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絕地反擊滅此朝食!AMD Ryzen蕩滌晶元界

春秋四大戰役——齊晉鞌(音an)中之戰曾閃現過熱血爆棚的畫面——面對三郤統領、如日中天的晉國大軍,齊頃公姜無野縱馬馳騁語出豪邁:「兄弟們餓了嗎?把對面的廢柴都殺光,咱們好好吃TMD一頓早飯啊!」(余姑翦滅此而朝食)。雖然小姜同學最終戰鬥失利,但滅此朝食的成語卻流傳了下來,兩軍對壘之日,鬥志更強一方如果冀圖畢其功於一役「秒殺」對手,往往就會成為這個辭彙的描述對象。

在我們年輕人熟悉的科技界,這種意氣風發、「滅你全家」的心態也是常常出現的,早年Zip格式的創始人一己之力拿下ARC,創造了單槍匹馬消滅一個行業的歷史;近年來Nvidia對ATI(品牌)、微信對米聊,也是剛剛逝去仍然新鮮的過往。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AMD,在K7\K8時代也曾如此驕傲。酷睿2普及后,在桌面CPU領域,AMD曾經經歷了長期的沉淪。十年生聚,十年教訓,2017年 Ryzen銳龍處理器正式發布,在性能相近甚至更有優勢的前提下,產品性價比極為強勢。AMD此次捲土重來,引起了整個科技界的震動,其自身當有同樣的願景。

絕地反擊滅此朝食?AMD Ryzen蕩滌晶元界

十一年前的夏天,英特爾「扣肉」架構Core 2 Duo系列橫空出世,對彼時佔據市場領導地位的AMD Athlon X2系列處理器構成了極大的技術優勢。2006年年底,充滿爭議的「膠水」四核Core2 Quad 6600發布,讓AMD多年來再一次處於標誌性技術明顯落後的境地。依靠擁有一定進步的兩代翼龍架構,AMD在接下來的前五年還能贏得一定市場空間。在距離我們最近的五年中,AMD錯點了推土機、打樁機系列架構的科技樹,產品毫無競爭力,被媒體、用戶一致看輕,收穫了百般嘲諷,辛酸苦辣一言難盡。

Ryzen系列處理器已經泄露的網路成績非常搶眼

再過十幾個小時,AMD Ryzen系列八核心處理器的首批媒體評測即將解禁,但在此之前,從官方發布會、各種民間用戶偷跑和「搞事情」的外國媒體三方渠道流露的信息已經基本可以描摹出他們的面貌。Ryzen 系列中八核CPU R7 1800X、R7 1700X、R7 1700都有與Intel同核心酷睿i7 6900K、i7 5960X正面對抗的性能實力,定價卻只有後者的幾分之一,功耗上甚至佔有相當的優勢,市場競爭力之強為十二年來桌面高端CPU所罕見。


外網整理的Ryzen全系列規格(消息時間較早 價格略高於實際定價)


Ryzen 性價比自上而下 全方位壓制目前的競爭對手

「打蛇要打七寸里」,AMD 卧薪嘗膽準備的Ryzen架構,有的放矢地瞄準了Intel憑藉優勢市場地位控制的中高端市場,將實力不俗堪與一戰的八核心處理器下放到對手四核到六核價位的價格區間,其目的顯然在於重振市場信心。八核R7系列的定價從上游也決定了整個Ryzen系列處理器的高性價比——即將到來的R5、R3系列處理器幾乎在每一個細分市場區間內都對Intel的i7、E3、i5系列處理器構成了極強的競爭優勢。Ryzen系列如若沒有在目前宣傳中未能顯示的其他重要性能項目中出問題,那麼將成為AMD 絕地反擊,滅此朝食的復興利器,勢必攪動多年來一潭死水的PC晶元領域。充分的市場競爭,既有利於技術的絕對進步,也有利於先進成果的相對普及,無論對於熱烈期盼的電腦發燒友還是依然緩慢前進的信息社會,都是重大利好消息。

