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韓系車遭遇銷量滑鐵盧 這口鍋薩德不背!

▲▲點擊上方字,一鍵關注我們

截止今年5月,韓系車(現代+起亞)兩品牌2017年在華銷量為37.7萬輛,同比去年暴跌43%,這個數據甚至不到大眾汽車單品牌的1-5月總銷量一半。今年5月份,韓系車在華以5.2萬總銷量再次跌破冰點,同比去年銳減65.1%,其中,現代銷量為3.5萬輛,下降65%,而起亞銷量為17385輛,下降65.3%。縱觀汽車市場,這種恐怖的降幅自世紀初以來在各大車企中從未有過,當然對韓系品牌在國內的發展規劃,乃至全球市場開拓的影響都是致命。是什麼原因導致韓系車在國內頻頻遇冷?政治事件影響?市場受到擠壓?產品賣點匱乏?這些都只是表象,其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韓系在產品規劃及定位上的決策偏差。

關於韓系車銷量暴跌,很多人都喜歡將其與薩德事件聯繫到一起。實際上,這一政治事件對國內任何韓國企業來說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消極影響,但對一貫「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國內消費者來說,韓系車企受到的衝擊並沒有消費者想象中那麼大。作為對比,日系車受限於政治因素,在國內市場經常遭受抵制熱潮的衝擊,但其銷量表現卻從未出現類似韓系車這種影響企業命運的下跌,甚至從今年3月份開始,日系四大品牌(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還開始全線發力,各主流市場的產品線的銷量都穩步提升。這種冰火兩重天的鮮明反差顯然不是一個薩德事件能夠解釋得清楚的。

在遭遇銷量滑鐵盧之前,韓系車在國內的定位就略低於歐美及日系品牌,主要以高顏值和高配置為賣點,在自主車崛起之前,這個套路十分好使,主力車型能擠進對應細分市場月銷量排行榜前十。隨著汽車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韓系車核心技術優勢不明顯逐漸凸顯出來,加上先期在國內並不注重產品影響力和品牌忠誠度的培養,導致大部分消費者都轉身面向同樣具有高顏值、高配置,同時性價比更加出眾的自主車。縱觀每月汽車銷量排行榜,歐美及日系的爆款車型座次僅有小幅波動,被自主車頂下去大部分的都是韓系車型,包括朗動(領動)、K2、索八(索九)、ix35等等,這都是當年Top10的常客

面對自主車企的迅速崛起,各大車企都有相應的方針政策,歐美走的是產品高端化路線,途觀L、柯迪亞克、昂科威、探界者,這些SUV在產品定位上相比主流的都市SUV(曾經的爆款途觀、CR-V)都有一定拔高,隱隱有以七座SUV為主力的趨勢。這種方針政策無疑是極具智慧的,不僅非常契合日益提升的購買力,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和乘駕體驗的需求,同時避其鋒芒,不與哈弗H6、吉利博越、傳祺GS4等同級別自主SUV正面交鋒。反觀韓系車,今年年初推出的幾款車型,悅納、悅動、名圖1.6T、K2、K3,定位上與自主車短兵相接,價格卻毫無優勢,最終落個被吊打的局面一點不冤

再說核心技術領域。法系THP系列、德系TSI系列發動機已經培養了一大批簇擁者,再撐個三五年問題不大;美系的福特與通用合作開發的最新的9AT、10AT,全面覆蓋中高端市場,前景十分喜人;日系車企走差異化競爭路線,常規車的省油黑科技及混動系統方面造詣很深;韓系有啥?除了領動上1.4T發動機頗具亮點外(然而價格太高),其他方面相比同類合資車毫無優勢,甚至比不上部分沿用外企新技術的自主車企,例如上汽1.5T、吉利/廣汽1.3T。混動車領域,新推出的索九混動更是被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吊打。產品競爭力的羸弱加上市場定位不友好,韓系車在國內遇冷在幾款主力車型上已經可見一斑

從2016年底開始,韓系車已經為今年的困難局面埋下了隱患,核心技術開發能力的缺失及產品線規劃上的偏差才是銷量暴跌的根本原因,而薩德事件只是激發消費者反思的導火索罷了。去年現代汽車在華銷量為114.2萬輛,起亞汽車銷量為65萬輛,兩家合資公司合力銷量為179.2萬輛,排在大眾和通用之後,位居合資品牌第三。今年看情況,現代起亞汽車能進前十我看都夠嗆,更重要這種雪崩式的銷量崩盤很難挽救,如今外媒消息稱薩德在韓已停止部署,但現代起亞估計還要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苦日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