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孫中山長江流域經濟發展方略

長江三角洲

唐宋以來,廣袤的長江流域是經濟的重心所在。時至民國,其中相對富庶的地區,當推長江入海口即長江三角洲。這裡有最重要的外貿口岸、工業基地和金融中心——上海;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面對浩瀚的太平洋,背靠廣闊的長江流域經濟腹地,運輸條件亦相當便利。僅以內河航運為例,從上海出發,沿長江可上達南京、蕪湖、九江、安慶、漢口等地;假運河可交通蘇州、杭州、揚州諸城。正因為如此,近代被迫打開國門后,這裡便成為同外部資本主義世界發生聯繫的主要通道。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特別是港口建設進展遲緩,嚴重製約了這一地區各種經濟潛能的發揮。有鑒於此,民國初年孫中山在考慮發展長江流域經濟的方案時,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在長江入海口附近建設東方大港的宏偉設想,以便建成一座適應未來世界經濟發展之需求的「世界商港」。

東方大港與長江水系整治

孫中山

在東方大港的選址上,孫中山頗費斟酌。在他面前,有當時最大的商港——上海港,但它同時又被歐美列強通過租界和條約特權所牢牢控制,地價亦昂貴,如欲改造或擴建,勢必阻力重重。因此,孫中山另作他想,提出在杭州灣中乍浦與澉浦之間建設東方大港的方案,並從水文條件、社會環境、土地價格、發展前途等方面作了詳細論證,認為較之上海,在該地另闢新的東方商港當更為理想。同時,孫中山並不因此而忽視上海的作用。他主張利用上海港現有設施,並通過疏浚航道等措施,改善上海港的吞吐能力,使其在推進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經濟建設中,繼續發揮其商業和工業等方面應有的作用。

孫中山關於港口建設的上述設想,體現了他在考慮長江流域經濟建設的具體方案時,既有高瞻遠矚、氣魄雄偉的一面,又有客觀冷靜、全面細緻的一面,是很令人敬佩的。1919年孫中山起草《實業計劃》時,非常重視收集各項科學數據和提倡實地調查。據邵元沖回憶,他在考慮東方大港選址時,曾特地致函「囑余調查乍浦、澉浦一帶之海塘,為石塘,抑系土塘,謂如無書可查,宜親詢該處土人,以期確實。嗣余查得浙江水陸道路記等書,圖說頗詳,乃舉以相告,總理遂據以為規劃東方大港之資,此一端,足證總理計劃之切實,不憑臆想也」。( 邵元沖:《總理學記》,《孫中山生平事業追憶錄》,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5頁)。

長江

唐宋以後,長江流域各省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力於奔騰不息的長江下游的灌溉和溝通。但隨著歲月的推移和水文條件的變化,及至民國初年,長江水道的灌溉功效和通航能力所存在的問題日漸突出,影響沿岸地區的經濟發展。針對這種狀況,孫中山在推進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構想中,用了很大篇幅,提出了整治長江的詳細計劃。這項計劃共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整治長江口自海上深水線至黃浦江合流點,重點是通過閉塞崇明島與海門間之北航道,以收既加大南航道的流量,改善長江口的通航能力,又在北航道圍海造田數萬畝的雙重利益。這一設想經過五六十年後,基本上已由自然之力得以實現。到20世紀70年代北水道已經被江水夾帶的大量泥沙所淤塞,江灘已開墾了大量良田,而南航道亦已變得更加壯闊。

孫中山在其餘各部分設想中,則是分別闡述整治從黃浦江合流點起至江陰、江陰至蕪湖、蕪湖至東流、東流至武穴、武穴至漢口長江水道的具體設想。其中根據上述各段的實際情況,或疏浚淤塞,或拓寬河道,或取直河灘,要旨是改善長江的航行條件,同時防止汛期洪水泛濫,以免威脅沿岸地區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在考慮整治長江的同時,孫中山還注意到了改良現存水路及運河的重要性,並分別闡述了整治北運河、淮河、江南水路系統、鄱陽水路系統、漢水、洞庭水路系統和長江上游的具體打算。