沸反盈天 滿城皆狂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第二次衣冠南渡后,南宋詞人對於「長安」「洛陽」意象的使用陡然上升到了一個高峰。在現實歷史上,南宋政權端平入洛、據關守河、克複三京的軍事行動就以洛陽等故都為目標,最終功敗垂成,直至滅亡也未能再度進取,令人遺憾。

十年前AMD一敗塗地,是從單核性能被酷睿趕超開始的。十年來AMD之所以被網友戲稱為「農企」,除了他自身產品命名外,缺乏進取,無法在單核性能上獲得突破,就是最大的罪狀之一。十年來AMD在CPU市場上苦苦掙扎的現象,正如南朝諸多小朝廷曾經的頹廢一樣令人悵惘,AMD處理器恢復優勢單核性能的目標也正如南朝文人心中的「長安」、「洛陽」一樣可望而不可及,被視為勢必登天還難。

4GHz的8核16線程Ryzen 追平了32核32線程3.2GHz皓龍 單線程提升巨大

筆者的一位朋友坐擁雙路E5 2689 V4至強處理器,曾感慨過——「AMD要追上Intel 五代i7的單核性能,IPC指令單核性能少說要提升百分之五十,困難的話要百分之七十,你覺得可能么?」然而事實就是這麼充滿戲劇性,在前幾天的北美髮布會上,AMD官方宣布Ryzen架構的IPC指令性能提升百分之五十二,大大超乎預期,幾乎追平了目前Intel高端i7 Broadwell架構實際水平。單核性能的攻守易勢,代表著處理器市場上的江山鼎革,大勢逆轉。AMD在科技媒體和民間網友心中的形象,也一夜之間從苟延殘喘的小朝廷變成了元末明軍、國民革命軍、人民解放軍等等歷史上起到進步作用的先進勢力,彷彿成了大家的救星。

熱心網友整理的AMD Intel Cinebench 同頻十年單核對比成績

熱心的貼吧網友和DIY論壇用戶,甚至戲謔的對目前購買性價比較低的i7處理器用戶發出了不太莊重的嘲諷,視他們為不幸中招的可憐人,用「頭堵開國禮炮」(意為1949年加入即將敗退的國軍)來形容他們。在年輕人群體中,這種不夠嚴肅的扣帽子傾向當然值得深省,這是社會學家和教育家的任務。但這個標誌性的形容只是AMD Ryzen發布后輿論形勢的冰山一角。

在各大硬體論壇,連續一周以來,Ryzen都是「屠殺版面」絕對的關鍵詞,每天神擋殺神,千軍辟易,讓NVIDIA、高通、乃至小米等等各路平日頭條爭勝強勢品牌的產品、新聞、消息全部成了邊緣的透明人。幾乎所有以電腦為核心的討論版面上,大家都在討論和Ryzen相關的問題,一改之前用手機、平板、ARM吸引眼球的亂象。

興奮的網友紛紛加入「狂歡」

一系列綿延不絕的問題被拋出——Ryzen用什麼主板?Ryzen支持多高頻率的內存?AM4主板扣具都有哪些散熱器廠商支持?R7 1700是不是比R7 1800X性價比更高?首批主板預定量有多少?第二批何時發貨?。。。。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很多最近才關注PC的用戶生生被嚇到了,即使是略年長的發燒友也已經多年未見如此熱鬧的景象。

網友的辛辣嘲諷不夠文明 卻很有衝擊力

有很多曾經的AMD冬粉,在娶妻生子,冷落電腦多年後看到Ryzen,毫不猶豫的祭起了壓箱底的私房錢支持一下心愛的「農企」;有很多被迫忍受Intel 高昂多核CPU定價的工作用戶寧肯虧損數千元出掉自己的E5和i7,也要表達對「農企」的擁護;更多的即將裝機的用戶,一下子陷入了搖擺,要不要等等,等Ryzen驗證了自己的實力再看?

