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2017百度AI開發者大會如期舉行,活動現場百度董事會副主席、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正式發布「Apollo(阿波羅)計劃」,將為汽車行業提供平台,從而搭建屬於車企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與此同時,Apollo 1.0版本正式發布,在此之前,有許多家車企已經開始和百度在該領域展開合作。不過從此次發布的阿波羅計劃來看,所謂的自動駕駛與輔助駕駛頗為相似。
在發布會現場,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趕來現場的圖中與陸奇連線,連線時,李彥宏正坐在一輛百度和博世共同開發並搭載Apollo技術的自動駕駛汽車趕往現場,其表示:「現在車非常的多,但是還是很平穩,感覺非常不錯。前面也有一個屏幕可以展示出來自動駕駛汽車探索的周邊的情況,我們的車處在自動駕駛的狀態。」
Apollo核心技術平台主要由四層組成,第一層是服務平台,包括Apollo一系列重要的開放能力,如高精地圖服務、模擬引擎、安全服務等。第二層是軟體平台。開放Apollo一系列重要模塊,重點是自定位模塊、感知模塊、車輛規劃和運營和運營框架。第三層和第四層分別為參考硬體平台和參考車輛平台。
根據阿波羅開放路線圖顯示,百度將開放封閉場地循跡自動駕駛能力、自定位能力和端到端等非常有價值的數據。到今年9月,Apollo將會開放固定車道自動駕駛能力和開放部分的模擬引擎數據,年底將開放一系列新的能力,使車輛能夠在簡單城市路況下,完成自動駕駛任務。
在詳細介紹Apollo計劃之後,百度董事會副主席、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表示,阿波羅初始合作夥伴陣容已經超過50家。
其中包括15個整車製造商,分別是東風汽車、一汽集團、長安汽車、福特、戴姆勒、長城、奇瑞、江淮、北京汽車、北汽新能源、蔚來、車和家、金龍客車、福田汽車、一汽解放。
自主品牌車企居多
陸奇認為,作為Apollo的主戰場,百度有信心也有能力在三到五年內,讓的自動駕駛站到世界前沿,並在長期領先世界汽車工業。而從阿波羅目前合作的整車企業來看,確實是以自主品牌居多,僅有福特和戴姆勒兩家世界一流的汽車製造商。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在分享與百度的合作時說,汽車行業正在被百度和Apollo顛覆。作為與百度合作最久程度最深的企業之一,尹同躍在今年4月坦陳,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門檻較高,從0到1非一日之功。
就在百度正式發布Apollo的前兩天,一汽與百度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框架,雙方將在車聯網產品、自動駕駛、品牌推廣及創新營銷、雲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
業內分析認為,整車製造商這樣做的優勢在於,與百度合作布局車聯網,有助於降低成本。而對於百度來說,提供智能駕駛系統,比起親自造車,更有助發揮優勢。
投資新興造車公司
從目前與百度合作的車企來看,新興造車公司蔚來、車和家也赫然在列。
今年3月,百度正向智能電動汽車初創企業蔚來汽車進行投資。據悉在蔚來汽車這一輪高達6個億的融資中,是由百度領投。而百度入股蔚來汽車的意圖就是未來將百度的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在蔚來汽車的產品上。
與一流車企多形式合作
與自主品牌車企不同,在百度汽車朋友圈中的福特和戴姆勒採用了不同的方式。
早在2015年,戴姆勒和百度就宣布,雙方將聯合開發車聯網技術,在華賓士車將採用百度CarLife車聯網解決方案,未來還將繼續同百度地圖從街景、本地搜索和POI等角度開展合作。同時在首屆亞洲消費電子產品展覽會上,戴姆勒和百度還共同宣布達成合作關係,長期聯合開發車聯網技術。不過截至目前,尚未有在華賓士汽車搭載CarLife。
據悉,傳統車企福特早已在自動駕駛領域擁有諸多布局。與百度的合作是共同出資1.5億美元投資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LiDAR,三方將圍繞無人駕駛領域展開合作,這一合作將使激光雷達的價格不再高昂,加速其商業化的進程。
