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靈魂出竅」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利維坦按:和藉助藥物、信仰宗教不同,作家尤內斯庫(Eugene Ionesco)描寫的「靈魂出竅」和我體驗過的非常相似:「……當時,我該有十八歲了,住在一個外省小城。那是六月,六月初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接近中午時分。我正漫步走過小城那一排排低矮的、全都刷成白色的房屋。所發生的事完全出乎我的意外。整個小城出現了突如其來的變化。一切都變得極為真實,同時又極不真實……一個被陽光熔解,而後又重建的世界。一股強烈的喜悅之情在我心中洶湧澎湃,熾熱得閃閃發光,一種絕對的呈現,一種呈現……結果連續好多年這一時刻所留下的回憶嘗嘗能使我振作精神。但後來這種神效便日趨減少,直至完全消失。」

不論你認為該叫「靈魂出竅」、「走神」、「神秘體驗」、「心流」、「人格解體」還是別的什麼,你是否有過這種強烈的、難以言表的意識狀態?你能夠確切地感受到它,似乎明白了一切,同時又不知道你所明白的這一切?

本文中「靈魂出竅」一詞,英文為「ecstatic」,所表達的重心並非在於「意識與軀體的分離」,而是指一種特殊的精神超感體驗,詳見文中表述。

文/Jules Evans

譯/Charlotte、boomchacha

校對/dtt

原文/aeon.co/essays/religion-has-no-monopoly-on-transcendent-experience

本文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由Charlotte、boomchacha在利維坦發布

菲利普·普爾曼深信宇宙「有生命、有意識、有意義」。圖源:huffingtonpost

英國作家菲利普·普爾曼(Philip Pullman)是奇幻小說《黑暗物質》(His Dark Materials)三部曲的作者。在1969年的某天,他正在查令十字街漫步。突然,他的意識變得模糊,只覺得天旋地轉,眼花耳鳴,身旁的事物好似被「調包」了一般。普爾曼可沒嗑藥,只是近來讀了許多有關文藝復興時期魔法的書罷了。普爾曼告訴我,他的經歷絕非虛言,覺得當時「意識暫時發生了某種變化,使自己能看到平時無法觀察到的東西」。普爾曼深信宇宙「有生命、有意識、有意義」,並稱:「我所寫的一切東西,都是為了闡明此觀點的正確性。」

我們該怎麼稱呼這種特殊的經歷呢?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一位哲學家、心理學家,他稱此為「宗教經驗」(religious experiences)。普爾曼雖然杜撰過耶穌傳記,卻並不認為上帝與此事有任何干係,並稱其為「超驗」(transcendent)。對此,其他心理學家也有不同的稱呼,有的叫「精神」,有的叫「神秘」,或者乾脆叫「非正常」,或「超然」,五花八門,不消細說。至於我嘛,我更喜歡稱其為「靈魂出竅」(ecstatic)【譯註:ecstasy在哲學上來說是超脫自我的一種狀態;在宗教上則是變性意識狀態的一種,特徵為外部感知降低而內在精神變得更敏感,通常伴隨著情感和身體的狂喜】。今日,說到「ecstatic」一詞,人們想到的往往是搖頭丸,或者是「狂喜」的狀態。而以前,「ecstatic」的含義則是「ekstasis」,即「魂游象外」,感覺與某種更宏大的東西心有靈犀一樣。這種感覺也許很欣快,但也怪嚇人的。

近五個世紀以來,西方世界逐漸將「靈魂出竅」邊緣化,認為這是一種病態。這與人類的世界觀有干係,從信奉鬼神變得更現實、唯物。對大多數文化來說,「靈魂出竅」能通往精神世界。自17世紀以來,如果有西方人自稱進入了精神世界,那麼此人一定會被視為愚昧的怪胎。「靈魂出竅」不僅被貼上宗教狂熱【譯註:宗教狂熱(enthusiasm),被神靈附體,對宗教非常虔誠】、癔病【譯註:癔症(hysteria),在過去是一種精神疾病的名稱,又被稱為癔病或癔症。癥狀是由於未知恐懼等原因而情緒失控,或幻想身體某部位不舒服,卻無法被醫學檢查出來。現在醫學界已逐漸停止使用該詞,轉而使用更精確的辭彙描述不同癥狀,如轉換障礙和分離障礙】和思覺失調【譯註:思覺失調(psychosis),認知混亂,無法認清現實】的標籤,因其動搖人心還為政府所不容。社會逐漸變得更有秩序,想要扮演「好公民」,要學會控制情緒,彬彬有禮,做好本分。自主的自我是理想狀態,而降伏于于上帝則不可取【譯註:自主的自我(autonomous self),指有能力做出成熟,不被脅迫的決定;降伏(surrender),放棄自己的意志,將思想、觀念視為更高力量(Higher Power)的意志和指示】。