討論Ryzen 和Ryzen的競爭對手 屠版多日

閑魚市場上,前一波囤積奸商和高價購入E5的折騰用戶叫苦不迭,許多藏著掖著不肯拿出來出售的E5 2666 V3、E5 2667 V3、E5 2689 V4等較有性價比的廉價E5多核處理器被拿出來販售,凡是十二核心以內、Cinebench R15成績在2000分以內能被R7 系列超頻追上的型號統統都在直接殺傷範圍內。Intel即將給i7 系列桌面處理器降價的謠言還在漫天飛舞不曾落地,沒有抵禦風險能力的用戶已經做出了用實際行動砸盤「E5 大船」價格市場。

有人歡喜有人愁,冰火兩重天的景象在Ryzen評測成績全面解禁前上演。很多不甘心或是信仰堅強的用戶也在逆反心理下發出自己的反擊聲浪,從貼吧到知乎到論壇到微博,不成熟的冬粉們或嘲諷AMD是PPT大廠,或批判為Intel說話的是囤積散片的奸商。口角處處可見,硝煙味道一日濃過一日,面對Ryzen,坊間沸反盈天,滿城皆狂!

天下苦秦久矣 一朝盡覆

從公允、客觀、中立的角度講,個人有追求個人生活的選擇;企業有追求企業利潤、長遠發展的自由。企業和商家在競爭中採取何種博弈策略,是自身利益驅使的正當行動,本無可厚非。不過地球是圓的,環球同此涼熱,作為科技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提高生產力、造福人類並不見得就是空話,是有實實在在能力兌現的目標,很多企業也是這樣自我定位宣傳的。大型科技企業的公益形象,莫不以服務社會、推動用戶獲得更高品質產品服務為榮,而很少敢於反對這種「政治正確」。

I/A對戰是二十多年的PC歷史主旋律

充分競爭並不見得是每一個市場領域的常態,實際上由於產品技術生命周期的客觀循環,充分競爭的階段往往相對時長並不是很長。有很多領域,市場很快進入了雙雄對決或者三國爭霸的寡頭格局。具體到PC處理器層面,自從Intel 打破486的許可傳統推出奔騰處理器后,Cyrix、德州儀器等X86處理器廠商無以為繼,最終只剩下AMD和改頭換面悄無聲息的VIA存留下來,事實上形成了Intel和AMD對壘的「歷史進程」。在AMD挑戰英特爾的過程中,曾經佔據過很多主動,但並未能在市場層面獲得相應地變現。

Intel擁有製程工藝優勢 更強的優勢是PC渠道整體掌控

有些常年關注PC信息的朋友,可能還會記得之前歐盟審判的一場官司。那場公案有關Intel與聯想、惠普、戴爾等OEM廠商的關係,雖然最後沒有起到真理越辯越明的效果,普通消費者仍然如同霧裡看花一般難以判斷Intel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但至少從一定層面反映出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確實對終端消費者不利。

對Intel不感冒的行業人士其實不少

在Ryzen發布后,有一些同Intel積怨已久的外國媒體被激起了塵封的記憶,專門撰文批判「Intel做了哪些惡」。他們羅列出早年間Intel和一些測試軟體廠商的「罪狀」,用以進行排他性競爭。這些陳年往事的具體是非曲直,不是筆者個人能夠判斷的,對普通消費者的認知也沒有太大實際意義。不過,即使是最不敏感的消費者,如果他從2011年起稍微關注市面關注度最高的i5、i7處理器性能測試對比結果,都會發現連續七代酷睿架構,每次迭代的同頻通核心性能提升越來越弱,甚至到了第七代這裡乾脆消失了,只剩下了頻率提升。主流的消費級處理器核心數量一直停留在四核心,早在十年前就被舉起的PC應用生態多核化大旗稀里糊塗的就走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以至於一直到2017年的今天還有大批「不明真相」的冬粉用戶高呼四核高頻i7 CPU就是歷史的終結。這樣的趨勢是廠商們願意見到的嗎?是期待明天會更好的用戶們期待的嗎?是看著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長大的三代PC用戶群體為此感到高興的嗎?

