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期待香港人心靈的回歸

香港文化博物館展示的功夫影星李小龍塑像

【編者按】

彈指一揮間,香港已回歸祖國20年。回首20年,香港也曾收穫發展,也曾經歷風雨,但在祖國母親的懷抱里,東方之珠的色彩卻始終不曾黯淡。

7月1日,香港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在此前夕,海外網(m.haiwainet.cn)策劃推出系列解讀,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帶你解讀香港這20年來的發展變化以及未來的風險挑戰,希望能窺其一二,有所助益。

本篇由海外網專欄作者高望撰寫,從香港「本土化」運動興起切入,分析認為「本土化」本身並不可怕,但香港文化的自身發展不能離開孕育它的文化。

1997年,香港回歸,心潮澎湃。

當時間馬上到了回歸20周年的節點上,澎湃已退,心潮卻還起伏。歷史告訴我們,我們可以站在遠比1997年更高的角度來審視回歸。在領土主權之外,香港回歸還需從更為複雜和深刻的層面進行解讀和認知。

這些年,香港「本土化」運動逐漸成為一種趨勢,而年輕人又成了這個運動的主力軍。談論「本土化」,總有些人覺得比較敏感,不方便去說。但其實「本土化」本身並不可怕,它在發達國家、發展都普遍存在,英國脫歐、川普勝選,歐洲民粹力量的上升都應被看作是「本土化」的具體體現,甚至某個地區的方言保護運動也可以被納入其中。「本土化」可以視為在市場經濟全球化高效率、規模化、無差別的長期衝擊之下的一種自我保護式的應激反應。

對於香港這麼一塊狹小的地域來說,這種應激反應則顯得尤為明顯。香港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香港經濟快速起飛后缺乏產業接續的有效支撐,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對內地確立的經濟金融優勢,在內地改革開放三十年後幾乎蕩然無存。另一方面香港流行文化對內地的引領作用,隨著內地文創產業的興起和規模化生產之後也消逝不再。

這樣的焦慮促使擁有強烈自保意識的「本土化」運動提速。儘管外界對香港「本土化」運動趨勢的認識並不一致,不過這種標榜香港自我歷史、地理、文化、及主體意識的運動本身是港人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自我「身份」再塑造和爭取港人強化自我「認同」的必然路徑。

然而這種「本土化」運動從一開始就遭遇了先天不足。香港的文化屬性不可能脫離這個母體而單獨存在,也不可能越過大洋去尋找與英倫文化的某種契合來標榜自身「不倫不類」的獨特價值。實際上,它和津門文化、海派文化一樣都屬於一定歷史條件下特定地域環境中東西方交流的產物。從錢穆到香港設立新亞書院教授國學開始,從「四大天王」風靡中華文化圈開始,從香港電影得到全世界認知開始,香港走向它新高度的每一步都與它的母體天然綁定。

因此,部分焦慮的港人過度強調香港「本土意識」,表現出激進和強烈的文化自覺,這可能會成為港人迅速形成新的「身份認同」的捷徑,也可能成為所謂「港獨」的理論基礎和成長載體。然而一旦拒絕母體文化的強大支撐,這種新的認同必然會與當初遭遇全球化殘酷衝擊,面臨相同的境遇而危機四伏。可以料想,在當今這個時代,缺乏根基的亞文化即使具有再強烈的自我意識,也會如同滄海一粟而不堪一擊。無論如何,這樣的運動雖然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對剛剛脫離殖民歷史才20年的香港來說確實有點操之過急。

香港回歸這二十年,世界格局變了,地位變了,但香港基本沒變。下一個二十年,香港要變革,要突破,就需要跟上內地的步伐,就需要認清在全球化不可逆的大趨勢下,依靠母體文化來發展「本土意識」,從中尋求香港未來拓展自身能力與價值的空間。

去年10月,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在香港機場快閃演出,《踏雪尋梅》、《叉燒包》、《東方之珠》、《獅子山下》等幾首樂曲的交替演奏引發了YouTube上數十萬人的點擊。短短七分鐘的演出卻留下了對家國情懷的深深思考。

今年4月,一部由香港話劇團出品的音樂劇《頂頭錘》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連續上演三場。這部有意識將票價定為「471/371/271/171/71」的戲劇本身就蘊含著特殊的意味,把上世紀三十年代香港足球遠赴德國柏林參加奧運的歷史進程寫進了精神。

這些動人的「香港故事」其實也是動人的「故事」。基於此,回歸的意義更應該理解為港人集體心靈上的回歸。只有真正心靈回歸,「香港故事」才能繼續書寫,繼續傳承,繼續收穫感動。香港特別行政區前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認為香港文化要做到歸宗、歸化、歸心。如果能達到這三點,香港就可以成為文化走出去的一個先驅。

下一個二十年,值得期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