不可思議的是,這種「靈魂出竅」的現象很普遍,只是大家都閉口不談罷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民調公司蓋洛普(Gallup)便在美國著手調查「靈魂出竅」出現的次數。在1960年,僅有20%的受訪群眾表示有過類似經歷。而現如今,這個比例增至50%。我本人也在2016年做過調查,有84%的受訪者表示有過非同尋常的感覺,並與某種更高級的東西相通。其中有75%的人忌諱談及此事。

生物學家阿利斯特·哈代爵士,圖源:pinterest

在上世紀60年代,生物學家阿利斯特·哈代爵士(Sir Alister Hardy)曾收集超過6000起「靈魂出竅」的記錄,如今儲存在威爾士。這些記錄讀起來倒頗具美感,像是東拼西湊的聖經。比如第208起:「入夜,我正緩步走在格拉斯哥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路人行色匆匆,車輛穿梭不止。空氣中瀰漫著天籟之音,一道包羅萬象的光芒映入眼帘,顏色變換著,讓都市的夜景相形失色。我駐足不前,全身莫名的祥和、愉悅。在回到現實世界后,只感到內心非常歡樂、充滿了愛。」

在描述這種感覺的辭彙當中,「連通」(connection)出現的頻率最高。剎那間超脫自我,強烈地感到與其他生物或萬物相通。有些人視此為上帝顯靈,有的則不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也曾經歷過類似的「神秘時刻」,他在倫敦街頭行走,突然對普羅大眾心生憐憫之情。這次經歷雖沒能讓他皈依基督教,卻也使他終生追求和平主義。

24歲時的一次瀕死體驗使我對「靈魂出竅」產生了興趣。我在滑雪時發生了意外,從山上摔了足有10米左右,跌斷了腿和背。當時,我躺在地上,感到自己沐浴在愛的光芒中。此前我受情緒問題折磨已有6年之久,擔心自己的人格受到永久損傷。但那一刻,我知道自己並無大礙,蒙上蒼眷顧,感到內心身處有股堅不可摧的力量。我無法確知那股力量,不知該稱其為「靈魂」、「自我」還是「純粹的意識」等等。這次經歷可謂一劑良藥,使我好似枯木逢春,重新振作起來。那麼問題來了,這是運氣使然,還是上天的恩典?「靈魂出竅」是否可遇不可求?

普爾曼認為:「這些經歷是獨立事件,的確可遇不可求。就拿我的例子來說吧,那只是(看有關魔法的書)無心插柳的結果,而非終極目標。刻意追求此體驗只會徒勞無功,萬不可行。」

我卻不這麼看。我認為,人類一直以來都在尋找這種體驗。拉斯科洞窟壁畫是已知最早的文物,也是智人試圖達到忘我境界的證據。作家艾里什·默多克(Iris Murdoch)稱此為「消解自我」(unself)。把自己禁錮在「自我」(ego)這個幽閉、孤寂的地方,讓人感到焦慮、無趣。因此,人類一直在追尋「擺脫自我」的途徑。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寫道,人類「敦促自己實現自我超越的想法根深蒂固」(a deep-seated urge to self-transcendence)。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有好、壞兩條路可選,赫胥黎稱之為「康庄大道與歪門邪道」。

人類一直在追尋「消解自我」的途徑。圖源:ninapaley

我們該如何以正確地姿勢體驗「靈魂出竅」呢?其中最尋常的一種體驗莫過於「心流」 【譯註:心流(flow),也有別名以化境(Zone)表示,亦有人翻譯為神馳狀態,定義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一種由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理論。照他的說法,心流是當人注意力十分集中,以至於忘我、不覺時間流逝。看書、玩遊戲入了迷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作家傑夫·戴爾(Geoff Dyer)寫過很多書介紹「高峰體驗」【譯註: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伴隨著快樂精神狀態的時刻,經常通過自我實現來達到】,他表示:「我在打網球的時候最容易體驗到『心流』。那種全身心投入的感覺真的棒極了。」 有的人則通過融入大自然,在林間小道漫步來達到這種狀態,正如詩人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在詩中所寫:「寧靜地徜徉在忘我的長河中」【譯註:原句為「the quiet stream of self-forgetfulness」,出自長詩《序曲》(Prelude),譯者並未找到中譯】。或者乾脆把目光轉向「性」,像女權主義者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所說:「這是最原始的,讓人類嘖嘖稱讚的體驗。」