十三年來Intel 與AMD的市場佔有率變化趨勢

從Ryzen即將上市前夕,許多用戶即使割愛也要換門的表現來看,主流人群即使並沒有對領先的CPU廠商做出惡語評價,但也有著自己格外熱烈的情緒表達。不論從媒體從業者、終端大客戶還是最普通的千千萬萬發燒友眼中,大家都讀出了一個共同的信息——期望看到一個更加朝氣澎湃,技術進步更快,好東西越來越便宜的PC市場。這也正是Ryzen架構處理器這次能夠引起如此之大反響的真正核心原因。

是誰動了誰的乳酪?

最近《生化危機7》遊戲在一周之內就宣布告破,曾短暫的引發了又一次小規模的「正版」、「盜版」輿論之爭。「正版意識較強」的一些同學堅持強調「盜版」讓多少多少數量與比例的潛在正版用戶流失掉了,為此感到義憤填膺,語氣甚至非常誇張。他們提供的數字當然有一定的根據,最近《生化危機6 終章》的熱映甚至為他們提供了新的論據——生化IP前兩部電影未能發揮出應有商業價值恰恰是源於盜版片源提前流出所帶來的損失。

事實上,遊戲盜版用戶並不會有多大的正版直接轉化率,但卻往往意外的帶動整個遊戲品牌的價值提升,這是歷史所證明的基本情況,遠不是一兩句口水分析就能定性得失的。這個爭議引出了一個問題——應當如何確定產品的目標用戶人群,又應該為怎樣的人群提供怎樣的產品?在國內電影市場,之所以很多電影惡評如潮,很大程度上就是錯誤的宣傳引導吸引了並不是影片拍攝原定目標人群的群眾進入觀影,這種「上當」的感覺十分糟糕以至於我們的各種影視評分網站上總是觀點兩極分化吵架吵得怨氣衝天。

Intel 自己的製程架構路線圖 密密麻麻讓人目不暇接

引申開來,盲目擴大目標用戶群,以為自己誰都能代表的策略,會招致一個誰都代表不了的窘境。AMD頹廢的這些年,Intel對CPU市場產品做的細分策略,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帶K超頻黨」、「E3不折騰黨」 、「i5便宜黨」、「i3默秒全優越黨」,收穫的卻是越來越多的人們遠離DIY甚至遠離PC,不再有熱情的消極回報。

網友的調侃證明 用戶並非全然任憑別人引導的「羔羊」

這些看似無縫銜接,有意識、很科學的分類方式,掩蓋了一個基本事實——人們需要的不是原地不變的性能框架內區靠著有限的標籤做左右互搏的無意義區分,而是切切實實的需要整體性能範疇的提升。「把蛋糕做大」永遠是科技廠商應該著力籌劃的事情。一句輕飄飄的主流用戶環境對多核優化不友好並不是八核處理器連續兩代賣到八千乃至一萬元的合理解釋。作為PC行業的執牛耳者,突破困境,為消費者解決現實的窘境本來就是大家對Intel的期許之一。實際上,經過多年的培育,日常應用多核化的進步速度已經很快,哪怕是雙核多線程的處理器面對複雜的視頻和網頁需求也已經面露捉襟見肘的跡象,四核以上優化的典型遊戲環境也已經初具規模,主頻遊戲哪怕是暴雪的網游也都已經幾乎不再出現。

開玩笑的說,道光皇帝鴉片戰爭面對雪片一般飄來的戰報搞不清楚時間先後順序時,要是有穿越者帶來幾部手機,沒準會隨手封他幾個鐵帽子王。用戶永遠都有潛在的需求,只是沒有被廠商開發出來。引領技術進步的廠商更應該有突破自我,為用戶真正著想的真正「科技情懷」,而不是分化用戶,牧民而治的傳統「帝王心術」。

