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王明輝:砥礪前行的中國人類骨骼考古

人類骨骼考古(Human Osteoarchaeology)是指以人類的生物遺存—骨骼和牙齒為主要研究對象,採用各種手段來研究古代人類社會歷史文化的分支學科。人類骨骼考古的定位屬於考古學的研究範疇,是考古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專業委員會於2014年初申請成立,2014年8月在吉林大學正式成立。專業委員會成立的目的是整合人類骨骼考古各個相關方向的研究資源,協調各單位的學術力量,加強交叉學科的互相滲透,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進一步提高人類骨骼考古研究的水平,加強人類骨骼考古的專業研究力量,促進人類骨骼考古研究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目前該專業委員會有主任一位,副主任三位,秘書一位,委員40餘人,目前委員會機構設在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

專業委員會成立以來,人類骨骼考古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古人類學領域有兩項重大發現。一是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研究員為首的團隊在安徽東至華龍洞遺址獲得重大發現。該遺址大約距今8~10萬年,出土了1件直立人頭骨化石,被命名「東至人」。這是繼周口店、藍田、和縣、南京之後,在發現的又一處重要的直立人化石地點,標誌著古人類學研究取得一項重大成果。它的發現進一步證實安徽是古人類演化、擴散的重要地區,對於探討直立人的分佈、演化、變異具有重要的價值,為研究東亞現代人類起源提供了直接證據。吳新智院士認為,該頭骨的發現為古人類連續進化和地區間形態差異提供新證,即為古人類網狀連續進化增添新的物證。二是台灣考古有重大發現。台灣科學自然博物館研究團隊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澎湖原人」人骨化石,研究證實是舊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人類「直立人」。「澎湖原人」具有粗壯的下顎骨,發達膨大的第二臼齒,和爪哇人以及北京人很可能有不同的演化起源與路徑。這使台灣發現古人類化石的紀錄,大幅往前推到「更新世」中期。當然,這些認識還需要深入研究,但不失為一個重要發現。

在理論研究方面,古人類學研究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劉武、吳秀傑等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通過對湖南省道縣福岩洞發現的47枚約8-12萬年前的古人類牙齒化石的研究,認為早期現代人至少10萬年前在華南地區已經出現。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同時,他們還認為,這次發現的價值在於認識到了東亞最早的現代人出現在華南地區,比歐洲至少要早3.5萬年至7.5萬年。這一發現對探討現代人在歐亞地區的出現和擴散具有重要意義,對東亞現代人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線索,在一定程度上向現代人非洲起源說提出了質疑。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合作研究雲南蒙自馬鹿洞人類股骨,結果顯示,雖然其年代距今1萬4千年左右,但其特徵卻與最古老的人類極其相似,股骨特徵比頭骨更為原始,這些股骨化石體現出「高度獨特」的、混合了現代人和古老型人類的特性,且可能與早期現代人共存在同一區域。這些發現揭示出西南地區在現代人興起的時代仍然生存著相對比較原始、相對比較隔絕的原始種群,這使得學界對人類演化的多樣性有了新的認識。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博士通過對羅馬尼亞早期現代人核DNA分析,發現約4萬年前的歐洲現代人含有4.8%—11.3%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超出了目前已知的早期現代人和現存歐亞大陸人群基因組含有的尼安德特人的含量(1-4%)。

專業委員會成立一年多來,數名委員出版了多部專著。席煥久、劉武先生的《21世紀人類學發展》,回顧了21世紀人類學的發展;潘其風先生的《潘其風考古人類學文選》總結了自己大半生的學術成果;朱泓教授的《古代居民體質人類學研究》概括了自己的研究所涯和學術成果。

同時,專家學者對幾十處考古遺址出土的人骨材料進行了傳統的形態學研究,完成了重要遺址出土人骨的形態學研究報告和論文30餘篇(部)。主要包括潘其風對陶寺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張君對新疆拜城多崗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王明輝對垣曲商城和賈湖遺址2001年發掘出土人骨材料的研究、吳秀傑對福建漳平奇和洞出土頭骨的研究、魏東等對鄭州西山遺址出土人骨的研究、張全超對吉林省白城市雙塔遺址東周時期人骨、黑龍江尼爾基庫區清代達斡爾人骨和蒙古國后杭愛省胡拉哈山谷2006、2007年度發掘墓葬人骨的研究、趙永生和曾雯對磨溝遺址和雲南紗帽山遺址出土人骨的研究、周亞威對哈民忙哈遺址和內蒙古孤家子遺址出土人骨的研究、孫蕾對鄭州地區漢唐宋墓葬人骨的研究、張旭對和林格爾大堡山東周墓葬出土人骨的研究、肖曉鳴對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遺址出土人骨的研究、王一如對河南淅川溝灣遺址出土人骨的研究、李志丹對新疆吐魯番勝金店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李墨岑對青海平安大槽子東漢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以及郭林對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等。朱泓等還對新石器時代北方地區居民人種類型的分佈與演變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討論。

