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西方神話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古希臘神話人物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留給人間的神話故事,而東方版的天神盜火給人間的故事,你聽過么?
在三商之源的商丘地區,曾有這樣一個傳說廣為流傳:據說商的始祖閼伯,曾經是天上的火神,因為憐憫人類生活的艱辛,偷偷地向人間投放火種,而違反了天條,天帝為了懲罰他,便將他貶入人間。而閼伯在將要下凡的時候,又將火種偷偷的藏在身上,帶下了人間。
但天帝畢竟是天帝,沒過多久,天帝便知道了閼伯偷帶火種的事情。於是乎,天帝震怒,發了一場洪水,試圖淹沒人間所有的火種,讓一切歸為沉寂,用來當做對閼伯行為的懲罰。當從天而降的洪水,像猛獸一樣撲向豫東平原的時候,人們嚇得紛紛逃進了芒碭山區,而閼伯為了保護火種不被熄滅,獨自一個人在這裡築成了高台,並搭起了遮雨用的棚子來守衛這殊為不易的火種。
後來,洪水退去,人們從芒碭山區趕回豫東平原,高台上的火焰依舊高高燃起,而閼伯卻已經餓死了很久很久了。
進入閼伯台以後,首先看到的是花戲樓。商丘地處豫魯皖蘇四省交界,而聞名四省的火神台廟會,也已經有了4000年的歷史。既然是廟會,這裡自然少不了表演地方戲曲的戲台的。但這座花戲樓,在文革時期已經被破壞了,目前的花戲樓屬於重修的。
曾有一位曾在勘探部門工作的長輩告訴筆者,在黃河未衝擊的時候,閼伯台這裡就已經有一個高約10米左右的大山丘,而閼伯生活的「商丘」應該在地表以下的這個土丘。
登上42階台階,閼伯台上的便是閼伯廟。閼伯廟始建於何年何代,已經不可而知,但目前存在的建築主體是距今700多年前的元朝元成宗大德年間重建的,由大殿、拜廳、東西禪門、配房、鐘鼓樓等組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據筆者曾經看過的那本宋代學者王明清撰寫的《揮麈后錄》卷一·太祖興王之兆中記載:在五代末年,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到商丘遊覽。喝醉后,曾在閼伯台上睡了一覺,夢中居然做了一個奇異的夢,醒了以後,還專門焚香祭祀了閼伯,並用卜卦之術卜算自己的命運,居然得到了九五之尊的暗示。而有宋一朝,閼伯的地位都非常之高,在最巔峰的南宋時,宋高宗甚至封閼伯為「商丘宣明王」,由皇帝直接負責主持祭祀活動,而祭祀閼伯的習俗,也隨著貫穿南宋王朝的始終。
閼伯廟后還有觀星台遺址,據歷史學家考究,距今4500年前,這座觀星台就已經存在了。比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洛陽建立的靈台,要早2200年,是最早的觀星台,沒有之一。觀星台四周儘是參天古樹,據筆者所在的商丘傳統,每年閼伯生日期間,晚上站在這裡,總能看到清晰明亮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