無論中外 歷史終歸是人民群眾創造的 不會永遠被引導

在Ryzen 銳龍系列處理器問世前,很多E5至強「大船」黨是為了圖片差值放大、視頻轉碼、動畫設計、資料庫編寫甚至多核優化的遊戲、多開網游而踏上自己的折騰之路的。在他們的引領宣傳下,很多人也不再堅持PC只是上網看電影平常工具的簡單觀點,開始認真學習研究手中產品的更多用途和可能。這些本來可能成為Intel接下來推廣多核時的義務宣傳隊員的朋友在Ryzen發布后很大一部分倒戈了。

與其說是AMD動了Intel的乳酪,不如說是Intel做好了乳酪擱置到了離「人民群眾」太遠的地方,在伺服器市場上E5、E7飛速擴張的核心數量,就是一個側面的註腳。

技術先鋒 核心大戰強勢弄潮

最近最火的遊戲之一是暴雪的《守望先鋒》,這款加入了多人團隊特色的FPS遊戲盤活了雷神之錘和軍團要塞等上古遊戲的很多元素,很大程度上引領了FPS網游的復興趨勢。《守望先鋒》畫面優秀,設計相對平衡,體現了暴雪對遊戲設計的優秀掌控,《守望先鋒》中最受人尊敬的無疑也是團結配合與個人技術都很高明的老手。

FPS遊戲曾是最古老的主要遊戲類型之一,也是最生命力最旺盛的類型。個人電腦能夠快速在九十年代開始普及,包括FPS在內的遊戲類型居功至偉。《守望先鋒》精益求精的設計,對FPS多人遊戲的振興作用很值得硬體領域學習——用心做產品,通過創新和誠意讓用戶心悅誠服是一個技術廠商的本分。

技術先鋒 守望著科學進步 帶來「天降正義」

AMD雖然從一開始是以Intel結伴小弟的追隨者身份起家的,但自從80386時代開始,就一直「圖謀不軌」試圖走出一條有技術開創性的路線。無論是3D Now!指令集引領K6-2、奔騰2之爭,還是千禧年Ghz大戰中問世的Athlon品牌,乃至64位、雙核、四核等等一系列的合作與對抗,二十年多年來桌面PC的進步基礎就是AMD與大哥Intel互相敦促互相學習的上升交響曲。

網友翻出了大神的形象 讓他與川普總統「靈魂附體」

競爭導致進步,有消息指出AMD最近發布的Ryzen 銳龍系列處理器架構同他的老員工Jim Keller密切相關。上世紀90年代末,Keller在速龍K7架構的誕生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時還是K8架構的首席架構師。這位技術天才歷經高通和蘋果的歷練,最終在2012年回到AMD給老東家做出了又一番貢獻。聯想到酷睿系列處理器架構翻身也是之前Intel的以色列海爾法小組從奔騰M演化而來,我們可以說在科技領域,先進技術理念和技術人員的經驗、積累往往能夠抵消競爭對手其他公司運營方面的諸多優勢,為自身帶來不對稱的「變革之力」。

AMD 賣大樓的「梗」每個月都會被翻出來

擁抱技術進步的公司,最終會從自己虔誠尊重技術發展規律的態度中收穫勝利的果實。AMD此前數年頂著賣大樓的壓力,苦心孤詣熬出Ryzen最終翻身有望也正是這種尊重的實際寫照。相比於這些年來在主流媒體上展示「3D列印」、「無線輸電」、「無人機控制」等過於前衛花哨多元理念的Intel,AMD背水一戰,在自己核心領域的專註值得欽佩。當然,開發技術前沿,為未來賺取更多可能,並不是錯誤,Intel的多元戰略同樣具有很高的價值,也擁有更強的信心在更長歷史周期內保證自己的基本盤。

