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讀書的三大用

南朝梁元帝本來酷愛讀書,即便一隻眼瞎不能捧書,也要讓書僮念給他聽。後來亡國,他一把火燒了十四萬卷藏書,旁人問為什麼,他怨嘆「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

簡單從投入產出的功利主義出發,讀書猶如長線風投,收益的確不可預知。過去學得文武藝之後能「售與帝王家」的畢竟是少數,如今多數人寒窗苦讀之後都只是在平凡崗位上汲汲於生,仍然仰人鼻息地過活,有人甚至讀死書走向反面,變得迂闊陳腐。

三毛曾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

所以「無用之用,方為大用」,讀書即是此理。讀書也許不能改天換地、叱吒風雲,但不讀書的後果便是寸步難行。

書如空氣,讀書方能安身立命

《史記》記載項羽「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他叔叔項梁很生氣,項羽說讀書能寫姓名就夠了,劍術只能對付一個人,我要學敵萬人的本領。於是項梁教他兵法,項羽也是淺嘗輒止。後來項羽四面楚歌、自刎烏江,空嘆「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唐朝杜牧認為項羽見識短淺,臨死了只惦記著虞姬和愛馬,「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項羽這是少知而迷,無知少知的愚症,只有讀書這副方劑能夠醫治。

書如清泉,讀書方能滋養正氣

《易經·蒙》言「山下出泉,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是說蒙昧的兒童從小就要教育培養貞正之德,使他們的心靈像清泉一樣明澈。

所謂「正」,是文天祥「沛乎塞蒼冥」的天地正氣,是孟子「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是屈子「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忠貞之氣。

為政者胸懷「子帥以正,孰能不正」的道德律,對錢財美色眼裡看的破,肚裡也忍得過,社會風俗也會如草上之風必偃。

為商者誠信為本,學習同仁堂「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何愁做不成百年老店。

持家者心存「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警懼,自然會修鍊涵養「詩書繼世長,忠厚傳家久」的家風美德。

夫妻間明白「不恆其德,或承之羞」,何須擔憂婚姻家庭不和睦長久。

書如火炬,讀書方能洞見天地

讀書有三層境界,第一層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臻入「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超然化境。

如果說第二層境界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只緣身在此山中」,對人生宇宙還有疑惑疙瘩,第三層境界就是「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對萬事萬物都看得通透,所謂「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見天道」。

讀書讀到這種境界,能乘物以游心,胸懷「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格局,揮灑「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動靜不失其時」的自如,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

西晉時期,郝隆的家鄉有七月七日家家戶戶把家中綢緞金銀搬出來曬的習俗,家貧的郝隆解開衣扣袒胸露腹曬太陽,鄰居問他原因,他傲然回答自己在曬書。

尊貴其實並不關富貴,孔子盛讚顏回「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自己破衣爛衫與一群錦衣貂裘的人站在一起,能夠不卑不亢、談笑風生,胸中如無丘壑,試問世間幾人有此定力?

皮囊氣質的庸常凡俗與奇絕高貴,淺陋鄙薄與望之儼然,盛氣凌人與威而不猛,才是讀書與不讀書的真正差別。

我一直暗暗在想,這世界上如果有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