我知道,上文所述的行為都很尋常,與聖女大德蘭【譯註:聖女大德蘭(St Teresa of Ávila),是16世紀的西班牙天主教神秘主義者,加爾默羅會修女,反宗教改革作家,同時為天主教會聖人,通過默禱過沉思生活的神學家。在閱讀修道士Francisco de Osuna著作《Tercer abecedario espiritual 》(英語為Third Spiritual Alphabet)后曾經歷過「靈魂出竅」】的經歷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我依然認為,不論是目睹奇怪的光芒還是忘我的狀態,都是通往更強烈的「人格解體」【譯註:人格解體(ego death),主觀上完全喪失自我認同的能力】體驗的階梯。齊克森米哈里同意我的觀點,認為「這種體驗在達到頂峰時,就會變為『靈魂出竅』」。舉個例子,總不能每次去聽演唱會、參觀博物館、爬山、去約會都能體驗到「靈魂出竅」吧,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好日子可以。

接著是更深層次的人格解體,可稱之為一種「神秘體驗」。我們能體驗到嗎?當然了!這正是人類千百年來所追求的,比如通過激烈的舞蹈、誦經、禁食、自殘、感覺喪失或服用致幻藥物等方法來使人達到此狀態。

迷幻藥有助於減輕慢性抑鬱和成癮性,並顯著降低癌症患者對死亡的恐懼。圖源:Giphy

「西方精神心理疾病模型的局限性,是造成現代精神病領域對「變性意識狀態」【譯註:變性意識狀態(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任何與正常醒來狀態有顯著不同的狀態】輕視的原因。」

就拿致幻劑來說,這是一種用來忘卻一切的古老技術。近幾年,對迷幻劑的學術研究在停滯了40年後重新開始。研究人員發現,致幻劑確實可以觸發「神秘體驗」——親歷者的人格開始解體,感覺萬物都唾手可及,包括上帝在內。總之,當事人認為這趟體驗是他們一生中最有意義、最令人滿意,也是最具治癒性的時刻之一。最近在帝國理工學院,紐約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一系列不同的試驗中發現,僅僅一劑迷幻藥有助於減輕慢性抑鬱和成癮性,並顯著降低癌症患者對死亡的恐懼(參看利維坦之前《迷幻劑療法來了》一文)。

「默禱」是尋求自我超越的另一種傳統的老辦法。圖源:stmartinsepsom

「默禱」(contemplation prayer)是尋求自我超越的另一種傳統的老辦法。在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過程中,西方文化拋棄了固有的默禱傳統。但在過去50年中,東方的冥想方式大量湧入,填補了這一空缺。大約9%的美國成年人選擇「冥想」(meditate),15%的人選擇練習瑜伽【譯註:contemplation在宗教背景應為「默禱」,在哲學背景應為「玄思」】。

圖源:Giphy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冥想是擺脫永不平靜的自我意識的一種方式。偶爾人們會感受到更強烈的人格解體體驗,尤其是在避靜【譯註:避靜(retreat),基督徒面對俗世之價值觀或事物(庶務)對信仰之價值觀產生衝擊、混淆,而擇一寧靜平和的環境,專註身、心、靈在信仰的建造,回復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的時候。1979年,佛教導師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在加利福尼亞做了一項研究。實驗對象參加了為期兩周的避靜,其中40%的人稱自己經歷了不尋常的體驗,如狂喜和幻象(包括地獄般的景象)。康菲爾德寫道:「從我們收集的數據來看,西方精神心理疾病模型的局限性,是造成了現代精神病領域對『神秘現象』、『變性意識狀態』 輕視的原因。」

如今,人們尋求「靈魂出竅」的第三種方式是通過宗教崇拜。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他的著作《宗教經驗之種種》(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中指出,屈從於更高的權力通常會觸發深層次的心理調試和成長。匿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簡稱AA)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比爾·威爾遜(Bill Wilson)的經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經過幾十年與酒癮的抗衡后,他終於降伏於原本不屑一顧的上帝,「突然間,房間里亮起了一道白光。我體驗到了『靈魂出竅』的感覺,那種感覺無法用語言形容……剎那間,我覺得自己解脫了。」

