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徵信與互聯網金融風控

按照傳統的理解,徵信是獨立的第三方專業機構依法收集和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並對外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信用信息諮詢等服務,幫助客戶判斷、控制信用風險和進行信用管理的活動。它為授信機構提供了專業化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徵信與金融風控的關係

徵信和金融風控有著緊密聯繫,徵信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為授信機構的風控活動提供信息服務。徵信和風控都涉及信息的採集和使用,但二者之間又存在較大的差異。以個人徵信和針對於個人信貸的風控為例,兩者的差異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採集和使用的目的不同。徵信機構採集和使用信息的目的是用於授信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使得授信機構有機會了解到貸款申請人在其他授信機構的貸款申請、批准、使用和歸還等情況。授信機構採集和使用信息的目的在於決定是否核准貸款申請、貸款的額度大小和貸款的價格高低等。

信息採集和使用的範圍不同。只要客戶本人同意,授信機構就可以利用一切合法手段收集信貸申請人幾乎所有信息。然而,徵信機構在收集、加工和對外提供信息時,則需要遵守《徵信業管理條例》等各類法律規章,否則就可能侵犯個人信用權益。因此,徵信機構可以採集和使用的信息範圍比授信機構小得多。

信息採集和使用的授權來源方式不同。徵信機構信息採集和使用信息需要信息提供者(授信機構)承諾已經獲得信息主體的授權。這是一種間接授權。授信機構採集和使用信息是通過和貸款申請人或獲得信用的個人簽署貸款協議等形式從信息主體處獲得直接授權。

信息採集對象和使用主體不同。徵信機構採集和使用信息基本上都通過授信機構。而授信機構採集信息不但包括向徵信機構和其他數據源機構(如公安、工商等政府部門)採集,也包括直接面對信息主體本人採集。授信機構對於採集到的信息,除向徵信機構共享客戶的信貸信用信息外,僅供自己使用,一般不再向其他外部機構提供信息。

信息採集和使用的法律後果不同。徵信機構採集和使用信用信息,主要面向信息主體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徵信機構提供了內容不正確的個人信用報告或者未經信息主體同意擅自泄露個人隱私,均有可能面臨法律風險。而對於授信機構來說,徵信機構提供的信息僅僅起參考作用,徵信機構一般不需要為授信機構擔責。

信息採集和使用的客觀結果不同。授信機構對信息的採集和使用主要是為了自身的風控所需。而徵信機構通過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使授信機構之間可以進行客戶信用信息的共享和查詢,客觀上不但有助於減少貸款客戶重複逾期、多頭負債或負債過度的情形,而且有利於改善全社會的誠信環境。

徵信和信用評估的關係

信用評估是指具有風險評價能力的專業機構(一般不是徵信機構)利用徵信機構或其他來源採集匯總的數據,使用專業判斷或數學分析方法,對個人和企業履約或兌現承諾的能力和信譽程度進行全面評價,並用簡單明了的符號或文字表達出來。可見,徵信和信用評估從產業鏈角度看是上下游關係。從技術角度看,信用評估多採用概率統計的技術和方法,而徵信更多地依賴於IT技術。互聯網大數據徵信是兩者的一個結合體,即依賴於IT技術獲得互聯網上的大數據,再利用概率統計或機器學習甚至人工智慧的方法進行信用風險評估。新興的互聯網徵信,大部分實際上是基於互聯網大數據的信用評估服務。

從服務客戶的角度看,徵信機構和信用評估機構都是授信機構風控工作的外部服務供應商。但很多從業機構往往把信用評估和徵信服務混為一談,從而易使得社會各界混淆兩者界限。一方面,由於對信用評估過程監管不足,個人信用信息和信用權益得不到充分保護;另一方面,真正的徵信機構從業者可能會因此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資源支持,不利於徵信事業的健康發展。

對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階段的認識

互聯網金融畢竟本質上還是金融,所以傳統金融所需要面對的風控任務對互聯網金融而言是大致相同的。通常所言的互聯網金融的形態包括通過互聯網或在線的方式進行財富管理、投資、信貸、支付和眾籌等。對徵信服務有需求的主要集中在互聯網信貸即所謂的資產端,其發展現狀可以概括為以下主要特徵:

首先,互聯網金融信貸業務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一是業務規模仍然非常有限,不足以挑戰傳統金融。二是從業人員整體專業水平不高。儘管有一部分從業人員來自傳統金融機構,但其比例和絕對數都還不是很高。三是資產質量亟待提高。從網貸行業披露的信息來看,互聯網金融信貸資產普遍存在壞賬率偏高、資產狀況不佳的情況,這對該行業的健康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其次,互聯網金融信貸業務的服務對象是特定的群體。在當前,互聯網金融信貸服務主要是作為傳統金融服務的一個有益補充而存在,其靈活性和普惠性對於滿足農民、低收入者、初次創業者以及收入不穩定人群等的融資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傳統金融機構由於服務成本和服務效率或效益等問題難以對這類人群提供完善和充分的信貸服務。互聯網信貸服務機構的出現和發展彌補了這一空白,這已經逐步成為社會共識。

最後,互聯網金融信貸業務問題不少但前景廣闊。從現實情況看,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中似乎 「埋雷」不少,「跑路」的機構也屢有耳聞,嚴重損害了行業形象。但我們對此現象應該一分為二地加以理性分析和判斷。如果仔細深究,那些倒閉或「跑路」的機構往往並非以開展正規金融業務為動機的,甚至一開始就是借互聯網金融之名行「龐氏騙局」之實。正是這些害群之馬造成整個社會對互聯網金融的整體觀感急轉直下,也給正常經營的機構形成較大衝擊。毫不諱言,當前的社會氛圍,極不利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然而,從長遠來看,在經過大浪淘沙之後,互聯網金融信貸服務行業必然會進一步走向成熟,業務將趨於穩定,行業更加規範,人才更加豐富,服務水平以及風險管理能力也會獲得持續提升。對於互聯網金融這一新生事物,社會各界也應該多一些理解、寬容和支持。

民營徵信助力互聯網金融機構風控

互聯網金融急需良好的徵信服務。互聯網信貸服務行業通常選擇首先開發信用空白人群(也可能同時是高風險人群)的信貸需求,但自身信貸風險控制能力不足導致其在急速擴張過程中問題頻發。而互聯網金融機構風控能力不足,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對外部徵信服務的重視和應用不夠,導致對客戶信用信息掌握不充分,風險隱患不能及時識別。從市場化角度來看,互聯網信貸服務行業的徵信服務基礎設施不足、風險管理人才匱乏是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當前,國家金融基礎信息資料庫與市場化徵信服務機構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加上業務邊界不夠清晰,不利於市場化徵信機構向互聯網信貸行業提供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服務。

由於市場准入等方面的原因,互聯網信貸機構服務的資金成本較高,加之其客戶大多是傳統金融機構難以滿足其資金需求的人群,他們通常缺乏必要的信用信息,償還能力較弱,信貸風險相對偏高。因此,從商業可持續來看,互聯網金融機構必須向客戶收取較高的信貸服務費(或確定較高的利率)。而更高的資金價格或信貸服務價格使得互聯網金融機構只能吸引更多急缺資金的高風險客戶而驅離低風險的優質客戶,從而形成「低風控水平—高風險客戶」惡性循環。就目前情況而言,市場上缺乏相應的徵信服務平台為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服務,也使得上述風險雪上加霜,單個客戶在單個機構中的同類型壞賬經常在其他機構重複發生,從而導致行業的總體壞賬居高不下。由此可見,建設互聯網信貸服務行業的市場化徵信服務平台,對於提高互聯網信貸機構風控水平、改善客戶結構至關重要。

具體來講,互聯網信貸服務機構在業務經營過程中面臨的突出的風險主要包含欺詐申請、負債過度、重複壞賬等幾個方面。而一個完善的市場化徵信服務平台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實踐表明,具有靈活經營機制的市場化徵信機構,迫於市場生存壓力,它們不但可以為互聯網信貸機構提供更好的徵信信息共享服務,還可以為其提供反欺詐、大數據查詢、信用評分等其他風險管理增值服務。從我們調查走訪的情況看,互聯網金融行業迫切需要監管部門和行業組織加強指導和支持搭建市場化的互聯網信貸服務行業徵信信息共享平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