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淚目!兄弟二人皆抗戰,67年後親侄代父回鄉探望叔叔

文圖:長江日報記者賈代騰飛

張明方說,他在美國每次聽到有關恩施的新聞,都會仔細閱讀。近鄉情更怯,在去恩施的動車上,他默默地注視著窗外。

天河機場。

隨著MU2088次從台北飛往武漢的航班徐徐降落,張明方帶著女兒回到了暌違67年的家鄉,探望從未謀面的親叔父——抗戰老兵張劍西。

鮮花、橫幅、擁抱,親人的熱情相迎,驅散了春捂的絲絲寒意。一下子見到這麼多親人,「腦袋有些發糊」的張明方用美式笑話調侃25歲的女兒喬治婭,看她能不能一下記住所有親人的稱謂。

首義路。

92歲的張劍西,早早把門打開,端坐在客廳中央,飽經滄桑的故事,全都鐫刻在老人額頭深深的皺紋里,彷彿再也盪不開漣漪。

「叔父,我來看您了!」一進門,張明方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暌違67年,張明方第一次見到自己的親叔父——抗戰老兵張劍西。

「快起來,快起來,我先領你去拜爺爺奶奶。」老人聲音顫抖,淚盈於眶。

逼仄的卧室里,張家長輩的照片,端端正正掛在牆上。漂洋過海來叩拜的長孫,也已是頭生華髮,時空阻隔不了的,惟有血濃於水的親情。

老人把國家頒發的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的紀念章,小心翼翼從抽屜里取出來,放到張明方手裡,「你仔細看看,這是對那段歲月的最高褒獎。」說罷,轉身又拿出與胞兄張遠北的合影,對著照片,仔細端詳眼前這位侄兒,嘴裡不住地說「像,真像……」

叔侄倆緊緊相擁。這個擁抱,張明方還代表了葬在台灣的父親張遠北。

張明方的女兒喬治婭出生在美國,第一次回大陸的她,見到此情,也忍不住潸然淚下。

張明方說,其父張遠北去世后,關於大陸親人的照片都找不到了。他讓女兒把父親上世紀80年代回大陸與弟弟相見的照片翻拍下來,要帶回美國。

抗戰勝利后,張劍西加入人民解放軍西南航空委員會,並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而後,他又從重慶去了長春第二航校當教官,為人民解放軍培養飛行人才。抗戰勝利70周年時,老人應邀參加《開獎啦》,接受撒貝南採訪。

張明方攙扶著叔父,一起到恩施抗戰紀念館參觀。「Stand up(起立)、Hold on (等待)、Stand by door(靠門站立)、 Go(跳)」張劍西至今仍能清楚地用英文複述跳傘的4個口令。

在恩施抗戰紀念館最後一個展廳,懸挂著恩施籍老兵的照片,包括張劍西本人在內。老人說,哥哥是抗戰英雄,他的照片也應掛上去。抗戰紀念館的工作人員答應老人,待有了張遠北的照片后,一定製作好掛牆上。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那個戰火紛飛,山河破碎的年代,張家一門倆兄弟,先後投筆從戎。

其兄張遠北,黃埔軍校12期畢業,在恩施航空站任站長。恩施航空站駐有中美混合飛行大隊,是赫赫有名的「飛虎隊」駐紮點之一。恩施機場經常有美式殲擊機、轟炸機和野馬式大型轟炸機降落。

年輕時,戎裝在身。

張劍西14歲時,考上電信總隊的軍校。由於抗戰需要,原本3年的學期,縮短至1年。15歲,他便在第六站區負責電台情報工作。

其父訓誡:你們兄弟參加抗戰,犧牲哪個我都不可惜。但劍西年幼,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完不成任務貽誤戰機,遂勸其放棄電台情報工作,進入四川大學經濟系學習。

1941年,張劍西放棄學業,參加遠征軍,從事通信工作,並為美國負責駐印緬軍聯絡官柯德任翻譯。

一次戰鬥后,張劍西陪柯德查看戰況。遍地屍首中,一個受傷的日本兵突然舉槍準備向他們射擊。他眼疾手快,拔出手槍,搶先將其擊斃。他從日本兵的身上搜出一枚水晶印章,上面刻著「田中」二字,還有一張他家人的照片。

看到照片,張劍西想起了哥哥,想起了父母,他感慨:戰爭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也傷害了日本本國人民。

抗戰勝利70周年時,老人回憶當年在印緬戰場,用槍擊斃日軍的情景。

1943年,張劍西前往巴其斯坦卡拉奇,學習飛行,並通過初級、中級飛行訓練考試。1944年,昆明組建了第一個傘兵團,代號「鴻翔部隊」,他順利加入,並參加了搶佔廣西平南丹竹機場的戰鬥。

抗戰勝利后,和平是人心所向。張劍西不願意將槍口對準同胞,1948年他悄悄脫離了隊伍,結果被抓進了監獄。

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張劍西被釋放。他輾轉趕到重慶,找到哥哥。

哥哥說,大勢已去,父母已在恩施安頓好,他已決定要逃去台灣。

他說,自己根在這裡,不能走,何況無論逃到哪兒,都是要解放的。

那次並不愉快的交談后,兄弟再次見面,已過去40多年。

1986年,張遠北通過遠在加拿大的親戚,聯繫上了張劍西。張遠北從台灣乘飛機到香港,再從香港到廣州,輾轉到武漢。

兄弟二人一起去了恩施老家,為父母的墳頭捧上一抔土,倆人失聲痛哭,響遏行雲。

四年後,張遠北於台北逝世,兩家後代又斷了聯繫。

張劍西一生坎坷。20年前,兒媳患上強直性脊柱炎,癱瘓在家,後來孫女也患上同樣的病,行動不便。老人在家,悉心照料母女二人,從無怨言。

2016年,孫女在參加一次病友康復會上,認識了嫁到台灣的馮女士。馮女士得知張家在台灣還有親戚后,便主動幫忙尋找。她寫了很多信,寄給台灣各地的榮民辦公室,多次石沉大海后,終於有了迴音。

已是美籍華人的張明方,在新澤西經營一家泰式餐廳,知道聯繫上武漢的親叔父后,他決定帶著女兒回國探親祭祖。

「我女兒叫Georgia(喬治婭),她還有個名字叫張韻佳。」張明方告訴叔父張劍西,他是「景」字輩,但不知後面的家譜。

老人提筆在白紙上寫下:國家開景運,詩書韶先人。祖德培蘭桂,宗功毓鳳麟……

漢馬來了,長報君邀你一起嗨!歡迎第一時間分享漢馬的新鮮事、突發事、感人事。)或掃碼加入微信群。也歡迎各位小夥伴在長江日報官方微信後台留言互動,也可點擊長江日報新浪微博#漢馬,我來了#話題說出你的故事~

出品:長江日報全媒體 編輯:張維納 校讀:胡蝶

轉載長江日報原創圖文須授權並註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