沿江城市鏈與流域經濟發展

繼提出整治長江及長江流域其他水系的計劃后,孫中山以遠大的目光,預期一旦長江等河道的灌溉和通航能力大加改善,勢必有力地促進沿岸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部分在為農礦產最富之區,而居民又極稠密也,以整治長江工程完成之後,水路運送,所費極廉,則此水路通衢兩旁,定成為實業薈萃之點,而又有此兩岸之廉價勞工附翼之,則即謂將來沿江兩岸,轉瞬之間變為兩行相連之市鎮,東起海邊、西達漢口者,非甚奇異之事也」。他認為:「此際應選最適宜者數點,以為獲利的都市發展。」並相應提出了在長江沿岸的鎮江及其北岸、南京及浦口、蕪湖、安慶及其南岸、鄱陽港、武漢等地建設內河商埠的具體設想(《孫中山全集》第6卷,第290—295頁)。

孫中山從歷史背景、地理條件和發展前景等各個角度,論證了為什麼選取它們作為整治長江后建設內河商埠的第一批城市,認為通過這批商埠的建設,將有力地推動長江流域各區的經濟發展,從而在長江沿岸可望出現一個各地經濟普遍躍進的大好局面。為了適應這種局面的到來,孫中山又提出了利用長江沿岸豐富的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建造眾多水泥廠的設想。他說:「此業之進行,即與全盤其他計劃相為關連,徐徐俱進,則以一規劃獎進其他規劃,各無憂於生產過剩與資本誤投,而各計劃俱能自致其為一有利事業矣」(《孫中山全集》第6卷,第301頁)。

孫中山推進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構想,是他關於全國經濟發展總體設想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基於長江流域所處的重要地位,孫中山在考慮全國經濟建設宏圖時,始終將長江流域置於突出位置,因而在他勾畫的中央鐵路系統各線路中,涉及長江流域的便佔了約三分之二。如果說,孫中山在考慮長江流域經濟發展計劃時,是以鐵路為龍頭,那麼,他在規劃全國經濟發展藍圖時,則是以長江流域為主幹,帶動和促進全國的振興。正如孫中山曾多次指出的,長江流域人口眾多,經濟發展領先於全國其他地區,技術和管理人才比較集中,近代工業和交通運輸業又有一定的基礎,以這一地區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基點和後援,是相當合理的。翻開《實業計劃》等論著,孫中山的方針清晰可見。這個方針就是以長江流域為骨幹,通過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縱橫交錯的運河系統和便捷短途的公路運輸線,向四面八方輻射,將全國各大地區聯成一體,大力推動邊遠省區的經濟建設,縮小各地區間經濟發展的差距,使的經濟實力在總體上有一個較大的進步。孫中山曾以美國西部開發和加拿大一些落後地區經濟拓展等實例,說明上述設想是可行的,並從各種角度,具體闡述了他的這些想法。

孫中山歷來強調,自然資源豐富,欲求富強,必須大力加以開發。他深信通過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網,那無數的沉睡於荒山峽谷、戈壁沙漠的各類礦物資源和地上物產,就有可能被開發和利用,而鐵路的經濟效益也得以充分發揮。因而在孫中山規劃各條鐵路線時,均著眼於將自然資源豐富的省區及其市鎮連接起來,並通過納入以長江流域為骨幹的全國鐵路運輸網,便捷地輸送到各大工業基地和出口海外。例如孫中山曾這樣描述未來的浦口:「南京對岸之浦口,將來為大計劃中長江以北一切鐵路之大終點。在山西、河南煤鐵最富之地,以此地為長江下游地區交通之最近商埠,即其與海交通亦然。故浦口不能不為長江與北省間鐵路載貨之大中心」(《孫中山全集》第6卷,第292頁)。

