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轉載 | 新作《藏書票札記》,馬未都作序推薦!

子安 著 2017年6月出版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日前,三聯書店旗下生活書店出版了《藏書票札記》一書。本書為彩色精裝,裝幀雅緻,圖文並茂,數十枚稀見藏書票令讀者大呼"養眼"。

本書作者為著名藏家、專欄作家、策展人子安,精選近年來發表於《三聯生活周刊》、上海《新聞晚報》、《深圳商報》等媒體專欄的藏書票品鑒文章,從藝術大師芬格斯坦、麥綏萊勒到肯特,從名流票主狄更斯、蕭伯納、里爾克到理查德·施特勞斯、皮蘭德婁,從元首羅斯福到希特勒、墨索里尼,作者暢談藏書票背後豐富的文化、歷史和內涵,與名人們的不解之緣,為廣大讀者打開了一扇瑰麗多彩的文化與藝術之窗。

藏書票(Bookplate)是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帶有藏書者姓名的小版畫。最初的功能和藏書印章一樣,屬於個人收藏的一種標記。通常在票面上印有拉丁文ExLibris,意為"我的藏書"。

藏書票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外文人雅士、名流貴族的珍愛,被譽為"版畫珍珠""紙上寶石""書中蝴蝶"。它題材廣泛,製作精巧,具有獨特的實用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

子安,藏家、專欄作家,策展人。

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新聞系。現為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常務理事。第13屆全國小版畫藏書票展評委。

自2001年在歐洲留學起開始收藏外國藏書票,至今藏品約萬枚,多次參加國內外藏書票展覽大會。作為藏書票協會的成員,曾參與2008年北京第32屆世界藏書票大會紀念畫冊的編譯工作。

2008年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了首個個人收藏展。2009年子安藏書票館正式成立。2011年子安方家衚衕店開張。2011、2012年作為特邀藏家參加了798藝術區百雅軒畫廊舉辦的第一屆及第二屆版畫交易展。

曾是《三聯生活周刊》閑話藏書票專欄、上海《新聞晚報》藏書票專欄撰稿人,現為《深圳商報》等媒體供稿。

著有《西方藏書票》《藏書票之愛》,校譯有《肯特傳--肯特與他的藏書票藝術》等。

編輯推薦

書蟲們,請為心愛的藏書貼上自己的藏書票!

糅合文化與藝術傳承的藏書票,起源於15世紀的德國,主要貼於書的扉頁,作為書籍主人的表徵,有如的藏書章。

它是一種微型版畫,製作精美,方寸之間大千世界,素有"版畫珍珠""紙上寶石""書中蝴蝶"之雅稱。藏書票在逐步升溫,有眾多的痴迷者,特別是在文化人、小資文青中頗為流行。

以一張小紙片為通道,尋覓一段隱秘往事,進入畫家或票主的內心世界,洞察他們的人生歷程,乃是子安收藏的樂趣所在。

馬未都(收藏家、作家):

我是相信專家的。與子安交流,凡涉及的藏書票他如數家珍,專業上對答如流……雙語的長處,性格的平靜,以及修身的自覺,都讓我對他高看一眼。在他的幫助下,一位荷蘭學者兼藏書票家的畢生收藏,跨過千山萬水,到達東方的彼岸,故事本身即構成了一個傳奇。

尤金·菲爾德(美國詩人、藏書家):

我強烈建議每個藏書迷都為藏書貼上自己的藏書票!書票凝聚了主人對它的所有愛,是一種象徵。

馬克·塞維林(比利時版畫家):

一本沒有貼上藏書票的書就好似被人丟棄的嬰兒。

羅克韋爾·肯特(美國插畫大師):

藏書票是票主的人生縮影,反映了一個人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目標。每一枚作品都是票主本人和畫家共同合作所產生的私密的化學反應!

《北京晨報》:

站在店外就能一眼看到藏書票,那些凹版雕刻的鳥在長寬約30厘米的紙上栩栩如生。進入這間小店,發現書票掛滿三面牆,從歐洲早期的藏書票作品到現今名家佳作,從古老的凹版技術印製到現在的電子製作,頗為豐富。

子安認為,目前藏書票製作者的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培養發掘年輕的製作人迫在眉睫。此外,電子書的興起讓紙質書面臨危機,這些在紙質書上貼的藏書票也連帶著會面臨困境。

子安常會建議製作者做一些有題材的系列作品。"比如我掛的幾幅北京衚衕的作品,就是我提議作者做的。很多代表北京元素甚至元素的作品很受顧客歡迎。"

《外灘畫報》:

"每一張藏書票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故事。我喜歡研究票面中的每個符號暗語的含義,查閱票主、畫家的身世背景,了解這些信息以後再欣賞書票,會別有味道。"

以一張小紙片為通道,尋覓一段隱秘往事,進入畫家或是票主的內心世界,洞察他們的人生歷程,乃是子安收藏的樂趣所在。就如他在書中所寫:"一幀藏書票是一段人生,一段經歷,一個人鏡中的自我。讀懂一枚書票如結交一個跨越歷史,穿越時空隧道的朋友。"