在傳統的頭骨形態學研究之外,部分學者還進行了多個方面的專題研究,完成研究報告和論文30餘篇。部分學者對相關人類化石的年代提出了新的意見,吳新智等先生對澎湖Ⅰ號下頜骨化石意義與年代進行了討論;高星對「元謀人」的年齡及相關的年代問題進行了研究;何嘉寧對軍都山古游牧人群股骨功能狀況及流動性做深入分析。牙齒人類學一直體質人類學研究重點,很多學者關注古代人群牙齒和口腔的研究。劉武等研究了直立人牙齒特徵變異及其演化意義;王翠斌、趙凌霞觀察和研究了祿豐古猿帶狀牙釉質發育不全現象、釉面橫紋與牙冠形成時間等;胡榮、趙凌霞研究了廣西化石猩猩牙齒釉質厚度;邢松等通過亞洲與非洲現代人群上頜第一臼齒齒尖相對面積的對比分析了現代人群形成與分化;李海軍、戴成萍研究了河北姜家梁人群下頜臼齒磨耗;張旭等研究了新疆于田流水墓地青銅時代人類牙齒非測量性狀;趙永生、曾雯研究了甘肅臨潭磨溝墓地人骨的牙齒健康狀況。部分學者對肢骨形態與功能進行了研究,張旭和孫蕾完成對和林格爾大堡山墓地和鄭州地區漢唐宋成年居民肢骨和身高的研究;魏偏偏對周口店田園洞古人類股骨形態功能進行了分析;何嘉寧研究了軍都山古代人群運動模式及生活方式的時序性變化。部分學者針對現代人的骨骼特徵進行了嘗試性分析,張銀運等分析了華北和雲南現代人類頭骨的歐亞人種特徵;潘雷等分析了現代人顱骨頭面部表面積的緯度分佈特點及其與溫度的關係;李海軍等分析了青海撒拉族、土族和藏族側面部幾何形態特徵和現代人下頜特徵以及與化石人類的比較等。部分學者介紹了新發現的人類化石材料,曹波等介紹了貴州興義貓貓洞出土的人類化石;杜抱朴等介紹了山西襄汾石溝砂場發現人類枕骨化石;宮希成介紹了安徽東至華龍洞出土的人類化石。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崔婭銘嘗試通過枕骨大孔測量值推斷化石人類身高;方圓博士等研究了福建漳平奇和洞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身體大小;張亞盟等推算甘肅晚更新世破碎古人類頭骨-涇川人顱容量;吉學平等對廣西隆林古人類顳骨內耳迷路進行了3D復原及形態特徵研究;張建軍嘗試從北京猿人到南京猿人的面貌復原等。還有一些學者利用過去的成果進行了綜合研究,主要包括張銀運對古代人群頭骨的若干赤道人種特徵檢測;王明輝對中原地區古代居民的健康狀況和商族起源進行的研究以及賀樂天對新疆吐魯番加依墓地古代居民生存壓力的研究等。

食性分析和骨骼同位素研究取得了多項成果,主要對北方和中原地區的10餘處遺址代表的古代人群的食物結構進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張雪蓮等對甘肅張掖西城驛遺址、新疆拜城多崗墓地等出土人骨的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趙春燕對山西陶寺遺址、河南禹州瓦店遺址等出土人骨和牙釉質的鍶同位素比值分析;張國文對浙江塔縣遺址人和動物骨骼進行了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張全超等對內蒙古赤峰市大山前遺址夏家店上層文化「祭祀坑」出土人骨進行了穩定同位素分析;陳相龍對陝西神木木柱柱樑遺址先民食譜進行了研究;張全超對蒙古國后杭愛省浩騰特蘇木胡拉哈山谷匈奴墓出土人骨進行了穩定同位素分析等。部分學者利用這些材料進行了綜合研究,主要包括趙春燕對先秦時期中原地區都城遺址人口遷移進行了研究;王寧等探討了古骨膠原的氧同位素分析及其在先民遷徙研究中的應用等。

分子生物學研究也取得了多項成果。主要包括吉林大學古DNA實驗室利用新一代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對新疆下板地墓地青銅時期的古代個體的線粒體基因組和核基因組進行了測定,同時開始開展紅山文化古人個體全基因組分析工作,用以推測紅山文化古人類的來源以及流向;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古DNA實驗室對中原地區、新疆地區、西藏、內蒙、福建、廣西等邊疆地區開展的古代人群遺傳信息的研究工作等。主要成果包括蔡大偉等對蒙古國胡拉哈山谷M21號匈奴墓主的線粒體DNA分析和陝西臨潼零口遺址M21墓主的古DNA研究以及趙欣對河北磁縣東魏皇族元祜墓的線粒體DNA分析以及新疆拜城多崗墓地出土人骨的線粒體DNA分析等。