改善交通與城鎮發展

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本國產品時時受到廉價外國商品傾銷的打擊。而落後的運輸條件,更加劇了國貨在同洋貨競銷中的不利境況。孫中山曾以痛切的心情,以自己的家鄉香山縣為例,說明因交通不便,工業品由香山縣城運至翠亨村的運價竟遠遠高出同類商品由美國運抵的費用。「人情喜便宜,斷不能舍賤而買貴,則交通不便,實業必不能發達,可以斷然」 ;而「揚子江流域本為最重要之商業中心地(《孫中山全集》第2卷,第420、491頁)」,通過在這裡修築並溝通中央及各地方系統鐵路網,將大大有助於貨暢其流,降低本國工業品的成本,從而增強國貨抗衡洋貨的能力。隨之,民族工業必將得到迅速發展,不但可以極大地豐富本國人民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以出口,國家也必然會隨之富強起來。

鴉片戰爭后,除一些通商口岸城市經濟稍顯活躍外,內地眾多中小城鎮經濟發展均呈停滯狀態。而要求得全國經濟的普遍興旺,推動這些區域經濟中心城鎮的發展,則格外重要。孫中山認為,通過修築鐵路、辟通運河等手段,改善這些城鎮的交通狀況,並將其匯入以長江流域為基幹的全國市場網路,必將使這些城鎮的面貌大為改觀,並相應帶動其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孫中山曾舉海州(今連雲港)為例說:「海州位於中部平原東陲,此平原者,世界中最廣大肥沃之地區之一也。海州以為海港,則剛在北方大港與東方大港二大世界港之間,今已定為東西橫貫中部大幹線海蘭鐵路之終點。海州又有內地水運交通之利便,如使改良大運河其他水路系統已畢,則將北通黃河流域,南通西江流域,中通揚子江流域」(《孫中山全集》第6卷,第326、327頁),海州將迅速崛起於黃海之濱,令世人刮目相看。

長江流域很早以來便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均佔有耕地甚少,加之近代工業發展遲緩,大量的剩餘勞動力謀生困難,大批失業人口流落街頭,又勢必會加劇社會矛盾和社會動蕩。而另一方面,廣漠的西北、東北邊地,卻缺少勞動力,大量肥沃可耕作可放牧的處女地和豐富的物產資源,長期得不到開發,當地社會經濟因此長期停滯落後。而要振興的經濟,改變這種狀況是必須的,也是相當緊迫的。孫中山多次強調,藉助修築鐵路,加強人口眾多的東南省份同幅員遼闊卻人煙稀少的邊遠地區各方面的聯繫,通過大批遷徙勞動力等途徑,開拓這些邊遠地區的畜牧、採礦等業,能爭取儘快使這些地區的經濟生活有一個質的飛躍,指出「倘有鐵路與此等地方相通,則稠密省區無業之遊民可資開發此等富足之地,此不僅有利於,且有以利世界商業於無窮也。故西北部之鐵路系統,由政治上經濟上言之,皆於今日為必要而刻不容緩者也」,從而使整個國力得到明顯的增強(《孫中山全集》第6卷,第261—263頁)。

但在北洋政府的統治下,政局動蕩,各派政治勢力紛爭激烈,大小軍閥割據爭鬥不已,孫中山的長江流域經濟發展方略根本不可能得到實施。

  • 【揭秘】戴笠親信沈醉回憶中共叛徒張國燾的軍統歲月
  • 【揭秘】清末北京如何治理泛濫的娼妓業
  • 【名人養生】「養生達人」何應欽的長壽之道
  • 「抗戰夫人」「淪陷夫人」和「劫收夫人」

  • 【養生必讀】破譯「女神」宋美齡的長壽密碼

  • 「秋膘」您得這麼貼:「姑姑筵」,蔣介石、宋美齡、張學良都饞這口!

  • 【解密】蔣介石三次下野與家族關係

  • 【人物春秋】打手、舵手、推手:蔣經國的一生

  • 【權威解讀】日本戰史中的國民黨正面戰場

  • 【名家論史】馬勇:為什麼說甲午戰爭日本「太小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