是值得讚揚的。正是因為這一無私的舉動,伯爾尼·費希爾少校被授予美國國會榮譽勳章,成為越戰期間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美軍飛行員,他駕駛的那架A-1(編號132649)退役后也被位於俄亥俄州代頓市的美國空軍博物館收藏展出。

伯爾尼·費希爾為什麼能夠取得救援的成功?

雖說是藝高人膽大,但這次成功救援梅耶斯,不僅僅是費希爾膽子大和具有高超的飛行技術,還絕對離不開其座駕付出的汗馬之勞。

這次完美營救的主角是A-1型攻擊機,而不是此時著名的「明星機」F-4「鬼怪」或A-4「天鷹」,自有它的緣由,也說明A-1非同一般。從這次救援A-1的表現看,其至少有三處閃光點:一是具有出色的短距起降和適應場地的能力,當時降落場只有百餘米長且坑窪不平,費希爾駕駛的A-1是海軍轉交空軍的A-1H艦載機型,正好具有短距起降能力和加固結實的起落架;二是對輕型武器的抗打擊能力比較強,A-1除了機體結構堅固,在駕駛艙的兩側和底部還焊有鋼板,駕駛艙蓋也是由防彈玻璃製成;三是駕駛艙十分寬敞,A-1H雖是單座型,但可以擠進兩個中等身材的飛行員,還不致影響關閉艙蓋和駕駛動作。這三者缺其一,此次救援行動可能就會功虧一簣。

越戰期間美軍A-1型攻擊機通常掛載多種武器,從普通航彈、火箭彈、凝固汽油彈、子母彈、制導炸彈等一應俱全。

要知道在一戰、二戰中類似的救援也曾出現過,但那時的飛機速度慢,駕駛艙大多不是敞開式就是非增壓式的,關不關艙蓋都不至於嚴重影響飛行。但進入1960年代之後,就算A-1型這種老式飛機,駕駛艙也有改裝成增壓氣泡型的了,像此等單座戰機火線變身救援機的戰例,在二戰之後似乎也僅此一例。一般人對A-1型攻擊機並不熟悉,那麼A-1型攻擊機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飛機呢?

其貌不揚的A-1「天襲者」竟是二戰之後產量最大的攻擊機

A-1型攻擊機由美國道格拉斯飛機公司於二戰末期研製,1945年1月原型機首飛,1947年服役,主要為海軍航母艦載型AD-1攻擊機,綽號「天襲者」(也譯為「空中襲擊者」)。

A-1雖貌不驚人,粗老笨壯的,卻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飛機。其裝有一台2700馬力的18缸活塞發動機,最高時速518公里,最大航程超過4800公里,滯空時間達10小時,裝有4門20毫米機炮(備彈800發),載彈量3.63噸,有15個外掛點。A-1型雖為老式螺旋槳飛機,但動力強勁、機體堅固、火力強大、低空機動性能好、航程遠、用途轉換性強。A-1型有多種升級改型,從AD-1型直到AD-7型,同時A-1還被改裝成多種用途的機型,涵蓋反潛機、預警機、教練機、偵察機、加油機、電子對抗機等等,駕駛艙從單座到4座不等。

1962年9月美軍新的飛機型號命名法開始實施,「天襲者」AD-1至AD-7的各種改型都回歸A-1+字母排列(從A-1A到A-1J),如AD-1攻擊機改稱A-1A,升級版的攻擊機AD-6改稱A-1H,預警機AD-5W改稱EA-1E……

道格拉斯飛機公司共生產A-1各型號3180架(一說3392架),並出口到多國,是二戰之後美國生產數量最多的軍用機型之一,僅次於F-86、F-4、F-16戰鬥機,但絕對是攻擊機產量的老大,預計今後也絕不會被超越。「天襲者」最終產生至少9種機型和48種用途改型,型號及改型之龐雜在美軍飛機中首屈一指。美軍的A-1型攻擊機到1960年代開始逐漸被A-4、A-6型攻擊機取代,美軍最後一架「天襲者」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退役,被稱為「最後的活塞武士」。

在越戰中美國海軍規定「天襲者」載彈量不到一半時不許出擊,以避免油料浪費。可海軍的彈藥供應並不充足,1965年10月,VA-25中隊的飛行員腦洞大開,把航母上報廢的一個馬桶掛在A-1H機翼下湊夠掛載數,在湄公河三角洲上空轟炸時一起投給了敵軍,成為一時的笑談。

A-1型攻擊機雖未趕上二戰,但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攻擊機的主力機型,作戰使用十分頻繁。如越戰中美空軍第1空中突擊中隊最多時有48架A-1攻擊機,在1966年的上半年間就完成了3538個起落架次,總計9662個飛行小時。「天襲者」也曾和空軍打過交道,只是美軍以慘敗收場。1968年2月14日,美軍2架A-1H攻擊機在海南島萬寧方向侵入領空,解放軍海航6師18團2架殲5型殲擊機升空攔截,10時38分,我軍飛行員發現入侵美軍戰機,並隨即展開攻擊,美軍僚機被擊落,長機受重傷逃走,最終墜落於越南峴港近海海域,但兩名飛行員都被美軍救援飛機救起。

軍工圈—軍工行業第一公共平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