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誰說90后喜歡跳槽?

老實說,90后容易辭職,這遠遠不是他們剛進入職場時的最大特徵,因為這是70后單位領導懷有偏見的認識。

相比較而言,70后確實是保守的,但70后的房子、車子以及其他資產,幾乎全部來自於他們自己的工資。下表,你可以看一下,70后在大學畢業時,大致的購房壓力只有大致10.6年,加上當時政府個稅抵扣房貸、開發商10%首付優惠等等好政策,70后大致畢業頭三年就能買房。

輾轉到了80后,以「自我」為頭銜的80后,實際上得分85前和85后,大家看下錶,80年到84年出生的人,房價和工資比,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已經急劇上升。基本在85后畢業時,已經來不及下手買房了。除了家底較好的,能草草付個首付,在郊區購置一個小套。

1980-1984這五年出生的人,畢業后跳一跳,加上父母支持一點,還是能買房並定居大城市的。沒下手的則回了老家,也談不上啥大後悔的,但小後悔是有的,因為當初買了后哪怕回了老家,也會給一輩子增添千萬級別的財富。

到了85后,在出生年份延後到1995年的這十年間,購房係數已經從40飆升到了95,這是什麼概念呢?實際上,85後到95前出生的人,在他們畢業時,需要九十五年不吃不喝的工資,才能購置一套80平方的商品房。(80平是建築面積,實際使用面積正常不超過60平,歐美都是按照實得面積買賣房產,只有是按照建築面積來。)

85后每晚一年出生,理論上會至少多打五年半的工,才能彌補自己年齡的差額。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即使他她是小城市的所謂富二代,也已經無法達成,回天乏力。

原因很簡單,從商的父母哪一個是獃子,會近1000萬的現金幫子女在大城市買一套小房子呢?大家注意下,是「套」現金,沒人將1000萬現金存活期放在那等兒子買房的,即使想套現也得花一年半載從其他資產中套出來。

這1000萬在老家別墅可買好幾套,投項目已經是中大型工程,能養活上百人了。所以,做生意的富二代之父母,他們是精明的商人,知道一分投資一分回報,他們誰也不會認為投資1千萬的大城市小房子,是理想的標的。這裡就是告訴你,你父母即使有錢,也不會幫你在一線城市買房,別想得太當然「父母有錢就能買房。」

90后大學畢業時比方說在2016年,國內一線的房產均價已經處於5-8萬之間,更為重要的是他她租房子的那個二手小區居然單價10萬/平,旁邊的新開精裝修樓盤單價12萬起步。所以,90后實際上也沒想在工作所在城市買房,想了也白想;他、她要的,只是一份工作,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一種團體生活的體驗

這種情況下,自然錢多事少是必然的選擇,不可能低薪為你賣命,還「忍辱負重」的。這跟70后80后的情況尤其不同,前倆年代的人,是能忍受領導的辱罵和各種刁難的。這個是本質,你作為一個主管招了個90后員工,走了,你別當做你運氣不好,以為是個案;個案多了后,你以為是一種現象。你傻,這是本質

跟前面的兩代人不同,對於90後來說,工資是不能解決車子、房子和其他資產積累問題的,所以工資的來源之處----工作,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從工資角度來說,上海2016年應屆畢生進入一家小外企,月薪在5千上下。上圖,是作者收集的上海地區職工平均工資數據和大學生畢業初期工資,製作出來的歷時20年的歷史和趨勢圖。大學生的工資上漲,不但遠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甚至都被原來的普通職工平均工資拋到了身後。在過去的20年間,城市普通職工的工資增長速度居然達到了大學生工資增幅的4倍,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儘管知道的人並不多。

有人懷疑這數字,下圖為例,這平均工資是上海每年公布的,可以在上海社保局官網查到,這是每年五險一金繳納的基數,我基本是1塊不差地引用過來。2017-2019還沒公布,這三年我是根據前面5年的平均增長率推算而來,增長率取的平均值8.45%。至於應屆生的工資,也主要以統計局上海城鄉統計分隊公布的數據為準。