Intel 在《唐人街探案》中秀裝備

具體到我們即將面臨的PC界技術大戰場面來說,AMD Ryzen 銳龍處理器以不錯的性能和較高的性價比突施冷箭,在Intel架構製程雙重瓶頸之時獲得了一定的后發優勢。根據之前的消息分析,Intel 10納米製程普及在短期內仍有較高的難度,相比Skylake/kabylake/broadwell有本質提升的新架構也需要很長的周期才能推出,那麼未來幾個月到一年內,消費者最可能看到的局面就是Intel和AMD的CPU核心數量大戰、一定範圍內的價格大戰,未來應該相當精彩。

10納米Intel 平台將要普及六核了 堆核大戰 即將開始

擴展到GPU領域,雖然Vega只是剛剛披露規格,具體性能還未知曉。Ryzen強勢的表現讓AMD股價攀升的同時,NVIDIA股價有了一定的波動。被玩家親切稱為「老黃」的NVIDIA CEO在昨天正式發布了GTX1080Ti顯卡,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這波氛圍的感召,新系列N卡全線性價比都有所提高,對普通人也是好事一樁。

道一聲珍重 擺脫農企之名

多年來硬體論壇持續萎靡,貼吧用戶大量增長。在硬體最火熱的「顯卡吧」中,曾有著名的「卡吧三大幻覺」戲言,「AMD翻身啦」就是其中一條。在Ryzen架構發布后,顯卡吧、CPU吧、電腦吧等有一點歷史的貼吧出現了大規模的挖墳活動,許多五年前、十年前打賭AMD翻身或者不翻身的帖子被一記記洛陽鏟無情崛起,既充滿了娛樂效果,也讓成長著的年輕冬粉群體分外感傷。

洛陽鏟翻飛 迸發出幾多悲喜

AMD翻身了嗎?從常規觀點來看,AMD實現了自身的幾大跨越,其產品在主流應用環境場合下有了不弱於對手的綜合實力,個別環節有所超出,個別環節仍然有所缺憾。要說AMD實現了K8時代的優勢,那有些不符合實際。這個「翻身」從產品本身來說只能說勉強承認。公允地講,這次Ryzen銳龍架構的聲勢更多的是拜AMD頗具進攻性的定價策略所致,產品本身進步只是基礎。

Ryzen 並非無敵 只是在恰當的時候 「振臂呼於大澤」

在AVX2指令集支持、高頻多通道內存支持乃至涉及I/O性能的PCI-E通道這些方面,Ryzen架構處理器話和配套的主板晶元組更加接近Intel主流Z270/B150等主流產品能夠實現的效果。Ryzen 銳龍自身無論從功能還是性能上來說都談不上「無敵」,在複雜的遊戲環境中還有視頻編碼應用中具體表現還有待於詳細分析和測試驗證。


「農企」再好也難讓所有人都叛變


再見推土機 再見挖掘機 再見打樁機 再見「農企」的貶稱

但無論如何,拜在GPU領域修鍊而來的晶體管密度控制技術和28納米製程長期苦練出的功耗控制技術所賜,AMD 在Ryzen身上體現出了很強的晶元面積效率和能耗效率,在產品層面有與對手持續進行價格戰的基礎條件。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說AMD「翻身」並不為過。這樣有進取精神的企業,大家還會繼續稱他為「農企」嗎?筆者覺得,有很大的可能,我們會同這個一度歧視,時間長了又顯得親切的名字說再見了。AMD能否堅持下去這種「不服就是干」的拚命三郎精神,能不能靠著不錯的產品用強硬市場策略挽回失去多年的地位,能不能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獲得曾經擁有過的美好形象,我們還要在未來驗證。

變革本身不是目的,造福用戶,促進科技的發展才是題中之義,無論對哪一家科技企業都是一樣的。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