圖源:Tenor

威爾遜成立了匿名戒酒會,通過「降伏於上帝」這種方法來幫助其他人達到超脫,即使他們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諸如蘇非派【譯註:蘇菲派(Sufism),為伊斯蘭教的神秘主義,為追求精神層面提升的伊斯蘭教團,其詮釋的方式有別於一般穆斯林,他們在生活方面相當嚴格】和五旬節【譯註:五旬節運動(Pentecostalism)是20世紀初興起的基督教新教運動】等宗教運動,也同樣提供類似的心理調試方法。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探索充滿魅力的基督教世界,包括全球聞名的阿爾法課程(Alpha course)【譯註:阿爾法課程(Alpha course),一個傳福音的課程,通過一系列的談話和討論來介紹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最終自己也痴迷於「靈魂出竅」。這發生在彭布羅克郡一座教堂,這座教堂擠滿了信奉五旬節教派的老人。突然,我感到一股力量將我擊倒,令人窒息。這感覺就是證據。牧師問,是否有人願意信奉耶穌,我隨後舉起了手。一周后,我在實時通訊上宣布皈依,而後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會員立刻退會。

然而幾周后,新鮮感過去了,疑慮又回來了。我仍然不能接受基督教某些基本教義,特別是認為接近上帝的唯一途徑就是信仰耶穌。所以到底怎麼回事?我難道是被牧師的儀式和群眾的情緒給催眠了?好吧,有可能。但這並不意味著那次經歷對身心健康有害,也不代表其稀疏平常。

阿爾法課程的創始人,聖公會牧師尼基·貢貝爾(Nicky Gumbel)稱,「靈魂出竅」(用他的話說是「與聖靈的相遇」)可能是上帝顯靈,也可能只是人類的心理作用。不論怎麼說, 重要的是結果,其是否會起到治癒的作用並使人一心向善?這與詹姆斯的觀點非常接近。他認為,信仰療法可能發生在潛意識中,也可能是通往精神世界的階梯。我們雖不能確定,但可以看看結果。 為了尋求心靈上的慰籍,大多數非西方人不會找精神病醫生或治療師,而是依舊信奉神靈或某種精神上的倚靠。這可能會與我們現代的懷疑論相悖,但確實常起作用。

任何一種達到忘我境界的方式都有可能是不健康的——包括閱讀,電子遊戲,戰爭或者宗教。

對於「靈魂出竅」,心理學家和精神病醫師們正在從敵視轉為理解,這往往對我們有益。我們的性格大多是由潛意識中的觀念所決定。我們小心翼翼地掩藏內心的創傷、內疚、自卑,時時刻刻為之所限。在「靈魂出竅」的那一刻,意識的臨界點降低,人們會發覺潛意識裡的觀念,並且擺脫束縛,從中走出來。他們能感受到那份對自己和他人深沉的愛,從深處治癒他們。也許這是揭開了潛意識的面紗,也可能是與更高維度的精神的連接——我們並不知道。

大約9%的美國成年人選擇「冥想」,圖為大衛·林奇正在冥想:「我早上起來先喝杯咖啡,抽根煙,然後就開始冥想了。」圖源:PopKey

然而,人格解體也有風險。對有些人來說,這可能是非常可怕的經歷,並且很難將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不安全或充滿剝削的社會環境可以使人迷失自我,將人推向狹隘,控制欲強的和充滿仇恨的深淵。有人可能堅持認為,接近上帝是唯一的途徑,而其方式都是歪門邪道。有人可能會深陷「靈魂出竅」無法自拔,愚蠢地尋求完全由特殊經歷組成的精神生活。然而,高峰體驗也只是管中窺豹罷了,我們仍然需要投身於枯燥、辛苦的工作來解構「自我」。

如何減少自我崩解的風險?我們可以試著在網上,現實生活中互相照顧;了解各種傳統精神的智慧,並且懷著敬畏之心交流思想;參考關於「靈魂出竅」的科學研究。但無論如何,風險依然存在,無法完全消除。自我超越的旅途絕非一帆風順的陽關道。另一方面,固步自封地保持自我也不好受:無聊、陳舊、貧乏、絕望。最終,內心的某些東西在召喚我們,引導我們脫離桎梏。讓我們看看,路向何方。

圖源:tumblr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