目前2017年,90后大多是企業和單位中的新人,拿著這種兩個月到手工資才買一部好手機的收入,你說他/她會對你這工作重視不?舉個真實的歷史例子,小編本人就是2003年進入上海工作的,月到手工資平均5500元,單位旁邊的新開樓盤單價才1900-2300元之間,地點在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目前這些二手小區均價,都在6萬朝上。增長30倍,由於這數字過分刺激,本不打算寫出來。

在這個年代,90后連買房壓力都不去考慮(考慮了也沒用),祖輩、父母長輩也有的是房子。90后不但是自我,連我自己是誰,我都不清楚,一家公司、一份工作、一個崗位,對我來說,還不如換雙鞋那麼重要。

90后的最大性格特徵是忘我,婚前有過多次戀愛經歷,這是不可避免的。你問一個93年的女孩談過幾個男朋友,她會告訴你「5個!」有機會你再問幾個95年的女孩同樣的問題,你得到的答案大多會是「6個。」「7個,嗯,不對,是8個。」

所謂煙熏妝和殺馬特,根本不是90后的全部,他們要的就是個性,他們已經不滿足於之前人們對於傳統影視和媒體的明星崇拜,他們相信每個人都是明星,每個人都是一個故事,奇葩故事更好,甚至他們深信自己也是個奇葩。

創業方面,90後進入社會後,各行各行在已經基本成型,從商業角度來講,沒有一個行業沒有已經存在的行業老大。90后的創業必須從突破創新才能著手,而不是70后80后當初扒了猛干就可以成功的時代。

70后辭職創業有一半的成功率;

80后工作幾年時辭職創業,雖然也可以叫做「死裡求生」,但好歹十個同學創業其中有兩三個能成為大老闆;

90后工作2年後想創業,各行各業已經固化,都有了大佬公司,只能從傳統企業不願意冒風險嘗試的邊緣地帶去創造新創公司,還須寫好漂亮的不得了的BP去讓80后70後有些甚至是60后50后可憐你,給你點投資,這才能創業,這種創業的特徵是九死一生。

90後來自家庭給於的經濟壓力不大,也缺少自己能看得到的成就偉大事業的盼頭,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在乎某一份工作。在春節前寧可早回去參加同學聚會,也不願意多待3天說能得到老闆許諾的啥幾千塊錢的年終獎。90后不是喜歡跳槽,而是不在乎你這份工作

大家注意下,概念別混淆,即使買不了房,但工作還是需要的、重視的,只是對於具體某家單位的一個崗位,他她是不重視的,不在乎具體崗位,而不是不在乎工作,工作至少是謀生手段,怎麼會不重視。

當然,90后也有不足之處。在可預見的未來30年,甚至300年,人的思想、行動、意識、家庭和人生髮展,還是會以身體這個有形肉體作為載體,所以一切跟吃穿住行相關的硬經濟,仍然是社會經濟的基礎和中流砥柱。接下來十年,包括房產在內的硬經濟,將階層進一步固化,無論科技、互聯網、物聯網、共享APP、新能源、自動駕駛等等軟經濟如何發展,都改不了這個屬性。

新創公司這種軟經濟只是硬經濟的佐料,很多剛畢業的90后參與了新經濟,以為這就是社會,就好比嘗了下胡椒粉的味道,他/她就覺得這是整道菜甚至整個宴席大餐的全部。90后還是需要多多學習多多體驗啊!

跟90后如果相處不來,說明你不了解90后。90后應屆生並不是喜歡辭職,他和她實際上都是不在乎你家的這個崗位,有更好的工作自然走,這也是本能。

其實90后是很好理解的,他們誠實、有創意、能吃苦,信譽很高,為事業的付出遠遠比70后多多了。

以上,綜合分析了90后的各種特徵,優點和劣勢,了解了這些,你才能更好地跟90后在工作上打交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