整合研究是各個學科必然的發展趨勢,人類骨骼考古開始嘗試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針對某一特定材料進行多方面綜合研究,研究成果得到了考古學家和相關學者的認可。主要包括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有關人類骨骼考古各方面學者對二里頭遺址、陶寺遺址、新疆拜城多崗墓地等出土的人骨材料進行了多方面整合研究;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相關學者對賈湖遺址2001年發掘的人骨材料的綜合研究等。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學科的發展,對學科本身的理論思考也在不斷提高。有學者針對人類骨骼考古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提出了「人骨考古學(Human Osteoarchaeology)」的概念。作者認為「人骨考古學」,是以考古遺址出土的人類骨骼遺存(包括牙齒)為研究對象,採用形態學、解剖學、功能學、病理學、創傷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遺傳學等分析手段,探索研究一系列的考古學問題,包括人類的起源與進化、古代人類的體質特徵、生長發育、生活方式、健康狀況、飲食結構、社會經濟、人口結構、遷徙行為、社會衝突以及人群親緣關係和遺傳結構等。人體骨骼考古學包括人類骨骼形態學、古病理學、古人口學、骨化學和古代DNA等分支學科。它與過去的體質人類學(Physical Anthropology)概念有很大的重合,但也有一些差異,簡單說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人骨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是考古遺址中發掘出土的人類骨骼或其他組織,不包括體質人類學研究的第四紀動物、靈長類動物,也基本不包括體質人類學研究的皮紋學、耵聹學和血型學等;2、人骨考古學的目標是利用人骨材料解決考古學問題,它屬於考古學範疇,更加註重人骨材料與社會和文化之間的關係問題,如人群遷徙、文化融合、體質變遷、社會衝突、生業模式、基因混雜等,而不是利用人骨材料解決其他學科的問題,如遺傳學本身的問題等。因此,學者認為人骨考古學的概念更能適合目前的考古學學科發展需要。

在過去的兩年裡,學術界也組織召開了與古代人類骨骼考古相關的學術會議,主要有2014年6底在浙江大學召開了「史前先民生活方式研討會」;2014年底在中山大學召開了科技考古研討會,十餘名人類骨骼考古專業的學者參加了會議,並組織了學術討論;2015年7月,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召開了「蒙古族源問題的體質人類學與分子考古學研究」學術研討會等。

學科建設方面,人類骨骼考古方向招收和畢業博士數名、碩士10餘名。這些畢業生充實到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增強了學科科研力量。多名學者到加拿大、英國、法國、日本、南非等做訪問學者或參加會議;數名學生到英國、加拿大、美國等高校學習人類骨骼的相關研究課程或攻讀學位;同時,一些英國、加拿大、日本、美國等學者到訪學、參加會議或學術交流以及尋求學術合作;有的國外學生到實驗室或人骨研究機構尋求合作,或學習古代人骨研究相關課程。中外學術合作交流更加頻繁和深入。

在公共考古方面,專業委員會也開展了多項工作。2015年夏,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成功舉辦「第三屆吉林大學—西蒙菲莎大學『人類骨骼考古』暑期學校」。暑期學校通過全英文課堂授課、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進行學術報告、開展田野現場教學等方式為全國各高校考古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學習與交流的平台,加強了國內外師生在人類骨骼考古領域上的交流與合作,為人類骨骼考古研究培育了後備人才,推進了的人類骨骼考古研究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考古學系陳靚副教授在2015年數次赴緬甸密支那搜尋、挖掘和鑒定抗戰遠征軍將士遺骸,她用專業知識為社會服務的精神,是我們提倡和學習的。

總之,在考古學會人類骨骼考古專業委員會成立以來,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成果豐碩,人類骨骼考古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當然,目前人類骨骼考古領域與國際學術前沿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各領域發展也不平衡,制約人類骨骼考古發展的瓶頸依然存在,部分考古學者對人類骨骼考古的認識仍然不足,以及人類骨骼考古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仍需加強等。但是,通過人類骨骼考古專業委員會一年多的發展,我們相信通過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不斷努力,人類骨骼考古大有可為,相信人類骨骼考古必將成為考古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和學術增長點。

(本文電子版由作者提供 作者:王明輝 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發表在《邊疆考古研究(第20輯)》,科學出版社,2016年12月。註釋有刪減,詳細內容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