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每天古書畫:清 石濤 拍品幾幀

每天更新的「書畫藝術收藏清風堂」

每天不一樣的藝術享受

今日導讀

一、中外繪畫:馬匹消失 少女緊隨其後

二、走,一起看看震撼人的吳哥窟!(180張高清圖)

三、寧花幾十萬買硨磲也不買房,真正原因竟然是?

四、法國繪畫:雕塑般潔凈的人體

五、國畫清風雅集:春來桃花水 仙源何處尋

六、羅馬尼亞繪畫大師:柯爾尼留~巴巴作品選

七、每天古書畫:清 石濤 拍品幾幀

清 石濤 望遠圖 桐蔭書屋圖

石濤原來姓朱,名若極,是明靖江王朱贊儀的十世孫。幼小的他,便由王府內官背負,逃至全州湘山寺,出家為僧,法名原濟,字石濤。他一生經歷複雜、曲折,但於繪畫藝術的追求卻矢志不渝,並終其一生。他擅長山水、花卉,人物、佛像也很精到。筆墨奔放恣縱,不落畫家窠臼。石濤是清初畫壇著名「四僧」之一。從年齡上排序,他歲數最小,列在第四,若從繪畫成就來說,他對後世的影響最大。在山水、花鳥方面,創作出了大量精品,將畫的山水、花鳥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被譽為「大江之南,無出其右者」。

我們先來看《望遠圖》:前排雜樹林立,如籬藩、如苗圃,婆娑有致,開門見「樹」,一下子把它們都「植」在了觀眾的面前。細想,這樣做,既豐富了後面山巒的內容而又簡化了對山石的皴染,偷懶也需要智慧,「兩得」只憑此「一舉」,讀者不能不讚歎他的奇思妙運。「山通一徑斜」,有人沿著這個山間小道,直達山頂后,垂手站立,向遠方眺望。目擊之處,層巒疊嶂,煙環霧繞;茫茫雲海,空闊無際。「山登絕頂我為峰」,那是自我感覺高大,但在別人看來,其實微不足道。如果山下有人,那根本就看不到你,你連棵小樹都不如。

石濤把這位登眺者畫的,真還沒有樹枝那麼大。他在遠望,望什麼?望山,山外也是山,望雲?雲外更是茫茫雲海。望故鄉?國尚無主,鄉又若何!望新君?君在何處?「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無趨小乘。五十孤行成獨往,一身禪病冷於冰。」這是他在長安時寫下的詩句,真實的表達了他內心的苦悶。

我們再來看《桐蔭書屋》,這是典型的倪高士「一河兩岸」式的構圖,空闊、冷寂。近處河邊,兩株枝疏葉稀的梧桐,分列左右,樹后僅有誅茅一間。屋內,橫卧一髻叟,從後窗向對岸的遠山望去……石濤在另一幀山水畫中曾經題過這樣的詩,曰:「白雲來屋裡,綠樹繞溪灣。及早辭車馬,將身此處閑!」這首詩,極可以移到此畫中來。

如果前一張畫《望遠圖》是表現作者徘徊不定、疑問連篇的話,那麼此圖則有了明確的答案——躲進小屋,遠離塵囂,逃避現實。從石濤傳世作品來看,其運用筆墨的技巧非常嫻熟,有的線條粗頭亂服、汪洋恣肆,猶如書法中的狂草,最能抒發「胸中意氣」, 最能代表石濤,同時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清 石濤 山水小景四幀

此小景傑品雖無年款,但根據其一落款「小乘客」可推測是其中早時期作品。石濤早年在松江時,拜一代名僧旅庵本月為師,后避難旅居於宣城,此時石濤沉心於佛門下,佛法嘗曰:大乘渡人,小乘渡己。想是引此意,故有「小乘客」此號。清代李驎《大滌子傳》也載,在宣城時期石濤「自稱為小乘客」。

全觀此四幀山水,構圖以「截取法」特寫其景,傳達深邃之境。正如石濤所認為「不可拘泥於三疊兩段」,此套無論取景構圖,都更側重強調所繪之景的虛實變化,仿如相機聚焦前景,後景因景深過小而適當虛化。每開主景枯木茅屋,坡岸重苔均細緻描繪,反觀遠山則墨筆更為氤氳,用以強調虛實意境。

其三開雖稍顯不同,但此意更強:中段渴筆精繪山塔林木,橫直交錯,焦點於此;而前後山景只綴以苔點,並無多繪。《苦瓜和尚話語錄》皴法章第九:「筆之於皴也,開生面也」。此冊從畫風來看,石濤已受到一定梅清的影響,除其善用的濕筆墨法外,皴法參以解鎖。筆墨章第五記:「墨之濺筆也以靈。墨非蒙養不靈」,枯濕濃淡兼施,水墨滲化筆墨融和,體現山川小景的深厚。大部的留白則輔以畫面極強的空間感,又如《畫荃》嘗云: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此石濤山水四幀配以木盒,長尾甲題於盒上。長尾雨山,諱甲,字子生。他因得藏唐代草聖張旭的真跡而將自己的齋室取名為「草聖堂」,是日本著名漢學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員。並與深受石濤影響的清末「海派四大家」之吳昌碩甚是友好,他對其收藏的書畫多配以精良考究的木盒,並在盒蓋署名題識,年款也常落漢曆紀年。石濤一生雲遊多處,師法造化,詩書畫自成一家,具有鮮明的個性與時代氣息。其重要作品也多以小景冊頁呈現。石濤曾題畫詩云:「小水小山千點墨,一丘一壑一江煙」,此山水四幀也正呼應了石濤的筆墨情懷罷。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