不過,百度與國外主流車企的合作也並非一帆風順,此前百度曾與寶馬合作,由後者為其提供了寶馬328GT作為自動駕駛車輛平台。可惜兩者由於計劃路線上的矛盾於去年11月分道揚鑣。
從汽車行業看待百度這次正式發布的「Apollo(阿波羅)計劃」,即為汽車行業提供的平台。實質上還是圍繞著軟體開發而做的平台,是車企與互聯網公司在如何解決AI功能的供給側關係互贏互利而已。
從汽車企業角度看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模式(智能化、電動化、共享化),以通用汽車全球總裁丹•阿曼的話說「沒有任何一家企業(不管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在今天可以擁有所有的技術或者說解決方案而取得絕對的成功」。所以開放合作的態度才能保障未來成功,因為這需要一系列不同的能力和技術支持。
而作為唯一一家品牌汽車產銷累計突破1000萬輛的車企長安汽車早在2016年4月就已經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併發布「智慧汽車戰略」。而這個戰略中也明確劃分了百度所提供給長安汽車的內容包括智慧互聯、智慧地圖、智慧服務這三大技術,並不包含無人駕駛模塊。原因是長安汽車在2016年就已經完成了2000公里的超級無人駕駛測試,證明了長安汽車可以獨立開發無人駕駛模塊。
而很多人都認為百度這次發布的「Apollo(阿波羅)計劃」,意圖直指互聯網造車,由於樂視汽車、蔚來汽車、奇點汽車的崛起,互聯網造車呈現出新汽車產業的生態模式。而百度作為互聯網中的老牌勁旅,有技術、有市場還不差錢,倘若想在互聯網造車中分得一杯羹,完全有實力。不過想要獲得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牌照,並沒有那麼容易。
根據《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第七、八、十條,申報主要流程包括了提交投資項目申請報告、樣車檢測、工廠考察認證、地方及中央發改委審核等程序。其中投資項目申請報告中需要提供企業的企業概況和基礎能力,而工廠考察認證指的就是汽車研發及製造基地的考察。
百度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車企代工可能是百度造車最好的解決方式。不過在今天發布會的戰略合作小夥伴中,有一家車企曾經明確表態過,絕對不會為互聯網造車代工,這家車企就是長安汽車。
在2016年的北京車展上,記者曾經專訪過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對於給互聯網造車代工,他表示:「傳統車企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是可能的,長安汽車也一直在積極地探索,但整個合作應該是互利互惠的,風險不應該是由其中一方獨立承擔,這應該是傳統車企的底線,也是長安自我把控的底線。在整個大環境中車企有一種現象,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或者羊毛出在狗身上。朱華榮認為這是那些企業自身出現了問題,所以只能把自己變成狗呀、豬呀,讓別人來剪羊毛,一個發展正常的企業,應該是在相互有利的情況下進行產業合作。」
是的,傳統車企與互聯網企業的戰略合作無非是為了提升銷量,這一最終結果。與百度相比,阿里巴巴和馬雲好像對於這種結果導向,在與車企的戰略合作中更加務實。同樣是7月,2016年的7月6日,阿里與上汽榮威共同推出一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一經上市月銷量欲破兩萬台,經銷商端出現一車難求和加價提車的情況。這樣結果讓馬雲收回10億的投資指日可待,也讓上汽榮威品牌力提升,這樣的互利共贏結果迅速,也成為馬雲又一大事迹。
在汽車產業全面變局的大轉折點的這幾年中,全球汽車業正在從傳統製造業向智能化、電動化、共享化轉型,各種營銷手段層出不窮,如何簡單快速的完成目標,是眼下車企與互聯網公司戰略合作的前提。如若步子走的太大,就不光是李彥宏在無人駕駛車上做現場連線違反交規這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