雅昌藝術網:

從2001年第一次在瑞士日內瓦的舊書店無意間買到第一張藏書票算起,子安把玩藏書票已有十幾個年頭。在這十幾年中,他滿世界跑,加入了德國、美國、英國等幾個國家藏書票協會,每年都去參加國外的藏書票大會,在大會上和藏家、畫家交流,交換作品。十幾年間,子安收藏了上萬枚藏書票,每獲得一張方寸小紙片,他都會拿著放大鏡仔細把玩,從主題、構圖、技法上解讀藝術寓意,又翻閱很多資料,考證藏書票的作者和票主之間的故事。

紐約時報中文網:

"喜歡藏書票、版畫的人,多半受到西洋文化影響,還有就是對書有情結。"子安說,"書票的發展也是從上至下的,但因其私密性,很難像郵票那樣大眾化普及,因此在中產階級里受到寵愛。"

回頭看來,子安對於小紙片兒給人的精神助力感觸頗深。藏書票既運算元安躲避現實殘酷的一個小巢,又反過來從中獲得滋養。他一方面繼續收藏歐美早期書票作品,另一方面開始從各個角度嘗試版畫的大眾普及:與院校和多家畫廊合作辦展,與首都圖書館合作講座與展覽,跑去國際學校和使館的市集擺攤兒,將國外版畫藝術家介紹到,又將有潛力的本土版畫家推薦給外國客戶。

《第一財經日報》:

"藏書票中的一個符號、一行三字經、一句暗語都是作者和票主之間向後人述說的謎語。"解讀那些謎語,是子安收藏過程中獲得的快樂。

"我很喜歡奧地利猶太裔版畫家芬格斯坦,看他的作品,能體會到他的境遇和內心世界的變化。比如他1938年的'死亡之舞'系列和'戰爭邊緣的記錄'版畫組畫,作品里含有他對所處時代的反抗、妥協和無助,有一種世界末日即將降臨的慘況。"

早期收藏,子安更多的是關注藝術價值和主題,並不在乎升值空間,"慢慢深入才知道,西方凡是受過教育、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都會有藏書票,這個數量非常龐大。所以,除非票主是名人,否則價值沒那麼高。"

《深圳商報》:

藏書票的黃金時期出現在19世紀的下半葉。歐洲的文人幾乎都自己動手或請人設計屬於個人的藏書票,有些書店還能根據顧客的需求製作藏書票。

藏書票近一百年多年成為世界性收藏藝術的一個小分支,從中派生出多個收藏主題,藏家根據這些主題收藏,交換並邀請版畫為其製作書票,主題涵蓋了神話故事、聖經故事、音樂、名人肖像等等。對子安來說,對於藏書票的興趣不只在收藏,還在於解讀:"每當淘到一張新的票子都會拈來玩於股掌,細細端瞧每處藝術符號,嘗試尋找藏書票元素與藏書票所表現的藝術思想之間的聯繫。"

《長江商報》:

據子安介紹,藏書票在歐美的幾百年發展過程中,技法、風格不斷衍變。西方藏書票可分為早期實用性為主和現代裝飾性藝術兩個階段。早期書票實用性強、尺寸小、用途單一、註釋和簽名隨意。票主群體也局限在社會上層、皇室貴族以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而現代作品尺寸日趨增大,有向小版畫方向發展的趨勢。實用性的衰退,製作書票的目的也變得私密,主題更加廣泛,註釋簽名要求嚴格。在藏書票普及的歐洲已經形成了一個供求相依的藝術收藏市場,更加商業化。任何人只需支付數額不大的資金,就可定製自己的專用藏書票。

在藏書票的若干主題中,與"書"有關的創作主題是票主和作者心中一個永恆不衰的命題。藏書票是文人雅士的玩偶,文人墨客、貴族賢士無不與之有關,掌故、趣事是書票背後的私密文章,若只是單純收藏不去解讀,也會失去它息息變幻的個體魅力。

《投資者報》:

在收藏的過程中,探尋藏書票背後的掌故和趣事,打開一隻只沉寂在書中的"蝴蝶"塵封的記憶,是眾多藏書票收藏者共同的愛好。

在子安的現有收藏中,包括文學巨匠狄更斯、艾略特的藏書票;還有美國藏書家愛德華o紐頓、比弗利o楚的藏書票;英國讀書協會、作傢俱樂部等讀書社團的藏書票;有隸屬於國家、地區或大學的公共圖書館的藏書票……

更深人靜夜賞書,恐怕是生活於都市、被瑣事牽絆的愛書人一天中最期盼的事。如能在打開書本與作者神交前,先透過一枚小小的藏書票,探尋藏書者或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尋找與畫面中呈現的場景相關的記憶,興許能為"賞書"增添幾分雅趣。

點擊閱讀原文或
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微店
購買子安私用藏書票,可獲贈新書簽名本一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